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异步交互环境中学生间社会性交互的质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7:53:49
网络异步交互环境中学生间社会性交互的质量 时间:2005-08-13 11:26:14 | 阅读:82 |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学     

【摘 要】该研究是针对网络环境中远程教师培训在线讨论过程的案例研究。研究的目的是总结网络异步交互环境中学生间社会性交互的规律和评价社会性交互的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多数成人学习者受传统学习方式的影响,习惯于通过观察他人交互进行学习;成人学习者参与交互的主动性差异较大,选择交互对象的倾向性是比较熟悉的个体;交互的方向和水平主要由核心参与者的兴趣和水平来决定;社会性交互对有效学习的促进作用尚有待提高。根据研究结果,建议通过加强教师在交互中的调控和引导作用、设计建构社会关系的交互活动,以及发挥核心参与者的组织和管理作用三种方法来提高成人学习者的参与度,进而提高社会性交互对有效学习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网络环境;社会性交互;交互质量;交互规律

一、介绍

   互联网为远程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越来越多的远程教育课程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学生与学生间的讨论和协作活动,网络异步环境中学生间社会性交互已经成为第三代远程教育区别于前两代远程教育的新维度(Moore & Kearsley, 1996)。近几年许多研究发现,学生有时抱怨网上交互花费了许多时间,但并不总是能够有效促进学习;有的成人学生甚至拒绝参与网上讨论(Maarten,2002)。这些事与愿违的现象说明了,在网络异步交互环境中,以促进学习为目的的社会性交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特殊的规律,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

   国际范围内的许多研究揭示了学生间社会性交互的规律,并建立了评价学生间社会性交互质量的模型。由于研究对象主要是西方学习者,研究结论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研究方法和评价模型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在我国远程教育领域中,关于学生间社会性交互规律的研究起步于本世纪初,代表性的研究有黄荣怀教授关于协作学习的研究(黄荣怀,2000)和李爽等人关于网络环境中社会性交互质量的案例研究(李爽,陈丽,郑勤华,2001)。黄荣怀教授的研究内容重点是协作学习的一般规律,李爽等人的案例研究的内容是传统面授课程中辅助社会性交互中的规律。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利用成人远程培训的实际案例,深入发现在网络异步交互环境中成人学生社会性交互的规律,并利用基于建构主义的社会性交互质量评价模型,对成人社会性交互质量进行评价。 案例是一个完全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远程教师培训项目,培训主题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是由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在培训过程中,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利用网上资源自学、网上异步讨论、实时语音讲座、完成作业等。参与培训的学员中91%是中国中小学一线教师;9%是教育研究人员和高校教师,男教师占69%,女教师占31%,40%来自华东地区,94%的学员年龄在40岁以下。

   培训第一单元活动从2002年6月5日开始,于6月18日结束。在两周时间内有816名学员注册参与培训,并提出了29个讨论主题,共887篇帖子。从帖子的数量上看来,似乎交互已经发生,并且许多教师都参与了交互。但是,学员的参与程度如何?交互是否真正促进了学习?如何更有效通过交互提高学员的学习质量等真正具有教育意义的问题,利用简单统计帖子的方法不能准确回答。为此,我们利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学员的参与程度,核心参与者和交互质量等三个角度来回答上述教育问题。

二、研究方法

   在过去20年中,对CMC(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的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方法(Survey research)、评价个案研究方法(Evaluative case study)和参与分析的方法(Participation analysis)等三种方法。研究证明,这类研究方法只能从某一个方面反映CMC系统中的活动,但不能反映交互的质量,不能说明在CMC的活动中,真正的学习是否发生。目前,研究者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对存储在CMC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从而确定信息质量的内容分析法。许多研究者在研究中都采纳了内容分析方法(Gunawardena & Lowe & Anderson, 1997)。

   在该研究中,根据需要,我们同时采纳了上述两类方法。一方面,利用记录的量化数据,例如:帖子的总数、帖子平均长度、每人发帖子的数量、帖子被回复的数量等,研究学员的参与度,并发现核心参与者;另一方面,对平台中记录的交互信息进行内容分析,从而确定交互的水平。

   1. 交互中学员参与程度的研究方法

   评价交互中学员的参与程度,主要通过统计帖子总数、平均帖子数量、帖子平均长度、每个学员发出帖子的数量等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从整体上反映交互中学员的参与程度。

   2. 核心参与者的确定方法

   Maarten采用中心性测量原理来确定核心参与者(Maarten,2002)。中心性测量原理中两种最常用的指标是程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和居间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指标程度中心性可以衡量一个人在网络中控制范围的大小。居间中心性表明一个人是否可以在网络中控制信息流。(结构洞为最佳位置)程度中心性又分为Indegree和Outdegree,Indegree可以用交互中某人的发言被多少人阅读过的数量来表示。 Outdegree可以用某人在交互中发言的数量来表示。

   在该研究中,我们采用程度中心性来确定核心参与者,并且对Maarten提出的Indegree和Outdegree进行了重新的界定。

   Indegree用学员发言被回复的次数来表示。因为,学员通常并不一定是因为对某个帖子内容感兴趣才会阅读这个帖子。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由于在阅读某个帖子之前通常无法通过标题判断出帖子是否对自己有帮助,学员往往逐个浏览讨论区所有的讨论帖子,但他们只会回复感兴趣或对自己有帮助的帖子。所以帖子被回复的次数更能够反映交互中个体的影响力和控制范围。

   Outdegree用学员在讨论中发言的数量来确定,发言数量可以比较直接地反映个体在讨论中的积极程度和影响力。

   3. 交互质量的评价方法

   我们采用了Gunawardena提出的交互分析模型(Gunawardena,1997)。这个模型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专为评价网络环境中知识的社会建构而设计的方法。该模型将网络异步交互环境中学生间的社会性交互分为五个阶段:

   阶段1:第一个阶段是信息的分享和比较。在这一阶段,团体成员交流观点,相互提问,针对讨论的主题做出描述;

   阶段2:第二个阶段主要涉及发现、分析观点的差异和分歧。在这个阶段,团体成员试图找出观点中不一致的地方,提问并回答问题,进一步对主题进行阐述;

   阶段3:第三个阶段中,团体成员之间进行协商讨论,或者通过提出新的观点、整合各种观点,进行知识的共同建构;

   阶段4:在第四个阶段,成员通过个人经验、收集的信息对新建构的观点进行检验和修订;

   阶段5:第五阶段,成员达成共识、运用新建构的意义和知识。

   这五个阶段,一方面反映了社会性交互的完整过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性交互的不同水平。我们运用这种模型作为标准,逐条解析交互区中帖子的内容,评价交互的水平,反映交互中学员之间社会知识建构的进程。

三、统计与分析

   1. 学员参与程度

   统计结果,第一单元的帖子总数为887个,帖子总长度是123320字节,帖子平均长度139字节。816名教师参与培训,在交互中发言的学员只有135名,平均每个学员发帖数6.6个。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参与交互的135名学员中,76%的学员(103名)发帖数量低于5个,39%学员(53名)只发了1个帖子。只有18%的学员(24名)发帖数量超过10个,这说明大部分学员在交互中参与程度并不高。同时,3%的学员(4名)发帖数量超过30个,这说明学员在交互中参与程度差异较大。

   但是,网站的统计记录却表明,培训网站的日访问量稳定在1200人/日。通过面对面访谈得知,许多学员即使非常关注讨论区的内容,也仅仅浏览他人的发言,自己很少发言或者是根本不发言,如果发言,他们更愿意与熟悉的学员进行讨论。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学员不习惯于这种交互方式。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课堂上学生的主要学习活动是倾听和接受,而不是参与讨论,因此,学员更习惯于观察他人的交互,而不能主动参与;二是部分学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没有实践经验,他们在交互中缺乏自信心,总是担心不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因此经常选择沉默;三是学员不太习惯与不熟悉的人进行交流。

   2. 核心参与者

   从上面的统计中已经发现,3%的学员在交互中非常积极,事实上,在交互过程中,这些学员的发言经常影响交互的方向和交互的深度,甚至他们会成为交互的引导者和推进者,我们称这部分学员为核心参与者。

   在研究中,我们首先根据Outdegree的统计结果,选出了发帖数量最多的10位学员;然后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的目录树和手工确认,进一步统计这10位学员的帖子被回复的数量,以分别确定他们的Indegree。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将Outdegree和Indegree相加的和为依据,从大到小排列,我们将前5位确定为交互的核心参与者,他们分别是Being、Dpxxhy、Qiusir、安姐、朱正标。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得知,5名核心参与者都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先行者和发烧友,他们对该主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比较深入的理解,对许多问题有独特的见解,他们已经成为当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的表率和骨干。

   3. 交互水平和交互质量

   根据Gunawardena的交互分析模型,我们邀请专业人员对讨论区中的887个帖子逐条进行了内容分析,并进行了阶段归类。由于是培训的第一个单元,887条帖子中有283条帖子的内容只是一般性社会交互,与主题无关,我们在内容分析时将其忽略。对剩余604个帖子内容分析的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68.9%的帖子(416个)集中在阶段1 “信息的分享和比较”阶段, 交互活动主要是陈述观点、对某个观点表示赞同、提供各种例子支持某个观点、提出或解答问题以便获得对某个观点的深入理解、或者对一个问题进行描述、定义或辨别,这说明多数交互活动的社会建构水平处于低级阶段。通过访谈,学员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四个:第一个原因是由于培训初期,多数学员对该主题内容不太熟悉,他们希望了解他人的想法和实践状况,希望他人对自己的观点和教学实践作出评论和指导;第二个原因是由于培训者在交互活动中调控和引导不够及时,导致了部分交互活动的盲目性;第三个原因是由于多数学员对交互的期待是获得信息,因而他们在交互中容易止步于信息交换;第四个原因是学员的交互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缺乏交互自信心和不能正确使用社会性交互的策略。

   23.7%的帖子(143个)属于阶段2 “发现观点、陈述中存在的分歧,并对其进行分析”阶段。这表明部分学员已经对交互主题相关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经验,并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明自己的观点,发现自己与他人观点的异同,并能够针对有关分歧与他人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在这个阶段,交互活动并不仅仅局限在信息的共享,更注重观点的比较和分析,他们期待通过思想的碰撞,获得对问题更全面、正确和深入的理解。

   6.4%的帖子(39个)属于阶段3 “协商讨论和知识的共同建构”阶段,另有0.3%(2个)和0.7%(4个)的帖子分别属于阶段4和阶段5。这说明尽管上面143个交互是针对分歧的讨论,但是很少最终达成共识。分析其原因,除了前面分析的原因外,还可能由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新兴的实践领域,尚没有成熟的理论和公认的方法,因此,难以达成共识。

四、结论和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多数成人学习者受传统学习方式的影响,习惯于通过观察他人交互进行学习;成人学习者参与交互的主动性差异较大,选择交互对象的倾向性是比较熟悉的个体;交互的方向和水平主要由核心参与者的兴趣和水平来决定;社会性交互对有效学习的促进作用尚有待提高。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我们建议采取以下三种方法来提高学员的参与度,进而提高社会性交互对有效学习的促进作用:

   1. 加强教师在交互中的调控和引导作用

   教师的行为会对学员参与交互的积极性和交互的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学员更愿意参加教师参与的讨论主题,教师的及时反馈和肯定将会调动学员参与交互的积极性,教师的观点和建议更容易得到学员的响应。因此,教师应该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交互过程的参与和鼓励、交互主题的设计和建议,以及交互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2. 设计建构社会关系的交互活动

   为了促进学生间的彼此关注,提高学生参与交互的积极性,可以在交互初期设计建构学生社会关系的活动,使学生彼此相互认识,例如:聊天室的自我介绍、发布个人信息等。为了推进社会性交互的进程,提高社会性交互水平,可以在交互过程中根据学员的兴趣和背景,采取分组的方法,并明确每个小组的具体主题。

   3. 发挥核心参与者的组织和管理作用

   核心参与者对社会性交互的贡献和作用大于普通参与者,他们的态度和贡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性交互的水平。因此,可以重点关注核心参与者的交互内容,并激发核心参与者的交互积极性。

   核心参与者的行为会对其他同学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应该注意发现核心参与者,与核心参与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尽可能争取核心参与者参与交互过程的调控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Gunawardena, Lowe, & Anderson (1997). Analysis of a global online debat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raction analysis model for examining social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in computer conferenc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17(4), 397-431

[2] Maarten,D.L.(2002). Network and content analysis in an online community discourse. Available: http://newmedia.colorado.edu/cscl/62.html

[3] Moore, M.G. & Kearsley, G. (1996). Distance Education: A system View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4] 李爽,陈丽,郑勤华. 基于网上教学的案例研究——对网络交互质量的分析[J]. 中国电化教育,2001,(7)

[5] 黄荣怀. 关于协作学习的结构化模型研究, 博士论文, 未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