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博客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0:09:23
  • 看“秋实” 话真实

    2009-10-05 17:42:39

              国庆期间,天气好的出奇。农村大地的树上挂着硕果,地上垂着黄穗,棚里长着绿物,大自然的妆扮显示着“秋实”的到来。阳光照射强烈,气温依然较高,但这是农民喜盼的,对庄稼“晒田”、瓜果的“成熟”、谷物的“晾晒”十分有利,我们也禁不住走向田地,饱览秀色,分享喜悦。
              我们所看的既有被安排的高效农业和新村建设点,又有随机走近的农户家庭和正在劳作的农民。不仅记住锦绣大地的丰收景象,更记住与农民交谈的话语,令人欣慰,受到鼓舞。
             在宿迁东方养殖场,见到始终乐呵呵的冯秀,她说今年养鸡行情好,每只鸡能赚3.8元,才养了3茬就赚了50万元。问她遇到风险怎么办?她说,过去养鸡送到外地,确实亏损过关过门。现在不怕了,本地的“龙头企业”“益客公司”跟我们签了合同,每只鸡保底赚2块钱。她们夫妇正忙着扩大投资,年饲养100万只。随行的区委书记曹秀明说,你们加快发展,全区宰杀肉鸡需要1.8亿只。一路上,我们看到扬州客商在新庄镇办了“亿润种禽养殖场”,新沂年轻人在关庙镇办的“春辉种禽公司”,看来宿豫区的肉鸡养殖这个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开始昂起来了。
             我们走进顺河镇林苗圃居委会旧村整治现场,看到一户庭院整洁、没拉围墙的农家,门前的树上银杏、柿子压满枝头,随机问了男主人,他说这栋小楼是他第二处住房,是几年前买下来的,那时很多人外出打工定居了,纷纷变买房子。现在村里环境整治好了,道路修到家门口,还有了联户污水处理装置,再没有人舍得卖房了。他平时在里城为“五星电器”送货,月收入1000多,女儿在楚街站店,儿子在工厂就业。只是国庆回来看看。家门口的4棵银杏、4 棵柿子树,每年还有4000多元的收益。村镇干部告诉我,他们准备继续扩大村庄整治的成果,利用果园优势发展“农家乐”、“采摘趣”的生态旅游。我们还来到“拆老建新”的曹集乡双河村集中居住点,已建成8栋正在建设的3栋4层楼房,占地50亩就可容纳住户320户,走到一户人家正在高兴地进行装修,这就是我市全力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途中我们看到有一台收割机已经开始收水稻,立即停车走进田埂,与两位农民攀谈起来。他们说,今年水稻长势很好,亩产稳收千把斤,净收入能达到500块,自己已不是依靠种粮收入过日子,平时就在附近做零工。水稻收割时花50元/亩请机械收,我过来用蛇皮袋装粮食就是了。张鹏才还说自己的儿女已不会再种地了,儿子学的数控机床专业,问我能不能在宿迁找到工作,我说宿迁正需要这样的年轻人,下一代不种田可以土地流转,规模种植效益更好。据随行的农业局同志介绍,今年水稻平均每亩有效穗数15.1万,结实率86%,千粒重26.5克,平均单产572.2公斤,比上年增加29.2公斤,连续第6个丰收年已成定局。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地处运河湾的“华艺农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看到不少农民正在把一筐筐青幽幽、圆滚滚还带着白霜的无籽大西瓜抬上汽车,一位头戴牛仔宽沿帽黑瘦皮肤的中年人正在指挥着,他说他来自浙江台州,原是开汽摩配件工厂的,从来没有搞过农业,是这里的农开局同志招商动员我来的,很短时间帮助流转了土地,修建了道路。我投资1000万元,3 个月前搭建了大棚780亩,种植反季节无籽西瓜,正好赶上国庆、中秋旺市好价,每亩地能收获3000公斤以上,每斤收购1.5元,还带动中老年农民在瓜田打工,每天能有30到40元的收入,问农民都很高兴。客商一再说,这里办事效率高,投资环境好,真是难以想象。
             尽管半天走马观花,询问也只三言两语,也有人说我尽看好的,农村还有许多许多的问题。这些我承认不回避,但必须看到现实的农村在进步,上述的变化或许刚刚开始,还需长期努力。方向是正确的,步伐在加快。一路上我们感慨,过去抓城市化的精力和投入太多了,现在应该把更多的精力和投入向农村倾斜了。宿迁提出要把农村建成为苏北“最整洁、最现代、最生态”地区,应该为此目标而加倍努力。

     

  • 宿迁国庆新闻多

    2009-10-04 10:35:01

             国庆期间,宿迁形象在中央电视台占据一定位置,除了“海天梦想,中国力量,中国洋河蓝色经典”在各个频道翻卷着蓝色浪潮之外,3日《朝闻天下》播报了“宿迁大学生与留守儿童一道过节”;4日《中国新闻》播报了“宿迁60对新人乘花车成亲”的新闻。看到央视黄金时段的宿迁新闻当然很高兴也很感慨。我市新闻工作者节日还在辛苦努力,并敏锐地捕捉到了新闻由头送上央视确实可敬可贺。
             感慨的是,留守儿童问题是区域发展不协调的产物,宿迁还有十几万的留守儿童,我们当应安排好他们的生活与学习,节日更要关爱他们,但我不希望这种现象一直存在下去,我们要拼命努力,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提供更多能够就地就业的岗位,让孩子不再苦苦守望。
              高兴的是,集体婚礼,移风易俗已渐成宿迁的风尚,这相对于过去的沉重的请客送礼的人情债、出份子陋习,无疑是清风拂面,我们看到了宿迁年轻人的现代意识,阳光心态,活跃举动。这比过去政府发文禁止大操大办要来的更文明更彻底,但愿能够成为长久。
             “宿迁从来都是出新闻的地方”。这是过去好几位大牌记者对我说的话。是的,宿迁是一个新兴的城市,是快速发展与进步的地区,我们每天都在创造新的业绩,涌现新的事物,就要敢于彰显,善于张扬,以此振奋精神,推介自己,提高进步,须臾离不开新闻舆论的鸣锣开道、摇旗呐喊,擂鼓扬威,包括透明而强大的舆论监督。希望我市新闻工作者牢记使命,肩负重任,写出播出更多更多更好的新闻,以无愧我们这个火热的时代,记录下宿迁前进的每一时刻。
             以上只是偶然看到的二则宿迁国庆新闻的随想。相信国庆期间市外媒体报道宿迁的新闻还有不少,不妨大家把自己所见所闻“晒”到《网上宿迁》《市外媒体看宿迁》专栏上,供大家共享。

     

  • 向祖国60大庆报捷

    2009-10-01 16:31:01

             今天祖国大庆之日,阳光绚丽,蓝天白云,万物挺立,姹紫嫣红,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与自豪。对宿迁人民来说,最要报喜、更为自豪的是,截止昨日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96.6亿元,增长46.5%,比去年全年还超出4.5 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6.9亿元,增长35.5%,也一举超越了去年全年的水平,向祖国报了一个大捷。
             捷报来自不易,经济增长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一时突击”,我们的增长是建立在“新型工业化”坚实基础之上的。这几年我们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把全民创业当作第一选择。全市上下忙招商、上项目、大创业,象铆足了劲的机器永不停息,奋力转动。昨天晚上我还在沭阳县参加了一个旗舰型企业的1亿美元设备订购签约,世界顶级公司德国布鲁克纳、康普和奥地利埃瑞玛公司就来了8个老外,明天沭阳还要举行另一个15亿元的纺织项目开工,争取150天建成一期工程。今天上午国庆慰问,我们到德华公司工地看到有3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正在加快建设20万平方米的厂房,晚上我们将庆祝翔盛一期7万吨粘胶纤维项目正式出产品。
              宿迁就这样,项目在一个一个加速推进着,支撑着各项综合经济指标良好向上。1-8月,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9%;规模以上增加值增长18.2%;出口总额增长25.7%。尽管9月份的各项指标还没全部出来,但今天上午慰问电力公司调度值守人员,他们告诉我9月份工业用电量增长17%,节前又给新增的10户大企业送上电。
              当然,我们始终有危机感、紧迫感。什么时候项目少了进展慢了,这种跨越发展的势头就将放缓甚至停滞。因此,我市前两天宣布了一批招商引资没完成任务的单位主要负责人离岗招商,今天就有人踏上了外出的征程。宿迁就要有这样的拼劲和闯劲。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高速度的数字是你们领导的“政绩”、“面子”,与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呢?能带来什么好处?不对,纵观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加快发展,非此不会有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每每看到别的地区快速进步,我心里就发急,不加快发展就可能被甩在后面,被边缘化。更何况我市是低基数的快速增长,离全面小康还有相当的距离,与发达相比差的更远。我们更不会忘记10年前经济薄弱、财政拮据时的情景,经常欠发公教人员的工资,更无钱投入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而如今,社会投入逐年加大,民生保障不断增多,城乡居民医疗统筹、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全覆盖,各种减免、补贴等都需要财政真金白银支出。没有日益增长的财政收入,就力不胜任,难以为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还靠发展。
              更何况宿迁目前的财政增长,我们一时还难以用得上,除了上缴给国家的,地方留成部分要最大限度让利给投资者用于扩大生产,历史积存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我们还需要艰苦奋斗,过紧日子,甚至牺牲眼前的可用财力,最大的追求是通过工业化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宿迁人少些背井离乡四出打工,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到厂有稳定而可靠的收入,这将给宿迁人带来更大更久的好处。
             这个道理一旦变成全市的共识,全民的行动,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客商常跟我说,我们是被你们干部盯项目的劲头感动而来的。更有一位客商说,洗车女工看到我的牌照说,你们外地大老板还不赶快在宿迁投资呀。这么努力的干部,这样可敬的人民,宿迁今后一定会捷报频传。

     

  • 挂牌上岗“帮办”忙

    2009-09-29 20:14:00

             沭阳县最近抽调了50名干部,与原单位脱钩,到42个在建项目或刚建成企业中当“帮办”,墙上挂着工程进度图表,胸卡后面写着每周要完成的任务,全部精力集中到为客商项目的服务上。
             我每到一个工地现场总能看到他们头戴安全帽的身影,看到他们爬高下低地忙碌,而且他们的言语行动中体现信心很足,劲头很大,我都由衷地钦佩他们是一群默默奉献、倾心奋斗的人。
             对此会有诘问,“帮办”与机关干部的身份不符,拿着纳税人的钱为极少数人服务,与为最广大人民服务的宗旨相悖。恰恰相反,我认为他们做的就是最重要最具体的为人民服务工作。宿迁过去企业不多,宿迁人只有背井离乡,四出打工,留下老人孩子妇女,也使本地经济发展缓慢,城乡不兴,陷入不良循环的圈子。而如今我们坚持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涌现了一大批新的经济主体,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使得全市约有1/4的外出人员返乡就业,不少大学生也能及时就业,在家乡就有稳定的收入,也解除了家庭的后顾之忧,同时还带来了城乡的人气旺了,商贸兴了,发展更加协调了。宿迁各类开发区已有27万人本土就业,近三年全市财政收入每年50%的速度递增,依靠的就是每月都有一个个新投产企业作出的贡献。舍此,别无他途,弃之更无前途。对宿迁而言,各级干部“最大的本领是发展经济的本领,最强的能力是招商帮办的能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就业,这是最大的民生,就是在做好为人民服务这件最大的事。
             也许有些微词,认为忙招商当“帮办”太辛苦,“五加二”、“白加黑”,违反《劳动法》。是的,在宿迁工作是紧张快干,压力巨大,常常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舍弃个人的利益。但事业干上去了,大家心情舒畅,很有成就感,群众也满意,共享发展成果。回想当初经济薄弱、财政拮据之时,我们的机关部门也许是齐全的,但经济活动少,服务的事项也少,机关干部可以喝茶看报打发日子,但面貌依旧、贫穷相伴决不是滋味。而如今我们提倡“白天当帮办,本职晚上干”,涌现了一大批矢志投身的机关干部,像沭阳县的“招商能手”魏伟同志几乎做到了“有信息就外出,在单位就服务,工地是他的岗位,企业就是他的家”,来的客商都争着要他做“帮办”,主动帮他提供信息招商,结果他为开发区引进9个项目,其中7个已经投产,他还在不停地忙碌着。他说累是累,但每看到一个个项目在我手上落地生根、投产达效,就很有成就感,再苦再累也值得。我们全体干部艰苦奋斗就要这样舍己拼搏,宿迁现在还不是到了“踩着时点上班,空余时间休闲”的时候,最需要我们做的是倍加努力,甚至付出个人的利益为事业的发展。
             当然,在宿迁做“帮办”决不要企业的回报和报酬,市里已经做出严格的规定。我最欣慰一位客商对我说的,你们的“帮办”真了不起,我们敬烟一支支他才抽,送一包他都不要。这就是“帮办”的本色与内涵,我们就是要这样无条件无阻力无障碍地为客商“帮办”服务。

  • 让城市多些“智慧”

    2009-09-25 15:05:51

             时代已经进入了讲求“智慧”的阶段,“智慧地球”、“智慧产业”等风靡一时,这实质上是通过智能网络、逻辑运行等方式,实现人与机的对话、人对物的管理,从而达到过去难以企及的效能,但这毕竟属于物质世界的范畴。
              物质世界不管怎样进步,最终还是要靠人的智慧。我最看中人的智慧在现实社会中的运用。时至今日的宿迁,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已经有目共睹,在发展进程中宿迁人开阔了视野,掌握了知识,学会了本领,带来了不同寻常的“思辨”方面的变化。从宿迁人近期的舆情、言论、谈吐中,也看出了这种变化,透出自信,散发睿智,大气豪迈,深刻厚实。比如,《宿迁日报》频率比较高地刊载评论、随笔一类文章,这几天“今日观察”登出的《刘翔复出与经济回暖》、《领导不在家?好!》等文章,大多出自实际工作者的思考;电视上的“宿迁新闻”正在播出的《科学发展环省行》大型系列节目,记者的解说词都拿宿迁作对照,画龙点睛地提出令人深思的问题;《网上宿迁》的博主们更是从不同社会层面不同角度,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悟,读来使人感到八面来风,汇聚民智,颇受启迪。
             从中我们感受到宿迁人会观察了,爱思考了,经常进行讨论与交流,这是民主与进步的标志,也是区域日趋繁荣兴旺的表现。存在决定意识,社会上每天发生大量新的变化,自己身处其中参与奋斗,才有谈资由头,产生共鸣,话才能越说越深刻;意识也会反作用存在,大家认识全面了,看法统一了,才能心齐劲足,事半功倍。这就是我市在“创业文化”中提出的“要从认理讷言向明理敏行转变”,而且是智慧的转变。
             一个城市勤学善思的人多了,智慧就会泉涌,我们要把这作为一种社会时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这比修一条路、建一栋楼、盖一间厂,来得意义更重大、更长远。如果我们全社会智慧增多了,经济发展一定会更加强劲,社会进步一定会更加全面。
  • 四季皆绿 一季飘香

    2009-09-23 18:26:30

             秋天到了,最撩人的是空气中飘逸出的桂花香味,家门口的几株桂花树已是“绿玉枝头一粟黄”,香气袭人,我时常驻足观赏,情不自禁地作深呼吸,香醇淡雅、陶醉不已。

             爱的是桂花风姿飘逸,碧枝绿叶,四季常青,给人以蓬勃旺盛的美感,而且花香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喜的是桂花抗逆性强,既耐高温,也较耐寒,在我市这样处淮河以北的地区也能在露地很好地生长,特别是隆冬季节给城市平添了绿色;敬的是桂花对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氟化氢有一定的抗性,还有较强的吸滞粉尘的能力,对净化空气起到很好的作用,维护着我们的健康。
             无数文人骚客为桂花留下不少千古绝唱。我喜欢宋•李清照的诗句“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很多城市因桂花而闻名,像桂林、杭州,还有一些城市的独特地区如南京中山陵、苏州桂花公园等,每当丹桂飘香季节,游客如织,很多人也冲着赏桂、闻香而去的,那里的市民更是身临其中,幸福得很。我市也连续两年秋季开展“万株桂花进城”的植树活动,将来还要持续开展。杭州有50万株桂花才得以闻名、香飘满城,桂林更是把桂花当作行道树而成城市标志,走近百姓。
             不过在宿迁种植桂花要选择本地或以北地区培育的大苗,千万不要到南方大山中移植大树,桂花适宜生长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4—28℃,能耐最低气温-13℃,我市年平均气温14.2℃,已属下限,要尽量选择庭前屋后、广场绿地等朝阳避风的地方种植。种植桂花的品种也要仔细甄别选择,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每一种之下又有诸多品种,千万不能凡桂花就种植,我市也有长了多年还是羸弱稀拉不开花的。
            桂花已作为我市的市树候选,我们要持久地努力,把宿迁打造成淮河以北的桂花之城,吸引游人,芬芳共赏!

  • 《建国大业》多面观

    2009-09-18 14:55:14

              国庆60周年的献礼大片《建国大业》在江苏提前上演了,使我们得以一睹为快。16日一位在常州打工的网友在《网上宿迁》写了一篇博文《看<建国大业>笑死俺了》,说电影看的就是明星,第一个是扮演记者的孙红雷,依次是饰演毛主席身边炊事员的范伟,演大资本家“杜月笙”的冯小刚,解放军战士的王宝强,解放军团长的葛优,摄影师的郭德纲,政协代表的冯巩……每当他们出场时,观众都一阵爆笑,也笑死我了。
             昨天晚上我们市级领导班子成员、部委办局领导也去集体看了一场,确实每当名星演员出场时都有一些笑声,但不至于爆笑,只是会心得笑,当影片出现当年毛泽东在南苑机场检阅进城部队的黑白记实镜头时,还响起了掌声。
             这就是这部片子在不同年龄段、不同阅历的人群中产生的不同感观与共鸣。年轻人是因为喜欢众多明星演员而被吸引到影院,并从吸引中产生认同;年轻大些特别是与新中国有相同年龄的人是因为想再见这段历史的情愫而走进影院,随之脉动而澎湃。
              不管怎么样,这部片子吸引人打动人的效果是达到了。把经典片拍成了商业片,严肃的历史掺进了喜剧色彩,这还是第一次,从而变成老少皆宜、耐看而思的影片。
             影片动用了172位明星参演,本身就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明星演员也把露镜不露镜当作头等大事,尽管只有一二句台词,一二个镜头,甚至没有片酬也争相参演;影片用了1500个镜头,是一般故事片的两倍,场面恢宏、信息量大而令人目不暇接,印记深刻;影片用叙事的手法,使人感到真实、贴近而乐于接受,比如革命胜利后,毛泽东等五大常委在河北农舍是大碗喝酒、大声唱歌,周恩来竟然也可以拍拍微醺的毛泽东的肩膀……
             更重要的是,在这样轻松乐见的过程中,演绎了共产党和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新中国历史的过程,讲述了当年共产党为什么胜、国民党为什么败的真谛。影片并没有象一些传统经典片把国民党描写成不堪一击,给他们的镜头和形象一点也不亚于共产党,可以说是在中国历史上展开的一场真实的“英雄”与“枭雄”的对决。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学说变成了一种信仰,成为许多人心中有力的理想,在实现理念的过程中,朝气蓬勃,无私无畏,攻坚克难,走向胜利;而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内部倾轧谋私,外部镇压民主,聚合力丧失,三民主义也救不起即将倾倒的大厦,“腐败已经到骨头里了”,“败在自己手里了”(蒋介石语)。从而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个道理讲述得顺畅自如,成就了这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艺术杰作。
             我们期待着,这第一部有这么多明星加盟的主旋律片,第一部将在台湾公演的主旋律片,第一部卖到海外的主旋律片……产生难估量的社会效益:172位名星演员能吸引数亿观众进影院;创记录的经济效益:3000万元投资能带来数亿元的票房价值……
  • 自己有这样的行为吗?

    2009-09-16 20:37:51

             近几天网上热炒宿迁93路公交车上一幅“最雷人”的警示标语“吐痰请向外吐,提高个人素质”,恶评如潮。结果张贴这张标语的赵师傅主动作了检查,市公交公司还以违反规定随意在车厢内张贴标语作了处罚。
             至此,事情大体平息,但由此引起的思考却是要引伸的。
             这位赵师傅是爱干净之人,每趟车跑下来都要把车厢打扫干净,换得好的环境给乘客,这是敬业的表现,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样对待工作、对待环境,社会一定会和谐的多。赵师傅是一个直率的人,见了车厢里难清除的痰迹感到恶心与愤懑,写这条标语也是无奈之举。我们不必要把脏话都泼向赵师傅,说他素质不高,进而偏激地说宿迁人的素质就这样。
             其实,这种 “把痰吐向车外”的事并不少见。
             西方发达国家常将核废料、有害垃圾偷偷运往第三世界国家,或在海上能飘泊几个月企图找个地方倾倒。
             有的企业唯利是图,不上环保装置,生产的废水在夜间偷偷排放,或者通向暗沟排放。

             有的驾车者摁高音喇叭炸人耳,开氙弧灯刺众人眼。
             有人在大街小巷随地扔果皮、纸团,烟头,上街溜狗就是让其放风排泄,垃圾找个角落倾倒,污水泼向大街……
             这种以邻为壑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不胜枚举,跟帖者在批评别人时候,可能自己也在不经意地做着,或者曾经做过。可以说我们在潜意识里多少都有这样的行为,关键是能不能经常反省自己,约束自我,从而形成行为规范、社会公德。这方面人人都要修身养性,遵循孔孟之道、朱子家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做江苏沿海开发的“门户”

    2009-09-13 17:58:20


              江苏沿海开发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这是中国东部最具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的“黄金宝地”崛起。现在,江苏沿海三市到处是热气腾腾的工地,大干快上的场景,大项目纷纷落户,大开发渐成佳境。对于直接相邻而又没有列入沿海开发版图的宿迁怎么办?
             我们要看成是宿迁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江苏的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要建设成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东方桥头堡,以及我国重要交通枢纽和新型工业化基地。这不仅为沿海三市也为我市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如同当年上海、深圳的开发开放对昆山、东莞的辐射一样,那还仅是以点带面的辐射,现在是江苏沿海大开发一个带对周边的辐射,我市就是最近的带动点,最强的辐射地。
             我们要看到这是宿迁融入沿海发展环境的有利条件。江苏沿海一直是我国东部发展的洼地,广袤的土地沉寂了多年,浩瀚的大海空逝了能量。如今954公里长的海岸线、1031万亩的滩涂地一旦被开发、被利用,以连云港枢纽港为龙头,沿海一字排开将规划建设十几个组合港、专业港、配套港,我们大力修建与之相连的铁路、航道、公路,就有了最近的出海口,最大的依托地。这正是我们多年企盼的拥抱大海,面向海外的好机会。
              我们要把握宿迁乘势而上加速新型工业化的最佳机会。过去江苏沿海各市地处苏北,同处工业化初、中期水平,工业基础薄弱,相互影响带动力都不强,亟盼龙头昂起。沿海大开发的目标是立足沿海,依托长三角,服务中西部,面向东北亚,建设我国沿海新型的工业基地。最独特的优势是发展基础原材料的“临港工业”,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产业,以及石油、煤炭、铁矿、木材等大宗物资储运基地,一旦这些产业成为沿海的支柱,港口成为最大吞吐地,我们也可以“就近取材”、“顺向辐射”,发展延伸加工、关联配套、供应服务等相关企业。我市的新型工业化就可以超常规,靠上沿海大开发的顺风车,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我们借势发力的最有利条件。
             只要我们认清大势,胸有全局,把握机遇,顺势而上,大力作为,我们就能借船出海,借力发展。当前特别要破除“与已无关”、“隔岸观望”、“无所作为”、“妄自菲薄”等想法,与江苏沿海大开发“思想上全面对接,规划上无缝对接,交通上快速对接,产业上承载对接,城乡上一体对接”。
             我们与江苏沿海仅是咫尺之近,土地相连,河湖相通,人文相亲,完全可以看成是江苏大沿海开发的“门户”。这使我想起美国圣路易斯市192米高耸云天的不锈钢大拱门,18世纪的拓荒者就是从这里“东出西进”进行西部大开发的,“门户”之城而由此“起飞”。因此,在江苏沿海开发的地理位置上,我们不应定位成“腹地”,而应响亮坚决地定位为“沟通东西”的“门户”,成为“江苏沿海开发最紧对接地区,长三角最宜人居兴业城市”,不是沿海胜似沿海,与沿海大开发整体联动,一体发展,共赢明天。
  • 拒绝房地产商进村搞开发

    2009-09-11 14:12:07

             有的地方在建设康居示范村或农民集中居住点时,也搞起招商引资,引进一些小的房地产商或者包工头进村搞开发,建成的楼房农民买不起,也不放心。
             我们进行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但绝不能劳命伤财,力不能及。建设新村,在规划上要集中统一,严格执行,但在建设的方法上不能强迫命令,越俎代庖。要让农民有充分的自主权,充分讨论,自觉自愿,可以单独找自己信得过的建筑商,也可以联户选择建筑工程队;可以全部使用新的建筑材料,也可以利用拆迁的旧材料省点钱(据调查可以省出20—30%的钱)。像宿豫区蔡集镇朱李村采取农民“自备材料、组织代建、统一监管”的方法,每平方米的建筑费用才480多元,8、9万元就能住上200平方米的小楼,钱花得多少农民心里明白,乐于接受,而且每天自己监督质量也放心。当然政府对建筑质量的监督一定要到位,要选派认真负责任同志把关,审查有资质的施工队,实行质量负责制和追究制,对建筑队偷工减料、糊弄乱搞的要严厉打击,这可关系到农民的心血与安全。
             我们要为农民把住这道关,挡住这条线,不能为了快出成果以行政命令搞统一开发,帮助开发商得利,让农民掏无谓的钱。过去在“三农”问题上搞行政命令太多了。这一次在新村建设上要把“管理民主”真正落到实处。

     

  • 谁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健康篇)

    2009-09-07 22:15:23

             谈到新技术革命改变我们的生活是悄然而来被动地接受,谈到创新型技术改变国家和企业的命运是倒逼机制使然,其实改变我们生活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健康,是由里向外、自觉自愿、持之以恒地改变的生活。
             过去,我们常说身体是国家的,例如正在看的电视心连心艺术团在大庆的演出,石油工人所说“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表现的是豪迈与志气。而如今我们则说事业是国家的,身体是自己的,不管怎么说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即使财富再多,技术再新,没有好的身体都是零。
            谈到健康不能不涉及当前的医疗卫生改革,大家都把增加政府的投入,花更多的钱用于治病作为福利惠及于民作为成功与否的标准。但事实上政府花的钱再多也会遇到有限的卫生资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无限的医疗卫生需求之间的矛盾。世界各国概莫例外。比如《中国卫生发展绿皮书——中国卫生费用核算研究报告》中预测,2009年卫生总费用将达到14133.93亿元,2010年为15539.04亿元,2011年为17000.54亿元,2012年为18576.49亿元,到2015年将达到24312.54亿元。居民个人支出在卫生总费用中的占比也达到40%以上。其中20%身体不健康的人与患慢性病的人耗费的医疗费用占到总费用的70%以上。
            尽管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方向是要减轻患者的负担,但对患者来说毕竟还是沉重的负担。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把钱用在刀刃上,用在疾病预防控制上,而源头又在身体健康上。
             健康在于自身,生命在于运动。近些年,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发病人数逐年增加,患者年龄不断走低,缺乏运动是导致慢性病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此,国家将8月8日确定为“全民健身日”,国务院还公布了《全民健身条例》,像重庆还提出了“健康重庆”的口号,这决非是小题大做,权宜之计。其意义在于推动全民体育锻炼,是于国于家于已都有利的大好事,它将培养起我们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意义上也可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
             要使自已保持身体健康并不难。我国正在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行以“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为内容的健康“121”行动,一个人在走路的时候,肌肉系统就像一台在高速转动的泵,把血液推送回心脏,促进和加快血液循环,提高氧气的消耗,从而增强心脏的起搏力度,这是最好、最便捷的锻炼方式。
             我惊异于80年代末,第一次出国在东京街头看到马路店有很多健身房,居民的跑步机上消费的心态;90年代我也看到巴西首都的公务员一下班就在公园里慢跑健身成为生活的常态。近几年,我们也看到新闻报道中关于小布什、普京、马英九锻炼的方式。所有这些都是围绕健康而来的。可以说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健康锻炼的人越多越有活力,社会越现代。
             宿迁现在坚持锻炼健身的人越来越多,我希望更多。我市还要出台政策,把医疗保障个人帐户结余的钱可以用于体育锻炼健身的消费上,宁愿钱花在身体健康上,而不愿用在医疗治病上,这是改变我们生活最要算清的明白帐!
  • 谁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消费篇)

    2009-09-05 10:14:50

             近10年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利用其纸币发行权,构建了超额信贷能力和消费经济体系,鼓励国民超前消费,透支消费。他们成打的袜子、衬衣买回家,不洗就扔,带动了象中国这样国家大量出口传统消费品,造成了世界贸易的一时繁荣,形成了中国外汇的巨额顺差和巨额储备。
             自去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神话破灭、泡沫消除。发达国家的国民不得不改变消费方式,进入一个节省开支的长周期阶段。美国居民储蓄率已经从2005年8月的—2.7%上升到目前的7%,可能提高到9—10%。这对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造成了很大冲击。据估计,美国居民储蓄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消费和进口将减少600—800亿美元,那种依靠出口大幅上升带动经济增长方式受到制约。
             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扩大内需作为一个长期的战略方针,外需不足将“倒逼”我们加快转型。
             作为扩大内需的应急之举、刺激方案,国家拿出了4万亿元的方案,但资金的投向绝大多数用于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巨额金融贷款也主要投向了生产能力的扩张上。
             问题在于这些设施这些能力最终还是要靠消费来消化。
             如何扩大消费?目前的瓶颈主要是中国的社会保障福利不足和农村消费水平的制约。老百姓要攒钱用于防老,防病,用于购房、子女入学。中国居民消费率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目前的28.8%(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8-79%)。而储蓄率则上升到51.3%。
             为此,我国正在致力于建立“适度普惠”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覆盖全体城乡百姓,只不过目前的标准还比较低,会随着经济发展财富增加而逐步提高的,这一定会正向刺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目前的难点在于如何农民的购买力?一方面要继续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从非农产业上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要提高传统农业的比较效益,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政府还要在农民的社会保障、公共设施、住房条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补贴,把农村这个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挖掘出来,消费能量释放出来,真正能汇成一股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洪流,是需要我们转变消费观念,并用更大作为打开消费的大门的时候了。
              如果我国居民储蓄率再降一些,消费率升一些,则既能支撑我国经济健康而长久的发展,又能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我们要为此而努力!


     

  • 谁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新能源篇)

    2009-09-03 20:23:47

              奥巴马上任后立即提出,“哪个国家在清洁新能源的技术上领先,哪个国家就将引领21世纪的全球经济。”并且以最快速度大规模推出震惊世界的新能源新政:在未来三年内可再生能源产量增加一倍,2012年占发电比例提高到10%,2025年增至25%。并且让从事替代能源研发的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出任能源部长,显示了其对发展新能源和改变美国能源消费方式的决心。
             新能源主要是指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在内的巨大数量的能源。仅就太阳能而言,太阳每秒钟通过电磁波传至地球的能量达到相当于500多吨煤燃烧放出的热量。一年中太阳散发的热量就相当于全世界目前一年耗能的一万多倍。因此世界各国正在全力推进“绿色新政”:走得最快的德国计划到2010年再生能源发电12.5%的目标已经实现,现正计划到2020年提高至25-30%,超过汽车产业的就业规模;英国计划在2020年前提供1000亿美元建立7000座风力发电机组,新增就业16万人;日本太阳能发电量将增加20倍,新型环保汽车的使用量增加40%;我国也计划到202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装机将占电力总装机的16%左右。
              各国推进新能源发展,既着眼于应对当前金融经济危机,更有从战略角度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在能源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上把握主导权等多方面的考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企图将新能源作为未来的“基本通货”,改变过去美元的“黄金本位”、“纸币本位”状况。美国经济在完成自身转型之后,将会按照他们制定的“低碳经济”标准,获得对未来新经济的控制权。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已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规定,美国有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
          碳战争已经打响,这是一场关于贸易的战争,更是一场关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争。不能讲它不对,也不能游离于之外,关键是要作好准备。届时,我国出口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商品将被征收碳排放的关税。如果没有,须向我购买,因此我们现在大量把企业节能减排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以每吨9欧元价格卖给别国未必是好事,将来买回付出的代价更大,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最大排放国,将会成为“碳关税”的最大承受者。
        “碳关税”通过传导也会形成事实上的国内碳税,这无疑会增加生产生活成本,但这也是应付的代价。基本的原理是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必须治理,消费后的废弃物也必须无害处理。因此,未来我们的生活中将会出现一些较大的变化,如在购买电视机的价格中会包含像现在日本一样的废弃处置费;家里屋顶装上太阳能发电装置多余电输出将获得电价所得;行驶的汽车将不是开到加油站加油而是开到充电站充电……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新能源发展放在一个战略位置上加以重视,密切跟踪世界新一轮新能源发展方向,加强新能源技术研发,增加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投资。宿迁在这方面也不能落伍,我市年平均日照时间达到2291小时,拥有城市屋顶面积1000多万平方米,加之新农村建设的屋顶面积,具备发展太阳能发电的良好条件,近期我们已经签约500万MW太阳能发电的投资,相信新能源产业和低碳经济一定能在我市蓬勃发展,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 谁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智能电网篇)

    2009-08-30 17:33:58

             当几年前,世界各国科学家竞相研究超导材料时,我曾想这只是实验室里的竞赛,因为超导材料是稀有金属的组合体,且在低温(最高也要零下100度)的环境下才能实现,运用到零电阻无损耗远距离输电的可能性不大。
             当这几年,国内外兴起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发电时,我认为能将这些分散的电能输送上网是最大难题,因为电网最怕瞬间电流的冲击,威胁可靠性。
              而如今,这些问题正在被新能源为主的产业革命所席卷。美国在2008年4月22日宣布世界上第一条高温超导(HTS)电缆实现商业化并网运行。据说,美国、日本研究的大规模使用超导材料的电网造价已经低于金属电缆。如果实现超导材料的电力传输,美国可以节省每年1200亿美元的电路损耗。2008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波尔利市已经成为全美第一个智能电网市,美国多个州已经开始设计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建成后,将能解决间歇性电流对电网的冲击,消费者既可以是电力客户,也可以让自己生产的风能、太阳能、氢电池、生物沼气等并网利用,从而成为小型电力供应商。”
             因此,人类消费能源方式的历史性革命正在到来。途经就是“超导技术”加“智能电网”。
             美国正在雄心勃勃地推进这一计划。总统奥巴马近日提出,要“建设一个可实现电力在东西两岸传输的新的智能电网”,明确提出“建设一个更坚强,更智能的电网”,最大限度发挥美国国家电网的价值和效率。为此,美国政府投资110 亿美元进行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建设;同时宣布将铺设或更新3000英里输电线路,并为4000万美国家庭安装智能电表。这个计划初期投资估计1.5万亿美元,长远可能超过5万亿美元,
              中国目前也正在推行智能电网改造计划,力争与美国并驾齐驱。计划到2020年前分三个阶段,投资1万亿元努力打造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实现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过先进的设备技术和控制方法,减少长距离输电的损耗,有利于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间歇性能源的并网利用,确保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
             更重要的是智能电网建立以后,将可能实现各种信息的强大传输和转换。如果在智能电表留下各种插口也能成为互联网路由器,如果在电力传输线上添附光纤线路就能成为一网多道传输的互动电网。这样的电网体系就能实现更多的功能:送电网、通讯网、数据网、电视网、生物传感网、远程医疗网、公共服务网等,无所不包,不处不达,满足不同客户的智能终端。


     

  • 谁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篇)

    2009-08-25 23:35:39

             15年前,我第一次触网,感觉只是新鲜而无兴趣,因为偶尔通过ADSL上了网,但KB级的网速让你无休无止地“飘”,还常常断线。打开网站几乎都是英文的,少有的中文网站并无多少内容。据说,1997年1 月15日,由默克多旗下的新闻集团与《人民日报》社共同投资的中文网站才开通,就引来“世界上最大的右派默克多与世界最大的左派报纸联姻”的渲染。
             而如今,中文的网站已经不计其数,著名网站屹立在世界之林,中国的网民已有3.38亿,成为世界第一,而且还以每天50万人的速度增长。“轻点鼠标,世界尽来,”网上相继出现“博客”、“播客”、“搜客”、“调客”等,众多网友以“QQ号”“MSN群”进行联系与聊天,涌现了足不出户的“宅男”、“宅女”,乐此不疲地在“开心农场”、“网络游戏”、“掼蛋搓麻”上徜徉。网上生活生存成为一部分人的选择,像淘宝网就有50多万人上做生意,尽管不少人还不相信这一购物方式,但去年销售额竟达999.6亿元,同比增长131%,今年更是上半年达809亿元,增长186%,接近去年全年的水平。
             强大的互联网功能使我们所有人不是“自投罗网”就是“网罗其中”。即使你不是网民,没有计算机,你也要购物、交费、刷卡、验证、识别……一切的一切,如果计算机数据消失,互联网传输出现中断,我们的生活就将瘫痪。
             支撑互联网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不断地以几何级数刷新,世界上最强大的计算机运行速度已经达1000亿次以上,正在研制1万亿次(1 京),中国也已200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魔方”而列世界第十位。光纤传输的速度更是日新月异。
            计算机用户终端的网速也已经坐M奔G级,人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开个网站,但现有的互联网IPv4协议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明年将被分配完毕。IPv6将是下一版本,采用128位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按保守方法估算,IPv6可为整个地球每平方米面积上分配1000多个地址。夸张地说,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有自己的身份证。
             有了这么强大的地址功能,可以将世界所有物品联结起来构成“物联网”。世界各国正在抓紧研发的微纳传感设备,就是要将所有物品可方便地识别,再传输到互联网进行有效地管理。届时,可以感知马路上的每一个窨井盖的位置,可以探测到绿地农田的土壤是不是需要及时浇水,可以找到你遗忘在角落的每样东西……
              这就是当今世界性热门课题,“互联网”加“物联网”而形成的“智慧地球”,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信息产业第三次革命。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 谁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通讯篇)

    2009-08-23 23:20:59

             记得1990年,我从淮阴到盐城出差,乘坐一辆北京吉普冒雨行驶在苏北灌溉总渠的大堤砂石路上,半途轮胎爆裂陷在泥淖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有电话,联系不上人来修,而盐城的同志也久等我们没有音讯。没有办法只好把轮胎拆卸下来,请路过的手扶拖拉机捎到镇上补胎,当我们赶到镇上后像找救星一样找邮局,先要按部就班地填通话单,再由接线员帮助接通盐城,请求支持,折腾了大半天。

             20年了,“通讯难”的痛苦与无奈已经成为历史。中国通讯已经跨越了纵横交换机、数字程控机、卫星传输等发展阶段,移动电话的优势已经取代了固定电话,手机用户已达6.9亿部。人们有什么事掏出手机通个话就OK了,手机短信更是每天数亿条穿越神州。现在谁也离不开手机,并且越来越离不开日见增多的增值服务。

              新近出世的3G手机上行速度超过现行手机的200倍,下行速度可达每秒14MB,下载一部高清影片只需1分钟,看电影电视变得随时随地,可视电话让人们见面变得近在咫尺,单位开会你可以不到现场,GPS可以指引你到任何地方、显示屏上与防盗探头清晰地连着,在你下班到家之前打开空调、电饭煲……

              通讯网与互联网结合,做到“网罗天下”的技术与服务还在深化与变化之中。

  • 谁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交通篇)

    2009-08-22 18:07:02

             前几天,我早晨9:30从南京的一个会场出发,12:00前就赶到了宿迁参加另一场活动。行驶在畅通宽阔的宁宿高速公路上,遐思翩翩。10年前还是不可想象的,那时我们还没有高速公路,距南京250多公里的路程车行要5-6小时。南京的朋友对我说真心话,不是不愿到宿迁投资,而是当天不能往返就没信心。
            如今,宿迁拥有了5000多公里的村级道路,所有乡镇都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将车驶进高速公路入口,而连接上7.5万公里的全国高速公路大网络,宿迁到上海可以当天往返,到北京也不再遥远,甚至到云南、甘肃都可以开车前往。这大大改变了人们对时空的概念,过去视为的畏途变成了通途,坐地日行千里成为现实。人们的交往大大增多,生活节奏变快,物资流通欢畅,带动了生产力的大发展、生活的大便利。
            如今,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着重提供更方面更快捷的轨道交通。我们已经领教过京津高铁、上海悬浮磁350公里时速的畅快。我市附近的京沪高铁正在如火如荼地修建,到2012年时从徐州到上海不过3个多小时,这将又一次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行程在1000公里以内的旅客将改乘高铁,因为花在去机场路上和飞机航行时间加起来,与乘高铁差不多,还可以欣赏沿途的风光。宿迁开始修建的宿淮铁路以及列入“十二五”规划的徐宿铁路也要按时速200公里左右的“动车”标准修建,这将把我们生活推向新的空间。
             如今,人们正在做太空旅游的试验与计划,更有科学家设想,为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将来可以发明城市航空器,人们可以象坐降落伞一样平稳的交通工具从这栋高楼直达另栋高楼……
             而此,我们不堪回首10年前的交通,不知不觉中已经跨上了高速时代,还有更新的“交通革命”等着我们。

  • 世界是平的还是弯的

    2009-08-20 19:06:18

             一年多前,我们曾趋之若鹜地阅读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今天戴维.斯密克的新书《世界是弯的》又热销起来。
             《平》书,描述的是全球化的美好结果:以信息技术革命、贸易自由化和服务外包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给人类创造的巨大机会和巨大利益,缩小了经济交往的时空距离,减少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差距,所以世界是平的。
            《弯》书,揭露了金融危机的现象与本质:实体经济空心化,虚拟经济中日益膨胀的资金洪流在一种挣脱了束缚的金融体系中肆意翻腾,调控者玩忽职守,银行家操纵金融杠杆,投机者眼花缭乱地倒腾,消费者无节制地“超额”透支,引爆了金融“大灾难”,所以世界是弯的。
             对照着读这两本书很有意思,越读越有嚼头。一年前我们读《平》书时有很多兴奋与新奇,因为观点太新颖了,展示的是美好的图景,描绘的是神奇的未来。今天读《弯》书,就冷静与理智的多了,因为我们亲身经历了“全球化爆发式增长”与“金融危机爆炸式倒牌”的过山车,使我们学会了不少。我曾经写过《独立判断很重要》的博文,凡事要有个主心骨。有一则故事讲的是,美国有一个住公寓楼的老太太在去年初看到靠吃救济金过日子的黑人邻居一家高高兴兴地搬家,一问原来是次贷公司找上门逗着他贷款买了小别墅,凭此老太太就感觉要出问题,马上将手上的股票、基金赎回,才避免了成为美国家庭财富蒸发14万亿美元中的一分子。这比许多大牌经济学家和政府高级财务官员的对金融危机的误判要高明得多。
             我们不妨读着这两本书,掩卷感知感悟应对之策,中国应怎样扩大内需、促进增长、调整结构?宿迁应怎样危中求机、跨越发展、弯道超车?个人应怎样创业就业、劳动致富、理财聚财?在风云变幻的经济形势之中不至于迷茫失措,争取有好的所为。


     

  • 多培育市场主体

    2009-08-18 18:45:07

            一个地方的发展,最有活力最具成长的当属根植于当地的市场主体,很重要的考量是工商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数目。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45980户,注册资本701.62亿元,分别比上年底增长22%和28.5%。其中,私营企业22563户,注册资本434.6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和16%;个体户115271户,注册资本27.0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和50%。
            但必须清醒,我市私营企业的个数和注册资本分别仅占全省的2.82%和2.46%;个体户的个数和注册资本分别占全省的4.1%和1.6%。
            各县区的发展也不平衡。从图表上可以看出这样的差距。       

            市场主体多寡不仅表现在数字上的差距,从表象上也可以看得出来。一个城市如果路人行色匆匆步履忙,如果道上车水马龙流动快,如果街头酒吧咖啡馆多,如果商圈店家林立人熙攘,如果市场宏大摊位旺,这里干事创业的人就多,当老板开公司的人就多,资金信息商机就多,就一定兴旺发达,繁荣富裕。相反一个城市如果闲逛聊天的人多,走路慢悠悠的人多,围坐打麻将的人多,扎堆凑热闹的人多,寒暄客套礼数多,一定市井冷清,发展缓慢。
            宿迁这几年从培养“创业文化”着手,积极培育创业主体。核心内容是要由过去“重义轻利”转向“义利并重”,把效益与收益当作全社会的价值追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舆论导向、社会氛围、生命基因,让全社会的人都涌动着不安分的创业冲动,激荡着求利益的机会碰撞,才会涌现一批一批、一拨一拨、一群一群(像浙江一带很多都是一个村、一个家庭全都是做生意、办工厂、炒房产、包摊位的)市场主体,这样我们才能繁荣兴旺,富裕安康。

  • 把事情做到位

    2009-08-15 10:52:44

             非常有趣的是,当我从报上读到奥巴马为10岁的马莉娅和7岁的萨莎设立的家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给自己冲麦片或倒牛奶,自己叠被子,自己上闹钟等等,竟然也改变了我的一些陋习。


             过去早晨起来总是随意地将被子一叠了事或者不叠,现在则认真地叠整齐,并将枕头、被褥整理一下。
             过去晚上在床上看报疲倦了随意一扔就睡觉了,报纸书籍搞的到处都是,现在则第二天必将报纸收拾好。
             过去到家或者离家换鞋时,总是东一只西一只地乱放,现在则随时将一双双鞋放整齐……
             这样的改变也使我的心境发生了奇妙的变化,过去总是感到时间紧张,干什么都是匆匆忙忙的,现在则有了几分从容和淡定,想到这件事还没做完,就应该做完,好似心中升腾起一个法则:“一定把事情做到位”。
            我想,奥巴马教育孩子表面上是生活细节、个人习惯,但影响了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工作态度,培养的是认真负责的精神和态度。
            在我们的现实工作中,常常出现工作做不到位的事。
            比如,机关工作光有布置,没有跟踪检查,结果虎头蛇尾,不了了之;部门领导层层指示,最后落到少数办事员在办事,很少亲自动手“解剖麻雀”或者“一线工作”;一项工作明明自己能干完,也要推给别人干,或者今天能干完的事,要拖成几天,效率低下……
            建设工程中,修建一个下水管道,泥土堵塞了一半也不清理;维修一段路牙总要留下一些碎石不清扫;铺装一片草坪总是不捡净地坪里的碎石……
            现实社会充满浮躁,“马马虎虎”成为外人评价国人的口头禅,做什么事情只图表面缺乏认真劲。不妨我们就学学奥巴马的家规,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偶得而已,管窥之见。

  • 7388/37|<<67891011121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