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期·广州旧闻篇] 移情旗袍前,她爱白衫黑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0:18:01
2006-05-27 11:09:11   来源:南方都市报

1923年,身着“白衫黑裙”的宋庆龄。“国母”端庄文静的内在气质与衣饰相得益彰。

岭南大学女生照。不乏白衫黑裙者。

当时的公司女白领(职员)着装。

西关小姐除了旗袍,也爱穿白衫黑裙。
旧闻回眸
1925年4月
80年前的妇女服饰潮流
综合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4月、5月副刊版“小广州”报道,原作者为陈廷溱等:当前广州妇女的妆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有的变得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奇怪。
衣服阔得“看得到胳肢窝”
先说衣服,前几年广州妇女的时髦衣服,都是小得要嵌进肉里去。现在有些妇女衣服,却阔得大而无挡,尤其袖管,变得越来越大而短,从臂弯旁,伸手到她头上去,连胳肢窝都瞧得清清楚楚。近来盛行妇女解放,连衣服也解放了许多。
衣衫无领 胸颈渐露
还有一种“不领主义”的,衣衫上没有领子,起初是女学生穿得多。现在各界妇女都来效仿。凡是肌肤白皙的姊妹,都露出那玉雪似的胸颈,果然好看,有的皮黄骨瘦,或者颈里生过病,还会装上一条领子,遮遮丑藏藏拙呢。
裤脚大而短,坐下来连膝盖都露在外面,和人家促膝谈心,倒是好机会。不过,有部分妇女,把这“短”变“长”了。裤子既长且大,衣服又短,下半节的尺度,要占上半节的尺度一倍。倘然这位小姐是个瘦的,两条瘦腿在这大裤脚管中,宛如两根竹竿撑起两面大旗一样。
裙子以黑色为正宗
凡是成年的女子,当然是要穿裙的,不穿的,只有广州市的一部分女子罢,她们很高很大,还是扎着一条辫子,着了单叉裤,在大庭广众中来来去去。这不单是堂子里姑娘是这样啊,许多“公馆人家邮局是如此”,大家见了,也恬不为怪。
讲起穿裙子,现在都系得很高。裙子里不许露出裤脚管。因此分出两种裤子,着裙的裤子,要系得高;不着裙的裤子,便系得低些也无妨。裙子的颜色,向以黑色为正宗,但到近来,各种颜色都有了。夏天穿白衣,白裙,白鞋,白袜,也颇素雅,但一班轻薄的人,不称其为“小孤孀”,就称其为“白娘娘”。
女学生装束引领社会潮流
广州市女学生装束比上海香港朴实得多,除了三所教会女学堂,准穿常服上课外,其余各公、私立女学校,都严厉取缔。一套布制服,便为女学生日日亲近的衣服,任你家资怎样富厚,衣饰怎样美丽充足,也没办法来炫示,这自然是一般学校崇朴绝华的好处。不过,有些女学生会变着法在装束上生出许多花样来。
夏天是女学生最出风头的季节,白衫黑裙,装束雅淡之极。小步于人前,颇似凌波仙子,人前偶现一般,所以在当时的女学生装束竟然倾动一时。无论小家碧玉、大家闺女,无不仿效这淡雅宜人之女学生装束。且当时多数人都晓得女学生头衔的宝贵,冒牌的女学生于是兴起,女学生装束便越发惹人注目了。
历史精神
象牙塔输出了摩登时代
2005年,家住越秀区的广州市民朱缘生将他母亲李觉清的一批老照片捐赠给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其中有一张是1921年李觉清任教于广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的照片,这张照片清晰地记录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广州街头女子服饰的一段流行时尚。照片上有11位女师生,前排4位,后排7位,分坐在两张长条椅上,背景是两棵大树,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们的装束:白衫黑裙、灰衫黑裙。这种流行于简朴火热的象牙塔的服饰,一度穿破象牙塔,风行于广州街头。
可以勾勒这样一幅情景:炎炎夏日,女学生身穿白衫黑裙飘然走过街头,犹如凌波仙子,于是,“小家碧玉”和“大家闺秀”纷纷仿效起来。
实际上,在服饰方面,民国初年,政府参议院便仿照西方国家,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其中女子礼服为上袄下裙样式。到了1929年,民国政府重新颁布《服制条例》,规定男子礼服为袍、褂和中山装,女子礼服为袄裙和旗袍。袄裙搭配,就是当时女性的主流装束。
而民国初年,广州妇女服饰一度受到上海的影响,大约在1917年前后,广州街头流行上海装,袖儿窄窄,领儿高高,身材便显苗条销魂状。这种苗条瘦身衣饰发展到了极致,据说“衣服小得要嵌进肉里去了”。
女学生能引领一种社会摩登时代,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分不开。1920年底,陈独秀受陈炯明之邀,从上海来到广州主持教育工作,他有次在广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的演讲,说,以前的我们的人生,完全是不正当的啊……底下女青年群情激动,摩拳擦掌,后来不少人便和陈独秀一起,成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正是在新文化运动的鼓舞下,留学日本的女学生和中国本土教会学校的女学生率先穿起依照日本服装改良的文明新装:上衣为腰身窄小的大襟衫袄,袖口呈喇叭形,圆弧形的衣摆在臀部之上。裙为套穿式,一开始流行黑色长裙,长及足踝,后渐至小腿上部。而这,就是流行全国的白衫黑裙——文明新装。
我曾见过一张摄于上世纪20年代岭南大学青年女学生的照片,20多位学生聚于现在中山大学的马丁堂前,或站或坐,或直视,或侧望,穿饰既有白衫黑裙,又有改良旗袍。飞扬的青春映在她们脸上。
世居西关今年90岁的梁俨然老先生回忆起80年前女子服饰说:广州学生大多穿灰色的上衣,黑色的裙子,一般劳动妇女则是穿短袖衫的,不过那时,西关女性已开始穿旗袍了。而广州民国日报上的一篇文章写道:西关学生,脸施薄粉,唇点微红,行路驼腰看鞋袜,布衣布裙红庭衬。
当时的青年女子是社会上的“珍稀动物”,因知识女青年很少,而社会整体上又推崇知性。这些女青年在接触外来思想和文化追求真理的同时,也在勇敢地打破禁忌,追求天生的美丽和自身的自由。
尽管上世纪20年代中期后,改良的旗袍开始在上海普及,进而风靡全国,成为二三十年代中国女性代表服饰。但在五四运动的队伍中,在校园中,白衫黑裙的学生,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一段定格的回忆。
旧闻世相
花事 财经部职员经常光顾
据1925年12月8日广州民国日报 广州陈塘、东堤的“花事”(指娼业),因近来东江逆军(指陈炯明的军队)已告剿平,南路残敌渐次肃清,广东统一可期,也轻减往日之萧条,而复有繁华之状况。财政部各职员,也多流连于东堤、陈塘各地,以资消遣,故常见财政部汽车三四停站于此。市民观此,慨叹该部职员如此暇余,也颇觉社会景象现出升平之气。
读报有感:陈塘、东堤从晚清到民国一直就是广州的繁华之地,酒楼妓馆林立,相关产业发达。可是随着东征和南征,这一带也就萧条下来。战事结束后,此地开始复苏,不过,广州民国日报连“财政部职员经常光顾”这样的信息也敢刊登,真牛啊!
防匪 公安局十人一岗
据1925年12月2日广州民国日报 广州市公安局设立“冬防委员会”后,对于巩固冬防维护治安各事宜,积极办理,而尤注意于侦缉匪类,不使有匿于市内。其防护方法已拟定:全市划分为六大段,每一段派侦缉员二十名,于地段中心,设一侦缉员驻所,以备侦缉员休息换班之用;以十名为一班,共两班,一班出动侦探,一班在所休息,轮流调换,如遇地方有警报,则休班者全队赴援,力量雄厚,则匪徒虽多,亦足以应付。此办法已于12月1日开始施行。
读报有感:从这条旧闻中可以看出,1925年广州街头巡警的工作方式。有点类似于今天广州主要街道上手持棍棒的治安员,隔一段就有一个,目的是“不使匪类有匿于市内”。从广州民国日报上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治安极乱,市民被土匪“打劫”的旧闻触目皆是。
乞丐 大批涌入广州
据1925年12月1日广州民国日报 近来广州市发现大帮外地乞丐,拖男带女,衣不蔽体,随街随户,见人即尾追讨钱,衙门局所,亦常见此类乞儿足迹,阻碍交通治安殊大。
昨日,警察第二区区长林钧为维持社会治安及道路交通起见,特饬令该管警区警察,以后该管区地段内,如尚见有此种衣不蔽体之乞丐,无论在街上阻碍交通,及衙门局所妨害办公,概行驱逐,并与当局磋商设法安置,故日来该区内已无此类乞丐足迹。
读报有感:战乱的年代,乞丐自然是多的。而“影响交通、妨碍有关部门办公”则是管理部门的一贯借口。“驱逐”并不能解决乞丐问题,根本之法还是设立援助机构较好。
官员 不得在办公厅会客
据1925年12月8日广州民国日报 昨日,广州市长伍朝枢发布公告,在市政办公厅办公的各局,“部书杂凑,案版纷繁”,所以要“应特别整肃,以昭缜密”。公告说:以前各职员往往在办公厅会晤亲友,相沿成习,窒碍殊多。为慎重起见,各局及厅内各职员办公时间,如有亲友到访,均应于会客室接见,不得再在办公厅会晤。
读报有感:市长抓小事,目的是提高市政府的办公效率,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是具有现代管理观念的体现。
国有资产处置 公开竞投
据1925年12月18日广州民国日报 以前广州市政厅办理变卖公有产业时,经常有不经公开竞投的,由商民出价自行请承,一经批准,即行发照营业。广东省政府认为,这样做不太公正。因此特令广州市政厅以后若变卖公产,须经公开经投手续。市政厅已令所属五局,按省府通知所属一体遵照。
读报有感:这是旧时有关国有资产的处理办法。此前,广州市拍卖市产时,基本上都是由商人出价、政府批准后就发营业执照了,至于背后是否有猫腻不得而知。

报刊剪影
昔日广州报业老大 羊城日报
1903年创刊,创办者为钟宰荃等人。该报是君主立宪派报纸。从创刊到辛亥革命前,销量稳居广州第一,原因是言论力求和当局不冲突。而该报主编莫任衡参与组织报界公会,又与督衙、水师提督等关系很好,官场和社会消息灵通,因此该报较受读者欢迎。
1909年,广东省咨议局成立,陈炯明等人力主禁赌,但该报却连篇累牍反对禁赌,使读者大失所望,销量日减。黄花岗起义之后,该报撰文反对革命,声誉一落千丈。民国成立之后,该报销路只是以往的三分之一。1923年该报停刊。(文字参考,梁群球编著《广州报业史(1827-1990)》)

时事漫画
漫画东征军
1925年广东国民政府组织东征军,讨伐盘踞在惠州的陈炯明,两次东征,彻底打败了陈炯明。陈败逃香港。这幅漫画反映的就是东征军攻占惠州(陈炯明老巢)的情形。
见1925年10月28日广州民国日报
旧时广告

讣文广告
1929年农历8月20日广州市民黄奎祥的父亲黄富霖逝世,享年56岁。父亲临死之前,几个儿子都不在身边,只有孙子黄卓明服侍在侧,亲视含殓,事后几个儿子赶来奔丧。12月3日,黄奎祥等人连续几天登报,定于农历十一月十二日将父亲遗柩运回梅县的故乡,特刊讣告。
见1925年12月3日广州民国日报

雪花香化妆品广告
使用雪花香化妆品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广州女青年的流行时尚。而先施公司虎牌雪花香化妆品增加了新香味,特别赢得了女青年信赖。且该公司还打出了物质救亡口号,希望国人多用国货。 见1925年10月30日广州民国日报
民国女子潮流变化
1925年4月、5月广州民国日报副刊版“小广州”栏目上刊登的一组当时妇女的装束图。每图有三个妇女装饰形象,分别代表“以前”、“现在”、“将来”,其中,对“将来”妇女形象的刻画,该栏目编辑显然有“恶搞”的意味,如对“将来”女鞋发展趋势的推测、对“将来”耳环发展趋势的推测。不过,80年来,妇女的装饰潮流变化也印证了当时这组图片极具预见力。

预测女子服饰会把女性胸部曲线表现出来。

预测女子服饰将“局部露乳”。

预测女子发式将变“狮子头”。

预测女子耳饰会变大。

预测女子高跟鞋将会“前高后低”。
撰文/边栏图片翻拍:本报记者 宋金绪 实习生 孙雯雯 肖云
本专题由本报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合作编写。
感谢中山大学图书馆提供馆藏报纸。
责任编辑:陈苑 刘妙京
[第19期·广州旧闻篇] 移情旗袍前,她爱白衫黑裙 [第15期·广州旧闻篇] 原要松解她肉身,却也唤醒了心 [第30期·广州旧闻篇] “大姑,买番鬼佬嘢” [第101期·广州旧闻篇] 对待疯癫,民国广州依然官僚 [第88期·广州旧闻篇] 78年前,广州下大雪了 [第92期·广州旧闻篇] 铁桥飞架,“河南”“河北”都是广州人 [第01期·广州旧闻篇] 为广州播下现代种子的人 [第95期·广州旧闻篇] 年初二,吃“无情鸡” [第77期·广州旧闻篇] 自绝,怎一个“厌世”了得 [第48期·广州旧闻篇]默片时代的影戏审查 [第03期·广州旧闻篇] 历史精神 一个军阀的思想和理想 [第62期·广州旧闻篇] 狗岭腾“龙气” 炮轰两百载 [第39期·广州旧闻篇] 一头一时尚,一发一社会 [第54期·广州旧闻篇] 那一年,他们拖手在街头 [第25期·广州旧闻篇] 饭桌上桃园结义 菜牌里演唐朝传奇 [第21期·广州旧闻篇] 珠江当年风月都付予飘篷断梗 [第73期·广州旧闻篇] 旧时以色相骗钱叫“放白鸽” [第36期·广州旧闻篇]游艇凉茶蒲扇 荔湾湖里消夏 [第151期·广州旧闻篇] 【胡汉民家族】烟雨苍茫忆父辈 穗港情唤谪仙魂 [第33期·广州旧闻篇] 旧礼教背景中之爱恋 [第28期·广州旧闻篇] 一种东方式爱情表达遭遇的尴尬 [第72期·广州旧闻篇] “天人合一,仁爱及物”,莫让古语变空言 [第112期·广州旧闻篇] 民营有大报 民生无小事 [第115期·广州旧闻篇] 花边新闻让一个时代活色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