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还有多少富庶之地靠“鼻闻口尝”查水质(新京报 2009-2-2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8:38:52
还有多少富庶之地靠“鼻闻口尝”查水质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9-2-27 1:40:19 · 来源: 新京报

■ 社论
昨日《新京报》报道的江苏盐城水污染导致全城停水的事,让人一下子想起一年多前,太湖蓝藻暴发导致湖边多个“国家环保模范城”饮用水危机的事件。
太湖所在的苏南,经济上是富裕的,可他们的水死亡、河湖残废早了几年;蟒河所在的苏北落后一些,因此他们的水死亡、河湖残废晚一些———但也只是晚了那么一两年。
不懂得保护自然的人,同样不懂得保护人类。否则,为什么在科技如此发达、经费如此充裕、人命如此值钱、经济如此发展的时代,我们的自来水厂,居然连足够的水质检测设施都没有?“查水基本靠鱼”,依靠检验员去“鼻闻口尝”?
这种“鼻闻口尝”查水质的事情显然存在已久。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2006年年底的一次讲话中说:“一些基层环保部门甚至不具备最基本的执法条件,难以为执法提供依据,发生了污染事故甚至要靠鼻子去闻。”于是,在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看到环境保护部在加强基层能力建设,给许多县级环保部门购买了不少仪器和车辆,许多地方还花巨资建成了“在线监测网络”。理论上说,水质监测的技术能力,已经强大了很多。
而国家2006年颁布的新饮用水标准,要求对水质至少进行106项指标的检测,这比1985年的35项增加了71项,修订了8项。按照道理,只要是饮用自来水的地方,即使不全面检测,至少具备基本检测仪器的检测体系总是有的。因此,当自来水检测靠检验员去“鼻闻口尝”的时候,人们也许会突然明白,对排到下游的水、排出身体的水、排出城市的水不关心,其实同样也不会关心那些要进入身体的水,那些要天天被人用来洗澡、淘米、洗菜、娱乐的水。
虽然我们明知,这个世界什么事都是关联和互动的,伤害别人同样是在伤害自己,伤害自然同时就是在伤害人类,间接伤害都会成为直接伤害,隐性伤害都会成为显性伤害。然而有些地方仍旧在虚情假意地做环保,内心里却固守着“发展来了,幸福还会远吗?”“有钱之后,我还怕污染吗”,可惜,经常是“发展”的大脚尚未迈进大门,毒害的大脚已经抢先迈进来了;可惜,当有钱之后,污染也已经变得更加“壮大”和恐怖,甚至人们会对它的报复缺乏抵抗能力。
有人提出要“问责”,而问责之后呢?从“建设性”的角度来说,显然,检测环节不能再允许有任何的空白,除了严厉,就是更严厉。也许我们该趁着“拉动内需”的巨大投资机会,把钱优先投资于环境检测事业,开始频繁地、细密地检测,最终依靠机器而不是依靠“鼻闻口尝”来把关。我们把所有的村与村、乡与乡、县与县、省与省之间的所有水流“断面”,全都装上检测仪。我们在所有工厂的排放口,都安装上检测仪。我们当然也要在所有自来水厂的引水口和出水口,也都安装上检测仪。这样,我们的水,才有可能“返清复明”,盐城断水事故才能杜绝。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shelun/2009/02-27/008@014019.htm
社论:还有多少富庶之地靠“鼻闻口尝”查水质(新京报 2009-2-27) 社论:吸纳“诤言”,仅靠奖励远远不够(新京报 2007-6-27) 新京报:还有多少“欧典”安然无恙?(2006-3-18) 社论:12年免费教育离我们还有多远(新京报 2007-8-4) 社论:公平、稳妥地对待代课教师群体(新京报 2006-3-29) 社论:关注李瑞背后的那一群孩子(新京报 2009-2-20) 社论:“躲猫猫”的深层追问才刚刚开始(新京报 2009-2-23) 社论:参政议政的必要成本不可省(新京报 2009-2-24) 社论:最好的道歉是避免“躲猫猫”悲剧重演(新京报 2009-2-28) 社论:先还网民实利制,再谈实名制(新京报 2009-5-2) 社论:2009,怀着希望前行(新京报 2009-1-1) 冯海宁:还有多少骗购经适房待追回?(新京报 2007-4-3) 社论:救灾刚刚起步 远非松懈之时(新京报 2008-5-22) 新京报社论:慎用警力:法治社会多赢之途 李红海:“甜奶粉”究竟有多少奥妙(新京报 2009-8-2) 社论:“亿元警察”遇害案还有多少谜团? 社论:三鹿公关成功是媒体责任感的缺失(新京报 2009-1-6) 社论:案件比对为司法正义增添参照系(新京报 2009-1-17) 社论:直面社会矛盾应当取消零信访(新京报 2009-3-13) 社论:司法改革必须保持连续性(新京报 2009-3-26) 社论:该适时叫停“创卫”评选了(新京报 2009-3-30) 社论:“高调问责,低调升迁”有损政府公信力(新京报 2009-4-10) 社论:假茅台不能要驻京办也该清理(新京报 2009-4-12) 社论:裁判文书上网为何“雷声大雨点小”(新京报 2009-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