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杭试脱离公车腐败 里外不是人?(新京报 2009-8-2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51:46
杭试脱离公车腐败 里外不是人?2009-08-20 02:28:04 来源: 新京报 【共有评论 0 条】

不思变革、安于现状的政府部门,心安理得地坐享“腐败红利”,而那些有进取心,试图进行改革的政府部门,却被抛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最终落得个“里外不是人”。

  ■ 社论

  近期以来,杭州车改受到多方关注、多方议论甚至质疑。日前,杭州市车改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杭州车改本意是消除马路上的腐败,是“自讨苦吃”,希望“社会多包容,给点时间,允许探索”。

  这是大实话。关于公车消费,因计算口径不一,不同专家所采信的数据不尽相同。但杭州车改,让人们看到了公车消费背后的数字:一个杭州,公车开支每年接近2亿元。按照这个标准,全国公车每年总开支在数千亿应该不虚。而各地此起彼伏的公车改革至少也有16年,几乎每一次改革,都会成为议论乃至非议的焦点。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不思变革、安于现状的政府部门,不会受到任何指责,心安理得地坐享“腐败红利”,而那些有进取心,试图进行改革的政府部门,却被抛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备受压力,就像杭州这样,最终落得个“里外不是人”。

  的确,过去的许多车改要么半途而废,要么逃不脱把不合理不合法的利益合法化的“自肥”嫌疑。但平心而论,杭州此次车改方案要完善得多,赎买特权的成分也小得多。其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2600元车补是上限,比起很多地方动辄超过工资几倍的补贴,已是很大的进步;其次是单位不留一辆公务用车,真正取消了领导特权,合理的货币化改革促进了单位内部的公平;三是所有车补不能领现金,直接打卡,只做交通费用,不能提现。

  杭州车改还准备宣布禁止官员坐公车上下班。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等于砍掉了公车使用的最大一块。对于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可能都会有很大的价值。同时,各单位设立公共交通费用,解决突发事件处理公务用车,则可以解决紧急用车问题;全市成立公车服务中心,统一用车,最终推向全市场化运作,则有效解决了“公车三分之一公用,三分之一领导私用,三分之一司机私用”的公车私用老大难问题;同时还有巨大的隐形收益,诚如一位前领导司机所说的,虽然作为公车中心司机,工资待遇没变,但作为领导司机的荣誉感没了,每年很多求领导办事的隐形收入没了,公车私用的便利也没了。

   得承认,杭州车改也不能说至全至美,其与公众彻底取消公车福利的期待,仍有不小的差距。但是,不能因为如此,就否定车改的尝试。须知,中国许多领域的改革,由于既得利益背后的复杂原因,想“毕其功于一役”,恐怕只是个不切实际的空想,改革不怕慢,就怕站,唯有渐进式的,一步一个脚印的改革才是务实而有效的。比如车改,铁板一块、墨守成规毕竟是最坏的局面,有人站出来向前迈出一步有什么坏处呢,杭州车改三个月就节约了4000万,这总是一个不坏的选择吧?如果杭州的做法普及,全国每年能省下多少资金、能办多少事情?

  当然,车改要取得社会更大的包容、理解和支持,除了需要自上而下的肯定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增强改革的透明度,比如对于公众屡有提议的,能否用醒目的标志将公车与私车区别开来,否则,谁也不知道公务员有没有开着公车上下班,甚至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开着公车办私事。还有,对于改革前后的成效对比等问题,能否全程透明接受社会的监督等。

  而以往很多车改,最终常常得不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一个原因,是改革不透明,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没有落实。如果民众的这些权利得以保障,公车改革的“自讨苦吃”,就是民意压力之下的“必须为之”,改革者也因此有了强大动力。车改如是,所有的改革皆然。


http://comment.bjnews.com.cn/2009/0820/12601.shtml  

  

社论:杭试脱离公车腐败 里外不是人?(新京报 2009-8-20) 社论:关注李瑞背后的那一群孩子(新京报 2009-2-20) 社论:“执法打折”:政府和民众都受伤(新京报 2009-4-20) 社论:2009,怀着希望前行(新京报 2009-1-1) 练洪洋:韩国限制公车值得借鉴(新京报 2008-7-8) 叶青:公车改革:“叶氏车改”的思路不妨一试(新京报 2009-7-28) 王琳:“叶氏车改”对公车预算具有指标价值(新京报 2009-7-29) 社论:保障“环境权”就是保障社会的安定(新京报 2007-6-8) 社论:12年免费教育离我们还有多远(新京报 2007-8-4) 社论:“记者节”属于所有追求真相的人(新京报 2007-11-8) 社论:六证齐全,为何矿难依旧?(新京报 2007-12-8) 社论:西丰拘传案:警惕对记者滥用诽谤罪(新京报 2008-1-8) 社论:以人性的名义,理解刘翔的退出(新京报 2008-8-19) 社论:放下金牌包袱方可强化民族理性(新京报 2008-8-21) 社论:三鹿公关成功是媒体责任感的缺失(新京报 2009-1-6) 社论:案件比对为司法正义增添参照系(新京报 2009-1-17) 社论:“躲猫猫”的深层追问才刚刚开始(新京报 2009-2-23) 社论:参政议政的必要成本不可省(新京报 2009-2-24) 社论:还有多少富庶之地靠“鼻闻口尝”查水质(新京报 2009-2-27) 社论:最好的道歉是避免“躲猫猫”悲剧重演(新京报 2009-2-28) 社论:直面社会矛盾应当取消零信访(新京报 2009-3-13) 社论:司法改革必须保持连续性(新京报 2009-3-26) 社论:该适时叫停“创卫”评选了(新京报 2009-3-30) 社论:“高调问责,低调升迁”有损政府公信力(新京报 200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