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优质多元的亲职教育新模式——杭州下城区早教示范园区的改革实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01:22
摘   要“0—3岁婴幼儿亲职教育”是国际早教改革的发展趋势,指通过向婴幼儿家长(包括祖辈及其他看护人)提供婴幼儿教养的理念、态度和知识技能方法,使之更有效地了解并履行作为家长的职责,优化亲子关系,促进婴幼儿健康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从0—3岁婴幼儿亲职教育开始,在全省率先积极探索优质多元的亲职教育新模式。为了区域推进这一新模式,首先成立了早教示范园区,创建了亲职教育资源中心和社区亲职教育基地,搭建了网络平台,并先后开展了入户指导和亲子乐园等各具特色的活动。实践证明,这一亲职教育新模式行之有效,其成功经验对同类研究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通过改革实践不仅建构了对家长实质性参与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专业支持系统,还从理论上探索了亲职教育的任务、功能、实施原则和操作途径及方法,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理论价值。此外,通过课题研究还深入讨论了进一步值得解决的若干问题,为今后推广和深化这一改革与实践提供了先行经验。
一、亲职教育从0—3岁婴幼儿家长开始
教育从零岁开始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建立“学前儿童整合性服务”必然成为当今世界学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但长期以来,我国3岁前婴幼儿教育处于多头管辖而又无序管辖的状态,0-3岁婴幼儿教育没有真正成为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来看,0~3岁婴幼儿入托的为数不多,大部分在家庭中由父母亲、祖辈们或是保姆进行养育的。以下城区长庆街道为例,只有约占30%的0~3岁儿童上幼托机构,大部分处于散居状态。分析原因:一是家长一般习惯于将3岁作为孩子入托的法定年龄;二是幼托机构招收3岁以下儿童的名额有限,满足不了家长的需求;三是部分家长(特别是隔代长辈)疼爱孩子,不愿意过早将孩子送到幼托机构过集体生活;四是随着全职妈妈数量增加,她们自己带孩子,她们认为亲子教育是最好的育儿方式。五是根据这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也没有必要都送到幼托机构过集体生活。按照这样的情况分析,家长成了0—3岁婴幼儿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其教育观念、教育方法、能力在影响婴幼儿发展中则比以往时候显得更加关键、重要。只有家长得到信息的支持、培训的支持,其教育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家长才能成为更优的家长,婴幼儿才能得到更好的成长。而根据我们的调查,家长接受有关孩子教育的机会不多,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家长主要以自主阅读获取相关教育理念为主;接受的理论性知识相对较多,针对孩子实际操作的策略少;接受教育随机、零散、不够系统等。因此,我们认为探索系统化的、新型的,旨在提升家长教育理念、提高家长育儿素质的培训模式成为促进0—3岁婴幼儿全面发展的有力途径。
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0-3岁是婴幼儿体质、智力、语言、身体运动发展的关键期。对婴幼儿来说,与他们接触最密切的就是他们的父母和看护人,因此父母及看护人的教育素质直接影响到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质量。为此,亲职教育概念和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实验随着时代的要求应运而生。 “亲职教育”是一种国际最新发展趋势和一种新兴事业,是指通过向父母及祖辈、保姆等看护人提供教养婴幼儿的知识、技能、方法、观念以及态度等,也使家长更有效了解并履行作为父母的职责.亲职教育也是为人父母者因时代需要,为求成功扮演父母角色所接受的教育,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提高教养水平,达到家庭生活和谐快乐。基于以上认识,经统筹考虑,下城区教育局从0—3岁婴幼儿亲职教育开始,通过早教示范园区的改革与实践,开始了优质、多元的亲职教育新模式探索。
二、创立亲职教育资源中心
教育局在辖区内南、北面各设置“下城区亲职教育资源中心”,中心集聚了人、财、物等优质早教资源,并以社区为依托,整合了计生、妇联、卫生、街道等资源,为辖区内0—3岁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提供服务。亲职教育资源中心的建立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尊重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的个体需要,为其提供菜单式亲职教育,使得我们的亲子、亲职活动要人有人、要物有物、要活动方案有活动方案,最终有利于家长及看护人素质的提高以及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如设置在新华实验幼托园娃娃部内的下城区亲职教育资源中心,秉承科学性、时效性、实用性的原则,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其资源中心的创设可谓形式各异、内容丰富:
(一) 课程设计坊。
这里所指的课程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开发适用于0—3岁婴幼儿的课程,另外一方面的含义是指开发适用于该年龄段家长的课程。可以为每个婴幼儿建立档案和全面的测量评定,然后根据年龄阶段的特点和测量的结果与家长协商设计适合每个儿童全面发展的课程。另外,在开发适用于婴幼儿课程的同时,还开发一系列适用于家长及看护人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提高家长管教婴幼儿的能力并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婴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 家长图书室。
资源中心刚开始建立时,图书室里的图书、杂志的数量和种类都非常有限,后来通过与社区、社区内少儿图书馆进行合作互补,图书室收集了大量亲子早教的书籍,确定一个时间段,向家长开放,免费借阅。这不仅使得少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也提高了资源中心的文化品位。在图书室里,家长们可以读到各类有关婴幼儿教育的前沿书刊和资料,从中获得科学的早教理念,以及有关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保育、玩具制作、游戏等知识,不断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能够实现 “教一代,带两代,促三代”的联动作用。此外,家长图书室还在幼儿园的网站及社区网站上开辟“好书推荐与点评”介绍早教书讯,为家长和婴幼儿选书提供参谋。
(三) 玩具流动站。
在资源中心的玩具馆内收集了各类适合0—3岁婴幼儿玩的玩具。任何会员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都可以由家长为宝宝选择适合的玩具免费借回家,我们称之为玩具流动站。另外,玩具流动站的指导老师还可以在流动站里协助家长选择玩具,引导婴幼儿和看护人自己制作玩具,通过入户指导发现家庭中可利用的材料,教师在家庭中现场教家长自制成操作玩具,并开展亲子游戏活动。如星辰幼儿园在资源中心开展有关“玩具的选择和生活材料的运用”活动后,家长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为婴幼儿选择玩具,提高了陪玩的能力,掌握了生活中各种物品的玩的功用,效果不错。
(四) 早教片播放室。
早教片播放室里收集了国内外关于早教方面的录像、光盘,定期通知集中播放。婴幼儿的家长及看护人围绕播放的内容,进行专题讨论与“对话”。这样做,能够快速增加家长及看护人的育儿知识,提高他们的育儿能力。播放室里收集了非常多的音、视频资料,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播放室里还有一些好听的儿歌、童谣。早教片播放室对于提升家长及看护人的育儿能力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资源中心里一块重要的组成部分。
(五) 回音壁信息库。
在回音壁信息库里,主要有:1、早教专家资料库,向家长提供专家联系电话和专长,通过“电话约见”,进行个别咨询和指导,回答家长的提问。2、成立家长互助资源库,向家长提供持有早教经验的家长的联系电话和专长,通过“电话约见”,进行个别咨询和指导,回答家长的提问。3、提供各类亲子游戏、早教宣传小册子等资料。4、利用幼儿园现有的网站,开辟“你问我答回音壁”BBS互动论坛,家长可以在论坛上挂帖,提出问题,专家、教师、家长可以跟帖回答。
(六)早教人材库。
充分利用正规早教机构教师,参与社区早教工作,同时在社区学院及分院成立了《志愿者招募办公室》,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医生、心理专家、大学教授等方方面面的人才,招募一群热心早期教育的早教志愿者并给以指导。这些早教志愿者是社区根据早教工作的实际需要,在搜索全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下、居民主动报名的基础上挑选的。早教志愿者在幼儿园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积极参与社区早教活动,为本社区的居民进行“家教经验交流”“婴幼儿护理心得”等等一系列的讲座和相关的指导活动,方便、快捷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早教支援,充分发挥本社区的教育资源优势。
三、打造亲职教育网络平台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作为非义务教育的早期教育也不甘落后,纷纷采用网络这个平台扩展教育空间,增强教育效果。目前,我区的社区学院、安吉早教研发中心、东元婴幼教育中心、凤栖幼儿园、大成实验幼儿园等都建有自己的网站,在网络上设立了亲亲宝贝、E图书馆、视频点播等,供家长浏览、学习科学育儿的知识。同时还为家长创设了直接进行沟通的平台:主任信箱、教师信箱、BBS论坛,进入论坛的家长都可以没有任何压力和顾忌,畅所欲言。
(一)兴趣盎然,纵深发展,开辟了一条早期教育的新途径
利用网络进行亲职教育,可以弥补一些常规教育的不足。在常规的亲职活动,动中曾经出现过个别家长坚持性弱,兴趣不高等现象,由于网络的交互性、界面友好性、看护人对网络学习的偏好等原因,利用网络则可以让他们重新加入到亲职教育活动中来;利用网络进行亲职教育,可以让那些因为工作或者其它原因无法参加常规亲职活动的家长及看护人,通过访问幼儿园、社区网站参与活动,使得亲职教育打破了地域局限向纵深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二)功能强大、方便快捷,赋予亲职教育以无限风光
通过网络可以传播育儿知识,将早期教育思想、教育经验、教育方法等传播出去,沟通与家长联系,分享交往快乐以及成功育儿经验,通过视频和虚拟现实技术甚至可以参与在线亲职活动等等。网络以“光的速度,海的容量”给早期教育增添了无限风光。此外,利用网络进行亲职教育也非常方便快捷,只要有电脑能上网,婴幼儿的家长随时随地都可以访问各幼儿园的网站,接受亲职教育。
(三)与时俱进,方便管理,现代与常规相结合凸显威力
利用网络进行亲职教育,可以节省不少人力、物力、财力,并且方便管理。在搭建网络平台的同时创建教育管理平台,逐步实现组织管理、档案管理、亲子、亲职教育资源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如果把常规亲职教育和网络亲职教育有机结合,则更具良好效果。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乐园活动
在诸多亲子教育的形式中,亲子乐园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它是随着幼儿教育低龄化的提出和发展而出现的。在这一背景下,我区早教示范园区内的各园根据亲子园的特点制定了详细可行的方案,设置的名称、内容丰富多样,在建立亲子乐园的过程中,各园皆有自己的特色活动,但其目的都是一致的,即利用幼儿园的物力和人力资源,促进社区散居婴幼儿情绪、语言、动作、认知和社会性全面健康发展,为家长提供一个学习交流教育的场所。
(一)提供有效刺激,发展婴幼儿认知能力
1、边动手边学习,促使婴幼儿认识自己
认识世界先要从认识自己开始,认识自己则要从认识身体开始,在亲子乐园的各项活动中,有一类活动使婴幼儿在游戏中了解了自己身体各个主要部位的名称和作用,发展了对应能力和反应能力,增强了亲子间的情感交流。活动中,家长的引导逐步提高了孩子动作的精确性。新华实验幼托园“小脚丫亲子乐园”中的“找找找”活动也加深了幼儿身体部位认识,让宝宝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学到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
2、边寻找边学习,培养婴幼儿观察能力
婴幼儿在认识世界之前,首先要学会观察。培养婴幼儿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其更好的接触世界、认识周围环境。在新华实验幼托园的“小脚丫亲子乐园”里,面向1岁左右的宝宝而开展的“找小猫”游戏,让宝宝练习了按页翻书的技能,锻炼了独立观察的能力。
3、边倾听边学习,培养婴幼儿倾听能力
倾听是婴幼儿学习语言、学会与人交流的基础,培养良好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要从倾听开始,因此,训练婴幼儿的倾听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十分必要的。东园婴幼教育中心的“听话游戏”则很好的满足了这一需要。
4、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培养婴幼儿感知能力
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是逐步学会运用多种感官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为提高婴幼儿的感知能力,就要在把握其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让尽可能多的感觉器官参与到婴幼儿感知世界的活动中来,以帮助婴幼儿获得大量有效信息,更好的认识世界。朝晖新村一区幼儿园“长颈鹿亲子乐园”采用“摇摇瓶”游戏促使孩子在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觉器官,通过让婴幼儿了解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说出一些操作物的名称、感知操作物的主要特征等方式,提高了婴幼儿的感知能力。
(二)创设合理情境,激发婴幼儿艺术兴趣
1、动手画,培养婴幼儿美术情趣
艺术天分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但良好的艺术情趣是可以在后天培养起来的。从婴幼儿时期就有意识的培养儿童的美术情趣,可以为日后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东园婴幼教育中心的“喂小鸡”活动、“会跳舞的线条”活动和“画气球”活动,新华实验幼托园“小脚丫亲子乐园”的“蝴蝶飞飞”游戏,以及朝晖新村一区幼儿园“长颈鹿亲子乐园”的打“蚊子”游戏,让孩子在动手画画的过程中,学会了使用绘画工具画点、短线和连续的弧线,认识了颜色,发展了艺术美感,让孩子体会到了绘画的乐趣,同时也锻炼了小手肌肉。
2、侧耳听,培养婴幼儿音乐情趣
音乐与美术一样,也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婴幼儿对音乐的敏感性,有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音乐素养。在前文介绍的很多活动中,都伴有优美的音乐,这就能在不知不觉中陶冶婴幼儿的音乐情操,东园婴幼教育中心的“大脚小脚一起走”活动也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让儿童在音乐声中学会有节奏地走路。
3、动手做,陶冶婴幼儿艺术情操
艺术能力的培养要体现在儿童的动手活动中,要在活动中激发婴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陶冶婴幼儿的艺术情操。如东园婴幼教育中心的“小小点心屋”活动。
(三)设计有益活动,促进婴幼儿身体发育
1、在运动中提高婴幼儿灵活性
婴幼儿在游戏中练习跳跃动作,能够发展身体的灵活性。在家长的帮助下,婴幼儿能够初步感受向上跳跃的感觉,这就拓宽了婴幼儿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丰富了婴幼儿的感觉内容。如东园婴幼教育中心的“摘果子”活动和新华实验幼托园“小脚丫亲子乐园”的“抓蝴蝶”活动。
2、在运动中提高婴幼儿协调能力
人的身体由多个部分组成,只有学会协调各部分的活动,才能促进身体健康发展。对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的婴幼儿来说,身体协调能力更需要在各种运动中不断加强。如朝晖新村一区幼儿园“长颈鹿亲子乐园”的“揪尾巴”活动让婴幼儿练习了协调的跑动,很好的发展了婴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虽然婴幼儿年龄尚小,活动能力有限,但即使是一些简单的游戏,只要安排合理,也能使婴幼儿的协调性得到发展。如朝晖新村一区幼儿园“长颈鹿亲子乐园”的“多彩的泡泡”活动,就让婴幼儿在撕纸、团纸的游戏中,锻炼了大肌肉、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
3、在运动中提高婴幼儿平衡能力
婴幼儿的平衡能力同样需要在各种运动中得到锻炼和加强,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在适当的活动中,能够较快的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如东园婴幼教育中心的“走小路”活动,朝晖新村一区幼儿园长颈鹿亲子乐园的“小飞机”活动以及新华实验幼托园“小脚丫亲子乐园”的“小钟摆”活动都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五、实施亲职教育入户指导
结对入户指导不同于家长带着婴幼儿到亲子园参加的互动活动,它是指:早教专业人员根据婴幼儿家庭需要,进入到婴幼儿家庭中,与其结成对子,充分利用家庭中的物质等资源,针对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个性化特点以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策略,改善婴幼儿早期生长的环境,提高家长及看护人科学育儿水平,促进婴幼儿健康、全面发展的一种形式。
(一)多方筹划,为入户指导做好准备
入户指导的开展从研究人员、研究对象的确定,研究目标、指导原则的制定到具体入户内容的开展,都离不开研究人员的多方筹划、积极准备。我们早教人员主要从建立信任、转变理念、利用环境、挖掘资源、言传身教等方面出发,根据每个婴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为其制定具体的入户指导内容。教师走进家庭,对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行指导,在交流与沟通时必须秉承平等、理解两个原则。
(二)精诚合作,探索入户指导的实施策略
生活处处是教育。参加入户指导的教师们坚持认为指导内容不应局限于一些简单的游戏活动,而应把指导内容、材料做时间和空间上的指导。通过实践,认为以下方面对目前的婴幼儿家庭教育具有较好的指导价值:
1、建立双向信任,是入户指导的基础。
建立基本的信任感是深入开展入户指导的基础。信任感包括家长及看护人对指导者的信任,还有婴幼儿对指导者的信任。两种信任,主要来自于指导者与婴幼儿、家长的互动。前者往往通过指导者自身的亲和力,再加上语言沟通交流,定期电话联系,最主要的还是在第一次具体的早教指导过程中让家长及看护人感受到指导的成效,从中逐渐建立起信任感。建立与婴幼儿的信任相对与成人来说难度就大一些。当指导者初次入户时,婴幼儿往往因陌生而拒绝与指导者交流。一般来说,指导者一定要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可以尝试通过他喜欢的同伴或家人与其交往,和他一起玩,可能需要相对长一些的时间他会接受新伙伴。
2、转变教育理念,是入户指导的核心
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学习型家庭建设也提到议事日程。指导者应该帮助家长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的理念。成功的家庭教育,往往建立在共同学习的基础上。学习是求得共同语言、增长知识、保持进步的基本手段。在入户指导时,有些父母对自己是“成人”这个概念非常清醒,与婴幼儿玩时往往受到这个概念的束缚,不能放开手脚与孩子平等地分享一切活动。指导者应以自己的行动为父母示范,指导家长及看护人转变教育观念,和婴幼儿一起玩所有活动,那么彼此就会拉近心理距离,成人就会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感觉童心的跳动,
3、利用家庭环境,是入户指导的有效方式。
创设一个有利于婴幼儿发展的家庭环境很重要。这个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物质环境是指家庭的物质条件,比如家庭的绿化、整洁、整体布局;活动场地的大小、质量;室内环境的美化、布置、光线的强弱、玩具的多少及可用性、空间的大小等等。因而,教师在入户指导中建议家长及看护人应该在环境的选择和控制上积极地为幼儿创设优美的、令人愉快的物质环境,以利于幼儿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非物质环境是相对于物质环境而言的,它主要指家长用关怀、热情和笑容有意识地营造一个利于幼儿发展的心理环境,即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
4、挖掘家庭资源, 为入户指导创造条件。
首先,帮助家长树立开发家庭教育资源的意识。入户指导时教师指导家长从家庭环境中的任何一样孩子感兴趣的物品开始为孩子讲解,因时因地启发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的各种兴趣,发展孩子的各个感官,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
其次,提高家长利用家庭资源的能力。教师指导家长自制玩具,并专门成立自制玩具展示柜。家庭中有许多物品都可以作为孩子的玩具,如:奶粉罐、可乐罐,还有鞋子盒、食品盒等各种各样的纸质盒子、大大小小的夹子、饮料瓶子……
5、言传身教,是孩子成长的榜样。
由于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分辨能力差,因此作为早期教育,必须重视环境中的隐性教育因素,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首先,家长应考虑家庭的居住环境、父母的交往人群等隐性教育因素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为孩子提供比较丰富的交往环境,让正确的与错误的认识在孩子的头脑里思考,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
其次, 家长自身是隐性教育资源之一,家长要以身作则,当好榜样。入户指导中,有位母亲以自己长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2岁宝宝的行为。而反观这样的事例,生活中也不胜枚举。
6、尊重差异,是个性化指导的关键。
承认差异、认识差异、尊重差异是因人施教的基本前提。就婴幼儿而言,年龄越小,差异越大。要做好入户指导工作,我们就要指导家长及看护人承认这种差异,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认识和尊重这种差异。
在入户指导中,我们指导家长及看护人接纳和发现自已孩子的独特价值,要相信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指导者要协助家长去努力寻求和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在此基础上指导家长及看护人判断了婴幼儿的发展水平,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幼儿的认识水平给予适合其水平的指导。同时要指导家长及看护人接纳和支持孩子的特殊需要,接纳他们不同于同伴的行为方式和需求,引导他们的发展。
六、共建亲职教育活动基地
下城区社区亲职教育活动基地,是在早教机构与社区共同合作下,在“共建、共管、共享、共进”原则指导下,双休日家长培训的特殊学校。由于教育内容和指导能在开开心心的游戏活动和平平常常的生活中完成,能使家长切身感受和理解到亲职教育的特殊意义,对孩子科学养育,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所以,这是年轻家长接受成人继续教育的好形式。如星辰幼儿园和朝晖街道老房地社区共同建设的“下城区亲职教育基地”,秉承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在硬件投入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加强基地的课程建设和文化管理。他们的亲职教育活动基地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模式:

如图所示,领导层、决策层、执行层在社区亲职教育基地这一组织中,幼儿园和老房地社区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系统,从而使社区亲职教育基地的管理过程成为一个有始有终、不断周转和不断更新的过程。
(二)培训模式:
共建型社区亲职教育基地,利用多种途径采用参与式培训方法,对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员进行各种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学习培训。

亲职教育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及培训方法必须符合本社区0—3岁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员的实际水平和现实需要。
(三)共建制度
人类的文明史证明,没有规章制度就没有真正的组织。仅凭管理者个人经验、即兴创造或“个人说了算”是不可能使一个组织长期有效运转的。只有通过规章制度来明确组织成员职责的范围和行为准则,才能使组织产生生机和活力。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是组织机构正常运行的保证。特别在“共建型”的亲职教育基地中,规章制度是科学管理落实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才能实施对早教工作的长效管理。以星辰幼儿园和老房地社区为例,主要建立了以下制度:如:《下城区社区亲职教育基地例会制度》、《下城区社区亲职教育基地经费管理使用制度》、《下城区社区亲职教育基地教育工作制度》、《下城区社区亲职教育委员会工作职责》等。
(四)培训内容
亲职教育要很好地帮助父母转变家教理念,应注意内容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可接受性,大致细分为这样一些内容:宣传婴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的教育责任感;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如儿童观、教育观、人才观与爱子观;宣传科学的育儿方法和原则;帮助家长学习如何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等。
不同的内容配有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学员有相对自由选择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同的形式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常规的班级授课形式,可以帮助学员系统地接受育儿的理论知识,面对面的沟通方式受到祖辈、保姆学员的亲睐,而网络学习、亲子互动、个别探讨,及通过发送宣传画册、小报等,因其灵活性,克服了学员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使学习变得更有弹性而受到年轻学员的欢迎。
(五)环境建设
硬件建设:即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亲职教育基地的教学设备建设。如电教室配备了调音台、电脑、录放机、VCD、摄像机、照相机、幻灯机、磁带等,从各方面保证了基地齐全的教学设备。
另外,基地的活动场地建设也极为重要。建设社区阅览室、活动室、会议室,使其成为一室多用的场地,以此保障开展亲职教育活动的场地,并做适当布置使之适应开展各类亲职教育、亲子活动,以吸引更多的宝宝和家长。在一室多用的基地活动室可以为家长及看护人添置电脑、流动图书等,以满足家长及看护人的需要。
环境建设: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还应搞好亲职教育基地的环境建设,为看护人在基地期间的学习成长、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环境。近几年来共建草坪达到户外占地面积的40%,植种花草在10种以上,硬化园区60%,此外,基地还扩展,绿化、硬化了部分户外活动场地。利用有限的空地,种植各种农作物和花卉,优美的环境为看护人高效、愉快地学习创造了积极条件。
七、早教示范园区的改革成效
自开展“优质多元的亲职教育新模式”研究以来,下城区在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基础上,以“社区亲职教育基地”为依托,以“亲职教育资源中心”为支持,以“专项管理和财政制度”为保障,积极探索一条既重视家长的知识补充和技能训练,又能不断促进儿童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新型早教之路。目前,全区已经形成了一个正规与非正规、托幼机构及家庭服务设施相结合的区域性早期服务网络,以“托幼一体化”和“亲子、亲职教育”为重点的婴幼儿早期教育体系也日趋成熟。
(一)提高家长综合素质
亲职教育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未来;既重视家长的知识补充和技能训练,又要重视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不断促进儿童的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目前全区3岁以下入托婴幼儿3083人,每学期参加“亲子乐园”活动的婴幼儿约360人,0-3岁婴幼儿受教育率从2000年的21%提高到今年的68%,其中学前第四年低幼儿受教育率达76%,0-3岁婴幼儿家长受教育率达77%,更多解决了大量外来民工子女的入托难的问题。在亲职教育活动过程中,家长的教养观念日益科学化,实践能力显著提高,综合素质稳步上升,亲子关系也日益密切。
(二)开发婴幼儿多元智能
近年来,下城区早教示范园区各幼儿园纷纷开展亲子乐园活动,以各种智能领域为主要活动对象设置活动小组,每一活动小组又根据婴幼儿的年龄阶段和发展水平分为几个层次,不同活动小组的活动时间尽量错开,以保证在教育过程中向婴幼儿展示多方面的智能领域,并帮助婴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领域,以及与自己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发展阶段,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运动空间、生活空间、情感空间在内的、符合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家长及看护人的养护需求的亲子活动体系。如:阳光宝贝秀(让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在室外阳光下伸伸胳膊、动动腿、蹦蹦跳跳做运动)、能干宝贝秀(组织爸爸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动脑做游戏)、开心宝贝秀等系列活动。通过共同参与有情有趣的游戏活动,父母与子女不仅增强了彼此的情感,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婴幼儿动作、情感和独立精神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参加双休日亲子乐园对提高婴幼儿的适应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参加过双休日亲子乐园的孩子在社会交往方面明显优于未参加过的孩子。
(三)促进早教师资专业成长
教师在参与优质多元亲职教育模式的探索过程中,不但掌握了婴幼儿教养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了自身的理论素养,而且很多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积极体验,认真总结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园区教师牢固树立了科学合理的早教观念,这才是园区各幼儿园和全体教师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很多教师在总结了成功的婴幼儿教育经验的基础上,都写出了高质量的教育科研论文。杨蓉教师的论文《开放性早期教育模式及其运行》获杭州市首届国家级基础教育改革优秀成果三等奖。朱建辉老师的论文《双休日活动对幼儿个性的影响及对策》获杭州市2004年幼教教学论文评选二等奖、论文《“亲子乐园”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指导的实践研究》获下城区第十七届中小幼教学专题研究论文评比二等奖;赵丽春、王菁老师合作的论文《幼儿园—社区共建型亲职教育基地构建及其运行模式的实践研究》获杭州市2004年论文评选三等奖。徐思源老师的论文《1—2岁散居婴幼儿结对入户指导的策略研究》获杭州市2005年社区教育论文一等奖。还有更多的老师在这次亲职教育活动中进行了各种研究,递交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八、成功经验与研究展望
下城区早教示范园区的改革探索为新时期学前教育的发展探明了方向,总结其成功的经验主要有:
1、多方合作。开展0-3岁婴幼儿的早教工作,建设优质多元的早教示范园区,必须依靠幼儿园和社区、家庭的共同合作。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是早期教育,其中的各项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任何教育问题的产生都不是其中某单一因素所导致的,其解决也非某单一因素所能独自完成的。幼儿园和社区、家庭作为儿童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幼儿园、社区家庭环境构成婴幼儿教育体系,直接影响婴幼儿发展,它们之间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2、制度保障。我区0-3岁早期教育起步较早,多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0-3岁早期教育工作,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纳入了政府的整体工作目标中,在完成上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规划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依法将早期教育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我区早期教育稳步、深入发展的政策,区政府从政策层面对下城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做出规划。
3、优化师资。我区为了培养良师,造就名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努力实施名师工程,实现了幼教特级教师零的突破,并充分发挥幼教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教研组长的作用,进一步落实“青年教师培养三年规划”,建立了幼儿园教师学历进修和继续教育等制度,近年来全区幼儿教师学历层次得到了明显提高,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占57%。根据早教工作的特殊性,我区组织了早教教师和社区干部早教培训,还与市教育局联合举办了三期0-3岁婴幼儿教师上岗培训,现全区共有212人持有早教上岗证,师资水平的提高为我区早期教育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示范辐射。下城区早教示范园区进行了优质多元亲职教育新模式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下城作为“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区”,在幼儿教育向前延伸工作中,在早教研究中走在全省前列。近三年来,“杭州市托幼一体化工作现场会”,“浙江省0-3岁早期教育工作交流会”、“全国幼儿教育工作研讨会”先后在我区召开,下城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下城区早期教育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怀,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省委书记习近平等省、市、区领导多次视察新华实验幼托园,对我区“托幼一体化”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下城区早期教育工作进行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做法表示赞赏。
然而,实践没有止境,为了优化亲职教育新模式,进而促进亲职教育的顺利开展,我们仍需在以下方面作进一步的深化。
(一)尽快地转变家长的观念与角色意识
(二)整合社区资源,更好地发挥各部门社区早教的职能。
(三)调动父亲参与早教的积极性,促进婴幼儿健康发展。
(四)加强研究,进一步加强思想提炼和理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