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油价 有计可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3:12:33
Martin Feldstein

管大多数专家都认为,金融投机活动并不是推动全球食品与能源价格飙升的罪魁祸首,但许多人仍然对物价显著上涨的根源感到困惑。关于这个问题,经济学从供求关系的角度提出了简单解释,并对大宗商品价格未来走势提供了乐观的理由。具体到油价问题,经济学分析揭示了对未来产生影响的当前政策调整又是如何反过来迅速促使当前油价回落的。
众所周知,中国、印度与海湾国家的收入增长带动了石油与其他许多大宗商品的需求上扬。但这种温和短期的需求增长如何能导致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高达一倍?让我们首先看看易腐农产品的情况。
与需求的全球性增长相比,短期内玉米供应的增长空间有限。从市场的供求平衡方面来说,玉米价格必须上涨。
如果玉米需求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那么很小的价格上涨就会引起全球需求下降足够的幅度,从而抵消当初的需求增长。但是,由于短期内需求实际上对价格十分不敏感,因此就需要非常明显的价格上涨才能使全球需求与供应保持一致。
下面是去年发生的状况的一个简化模型。高增长国家的玉米需求数量稳步增长,增幅最终达到了相当于此前全球玉米总消费量的10%。由于玉米供应没有跟着增长,因此价格不得不上涨一定程度,从而促使其他国家的玉米消费量下降10%。如果价格上涨10%才能推动头年玉米需求下降1%,那么价格就需要上涨一倍,才能抵消玉米需求最初增长的10%。
实际上,在供求两个方面都有不同农产品作替换,加之玉米乙醇项目的实施,导致上述简单的关系变得复杂化。但基本原理并没有变:由于短期内需求对价格变化非常不敏感,短期供应提升空间有限,因此即使高增长经济体的玉米需求出现相当小的增长,都会导致玉米价格出现非常明显的短期上涨。
幸运的是,需求与供应的价格敏感性都会随着时间逐渐上升。这意味着,尽管中国等国家的需求不断增长,但玉米价格最终可能会较当前水平有所回落。
油价的状况更为复杂,但价格变化的结果可能会更加有利。
不同于易腐烂的农产品,石油可以长期埋在地下。因此让我们想想,一个产油商何时会降低产量或增加库存,而不是出售石油并将所得变成可投资现金呢?简单的说,如果产油商估计油价涨幅高于售油所得资金的利息,那么他们就情愿将石油留在地下以待日后开采。实际油价涨势可能会快于或慢于预期,但出售或是持有石油则取决于油价预期涨势。
当然,影响产油商决定从而左右油价走势的因素还有风险方面的考虑,以及价格变化对长期消费行为的影响。拥有强大定价能力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简称欧佩克)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基本点是,产油国会调整其开采与库存水平,直至油价预计会以利息水平上涨(经风险因素调整)。如果他们预计油价会加速上涨,他们就会将石油留在地下日后开采。反过来,如果预计油价涨幅不及利息,这些产油商就会提高产量,用售油资金进行投资。
未来与当前油价之间的关系显示,未来油价的预期变化会对当前油价产生直接影响。
由此可推,当产油商认定未来数年中国与其他一些国家的石油需求会较此前预期加速增长时,他们就会认为未来油价会高于此前预期的水平。因此,这些产油商会降低供应,使得现货价格上涨足够的幅度,从而推动预期价格涨势回落到最初水平。
因此,在当前石油需求状况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对未来需求增长以及油价上涨的预期导致了当前油价走高。与此类似,对俄罗斯与墨西哥未来产量下滑的可信报告也暗示,未来全球油价会进一步上涨;这也需要当前油价走高,保证油价维持最初的预期涨幅。
一旦理解其中关系,就很容易明白那些新闻报导、传言与行业报告导致当前油价出现大幅波动的原因了──即使当前供求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当然,由未来油价预期引发的现货油价上涨会促使当前石油需求量下降。如果当前石油供求一开始处于平衡状态,欧佩克与其他产油国就会减少石油供应,使得供应与暂时下降的需求保持一致。未来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期因此会导致当前石油供应出现下降。这正是2007年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减产的原因。
并不只有坏消息。任何引起未来预期油价下跌的政策都会导致当前油价下跌,或促使油价涨势出现回落。换句话说,通过政策推动当前油价回落是有可能的,只要这些政策能够对未来的供应或需求产生实际影响。
例如,提高对汽车节能技术研发的政府补贴,或是严格标准逐步提高汽车的汽油里程数,都可以降低未来的石油需求,进而促使目前的油价回落。
与此类似,未来石油供应上涨的预期也可以推动当前油价回落。而当前油价下跌会随即推动石油消费增长,促使欧佩克成员国以及其他当前拥有过剩产能或可用库存的产油国提高供应量,推动供求关系恢复平衡。
只要我们目前能够采取措施提高未来石油供应,或降低美国与其他国家的未来需求,都可以促使当前油价回落,并提振消费。
(编者按:本文作者马丁•费尔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曾在里根(Reagan)总统执政时期担任经济顾问委员会(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主席,现任哈佛大学教授、《华尔街日报》投稿委员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