读书掇存(三十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13:08
杜启康
(354)苏雪林对郁达夫有过这么一段批评:
他写自身受经济的压迫,尤其可笑,一面口口声声的叫穷,一面又记自己到某酒楼喝酒、某饭馆吃饭、某家打麻雀牌、某妓窠过夜、看电影、听戏,出门一步必坐汽车(上海普通人以人力车代步,汽车惟权富人始乘),常常陪妓女到燕子窠抽鸦片。终日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一面记收入几百圆的稿费,某书局请他去当编辑;一面怨恨社会压迫天才;一面刻划自己种种堕落颓废,下流荒淫的生活;一面却愤世嫉邪,以为全世界都没有一个高尚纯洁的人。
(355)1948年2月10日,郭沫若突然气势汹汹地写了一篇檄文《斥反动文艺》,痛骂沈从文、朱光潜、萧乾,用辞之激烈,与当年谩骂鲁迅相比,更加气势汹汹。两天以后,他又写了一篇文章,大骂胡适,并预言“胜利必属人民,今日已成定局,为期当不出两年”。在同一天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公开号召知识分子要甘心做“牛尾巴”,率领大家痛饮“牛尾酒”。有人把沈从文的自杀,说成是被郭痛骂的结果。这结论过于简单,然而说造成了巨大恐惧,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356)钱穆到燕京大学担任历史系教授,一日,燕大监督司徒雷登在其宅招宴,席上皆新同事。当时,燕大校务全由司徒雷登一人主持(教育部规定,校长必须由中国人担任,但亦徒具虚名),司徒问诸人到校印象,钱穆说:“初闻燕大乃中国教会大学中之最中国化者,及来,乃感大不然。入校门即见‘M’楼‘S’楼,此何义,所谓中国化者有何在?”一座默然。
后燕大特为此开校务会议,遂改‘M’楼为‘穆’楼,‘S’楼为‘适’楼,‘贝公’楼为‘办公’楼,其他建筑一律赋以中国名字。园中有一湖,景色决胜,竞相提名,皆不适,乃名之曰未名湖。此实由余发之。
(357)郑律成是朝鲜人,1914年出生。他很小就随父亲来到中国。他父亲先在国民党的军事学校里任职,看到国民党抗战不力,于是才投奔到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来,不久便牺牲在中国。郑律成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怀下长大成人,走上革命道路,在抗大任音乐指导时才二十三岁,是一个天资聪明的音乐家。他的妻子叫丁雪松,当时是抗大的音乐教师。全国解放后,丁雪松是我国第一个女大使。1977年,郑律成因突发心脏病而逝世,终年六十三岁。
(358)黄浦军校的两首校歌:
《1》莘莘学生,亲爱精诚,三民主义,是我革命先声。革命英雄,国民先锋;再接再厉,继续先烈成功。同学同道,乐遵教导,终始生死,毋忘今日本校。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
《2》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做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本校精神,发扬本校精神。
注:两手校歌中,都有“亲爱精诚“的歌词,这是孙中山亲为黄埔军校写的校训。
(359)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没有真正的朋友实在是凄凉孤独的。如果没有朋友,这世界只是荒凉一片。”
古人说:“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同游,则日生邪情。”
唐•陈子昂说:“尚德行者,必恶凶险之类;务公正者,必无邪佞之朋;保廉洁者,必憎贪冒之党;有信义者,必疾苟且之徒。”
(360)袁克文(寒云)不赞成父亲称帝,在《顺天时报》发表讽诗:“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但袁克定和克良的太子梦做得正香,两兄弟大怒,蓄意要整掉他。袁世凯匆匆找人给寒云刻了“皇二子”印章,嘱咐他快快使用,免得危险。袁寒云虽然不忍辜负他老人家的好意,叫人将这方图章盖在藏书上。但克文克良并未罢休,袁世凯又偷偷对寒云说:“你何不出京玩玩?”袁寒云会意,立即乘火车到天津换车去上海避难,秘书步章五一路保护。
(361)中国人对数字特别感兴趣,喜欢把同时同地同姓的人才凑个数,成为一个集合体,如: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吴中四士: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
魏国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锺嵘《诗品•总论》云:“太康中,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
这种凑数的习惯后来仍很流行,如早期的清华大学就有:
二乔:胡乔木、乔冠华
三杰:贺麟、陈铨、张荫麟
四才子:张荫麟、钱锺书、夏鼐、吴晗
四剑客:李长之、林庚、季羡林、吴组缃
泾县三吴(或茂林三吴):吴组缃、吴玉如、吴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