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工作交流>>浦东新区社会组织改革迈出新步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0:17:34
  浦东新区社会组织改革迈出新步伐  

依托社会组织,提供多元化公共服务

 

 

 

 

 

 

    于今年6月召开的浦东新区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推进会上,两家新型的社会组织培育机构——“北蔡新社会组织服务社”和“潍坊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据悉,这是新区政府落实十七大精神,“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提供公共服务多元化”这一浦东综合配套改革项目而言,同样是一项实质性进展。据悉,下一步浦东将在各街道、镇都成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探索购买服务机制,加大力度发展社区公益性民间组织。

 

 

为社会组织发展腾空间

 

 

    提供公共服务多元化,通俗地说就是将一些为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所需要的公共服务产品,由原来的政府直接举办、单一提供,转变为委托社会组织完成,实现公共服务产品提供方式的多元化。在此,浦东迈出了几个探索性的步伐。

 

 

    2007年4月,新区政府制定了《关于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政社合作关系的指导意见》,迈出了“政社分开”的关键一步。通过梳理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和职责边界,政府与社会组织在主体、机构、职能、资产、住所、人员实现了“六分开”。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之间无行政隶属关系,社会组织建立独立财务核算制度,资产自主运营管理,有独立、固定的住所,有自主用人权,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不在社会组织中兼任领导职务等。

 

 

    在此基础上,新区政府搭建了政社合作互动的新平台。全市率先建立的浦东市民中心,不仅为市民和社会提供各种行政服务功能,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一个政社合作互动的新载体:政府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征询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意见,以及政府与市民、政府与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与市民以及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协作、交流都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值得一提的是,新区社工协会接受了政府委托,承担了浦东市民中心公共领域的管理运作。目前已有115家社会组织举办活动480次,参与群众达4万余人次。

 

 

引导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

 

 

    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产品,必将经历一个边实践边探索边完善的过程。

 

 

    2007年,新区政府就出台了《浦东新区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实施意见》,比较早地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化。《实施意见》有几大鲜明特点:一是实现预算管理,将购买公共服务的费用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二是强化契约式管理,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责任、义务以及服务要求,全部在合同中体现;三是建立评估机制和评估规则,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社会组织做到“项目合作前有资质审查,合作过程中有跟踪了解,在合作完成后有社会绩效评估”。

 

 

    《实施意见》出台当年,新区民政局就曾安排逾3000万资金,将30多个公共服务项目委托100余家有资质的社会组织、中介机构承接。同时,该局还集中组织49家培训机构签订购买服务协议书,进一步扩大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引导效应,社会反响良好。

 

 

    目前,浦东新区已基本形成“政府承担、定项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新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

 

 

购买服务放大惠民效应

 

 

    通过充分运用购买公共服务政策,浦东新区依托各类社会组织和社工机构,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相关领域加大购买服务的力度,进一步扩大民生政策的惠民效果和社会效应。

 

 

    在社区建设、社区管理领域,社区公益性民间组织在提供社区服务、承担社区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新区建立的全市首家社会工作者组成的社区专业服务组织―上海公益社工事务所,该所接受政府委托,承接从居委会剥离的社区社会工作调研和推进、低保核查、计生等居民区事务。再如新区成立的全市首家区级综合治理类社工组织-中致社区服务社,专门为社区中吸毒、刑释解教以及“失学、失业、失管”青少年提供社会工作帮教服务。受新区委托的阳光慈善救助服务社,运用社会工作个案访谈方法,对街面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服务,三年来服务4000余人次。

 

 

    在教育、卫生服务等社会事业领域,新区还积极推进“管、办、评”联动机制,聘请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承办具体事务,使社会事业的管理、承办和评估真正实现科学化、专业化、社会化。新区委托的新城教育事务所,对全区25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简易学校实行监管,对办学情况进行评估。新区还委托社会组织加强对政府教育政策的后续评估,为完善教育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据统计,目前新区社会组织近700家,而且年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长势头,居全市各区县之首,到“十一五”末,浦东新区的社会组织预计将达到1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