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周南·桃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6:34:34

 

《诗·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1,灼灼其华。之子于归3,宜4其室5家。

桃之夭夭,有蕡6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7。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桃花绚丽又多彩,鲜明灿烂一树花。这位女子来出嫁,你们快在房间祭祀吧。

桃花绚丽又多彩,花儿结果果实大。这位女子来出嫁,祭祀在你们家房里吧。

桃花绚丽又多彩,叶儿茂密绿成荫。这位女子来出嫁,你们家人都来祭祀吧。

【说明】这是一首描写女子即将出嫁的山歌,在现代,女子出嫁要做什么呢?举行结婚仪式。在古代,则是举行这种叫“宜”的祭祀仪式。这种仪式是祈拜土地神,即一个女子嫁到另一个地方,就要告诉那个地方的土地神,有这样一个人来了,希望能得到土地神的保佑。

全歌构思精巧,依次递进,首节用“灼灼其华”形容桃花的鲜明灿烂,又希望男家快快准备祭祀仪式。第二节用“有蕡其实”来象征新娘会象桃树一样多子多孙,并希望举行祭祀仪式的房间已经准备好了。第三节用“其叶蓁蓁”来形容家族的茂盛,并叫家人们都来祭祀,这说明祭祀仪式已经准备好了。

这首山歌亦是描写周南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女子出嫁必须要举行祭祀仪式,一个人来到一个新地方,要让这个地方的土地神知道,方能保佑她一生平安。当然,我们现代人已不兴这些了,因为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土地神能保谁的平安。但是在两千多年前,有这种习俗并不为奇,而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习俗流传下来,才逐渐演变成现代的结婚仪式。现代还流行着的结婚仪式中,第一项就是“拜天地”,这个“拜天地”就含有祭祀、祈祷的意思,其二是拜父母,最后才是夫妻对拜。这就说明中国的结婚仪式真是源远流长了。

——————————————————

【注释】1.夭:《书·禹贡》:“厥草惟夭,厥木惟乔。”《诗·陈风·月出》:“舒夭绍兮。劳心惨兮。”《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这里用为绚丽茂盛的样子之意。

2.灼:通“焯”(zhuō)。《书·立政》:“灼见三有俊心。”《书·吕刑》:“灼于四方,罔不惟德之勤。”这里用为明亮、鲜明之意。

3.归:《诗·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诗·齐风·南山》:“鲁道有荡,齐子由归。”《诗·豳风·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论语·八佾》:“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礼记·礼运》:“女有归。”《公羊传·隐公二年》:“妇人谓嫁曰归。”《说文》:“归,女嫁也。”这里用为女子出嫁之意。

4.宜:《易·丰·辞》:“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书·泰誓》:“类于上帝,宜于冢土。”孔传:“祭社曰宜。”《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诗·大雅·凫鷖》:“凫鷖在沙,公尸来燕来宜。”《尔雅·释天》:“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邢昺疏:“其祭之名,谓之宜。”这里用为祭祀之名。

5.室:堂后之正室。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论语·公冶长》:“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礼记·问丧》:“入室又弗见也。”《说文》:“室,实也。”段注:“古者前堂后室。释名曰:“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易·系辞》传:“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古者宫室贵贱同称。”《说文系传》:“室,堂之内,人所安止也。”《礼记·曲礼上》疏:“若通而言之,则宫室通名,故《尔雅》云,‘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别而言之,论其四面穹隆则曰宫,因其贮物充实则曰室。”这里用为房间之意。

6.蕡:(fen坟)这里用草木果实很大之意。

7.蓁:(zhen真)《说文》:“蓁,草盛貌。”《文选·班固·东都赋》:“百谷蓁蓁。”这里用为草叶茂盛之意。泛指植物茂盛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