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周南·葛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00:49
《诗·周南·葛覃》 葛1之覃2兮,施3于中谷,维叶萋萋4。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567是濩8,为絺9为綌10,服之无斁11

言告师12氏,言告言归13。薄14污我私,薄浣我衣。害15浣害否16?归宁17父母。

【译文】小葛草兮会蔓延,它被施放在谷中,唯有它的叶茂盛。黄鸟在此飞去来,集会在那灌木上,叽叽啾啾相对唱。

小葛草兮会蔓延,它被施放在谷中,唯有它叶子生了病。看着割它又煮它,织为粗布织细布,穿上它不会厌弃。

告诉那效法学习人,告诉他我说送给他。停止弄脏我私物,停止去洗我的衣。胜过洗衣胜过不言说,赠送给喜好贮藏的父母亲。

【说明】这是一个女子思念亲人的山歌,她来到山谷准备刈割葛草,看见黄鸟飞去来,叽叽啾啾相对唱,便联想到一家人的团聚。然后她挑选生长得不大好的葛草割下,准备将它们织成衣物,送给亲人。想到亲人们穿上或贮藏她织的衣物,她心中充满喜悦。

这亦是两千多年前周南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社会行为规范,女子在家割草织布,丈夫出去上学,她要他安心学业,不要分心来做家务活,这里的赠送有两重意思,一是她织好衣物送给他,另一个是他学成归来将他的成就、成功的喜悦送给父母亲。这样的赠送难道不是胜过一切吗?这就是“义”——最佳行为方式。

如果我们到现在都有这样的行为规范,人人都选择这样的行为方式,荀子还会说“性恶论”吗?法家们还要“以法治国”吗?这就是孔子“从周”的理由。

——————————————————

【注释】1.葛:植物名。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长二三丈,缠绕他物上,花紫红色。茎可编篮做绳,纤维可织葛布。根可提制淀粉,又供药用。《诗·唐风·葛生》:“葛生蒙楚,蔹蔓于野。”《诗·大雅·旱麓》:“莫莫葛藟,施于条枚。”

2.覃:(tan谈)《诗·王风·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诗·大雅·生民》:“实覃实訏,厥声载路。”《诗·大雅·荡》:“覃及鬼方。”这里用为蔓延,延伸之意。

3.施:《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得此戚施。”《诗·周南·兔罝》:“施于中林。”《诗·豳风·东山》:“果臝之实,亦施于宇。”《诗·小雅·大东》:“有捄天毕,载施之行。”《荀子·臣道》:“爪牙之士施,则仇雠不作。”《韩非子·难四》:“或曰:臣主之施,分也。”《史记·韩世家》:“施三川而归。”这里用为设置、安放之意。

4.萋:《诗·小雅·巷伯》:“萋兮斐兮。”《诗·大雅·卷阿》:“菶菶萋萋。”《诗·周颂·有客》:“有萋有且,敦琢其旅。”《说文》:“萋,草盛也。”《汉书·外戚传》:“中庭萋兮鲜草生。”这里用为茂盛之意。

5.莫:通“瘼”。《诗·大雅·皇矣》:“监观四方,求民之莫。”《诗·大雅·板》:“辞之怿矣,民之莫矣。”这里用为疾苦、病之意。

6.是:《诗·小雅·大田》:“既庭且硕,曾孙是若。”《诗·大雅·烝民》:“古训是式,威仪是力。”《管子·侈靡》:“吾欲独有是,若何?”《老子·二十二章》:“不自是故彰。”《马王堆甲本》作“不自视故明。”《乙本》作“不自视,故章;不自见也,故明。”《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荀子·非十二子》:“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而好治怪说。”《荀子·解蔽》:“是其庭可以博鼠。”杨倞注:“是,盖当为视。”这里用为“视”之意。

7.刈:(yi义)《诗·周南·汉广》:“翘翘错薪。”《广雅》:“刈,断也。又,杀也。”鲍照《代东武呤》:“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这里用为割草之意。

8.濩:(huo获)这里用为水煮之意。

9.絺:(chi痴)《书·禹贡》:“厥贡盐絺。”《书·益稷》:“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诗·邶风·绿衣》:“絺兮綌兮,凄其以风。”《诗·鄘风·君子偕老》:“蒙彼绉絺,是绁袢也。”《论语·乡党》:“当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礼记·曲礼》:“袗絺络不入公门。”《仪礼·大射仪》:“幂用锡若絺。”《说文》:“絺,细葛也。”《小尔雅》:“葛之精者曰絺。”这里用为细葛布之意。

10.綌:(xi戏)《诗·邶风·绿衣》:“絺兮綌兮,凄其以风。”《论语·乡党》:“当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仪礼·燕礼》:“鼎用绤。”《说文》:“绤,粗葛也。”这里用为粗葛布之意。

11.斁:(yi异)《书·太甲中》:“朕承王之休无斁。”《书·微子之命》:“万邦作式,俾我有周无斁。”《诗·大雅·思齐》:“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诗·周颂·振鹭》:“在彼无恶,在此无斁。”《诗·鲁颂·駉》:“思无斁,思马斯作。”这里用为厌弃之意。

12.师:《易·豫·辞》:“豫,利建侯,行师。”《书·皋陶谟》:“百僚师师。”孔传:“师师,相师法。”《诗·小雅·采芑》:“其车三千,师干之试。”《诗·大雅·常武》:“南仲大祖,大师皇父。”《诗·周颂·酌》:“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老子·二十七章》:“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孟子·滕文公上》:“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荀子·正论》:“故凡言议期命,是非以圣王为师。”《史记·秦始皇本纪》:“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法言·学行》:“师者,人之模范也。”《玉篇·币部》:“师,范也。”这里用为效法、学习之意。

13.归:通“馈”。 《书·微子之命》:“唐叔得禾……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诗·小雅·黍苗》:“我行既集,盖云归处。”《左传·闵公二年》:“归公乘马,祭服五称。”《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韩非子·五蠹》:“故智土退处岩穴,归禄不受。”《广雅·释诂三》:“归,遗也。”这里用为赠送之意。

14.薄:通“泊”。《管子·宙合》:“泉逾瀷而不尽,薄承瀷而不满。”《楚辞·宋王·九辩》:“去乡离家兮徕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楚辞·屈原·哀郢》:“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荀子·荣辱》:“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盐铁论·刺复》:“心憧憧若涉大川,遭风而未薄。”这里用为停止,依附之意。

15.害:《易·大有·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诗·小雅·蓼莪》:“民莫不穀,我独何害。”《诗·小雅·四月》:“民莫不穀,我独何害?”《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己。”《史记·酷吏列传》:“极知禹无害,然文深,不可以居大府。”这里用为胜过、超过之意。

16.否:(pi鄙)《易·遁·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书·太甲下》:“德惟治,否德乱。”《诗·小雅·何人斯》:“否难知也。”《论语·雍也》:“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说文》:“否,不也;从口,从不,不亦声。”徐锴系传:“否者,不可之意见于言也。”段玉裁注:“不者,事之不然也。否者,说事之不然也。故音义皆同。”这里用指为不言不说之意。

17.宁:本作“寍”。从宀,从心,从皿。表示住在屋里有饭吃就安心了。后世假“寧”为“寍”,“寧”行而“寍”废。今用“宁”字作“寧”简化字。“宁”本读zhù,是“贮”的本字。《书·大诰》:“用宁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诗·大雅·凫鷖》:“凫鷖在泾,公尸来燕来宁。”《诗·周颂·载芟》:“有椒其馨,胡考之宁。”《说文》:“宁,办积物也。象形。”《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惠风伫芳于阳林,醴泉涌溜于阴渠。”这里用为贮藏、积聚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