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纪事)文昌萝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16:50
来源:云浮日报    发表日期:2009-09-27
□叶旭明 何汪权
文昌江在郁南县建城(昔西宁县治)东,源出广西、岑溪,经通门南折东北过建城由东北注入西江。文昌桥坐落在建城镇东郊,该桥昔为贯通“西山大道”[由罗旁口起经县城(今建城)往通门、罗定市至信宜县怀乡止]的主要渠道。始建于万历四年(1576),后因两度被洪水冲毁,知县林致礼修复面改建于天后庙前。明朝万历三十九年(1611),由西宁县(今郁南)知县苏玉卿捐俸一年,发起邑绅捐款重建。
当时河水湍急,须砌石墩4个,各高3.4米,可抵御洪潦,尤须寻找大量优质坚石为基础,工程艰巨。苏玉卿会商于邑绅,邑绅均认为县内无优质坚石,非往南海西樵采购不可。苏公以航运艰难,旷日价昂,未许成行,乃命石匠四出寻找。不久,即在离城里许的地方(今朱屋村山脚河边)找到色紫而质白的坚石,且取之不尽,更发现下河不远处为石底(今文昌桥底)有天然隆起的大石,两傍则陷沙无石,长达4米,排列河底,深不可测,如过江之龙,直达对岸。众人深庆获此奇迹,遂顺按大石作为垫底,不用打桩,垒石其上,兴工建筑,桥面贯架大木,翌年(1621)完成,名为“文昌桥”,又名“官桥”。
清康熙九年(1670),邑人深庆思德,捐集资金建立苏公祠于东郊亚公岭茶亭对面,并薄置田产,雇司祝,刻碑文祠以为纪念。随后,苏公再捐资添置田产10余亩(田在文阁,大洞、缸瓦滩一带)。以田租收入为护桥有坏缺之用。县知事王钺按田租收入综核计算而重修之,为桥墩增高0.7米,架设桥梁,桥面铺板,两傍结槛,桥顶盖瓦,把原露天桥改为梁架式阴桥,长16米,阔2.4米,高5米,并设有风雨亭,大加粉饰,使其焕然一新,势若轻烟薄雾中之长虹吸水,故时人命其景曰:“虹桥烟霭”。诗人墨客,常在此题诗唱词,吟风弄月,互为娱乐。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二十五年,知县张溶两次增修,以后历由邑人捐募修建。
清初,佥事官卫淇(字菉园,广东东莞人)在一上月白清风之夜,与一班文人墨客到此凭栏远望,游目聘怀。但见文昌桥下,水清如镜,倒影在水中的一轮皎洁月亮,好像被一层淡淡云彩笼罩着,犹如一个貌美如花的仙姬,披着透明的轻纱罗衣,雪白如玉的肌肤若隐若现,美极了,令人陶醉,令人舒怀,触景生情,吟唱不息。当晚,卫淇佥事官即吟《文昌萝月》诗一首:
绕城溪涧远通潮,古木苍藤覆石桥。
疏影月移书鸟篆,清香风送彻鲛绡。
千山翠拥文昌阁,夹岸灯明贾客桡。
远淡近浓多画意,到来难禁挂诗瓢。
诗中的萝,指萝藤,一种水边蔓生植物。鸟篆:鸟形的篆书,索靖《草书状》:“仓颉既生,书契是为,科斗乌篆类物形。”鲛绡:传说中的鲛人所织的绡。《述民记》卷上:“南海出鲛绡纱,泉室(指鲛人)潜织,一名龙绞。其价百余金,以为服,入水不濡,变泛指薄纱。后人便以“文昌萝月”列为“西宁八景”之一,又称“文桥月影”、“虹桥烟霭”。(列为西宁新六景之一)
王铖知事卸任时亦捐廉(薪俸)百两(白银)购置田产十余亩(田在建城科白、大汪一带)。以增护桥经费。田产总由附城绅士组会收租管理,邑人以王公多惠政,亦集资建立王公祠于苏公祠之侧,(两祠今尚残存)。同时举进行春秋二祭,历年不爽。民国十八年(1929)将田产拨为甘棠书院收租管理,充作地方学校教育,负责修桥及春秋三祭。
文昌桥于民国21年(1932)重修后,聘请本县名书法家王铁峰和县民团局师爷谢鹤洲,分别书“文昌桥”三字于桥楣,并各撰一副对联。
王铁峰云:
紫气翔来增秀色,
青山常在育新风。
谢鹤洲云:
文昌雍人杰;
桥成有地灵。
文昌桥粉饰翻新,分外娇艳。当地群众每拾业余闲暇、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际,漫步桥上,凭栏远眺,或浏览山光水色,或下河游泳,纷至沓水。日常肩挑小贩,过往行客,为此荫息,亦莫不称赞舒息方便。特别是那月白清风之夜,不少人闲步桥上或河边一带,以欣赏那月色的倒影,口味“文昌萝月”的美景,更是别有一番情趣。该桥现因日久失修,情景大变。如能修筑此400余年之明代古阴桥,实为旅游之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