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讲好故事 就算成功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3:49:32

能讲好故事 就算成功了——《60分钟》的模式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王牌节目《60分钟》,自1968年首播以来,跨越两个世纪,长盛不衰。是什么缔造了《60分钟》持续36年的收视奇迹?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来到了中国传媒大学,接受了该栏目制作人史帝芬.谢帕德(Stephen.sheppard)为期一周的辅导。本文主要是截取史帝芬.谢帕德授课的观点,并加上笔者对电视工作的一些领悟。 
 
    史帝芬.谢帕德强调,作为一个栏目而言模式十分之重要。 
 
    首先,在选材上,《60分钟》强调讲述“关于人的故事”。在2002年8至12月播出的节目中,小人物对抗大人物的题材占了13.2%,两面性(指有人受益、有人受损)的事件占了20.8%,因违背法律、道德、公理而与常人有异的人物故事占了15.1%,明星人物追踪占了35.8%,为了美国利益的题材占了15.1%。《60分钟》有非常清晰的概念,他们要讲述的是“人本位的故事”、而不是“事本位的故事”。史帝芬认为:“没有比一个亲身经历过故事的人讲述故事更有趣的了。”在如何寻找好的故事角色的问题上,《60分钟》十分强调故事与角色的关联性,故事必须要有矛盾冲突,而主角必须是一个健谈的、能够清晰表述并为记者提供展示风采空间的人。 
 
    其次,《60分钟》遵循以下讲述故事的原则:“A good story that is well told”。“A”意味着简单,只是一个故事;“good story”指故事是重量级的、具轰动效应的,迎合受众心理的,化平凡为神奇的;“well told”是指针对不同的故事要找到最好的讲述方式。史蒂芬说:“你需要做的是把故事说简单,而不是说复杂,不要想着向观众展示你的智慧,你要做的只是把故事说清楚”;“不论片子的长度是多少,对片子的感觉应该是整体的、流畅的、清晰的,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把某个片段做得精彩”。 
 
    第三,在镜头语言上,《60分钟》十分强调“视觉思维”。“画面的速度是与解说词的速度相一致的,情绪是一致的,画面的选择要寻找动作最大的,最具爆炸性的镜头”,而且《60分钟》在镜头语言上相当多的表现手法已经程式化。比如,非常强调给采访对象特写。看过《60分钟》的人都会对节目中摄像大胆砍掉被采访对象额头以上部分的构图印象深刻,而事实上,这种构图方式已经成为了《60分钟》的标志之一,以至于有的观众只要一看到类似的构图,不用看节目名,就知道是《60分钟》。史蒂芬认为:“特写镜头比广角镜头更具冲击力,能提醒观众这个人是重要的,并制造紧张的气氛,产生冲突感。”在我观看的十多集节目中,我感觉,就镜头的艺术美感而言,《60分钟》比不上央视的《新闻调查》,相当多的镜头甚至不使用脚架拍摄,但是,《60分钟》剪辑的节奏感十分强烈,在“视觉思维”的左右下,每一个镜头都有“兴趣点”,而且镜头的延续总能带来不断的视觉冲击。当然,这与《60分钟》的片比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一期12分钟的节目,前期的素材一般都超过20小时,100:1以上的片比让编辑有充足的素材选择。这同时也引起我的思考,也就是关于空镜头如何运用的问题。我们相当一部分的编导十分不重视空镜头的运用,认为只要用画面填满解说词就行了,于是,素材“缺斤少两”、镜头拿来凑数的情况十分普遍,但是,在《60分钟》假大空的镜头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60分钟》十分强调镜头信息的及时补充,而且编辑时会充分考虑不同情节的节奏感,斯蒂芬说:“最好的编辑是观众看不到的、感觉不到的,但是,观众会说,片子我看得非常清楚。” 
 
    第四,《60分钟》的制作流程:确定选题——确定采访对象——准备问题——前期采访——拍摄——讨论故事结构和编辑思路——后期编辑——审片及修改——录演播室开场白——合成。乍一看来,这个流程并不特别,但是,我觉得关键在于《60分钟》的所有节目都严格执行了这个流程,对流程的控制很好地解决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60分钟》采用的是出镜记者负责制,十分强调出镜记者在节目的作用,给予了出镜记者极大的发挥空间,也造就了比如迈克.华莱士这样著名的主持人。尽管是这样,出镜记者也并非为所欲为,从确定选题开始,整个制作流程就是在制片人的监控下、在团队的合作中完成,这个团队在流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展开充分的讨论,确定最佳的方案,因此,《60分钟》极少有因审核通不过节目无法播出的情况,这也与节目采用商业运作方式的要求相一致。结合笔者过去从事电视专题工作的经验,感觉到我台虽不乏优秀的编导、记者与摄像,但是,工作的方式方法上却有待改善,特别是在专题制作的组织流程上,需要规范。不能指望每一位编导、记者都有一样高的水平、或者对所有题材都有很好的把握能力,因此,要控制专题的质量,团队的合作十分重要。过去,我们也十分强调电视是集体项目,但是,运作的时候却更多依靠编导个人能力与单兵作战。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过去我们确定选题之后,基本上是到了初稿写出来之后,栏目负责人或责编才知道采访的效果怎么样,而这时候往往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作出补救。其实,《60分钟》的经验告诉我们,质量控制应贯穿在整个生产流程的每个环节之中,对此,栏目负责人应付出更多的精力,跟踪、监控专题制作的进度,另外还必须有意识让每一个节目按照基本的制作思路去完成,而不是仅仅依靠编导、记者的即兴发挥。(新闻部 林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