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茗公:另一个张柏园——与王俊义先生商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51:41
李茗公:另一个张柏园——与王俊义先生商榷时间:2010-07-12 16:49 作者:李茗公点击:703次
  作者注:笔者是内乡县衙博物馆馆长,共识网发表了王俊义先生的《丢失在民国缝罅里的张柏园》,引起了众多内乡网友的兴趣,其中一些网友对文章中涉及的历史事实提出了质疑,我就查阅了民国本《内乡县志》等资料,写成了这篇文章,希望网友指正。
  内乡“书生狂人”张柏园名明淮,城北关三里桥人,生于1882年,其祖父是清朝太学生张佩训,其父张光铣是清末举人,曾任广东长宁县知县。张柏园10岁那年随父到广东,他少年聪慧,博闻强记,养成了任侠狂放、不修边幅的奇特性格。
  张柏园痛恨内乡县令邱晋勒索百姓,就直言建议邱晋废除恶政,邱晋开始置之不理,他多次找他当面论理,弄得邱晋理屈词穷,几乎下不来台。张柏园见邱晋一意孤行,开始在社会上抨击邱晋。他慷慨陈词理直气壮,引起社会各界共鸣。为镇压张柏园,邱晋无中生有罗织罪名,呈报给河南巡抚宝芬,张柏园被判徒刑15年,囚于信阳监狱。在监狱里,不屈不挠的张柏园手不释卷,赢得了狱友们的称赞和敬佩。武昌起义之后信阳狱破,张柏园才脱险出狱。
  张柏园没有被吓倒,继续和恶势力了斗争。当时河南督都军阀赵倜放纵和庇护弟弟赵杰招权纳贿胡作非为,特别是民国七年,赵倜委派专员萧振泰带领纨裤子弟张牙舞爪来内乡收税,敲诈勒索无恶不作,百姓咬牙切齿。张柏园义愤填膺,赴省城告状被置之不理,他收集赵倜十大罪状,到北京喊冤。北京官官相护仍不理睬他。张柏园忍无可忍,矛头直指大总统徐世昌,向中外舆论界揭发徐世昌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公布赵倜的十大罪状,并上书大理院以渎职罪弹劾总统。闹得整个北京城沸沸扬扬。赵倜恨之入骨,立即派杀手到处搜捕张柏园,面对险恶环境,张柏园东渡日本避难两年,风波平息之后,张柏园悄悄回国,不料回国途中被人出卖,赵倜把他逮捕押解开封。张柏园知道断无生理,在渡黄河时写下了绝命词。由于社会舆论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名流的呼吁,赵倜把张柏园软禁在督军府里,待遇优厚,试图软化收买他。张柏园不为所动,铮铮铁骨。赵倜借为母祝寿的时机,以释放为条件要挟张柏园为他的母亲作祝词,不料张柏园竟然断然拒绝,而且还写信又把赵倜讽刺嘲骂一顿。
  军阀赵倜恼羞成怒决定立即处死张柏园。部下纷纷劝他三思而后行,不要得罪天下舆论。赵倜把张柏园再次打入大牢。直到冯玉祥任河南督军之后,张柏园才被释放出狱。
  民国12年,张柏园被河南省通志局重金聘请为纂修,他回乡为祖先树碑立传,又到北京漫游,“醉后狂呼歌啸,旁若无人”。他性喜漫骂,评论权势人物。面对满目疮痍的局面,忧国忧民的张柏园无力改变黑暗现状,万分绝望。民国16年九月底,张柏园寄给旅汴同乡信说自己决心在“双十节”蹈海而死。当时大家都因为他平时多愤世嫉俗之言,而且多诙谐幽默,所以没有当真,以为他仍是开玩笑。过几天,朋友们到田宅去访问他,田宅的人则说,他在“双十节”后第二天早晨,带着一瓶酒出门去了,而且交代守门人说,别等我候了。没想到他竟一去不回来。朋友们大惊,发现桌上有永诀书,说要在天津投海而死,留下绝命诗曰:“拯溺有志,除奸无力,悠悠黄河,吾其适矣。”
  乱世狂人张柏园,就这样英勇就义了。
  《内乡县志》赞曰:“张柏园激于义愤,攻赵督弹总统胆大包身,视军阀权贵何有哉?以运际末流,不忍与世浮沉,投命海岛,悲夫!观其临终绝笔,真觉气凌嵩岳,志洁秋霜,可谓中州奇男子矣!”
 来源:共识网作者赐稿
[文章来自共识网:http://new.21ccom.net/articles/rwcq/article_2010071213228.html ]
李茗公:另一个张柏园——与王俊义先生商榷 《细节决定成败》批判——与汪中求先生商榷. 经济学家为什么反对房产税?——与谢百三先生商榷 儒家的革命精神—与黄鐘先生商榷 与吴建民先生商榷 与李文采先生商榷- 与李文采先生商榷- 张煜荣:与时殷弘先生商榷 经验、理论与整体主义——兼与柯志阳先生商榷 理性主义与相对主义的交锋——兼与刘华杰先生商榷 经验、理论与整体主义——兼与柯志阳先生商榷 章立凡:“文艺复兴”还是“打破牢笼”?——与刘军宁先生继续商榷 章立凡:“文艺复兴”还是“打破牢笼”?——与刘军宁先生继续商榷 日本宪政成功了吗?——与贺卫方先生商榷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兼与童兵先生商榷(1) 章立凡:“文艺复兴”还是“打破牢笼”?——与刘军宁先生继续商榷 - 顶顶博客 与英伦先生商榷关于鸦片战争的——真相 / 黄慕春 [转载]拍砖引玉——与包不同先生商榷兼论金融交易重大课题 与英伦先生商榷关于鸦片战争的——真相 / 黄慕春 也谈《诗经》重叠词的词性——与杨合鸣、周德旗先生商榷论文 素质教育是轻视知识的教育吗?——与王策三先生商榷1 徐澤榮:論儒學之性與天道——与余樟法先生商榷一 兼与赵大川等先生商榷 温和中庸 与人为善——就《尴尬的先知》一文与笑蜀先生商榷   文 / 李寒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