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的好处 - FT中文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08:43
 

中国崛起的好处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蒂姆•哈福德 字号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收藏 电邮 打印 评论[8条] 英文 对照 

对于中国的崛起,我们应该感觉到威胁吗?我的同事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把这个国家比作全球最大的蚁穴,它毫不停歇的发展令人眩晕。在过去一年里,中国的出口增加了近一半,这在华盛顿政坛激起了轩然大波,同时中国的工人正敦促雇主和政府当局,别把中国廉价劳动力视作理所当然。不管你用多夸张的词语来形容中国,它都会一一赶超。(我在2005年出版的《卧底经济学家》(The Undercover Economist)一书中,列举了许多有关中国的统计数据,但中国增长的步伐让它们化为了碎片。)

近来最惹人瞩目的中国数据,来自菲利浦•勒格兰(Philippe Legrain)的新书《余震》(Aftershock)中。书中称,如今中国每6个小时的出口,相当于1978年全年的出口。消费者得以享用更廉价的商品,但如今世界各地的企业都必须与“中国价格”竞争。人们很难不对这个新的超级经济大国感到紧张。

当然,中国也代表着商业机遇。彼得•曼德尔森(Peter Mandelson)曾引用19世纪一位评论家的话说,“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都加长一英尺,英国的纺织厂就得纺上整整一年”。近期在曼彻斯特举行的企业领导人聚会上,这种19世纪出现的情绪变得强烈起来。与会企业家担心经济低迷和银行收紧银根——而关于中国呢?他们从不担忧:中国被视为一个重大机遇,即使衬衣下摆不再是曼彻斯特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这是正确的态度。这并不是说在中国经商很容易。(事实上并不容易,即使是对中国人来说也是如此。世界银行(World Bank) “经商”数据库列出了150个创业更为容易的国家。)但机会是存在的,而且越来越大。

不太明显的一点是,中国崛起给我们的经济注入了活力。这一个简单的经济模型可能会说明这点。假设英国有800万名工人在生产螺帽,单位时间产量为800万颗,同时有400万名工人生产螺旋,他们的生产效率较高,同样时间内可生产800万个螺旋——总共有1200万名工人,生产800万副螺旋螺帽。这时中国人来了,提议以每2颗螺帽交换一个螺旋。于是英国螺帽行业倒闭,失业工人转而受雇于螺旋行业。如今,1200万名工人的总产量为2400万个螺旋,当中1600万个留在本国使用,其余用来换中国的螺帽。每个英国工人仍然有工作做,而英国经济中所有的螺旋螺帽是以前的2倍。

这是经济学教科书上众所周知的用来解释贸易收益的大概计算方法。教科书大体上是正确的,但也忽略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受到剧烈冲击的工人们不得不设法转行。

不过,在这类描述中,一向没有言明的是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愤愤不平的螺帽行业或许会宣称,中国廉价商品的竞争抢走了他们的生意——现实中的确有这样的抱怨。但是,他们也遭到了本国高效的螺旋行业的排挤。

假如有人发明了一种机器,能够把一颗螺帽变成两个螺旋,或者把两个螺旋变成一颗螺帽,整个故事也不会发生任何重大变化。螺旋行业不会把螺旋出口到中国,而是会把它们倒进这种机器里面。

螺帽行业依然会倒闭,而螺旋行业依然会扩张。这是贸易中难以发现的一面。中国并不是与英国企业竞争,而是在改变英国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