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保障“环境权”就是保障社会的安定(新京报 2007-6-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58:12
您的位置:新京报网 >评论频道 >社论 > 正文
保障“环境权”就是保障社会的安定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7-6-8 2:37:41 · 来源: 新京报

入夏以来,国内一些地区的环境问题以“大自然报复”的面目突如其来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无锡人曾经守着太湖没水喝,滇池投入47亿元治理,水质却未获根本好转。这只是一个警告,中国环境原来潜在的风险,开始呈现出越来越让人措手不及之势。
在环境逼压的燥热中,令人欣慰的是,有关部门对此积极作为。最新的消息是,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6月7日称,国家环保总局建议北京市海淀区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进一步论证前应予缓建;同时环保总局将对厦门市全区域进行规划环评。潘岳说,一系列重大建设项目引发的环境争议说明,全面推行规划环评刻不容缓。
中国已然进入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发展阶段,工业化产生的工业污染以及城市化自身产生的生活垃圾污染都在和人抢资源,抢的不仅是土地,还有空气和水,这两个生命和健康中最重要的东西。大家都知道,如果发展必须以人的生命质量降低、以人的痛苦指数升高为代价,这样的发展无疑是非人性的,与科学的发展观背道而驰。诚如无锡市委书记在痛定思痛后发出的感叹:牺牲环境发展经济是自取灭亡。
说出这句话不容易,实践这句话更难。工业化、城市化与环境和人的健康发展并非天然敌对,关键就在于把握“度”的平衡。但在这“两化”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对GDP追逐的急功近利,使矛盾以短兵相接的态势出现。因为没有从根本上把人摆在发展的首位,从而在区域整体规划上左右摇摆,终至矛盾陷入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早在2005年11月,北京市环保局对六里屯垃圾填埋场进行环评审批时就曾明确指出:“在此地建设垃圾填埋场是不适宜的,不采取妥善防治污染措施直接填埋垃圾更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填埋场界外500米之内不宜兴建永久居住设施、现有设施应予搬迁”。然而10年来,当地政府并未认真落实上述要求,反而在附近接连新建了多个小区,使厂址周围的环境功能发生了较大变化。
而厦门海沧原本规划为重化工业区,后来引资不顺,便开发了大量高档房地产项目,最后又回到大型重化工业区来,使当时审批合格的项目,一段时间之后因为城市规划的变化而变成高风险项目,又因为在建成本高昂而难以搬迁或改造,给民众带来环境安全隐患。
环境问题无疑已经成为公共利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厦门PX项目,还是北京六里屯垃圾场,都招致了市民的强烈质疑。可以这么说,以人为本位的科学发展观如果不放到首位,类似区域环评一类的决策程序如果不加以法治化,不远的将来,一些社会矛盾都有可能通过环境问题“引爆”。人的重要性最终总要顽强地显示出来,如果公民的环境权得不到保障,社会的稳定也将难以预期。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否则只会使自己陷于被动。一旦环境矛盾陷入难以调和的程度,具体项目的巨大损失将难以避免,区域发展亦将因此而陷入“欲速则不达”的停滞状态。
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切实解决地方官员保护环境上没有动力、企业没有积极性、公众没有力量的制度瓶颈,通过规划环评的法治化,将环境因素置于重大宏观经济决策链的前端,实现科学决策;各级政府要主动提供平台,让公众在重大环境事务上享有充分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实现民主决策,同时公众参与应是依法的、理性的、建设性的。不在事前主动,必然会在事后被动,此乃公民社会的铁律。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0728/2007/06-08/015@023741.htm
您的位置:新京报网 >新闻中心 >北京 >时政 > 正文 〖关闭本页〗

环保总局:六里屯垃圾发电项目应缓建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7-6-8 1:24:26 · 来源: 新京报
行政复议决定将于近日公布,潘岳建议更大范围组织专家进一步论证

昨日,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厂工地围墙外,一位市民透过墙上的小洞向里张望。本报记者薛珺摄
本报讯(记者马力)对于近期备受关注的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保总局昨日作出正面表态。该局副局长潘岳表示,环保总局建议北京市海淀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进一步论证前应予缓建。环保总局的行政复议决定将于近日公布。
建议北京市在论证结果出台前缓建
潘岳介绍说,北京市海淀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5年11月经北京市环保局批复。按照同级审批的原则,北京市环保局具有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权。
潘岳说,该项目所依托的主要是六里屯垃圾填埋场。北京市环保局在1995年对垃圾填埋场进行环评审批时就曾明确指出:“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在此地建设垃圾填埋场是不适宜的,不采取妥善防治污染措施直接填埋垃圾更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填埋场界外500米之内不宜兴建永久居住设施、现有设施应予搬迁”。然而10年来,当地政府并未认真落实上述要求,反而在附近接连新建了中海枫莲山庄、秋露园、百旺茉莉园等小区,使厂址周围的环境功能发生了较大变化。
根据我国《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规定,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得建在居民密集居住区、地下水补给区、洪泛区、淤泥区。另据2006年6月1日环保总局、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规定,在大中城市建成区和城市规划区以及城镇或大的集中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不得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鉴于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地处环境敏感区,在卫生防护距离是否准确、周边环境容量是否能满足需求、工程地质是否符合条件等关键问题上,还需北京市环保局更大范围组织专家进一步论证,尤其要充分听取公众意见。”潘岳表态说,为了能更好地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环保总局建议北京市在论证结果出台之前应缓建该项目。
各级政府应提供平台让公众享有参与权
潘岳表示,这个项目之所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说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公共利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问题决非一两个部门能够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我们希望各级政府提供一个平台,让公众在重大环境事务上享有充分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我们也希望公众参与应是依法的、理性的、建设性的,可以和政府形成良性互动。”潘岳说。

■居民反应
“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得知项目缓建居民表示很高兴,希望有关部门重新环评
昨晚6时许,记者赶到海淀区六里屯垃圾填埋场南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工地”,不见有施工人员。
工地现状,与近一个月前的情况相比,没有变化。
四周砌起围墙,墙内是一块被推成平地的空地。今年5月9日,北京市官方表示要延迟动工建“垃圾焚烧发电厂”,当日在工地门口处,有一个临时工棚,现在已被拆除。
昨日,遭垃圾臭味“扰民”的大多数居民,均已得知“环保总局负责人建议缓建发电厂”一事,闻讯后大家非常高兴。参与起草行政复议书的居民代表吴先生称,他是在昨日上午从网上了解“环保总局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北京有关部门缓建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情况。
“看到这消息后,我们特别高兴,感谢环保总局对我们群众民生的关注。”吴先生说,这几天,由于天气炎热,臭味特别严重,对附近居民生活的影响很大,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重新进行环评,“但需要透明,有群众参与”。
住在附近颐和山庄的陈先生称,在得知发电厂可能缓建的消息后,他们很多居民都很开心,“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本报记者 钟亿军
■业主揭秘
“区政府沟通态度不一样了”
业主回忆此前与官方座谈情况;北京市政府尚未回应缓建建议
本报讯(记者郭晓军)针对潘岳缓建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议,昨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市政府研究室主任唐龙,其联络员记下记者电话后表示,唐龙正在召开重要会议,等会后再作答复,截至昨晚9时,记者尚未得到回复。
5月25日,针对六里屯垃圾填埋场周边业主提出另行选址的申请,北京市法制办作出裁定,称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用地规划程序合法、有效。
此前三天,也就是6月5日世界环境日,反对兴建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业主代表与海淀区副区长吴亚梅等官员座谈。座谈近两个小时,四位业主代表阐述了反对兴建焚烧发电厂的理由。“他们并未作任何表态,只是在听我们的意见。”一位参与座谈的业主透露,之前,海淀区政府相关部门与业主沟通时,总是带着说服的态度,“沟通的前提是,焚烧发电厂非建不可。
但这次的态度不一样了。”当天,业主们来到国家环保总局,呼吁国家环保总局顶住各方压力,“我们的行动是合法、理智的。”一位参与活动的业主透露,之前,业主曾以北京市环保局越权审批为由,向国家环保总局提出行政复议,是潘岳副局长亲自决定受理,之后,潘岳还向北京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写信沟通。
■专家说法
“垃圾填埋场是错误决策”
中科院专家建议垃圾填埋场移址东南地区
本报讯(记者郭晓军)“十多年前,北京市有关部门在六里屯垃圾填埋场的选址不是最佳方案。”昨日下午,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原子能机构水资源专家庞忠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在此基础上投资10亿元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则是在扩大原来所犯的错误。
六里屯属水环境脆弱区
这位曾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担任过水资源专家的学者指出,垃圾填埋场的渗出液,通过地表水进入地下水,会给填埋场周边地区地下水带来很大风险。
从北京市权威部门出具的北京市地下水脆弱性评估图可以看出,海淀区六里屯周边地区是极易受污染的地区,学术上叫水环境脆弱区,“在这种地方建垃圾填埋场应慎之又慎。”庞忠和解释,对于垃圾填埋场这种人为的污染源,应该非常谨慎,因为目前的技术和管理措施都跟不上。
“过去几年,这个垃圾填埋场不断污染地下水,作为北京市饮用水源的地方,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庞忠和指出,北京市的地下水循环是西北高、东南低,补给区是北边和西边的山区,经降水之后,向东南方向流动,因此,北京的西北地区是“上风上水”。
“我们是靠地下水活命的。”庞忠和表示,北京市75%的饮用水来自地下水,因此,在六里屯地区建垃圾填埋场,不仅对周边的居民,还将对整个北京城区的居民饮用水造成极大风险。
建议统一规划填埋场建设
对于十多年前,北京市有关部门决定在六里屯建垃圾填埋场的做法,庞忠和直言,“当初的决策是草率和有不周之处的,并不是科学论证的结果。”庞忠和指出,如果在这里投资10亿元建焚烧电厂则会扩大连带效应,尤其是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新的问题,会使当年犯的错误扩大化。
他建议,对于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应在全市范围内统一考虑,一定要避免将垃圾填埋场建在地下水的脆弱区,应结合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状况,寻找那些地下水不易受污染的地方建,也就是北京市的东南方向。
他认为,北京目前在通州区建设的垃圾综合处理厂收集沼气用于发电,值得推广。
http://news.thebeijingnews.com/0553/2007/06-08/015@2680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