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中文网 - FTChinese.com - 印度经济特区怎么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3:00:18
印度经济特区怎么了?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乔•约翰逊(Jo Johnson)
2006年10月24日 星期二


仅推出8个月,印度吸引海内外投资的核心战略就陷入了危机。2月份,随着该国《经济特区法案》(Special Economic Zones Act)的通过,印度认定:在政治上,建立大量地理边界明确的资本主义地区,要比经历结构性改革的痛苦过程更可取。于是它成了最新一个这么做的国家。
先天不足
许多国家都曾建立经济特区,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那里的特区帮助引来了外国投资和科学技术,在邓小平1978年启动的现代化改革计划中,这两者都是核心内容。但批评人士称,经济特区吸引投资的手段,只是提供扭曲的激励政策,而非构建根本的竞争力,这可能会延误真正意义上的整体经济改革。

 
 
印度的理论是,经济特区政策将作为一种短期手段,用于解决阻碍该国商业环境发展的问题。通过提供高水平的基础设施,经济特区将刺激经济活动,吸引外国投资和科学技术。对于那些无力独自建设重要基础设施的中型企业而言,经济特区对它们特别有帮助。
印度政府慷慨地向经济特区授予税收优惠政策,使它们成为免税区,在贸易和关税角度视其为“外国领土”。经济特区享受5年的全额免税,5年的50%免税,而对于利润再投资,还将再度给予5年的税收优惠。
这一计划实施起来很是引人入胜(平均每天批准一个经济特区),但结果却有悖初衷。截至10月初,已经有267个经济特区计划获批或得到政府的原则批准。外界普遍认为,如此巨大的数字绝不是政策的成功,而是表明这一重大政策项目已出现严重问题。
经济特区计划从一开始就备受争议,在印度这种吵闹的民主环境中,这或许是不可避免的。对自由主义者而言,该计划一开始就有些令人失望。首先,他们认为,这是2004年5月就职的改革者“梦之队”在承认失败,承认宏观层面的商业环境改革并未列入议程。
其次,他们认为,经济特区政策从一开始就存在缺陷:由于政府不敢让经济特区免予实施苛刻的劳工法,并把相关决策权留给了各邦政府,这就使得创造制造业就业机会的核心目标几乎不可能实现。迄今为止,在印度28个邦当中,只有6个邦寻求对解雇和使用合同工的严厉规定进行适度修改。
虽然印度的经济特区政策尚处于初期阶段,但这些担心似乎也有道理。大量拟建的经济特区面积都很小: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估计,在267个经济特区中,有133个占地不足1平方公里。[参见:《印度:经济特区热潮》(India: The SEZs Rush),www.morganstanley.com] 这些经济特区的平均面积仅为4.2平方公里。半数以上的经济特区针对IT业、基于IT的服务业和制药业,而非制造业。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舍唐•阿赫亚(Chetan Ahya)主张:“理想的解决方案是建立大型经济特区。”阿赫亚认为,半数规模较小的经济特区可能根本不会成功。“我们相信,在当今高度竞争的全球化世界中,小型经济特区的概念已经完全过时了。政府应当带头在少数几个关键的邦推动建立大型经济特区。”
税收流失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拉古拉姆•瑞占(Raghuram Rajan)警告称,印度政府可能由此丧失急需的税收收入。他表示,免税政策只会鼓励企业将现有生产转移至新的地区。他在《金融与发展》(Finance & Development)杂志9月刊上载文写道,不可避免地是,企业也将把原本会投在特区之外的投资全部转移至新特区。《金融与发展》是IMF的出版物。(www.imf.org)
瑞占问道:“当然,政府规定只有新投资享受免税好处。但是,谁去判断哪些投资是新的?难道是那些收入微薄的税务检查员?”他补充到:“如果你建立不合理的经济激励,并依靠官僚主义者去防止企业钻空子,结果将是投资增量很小……而且税收收入明显降低,但官僚主义者的腰包会鼓起来。”印度财政部官员已经发出警告称,到2009-2010财年,相关税收损失将达到200亿美元。
印度财政部长帕拉尼亚潘•齐丹巴拉姆(Palaniappan Chidambaram)表示,他正严密关注经济特区的增加是否会导致税收流失。“我相信,部长们将严密关注经济特区政策的实施进程,并在必要时重新评估该项政策。”
他有信心在今年实现他的目标:将财政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8%,但他认为,中期削减赤字的承诺将取决于改革过程的复兴。国大党(Congress party)左翼成员正在呼吁,要求将财政赤字占GDP比例降至3%的最后期限推迟两年,而不是原先的2008-2009财年。但齐丹巴拉姆目前正竭力对抗这一呼吁。
土地开发变味
印度央行(Reserve Bank of India)要求各银行为发放给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提取坏账准备金,而对基础设施贷款则没有这项要求,这一决定将提高融资成本。印度央行似乎没有注意到,经济特区已经变成了一种单纯的地产游戏,经济特区多达65%的土地被用于核心活动,诸如建设住宅或写字楼、大型购物中心和医院等。但最严厉的批评来自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Sonia Gandhi),她警告称,应保护农民免受贪婪开发商的侵害。
印度《Business Standard》专栏编辑兼发行人T•N•尼南(T.N.Ninan)表示:“在索尼娅•甘地呼吁保护基本农田用地、保护农民利益不受侵害之后,形势一下改变了,” “经济特区似乎带上了血腥的味道。” (www.business-standard.com)
一些人士发出呼吁,要求政府在向可疑项目提供财政优惠时愈加谨慎。索尼娅•甘地的干涉似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促使犹豫不决的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介入进来,支持上述人士的呼吁。
失望与怀疑
对于支持设立经济特区的印度商业和工业部而言,这些激烈的反对声音令它失望,对一些投资者来说也是如此,因为他们曾指望《经济特区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后,政策稳定将得到保证。印度工商部长卡迈勒•纳特(Kamal Nath)表示,那些希望印度的经济特区能够达到中国经济特区规模的人很幼稚。他表示,印度很高的人口密度及民主体系,使之无法模仿中国的模式。“在我们这种土地稀缺的国家,你无法象中国那样建立一些面积达150平方公里的经济特区。”
印度政府对经济特区的承诺现在也值得怀疑。从目前的迹象判断,经济政策的一个关键内容可能无法实现当初的目标,即以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将私营领域的投资吸引至制造业。
印度目前正在采取补救措施。商业和工业部正在制定新的指导方针,以提高经济特区的最低规模门槛。新政策将详细规定最低投资规模,对经济特区发起人提出最低净值要求,并对经济特区内可从事的经济活动作出更严格的限制。但是,在政策明朗之前,大多数投资者仍将继续观望。
译者/ 陈家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