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博客1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55:48
  • 工作用语(三十二)

    2008-08-30 14:36:30

    宿迁政法委:上级精神具体化  外地经验本地化   本地工作特色化 工作措施规范化
  • 工作用语(三十一)

    2008-08-29 17:46:57

    泗洪县全面聚焦大项目 全力突破大项目 全心服务大项目
  • 敢用强者

    2008-08-26 22:06:58

            选拔任用什么样类型的干部,决定着一个地方发展的态势与走向。主政者有着很大的政治责任,社会各方也会从你的用人之道看出你的内心和品德。如果四平八稳,明哲保身的,就会用一些稳重有余、难有作为的人;如果短期行为,镀金保官的,就会不触动既得利益,以论资排辈用人;如果底气不足,能力平庸,就会用些弱者,唯恐超越自己;如果拉帮结派,培植知己,就会用些溜须拍马、听话随从者。
            敢用强者,则要有大智慧、大胸怀、大度量。宿迁经济基础薄弱,改革与发展必须敢走新路,超越常规,在用人问题上,必须与之相适应,为发展配干部,以实绩论英雄。我们需要的是一大批“战将”、“干将”、“闯将”。遇事多谋善断,当机立断;工作雷厉风行、快捷高效。既要象诸葛亮“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又要象长胜将军赵子龙“纵横驰骋,千军万马中杀了个七进七出”。我们不需要那种有事研究研究,优柔寡断的主官;不需要那种只是发发指示,开会布置的干部;也不需要稳重有余,闯劲不足、了无生气的人。那样就会丧失机遇,耽误事业,不如趁早换人。
            敢及强者,要有包容之心、宽容之举。强者往往有激情但有时会冲动,能干事但有时会犯错误,敢创新但有时会出格,这些都要“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善者不疵细瑕”,主要看其干事创业、发展经济、富裕百姓能力的水平。以才举人,以能举人,“不唯文凭重水平、不唯年龄重本领、不唯资格重贡献、不唯经历重实绩。”
             敢用强者,是对自己的极大考验与挑战。别人强了会在很多方面反衬你的弱点。你得心怀欣喜,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敢于手下万马奔腾,你强我更强地竞争。敢于让人超越自己,显示过人能力。“壁立千仞”,“百舸争流”,也会提高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品位。如果“武大郎开店”就站不出高人,显不出强者。
            建市以来历届市委都敢用强者,保证了宿迁改革创新的强力推进与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就是我们的基本用人之道,希望在这一导向下涌现更多驰骋沙场的强者!
  • 雄伟舒展的北京奥运画卷

    2008-08-24 22:36:17

            第29届北京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在上演闭幕大戏。从开幕式就给了一个世界惊喜。整场以五千年的中国文明画卷徐徐展开,四大发明、琴棋书画、武术民粹到现代动感的中国体育文化等新形象。最激动人心的是在鸟巢苍穹上创意的点火仪式,体操王子手持火炬侧身长跑一路展示了圣火传递经过城市壮丽画卷,特别是史无前例地攀上人类最高峰,最终来到北京,点燃了祥云画卷熊熊火炬。

            从此,世界45亿人次的眼光聚焦北京,惊异中国,从来没有这么多的奥运家庭大相聚,历史最多的运动员、记者、志愿者在北京及其他城市进行16天的拼搏、奔波、辛劳,共同创造奇迹,展示人类的更高、更快、更强,刷新了38项世界纪录、85项奥运纪录,80个国家拿到奖牌,中国以51枚金牌总奖牌100枚而历史性夺得了奥运金榜之首。

             北京的奥运实现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不管你到没到中国,不管你过去是否误导、岐视甚至带着口罩来到中国,只要你踏上中国的国土,注视中国的实景,你就会改变看法,哪怕点滴的感化,这也是一种认知,一些接近。这是一个开放,热情、礼仪、和谐的国度。这一点认同,体现在世界那么多的政要名流贵宾的齐聚北京,体现在所有运动员满意地享受中国风情的奥运村、回味无穷的中国餐、流连忘返的中国街,体现在一些运动员身着具有中国元素的运动服,身上纹有中国汉字,学会的不少汉语言。这种情结一直热烈地延续到奥运闭幕式,三名运动员与中国的奥运志愿者依依惜别,在登上返程的舷梯上舒舒展开具有中国文化的祥云画卷,重现16天在中国的精彩记忆,圣火熄灭以后他们将飞向世界各方,但一定会记住北京2008的相聚,会留下真实中国的印象。

            如今的奥运,收获了不仅是赛时的辉煌,更重要的是后奥运的长久效益。不管别人怎么评论、猜测、或者担忧、甚至嘲讽,北京奥运树立的是国人信心,展现的是中国真实,促进的是相互信任,这是什么东西都换不来的。在亚洲,64年东京奥运、88年首尔的奥运,都实现了日本、韩国经济的历史性突破,带动了世界重新认识这些国家,和平共处发展。以北京奥运展示出来的、凝聚成功的“自信心、责任感 、拼搏力”,中国的后奥运时代一定会续写这样的画卷。

            中国的发展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世界的大同。一位西方记者说的好,不要惊愕于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曾经在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初的四百年间,创造世界经济总量的25%,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的努力才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5%,以中国占世界人口的20%,这些还远远不够。这是我们还要做出的极大努力,世界少数人不要惊慌,更不应阻挡。和而不同,和而为贵,这也是中国画卷要展示的“手拉手”、“我和你”。


     

  • 工作用语(三十)

    2008-08-21 18:09:22

    市国土、规划部门:精心留意地规划好、精致用意地使用好、精细刻意地维护好每一寸土地。
  • 尽量让居所层高一点

    2008-08-18 20:12:10

            报载,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房间天花板的高度会影响人们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行为。该大学市场营销教授琼•米亚斯•列维说:“当人们在天花板很高的房间里,他们可以迸发出各种创造性的想法。而在天花板低的房间里,能力就会受到压抑。”
             我感受到此言不虚。我们曾经嘲笑过美国人什么东西都大,房子大、汽车大、座位大……。1995年我第一次到美国考察宝洁公司的研发中心时,第一次看到研究机构像展览馆门厅一样高大、透明、畅亮的大厅与天庭,楼梯像医院病房一样宽大的缓坡,使上下楼的科研人员可以继续思考,并随时可以对面交谈,墙壁挂着抽象的画或者是一些线条,为了启发人的发散思维和想象空间。
            在这样的环境与空间中,人们感到心情开朗、想象开放,创造性的思维就多些。这就是美国的高科技发明多,从计算机软件到太空领域都有优势的原因之一(当然也不绝对。也有人说,长年搞计算的财务室应该低一些)。文章还说,中国出售毛坯商品房普遍是2.6—3.0米,装潢后更低,也许跟城市流行的抑郁症有关。   

            宿迁秀强玻璃公司在进行3万平方米厂房施工时,我看到钢构的支架太矮,就问卢总为什么不架高一些?他说这不是为了省钱嘛。我说,工人在高大畅亮通风的厂房内工作,心理暗示会导致心情好,劳动效率就高,否则,损失更大。后来他听了我的话,马上将厂房顶从5.5米提高到7米。他感觉效果确实不一样。
              宿城区行政中心大楼在吊顶时,将原有的4米层高隔成了2.4 米高,走廊更只有2.1米高。后来我建议他们赶快改,尽可能提高。后来在其它楼层中增加了10厘米,感觉就大不一样。   
            实际上此类事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比如一些楼宇装潢设计单位往往为了管道、线路安装和维修的方便而牺牲了应有层高。我见过一家庭只有2.7米高的商品房也要搞吊顶,还铺地板打龙骨,占去一二十厘米的高度,不知不觉与压抑相伴生活,有什么好呢?
             希望宿迁人能从这一“居所细节”改变起,我们居所、办公室装潢的层高尽量高些(最好不低于2.8米,当然也不是越高越好,浪费能源),简洁大方,宽宽畅畅,通风明亮。也许这小小细节运用,就能使宿迁人天天有一个好心情,拥有一个创造创新的思维,涌现更多的创造成果发明成果,产生更多的健康向上和睦欢乐的家庭,造就更多发展全面的高素质的宿迁人。

  • 上职校 前途无限好

    2008-08-16 20:08:20

            每年暑期,学生报考普通高中还是职业学校的问题,总是令人费思量、苦煞心的事。前一条路是冲着上大学而去的,后一条路就意味着走普通劳动者的人生。一些家长总希望孩子能上大学,出人头地;孩子自己也觉得于心不甘,不想屈就。
            其实这大可不必。上大学跳出农门,改变命运,这是大学生计划分配时代的产物。现在尽管还有这样的现象,但更重要的是你的能力,是金子不管在那里都会闪光的。一个普通的工人也能成长为青岛港的桥吊队长许振超、上海港机厂的“抓斗大王”包起帆、常州黑牡丹纺织厂的邓建军这样的高级技师。   
            现实中,以一些人的条件与成绩看,明知考大学比较勉强,但为了面子偏要挤上这条道,结果落榜后的前途并不妙。况且,考中职也不都是成绩不好的学生,而是出于各人的志向和现实条件。上中职,如果学习成绩好还可以考大学,或“专升本”,一样可以圆大学梦。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不一定都要挤上大学这个独木桥,况且现在明摆的事实是,大学生的就业难,而职校的学生就业率100%,甚至供不应求。
             这还有一个思想观念与社会氛围问题。世界上发达国家都是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德国崛起之源就是将培养研究人才和实用人才并重。孩子小学毕业后就被分流到三种不同类型的学校:20%上文科学校,毕业后,一般都可以升入大学;18%上实科学校,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成为工业企业的技术员、地方行政机构的中级职员、商店经理;62%上普通中学,毕业后,一般到工厂企业当学徒工、手工业者和事务员,也可以上各种职业学校深造,甚至当了几年工人还可以报考大学。人们对学业的选择往往是轻松自由的,主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的社会环境就会造就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造出了举世闻名的精良机器。
             宿迁像大办普通教育那样大办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高中阶段的普职比已经达到4.6:5.4,在校生11.6万人,这聚集的巨量的人力资源,也是我们的发展之源。我们无法跟大城市拼大学的规模、本科的水平,但职业教育完全可以发展成宿迁的特色教育体系,像德国那样成为后发快进的发动机。
            我们将继续鼓励和支持职业教育的精明增长和质量提升,也希望更多的学子投身职业学习,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一样是栋梁之材!
  • 城市道路的“疏”与“密”

    2008-08-14 14:48:52

            城市道路究竟是“以车为本”还是“以人为本”,大体决定着这个城市道路的“疏”与“密”、“宽”与“窄”。
           我去过一些大城市,主干道很宽,8车道甚至12车道。为了保证主干道的快速与畅通,往往2—3公里才有一个交叉路口,车子要转行到对面往往要绕很长路段,徒增车流量,而且也隔断了道路两侧的人气、商气。市民抱怨交通添堵,于是不断地修路拓路,但越修越堵。
            我们宿迁在城市道路的规划与修建上,摒弃了那种“大马路”、“低交叉”的苏联式模式,采用“窄而密”的网格状布局。目前中心城市已建成500多公里,路网密度2.27公里/平方公里,在主城区的机动车道相隔100—150米就设一个交叉路,机动车路幅一般在9米—14米之间。严格按照主干道20%,次干道30%,支干道50%的比例配置,达到路网等级功能的最佳组合。
            因此,看起来宿迁没有什么很气派的马路,交叉路口较多,避让等待的时间长了一些,也有人抱怨交叉路口太多,红绿灯太多,车速上不去。但这恰恰折射出城市规划的理念。城市交通不同于公路交通,车等人、车让人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城市行车慢些是应该的,只要不堵也是快。这就是国外正在兴起的“新城市主义,”强调城市发展“以人为本”,道路的“精明增长”,密度高的“网格状”格局。
             5月10日,李源潮部长在北京与参加特大城市城乡规划研究班的学员座谈时,我汇报了宿迁“窄而密”网格状道路规划。他特别强调,“要着眼于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现在很大问题就是城市一发展就堵车,一堵车就没有效率。在宿迁一个上午能办几件事儿,在南京一个上午能办两件事儿,在北京基本上一个上午就只能办一件事儿。”
            我们也许身在庐山不知不觉中,但是你只要到过外地的“大堵市”,一定会感觉宿迁道路规划的好,“窄而密”道路网格不仅现今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而且也为将来人口增加城市繁荣留下了发展空间。只是我们作为现代城市的市民要适应这种“快”与“慢”的规律,让车速慢一些,而让人行快一些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就会从整体上产生和谐、安全、舒适的效果效率。
  • 把“生态文明”根植于每个人的心田

    2008-08-10 15:48:30

            记得有资料介绍浙江、皖南山区现有的一些古村落,都是背靠大山,山青水秀、树木参天,成为现代旅游好去处。这些地方并不是没有曾遭像“大炼钢铁”、“大修梯田”这样厄运的威胁,而是村里的人祖祖辈辈形成了对树林的敬畏之心,认为那是护佑他们的山神,砍伐了就要遭报应,会出现泥石流,毁坏家园甚至生命。因此那里的人们祖祖辈辈只有种树护树的,从来没有人敢砍树毁绿的。
             曾经参观过一个傣族文化馆,看到傣族文化中把绿色当作生命,森林当作图腾,有一个生生传承的民谣最能反映这样的信仰:没有森林就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农田,没有农田就没有粮食,没有粮食就不能生活。
            如果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像山区的村民,傣族的群众那样,对树木和森林无比依恋、敬畏,爱护,生态文明就会根植于每个人的心田,传承于我们的生命基因,整个生存家园精神家园也会郁郁葱葱,心旷神怡,清爽无比!
  • 手下留情 树下留荫

    2008-08-08 13:04:39

            最近,在为“中心城市发展献一策”的讨论中,一些人说市区的树种不好,档次太低,特别厌恶柳树的毛絮,主张更新一些树种,栽一些高大高档的树。 我认为不妥。
            现在城区的树特别是广大农村的意扬,主要是近10年栽植的,遍布城乡大地有2 亿余株,构成了我们宿迁森林覆盖率达23%,城区绿化覆盖率40%,这是宝贵的绿色资源,也形成了生态氧吧的独特环境。任何人不能随意砍伐和减少。
            不可否认,市区有些树比较低档,但是在栽植的那些年,宿迁并没有多少钱,很多行道树的栽植还是靠摊派即下任务(我始终认为这是行善的摊派)才栽植上的。不要奢望当时有多少钱买得起大树名木,况且我们当时就强调买大苗而非大树,绝不搞大树搬家。正是这种艰苦创业,植下了处处绿,留下了满城荫,盖住了“风来扬沙,雨来流沙”的黄河故道粉沙土,使我们日日呼吸清新空气,天天伴着鸟鸣起床晨练。
            “十年树人,百年树木”。如果想着不停地更新,就留不下大树与浓荫。即使是一棵歪脖子树,不值钱的树,它也是绿色的生命,你就让它静静地生长吧。我看南京春天法桐上悬铃炸出毛絮子对人的危害更大,北京春天的柳絮飞扬更是满城白花,但都没有“铲尽伐绝”!
             我最反对随意砍伐树木。曾经写过几篇博文表明爱树护树的坚决态度;作出多次批示反对砍树蚕食树林;也曾出面直接制止伐树毁绿,象绕城西路的转盘处,曾经因为交通隐患要砍掉中间隔离带上较高的松树,有关部门当时砍掉了一公里的树正准备抹水泥,我发现后要求他们改种较矮的灌木留住了一片绿,不是挺好吗?相反在南环路淮海明珠处,就因为同样的原因砍掉了二公里隔离树,被抹上了水泥,殊实可惜!最近,我在电视上看到沭阳县扎下社区在土地复垦整理中不顾农民的了阻拦,把田间道路两旁的树也砍掉了,原因是树荫会影响粮食产量。我立即要求全市必须在土地整理中留住树木,把树林也当作田块,把树木当作孩子,不得伤害它。
            我看还是一位哲人说的好,“没有孩子的家庭将没有希望,没有树木的城市同样没有希望”!
  • 好大一棵树

    2008-08-07 20:26:44

            在南京时,我常去家附近的一个小学校里晨炼,每当我跑步经过一棵浓密的法桐树下,总是一边享受她的浓荫,一边有肃然起敬的感觉。这棵树在群楼环抱中,没有被砍伐掉,顽强地生长了约50年,遮风挡雨,吐故纳新,制造清新,到底有多少价值呢?      

             美国一位环保专家算了这一笔帐:一棵树按50年的寿命计算,释放出的氧气价值3.12万美元;防止空气污染价值6.25万美元;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消化及增加土壤肥力产生的价值6.87万美元;为牲畜遮风避雨,为鸟类筑巢栖息,促进生物多样化产生的价值约3.12万美元。四项加起来超过19万美元。还不包括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开花结果产生的价值。
             于是,我读懂了树下牌子上的文字“守护一片绿,增添一份美”!


  • 愚蠢的离间计

    2008-08-06 12:05:43

            每年总会收到这样几封信,或者这样几条短信,某某人在公开场合说你水平太低,远不如前任那样干得大刀阔斧;某某人说你只会上网写博客,整天不干正事;某某人在酒桌上说他与你是铁哥们,昨天还送过东西给你,等等。
            这样的揭发信都是匿名的,我也不会去查它的手机号来自何方?因为我从心里对此嗤之以鼻。况且收到这样的揭发信的时机往往都是面临干部调整公示的时候,其用心显而易见!
            对一些揭发信包括匿名信涉及到我的言语,我当作一次提醒与监督的过程。我开博这么长时间了,谁都可以跟帖公开透明地说,一个人不可能不被人议论与评判,干事也会得罪一些人,但只要问心无愧就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当然对公认和大多数人的看法,你必须郑重对待,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 旁观者清

    2008-08-04 20:51:15

            北京奥运村一些国外运动员开始入驻,他们称赞奥运村的设施舒适、大气、环保,说这是历届奥运会提供条件最好的奥运村。在问到还有什么问题时,他们说奥运村车辆行驶的速度太快。于是第二天奥运村就作了改进。
            前两天征求博友意见,一位刚从东北大城市到宿迁工作的老师说,宿迁树绿水多,风景优美,市容整洁。但不可理解的是宿迁人很少排队的。车速很快,溅起的泥水完全不考虑行人的感觉。
            这就是旁观者清。一些对我们来说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小事,甚至是细枝末节的事,对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人来看都是不可思议的事。
             一个地区城市化不光是中心城区集聚了多少人口,建设了多少套住房,商贸怎样繁荣来考量的,还要看这个城市市民的文明素质、卫生习惯、道德取向、价值观念等综合水平。否则,徒有虚表的繁荣,难掩败絮其里的不足。北京奥运会筹办得这么精细,动员了这么多的改进,文明尚有瑕疵,更何况我们这样的新兴城市,正在人口急聚发展的过程中呢?如果每个人从身边做起,注意排队,不大声打电话,公众聚集时人与人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等等,以个体的文明汇就整体的文明之灵韵,这个城市就会给外界留下更多的赞叹与钦佩,为自己的生活留下更多的和谐与舒适!

     

  • 冲击视角的建筑

    2008-08-03 13:16:49

            颇具争议的中央电视台新楼国际招标结果是怎么产生的?据说当初各方高手的设计者给出了各种塔楼的形状,基本上都是传统意义的功能向上的整合。但库哈斯却给出的一个与众不同的塔楼,他的理念与口号似乎就是“一个颠覆以往大家心目中的塔楼”。这个形象独特的大建筑“有一种侵略感,无论人从那个方向来,它会不经意地冒出来”。在视觉上它造成了一种“我是老大”的感觉。还据说,在定标争论不下的时候,央视决定由全台职工进行投票选择,竟然大多数人没投传统意义的塔楼方案,而投给了库哈斯的方案。

    央视新大楼

           可见恰到好处的夸张,标新立异之举,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无独有偶正在建设的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新楼,99年建设成功的宿迁广播电视总台大楼也是这样与众不同。它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重点,也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从大师设计这种建筑、人们选择这类建筑中,在启示我们的思维思路上有什么意义呢?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新楼

    宿迁广播电视总台大楼


  • 我的……

    2008-08-02 15:36:26

            奥运急切临近,奥运节目主持人纷纷登场,阵容最强是央视奥运节目主持人的亮相,特别是主持人的高调语言,“我的奥运,我主持。”如同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我的地盘,我作主”一样,自信自立自强,真的爽!
  • 用“大部门制”的方法抓工作

    2008-07-30 22:12:57

            在“头脑风暴”的讨论中,建设局长赵建军同志不无感慨地说,现在一项工作凡是涉及到多个部门的肯定抓不好,部门有分管市领导,分管市领导有自己的部门,互相禁忌或者互相客气,碰到边界马上缩回去了,结果谁都抓了,谁也抓不好,留下真空与扯皮。建议采用“大部门制”来推动工作的落实。
            听了这个“金点子”非常高兴,终于有人看到了问题的实质,而且是建设口,是部门最多(有规划、建设、城管、园林等四个局)、人员最多、职能交叉最多的大口子,能说出这样的话,许是切身体会、切肤之痛使然。
            我也非常希望这样,改革创新是宿迁对外的“第一印象”,也是宿迁发展的“看家本领”。如果我们这次从市一级这样相对中央的基层突破,也不啻是一个轰动效应的大动作、大新闻,痛痛快快的大改革、大创新,对全局工作也会有大推动、大促进,何乐而不为呢?
            但难点有两:一是,“大部门制”在上级机关部门也没出现象人们期望的大变动,面对上级的机构永远多于下级的现况下,这时的精简归并是“下动上不动,越改越被动”,会遇到无穷无尽的难题和代价;二是,业已形成的庞大官场和官员,我市实行“大部门制”需要精简的副处级以上官员起码要50%以上涉及数百名,这是切身利益,必然会遇到抵触和抵抗。这样的综合成本和代价太大,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甚至前功尽弃,返回老路,更加僵化的局面。
            智者善博奕,能者握大势。有时改良也是改革,迂回也是进取。面对这次“头脑风暴”提出的“大部门制”这样的颠覆性改革,我们要做的改良和迂回只能是,在不触动现行体制的前提下,不影响现行分工的情况下,剥皮抽筋、釜底抽薪。把我们要主攻的重点工作项目化,分工落实到市级领导,实行“一根鞭抽到底,一个人抓到成”,凡涉及的部门不管原有的分工,不分原有的职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一切要素,为这项重点工作和项目服务。例如,城市的污水处理涉及到市水务局、环保局、建设局等,现在确定一个管环保的副市长抓,他可以调动任何一个委办局的力量抓,抓不上去唯这一个人是问。这样铁板钉钉一样负责,箭穿雁落一样结果才能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到实处,项项人民满意。
            这就是我们最近对中心城市要推进的48项重点工作和项目,分解到23位市领导的初衷和目的,希望这样的尝试取得成功,也一定要成功!
  • 多多推广和运用农业适用技术

    2008-07-29 21:40:47

            宿迁是农业大市。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让农民从农业生产中发家致富,最大的制约是什么?我认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和运用缺乏是一个主要原因。
            很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我们的干部、农技人员更不要说广大的农民没有见过,连听都没有听过。有的技术和品种在外地已经大面积推广使用了,我们这里还没有;即使有零星运用,有时甚至是大面积推广,但后续的技术跟不上,终究成为昙花一现。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
             每每我们邀请一个农业专家来农村讲课,农民群众渴望的眼神,开什么会都没这么认真专注,真象久旱逢甘雨听讲。省委梁书记13日到宿迁考察农村脱贫攻坚工作,看到一些贫困户在省委扶贫工作队智力帮扶下,发展养羊、养鸽、养牛而脱贫,但他说了一句语重心长的话:不知省委扶贫工作队撤了以后,少了技术指导,是不是还能坚持下去!这话说的不无道理,过去不乏教训。
            令我们感到惭愧的是,我市至今还没有一所农业的院校。如果说我们抓这教育那教育,但对农民的教育没抓上去,特别是“用现代知识武装农民”连载体和阵地都没有,这是工作的一大失误。我曾经向省里呼吁,也在梁书记到宿迁考察时建议,省属的农业的院所与院校都集中在省会城市或发达地区,而最需要传播和普及的宿迁没有。梁书记支持这一建议,而且提出要办就要办让农民能听课的学校。当然这一责任主体在我们。我们已确定作为重点任务交给分管副市长和农口部门,举全市之力,不信办不成。
            希望大家多关心这件事,也多关注最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我在《半月谈》杂志今年第12期中看到《“三避”技术创造农业神话》一文,“三避”技术就是:用地膜覆盖、塑料大棚、人工温室、防虫网室、遮阳网棚、避雨小棚、果实套袋……等简单易行的“避雨、避寒、避晒”设施,充分、合理和科学利用温、光、水、土资源,较好地防灾害、防病虫、防污染,这些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耕作模式,实现农业生产的优质、高产、生态和高效,被称为农作物的“保护神”,农民朋友的“财神爷”。据测算,瓜类“三避”栽培单位面积可增产30%-50%,并提早上市赢得好价钱。象我市的西南岗西瓜过去没运用这个技术,种瓜风险很大,遇到下大雨后太阳一晒,损失惨重。现在尽管已经有了一些“三避”技术的运用,但还零星并没有技术上的指导和提升。我立即把这篇文章推荐给市委组织部的现代远程教育网,并希望今后要在这个网中加载现代农业适用新技术内容,以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
            无独有偶,前几天市交通局长陈学平同志在博客中介绍了,他们招商引资来的养猪企业,采用由日本引进的发酵床养殖技术,通过采集本地土壤中的多种有益微生物,对这些微生物进行培养、扩繁,形成有相当活力的微生物母种,再按一定比例将微生物母种、锯木屑以及一定量的辅助材料和活性剂混合、发酵形成有机垫料。猪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这种有机垫料上面,猪的排泄物被有机垫料里的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不需要对猪的排泄物进行人工清理,达到零排放,生产有机猪肉,减少环境污染。这不是也作了一次很好的农业技术推广吗?
            我还希望我市的电视台也来作这方面的传播教育工作。现在《综合频道》每天早晨6:00-7:00这档时间没节目殊实可惜,完全可以象央视7频道一样播放一些农业技术知识的节目,用现代的知识,现实的事例,教教农民的致富经。我们不是常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吗?其实最薄弱的最需要落实的是农业,我们必须做起来,坚决贯彻省委工作会议提出的“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变革农业、用现代知识武装农民”,把新农村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 让商业文化“炫起来”

    2008-07-28 18:40:46

            在“我为中心城市发展献一策”的头脑风暴讨论中,市文化局长叶亚涛同志说,宿迁作为中心城市,文化的味道淡了一点,风貌硬了一点,风格上犷了一点,内涵上土了一点。比如,中心城区的商业形象广告,缺乏先进的、时尚的、多元的美学文化因素,鲜有像莫文蔚的让世界“炫起来”、成龙作佳能的巨幅广告、皮特.朱莉一层楼高广告等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市民看到后就产生向往财富、对高档文明生活的冲动,外地来的人就会看到城市的活力、魅力。
            这话说的不无道理,在会上我马上就叫市工商局、城管局落实这件事。
            我曾经评说过电视节目制作的色彩、角度、背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市广播电视总台订一些《时尚》、《瑞丽》、《家居》、《男人装》、《服饰导报》等最时尚的杂志给摄影记者看,增加美学感悟,运用于拍摄之中,使我们的电视节目制作改进了不少。我自己也经常看这些杂志,这对观察现实、阳光生活、构思工作很有帮助。我看一个人多一些对色彩的敏感,对结构的直觉,对细节的把握,那会使自己的生活丰富许多,工作也会精心精细很多,干出来的事情一定很漂亮,有层次、有格调、有内涵。给人以赏心悦目,为自己充实阳光,世界真的就会“炫起来”!
  • 改善“文理倒挂”的知识结构

    2008-07-27 17:43:45

            前几天,我在全市的干部大会上说,现在干部在职学习正在暑期招生,希望大家报名读函授本科、读硕士、甚至读博士,能挑战自我,选学理工科,起码也要与经济管理有关的财经类文科专业。我还指出一种现象,一些部门负责人在要求增加编制时,经常说缺乏搞文字的,都要增加办公室写材料的人,加重舞文弄墨的份量,不利于事业的发展。尽管事后有人跟我说,你得罪了很多人,但我还是坚持这样的观点。
            我们当前正进入新型工业化、城市化 、经济国际化的时代,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大量的科学技术、工艺流程、财务核算、市场前景等复杂的问题。多学一些理工科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搞清楚基本原理、运行状况、变化趋势,从而很好地驾驭经济工作的本质特点、内在规律、发展方向等,在我们当前进行的工业突破、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中,也能增添更多的与投资者、企业家、创业人进行项目洽谈、帮办服务的共同语言。
            我并不是否定大家学文科,也不是看轻文科的学历。也有人说将来社会越现代,越是文科背景的人治理国家。但我想一个国家姑且不论,将来如何也不去说它。但作为我们一个地区来说,主要是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是执行层面。而现阶段主要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大量的理工科人才包括各级干部。从宿迁现有的干部队伍知识结构看,如同大多数后发展地区一样,文科学历背景的干部不是不要,而是比例太大(大家心知肚明)。这点与发达地区是绝对不一样的,甚至是倒比例结构的关系。我们宿迁正在进入工业化飞速发展期,有必要尽早改善干部队伍知识结构。否则,将来是要会拖后腿的,勿谓此言不预也!
            一个国家从总体上看,对理工科人才的需求总是多于文科人才,特别我们国家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都需要大量工程类人才,也需要大量的科技型的领导干部。记得我们党在邓小平同志完成正常新老交替之后的历次党代会选出新的领导人后,外电总是评论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是“工程师俱乐部”。这是我们国家之大幸,也是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结构不断优化的根本保证。
            相比较,台湾不是一个国家,但他的领导人变更也决定着发展与民心。一个台商说,“两蒋”时代比较重视理工科人才,经济起飞。李登辉自己就是学农艺的,还可以。以后就不行了,都是文科出身,而且大多是法律专业,思维是跳跃的,尽搞政治,打口水仗。
            据说,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以金融、证券、房地产为代表的“泡沫经济”的发展及其从业人员收入的迅速提高,出现了“重文轻理”现象,成为导致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日本制造业竞争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始终钦佩,象我们国家钱三强、钱学森、梁思成、林徽茵、华罗庚、竺可桢、李四光、王淦昌等科学家,是我们中华民族兴起的“脊梁”。他们在潜心作学问时,对文科也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功底也很好,而且很多科学发明就来自他们广泛地涉猎,来自文学激情与浪漫的侵染,是一件相得益彰的事。从理工科兼修文科易,而从文科重学理工科难,需要极大的勇气,潜心的治学,缜密的思维。但这对我们的丰富人生,对我们面对的事业是有益的,我们不妨去努力!
  • 大美无形

    2008-07-25 14:33:52

            人们常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是指对一个事物专爱,以至情感发生变化,事物也变得美好起来。对于宿迁,我在这里奋斗了十二年,一草一木也生出感情,虽然她不及大城市的喧闹繁华,但恬静之处有美不胜收之景;虽然还少高楼大厦比肩而立,但绿化美化为可圈可点处处;虽然鲜有古树名木点缀其中,但野树杂柳自然长成一趣,因此,我欣赏、我享受、我热爱。这是在一个傍晚散步时,摄下的宿迁城市三景,如同中国的水墨画、西洋的油彩画、水粉画。

    水墨运河

    油彩林间

    粉色荷塘

     

     

  • 73816/37|<<141516171819202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