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骥-博物志: 二、极客们所引导的技术变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5:00:38
互联网正在被一些技术狂的极客们所推动。下面介绍的5个人,分别代表了web2.0的5种技术模式:blog、RSS、Podcast、SNS、WIKI。说是技术,不如说是观念上的创新——“观念比技术更重要”,因为有了让草根们自由表演的观念革命,他们所做的网站才越来越新鲜,越来越好玩。
Blog  DONEWS·KESO
故事
2005年11月03日下午,Google有一个小时的中断服务时间,这件事迅速地在Keso的Blog上反映了出来,并引起了四十几个网友的留言。这是从KESO的Blog上所撷取的一个非常普通的场景,但它至少可以说明两件事。一、KESO是Google 的Fans;二、如同网友的评价:“一个Google的Fans,在Google缺位的时候,成为众人的中心,这个事情证明了这个Fans有点超级。”
KESO是谁?本名洪波,中文系出身,主要的身份是一份个人报纸的主编,拥有国内最大的订阅量,内容涉及WEB2.0、Blog、草根、盈利模式到一切关于互联网的时髦话题。这份报纸叫“对牛乱弹琴”,KESO的个人博客。作为blog时代的意见领袖,keso是话题的设定者,同时他也是精致信息的提供者。在享用这些信息的同时,KESO的Fans们津津乐道于KESO的个人生活:40元一份的午餐 Pizza,偶然的失窃所带来的娱乐轰动,叼着烟的酷照会被拿来和“包租婆”对比——这份影响力是传统的媒体人所无法企及的,以至于VeryCD(电骡下载网站)要用KESO的名头在Google AdSense上打广告:“关注洪波?关注新互联网创业圈?请同样关注VeryCD.com!”
网站
KESO的Blog名字叫“对牛乱弹琴”,KESO所供职的网站谐称“斗牛士”(DONEWS),DONEWS有一个人际频道叫做“牛圈”……于是互联网“牛”了起来。
Blog其实就是几年前的个人网志,只不过门槛降低,不需要懂得后台程序就可以发表意见,于是民众热情得到了空前的激发。当众多的BSP都争相圈地圈人,走泛大众路线的时候,DONEWS却为吸引“牛”而提供最好的牧场和草料:关于IT和互联网界的最为详尽和专业的评论。套用契柯夫的话说,大牛要叫,小牛也要叫,大牛们整天聒噪,小牛们弯腰吃草,偶尔也抬头叫上几声,很满足。这种窄众模式是很2.0的,当一个网站把同一领域的牛人都汇聚起来,这个网站能不牛吗?
观点
“互联网正在把影响力赋予那些以前不具有影响力的人……这不仅仅意味着乌合之众,就像一个大学教授如果喜欢超女,马上成为超女Fans中面目模糊的一员。草根在今天还意味着,通过Blog的传播,你可以在15个人中面目清晰。大众的Fans和小众的名人——在未来,每个人都可以有两种身份。”
怪癖
1.天不亮不睡。就像在曹禺的话剧《日出》的最后,陈白露说:“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
2.能不动就不动。所以总是电话订pizza,倒不是特别喜欢pizza,也是因为懒。头发长也跟懒有关,我可以承受见识短,不能承受老去理发馆。
3.腰间始终带一腰包。
4.从不换鞋。一双皮鞋一直穿,穿破为止,买双新鞋再一直穿,一般循环周期为一到两年。
5.喜开快车。
RSS  狗狗·李学凌
故事
“如果再出现一个SARS,所有的编辑都不能上班(甚至不能上网),半年后新浪还是最强吗?”这是李学凌来网易第一天,丁磊就向他提出的问题。一个半月后,李学凌用一个更灵活的网站发布系统来回答丁磊的焦虑。网易新闻从此不需要很多的编辑参与,而尽量利用用户的互动性。
这样的模式,李学凌已经不是第一次实践了,比如2000年他参与创业的Fhotocome就是一个同样聪明的图片公司,他们从不雇用专门的摄影师,所有的新闻图片都来自用户。在今天,Photocome已经成为媒体获得图片的主要途径之一。今天9月,李学凌毅然抛弃了网易副总裁的职位和数以百万计的年薪,开始再一次的个人创业。这一次他的模式又是什么呢?
网站
RSS在线浏览,这是李学凌的新赌注。所谓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真正简单聚合”)就是一种包括及时更新的文章标题和摘要的计算机代码,通过专用的RSS网站或者阅读器,你可以把订阅地址导入到自己的网站或者阅读器里。于是你不必每天都一一打开几十个人的博客看他们是否更新了。更重要的在于,定制信息的个人用户将主导信息的流向。
微软宣布在下一代浏览器IE7.0全面支持RSS,这意味着这个热门的技术将迅猛地成为主流应用,同时也宣判了大量离线阅读软件的死刑。但在线阅读网站仍然有很大的生存空间,因为可以利用网站做一些延伸服务。RSS站点的增多意味着信息的泛滥和零散,于是搜寻有效的信息再次成为RSS时代的互联网难题。训练一只嗅觉灵敏的“狗狗”,这是李学凌要做的事情,目前的主要手段仍然仅仅是分类(按类别提供网址)和搜索(搜索RSS而非网页)。但李学凌并不着急,他认为全力经营网站的稳定和速度是让用户信赖的前提,而这其实并不容易。李学凌的启动资金足够他做出十年不盈利的打算——看来,对于准备成为一条老狗的“狗狗”来说,它明白忠诚比聪明更重要。
观点
“毫无疑问,RSS将迅速成为和www浏览、Email、IM(即时通讯)并列的主流应用。97年我见到比尔·盖茨时,他拿出一张名片说,5年之后,你们每个人的名片上都要写上你的个人邮箱。事实上,没到5年,Email就遍地开花了。”
怪癖
1、没有怪癖。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怪的,值得拿出来说事的癖好。
2、不爱写BLOG。我不爱写BLOG不是因为我没有什么话说,而是实在是太多人会把我写的BLOG看成一种公司的理念,并且用我说的话来衡量公司的策略。
3、喜欢开车。我第一次拿到驾照的当天,就带了两个记者,从北京开车到保定。回到北京才告诉他们我第一开车上路。
4、喜欢喝酒。
5、喜欢用电脑。最讨厌看电视。
Podcast  土豆·王微
故事
从“放卫星”到“种土豆”,一个上天,一个入地,王微的人生转折不可谓不大。曾几何时,互联网还是高端的象征,在休斯卫星公司王微负责销售的产品是卫星宽带上网,这样的工作和王微这个拥有一长串留学经历的金领身份很协调。去年的十月初。王微和他的荷兰朋友Marc打高尔夫归来的路上,Marc拿着一个iPod向王微提起了播客。王微听了几个安迪·柯里的“每日源代码”节目后,直觉地意识到,这个东西很酷——每个人从此可以播出自己的声音,这个理解导致了几个月之后的草根播客社区“土豆网”。
网站
每一个新词的意义都受到语境的影响,如果中文音译的“播客”让人理解为“音频博客”是受到了博客热的影响,那么英文原文“Podcast”的产生则和iPod在国外的普及相关,最初的播客软件iPodder不过是把iPod的MP3下载换成了个人声讯的RSS订阅。但这个改变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可以说是摧枯拉朽,从州长施瓦辛格到前罗马教皇二世,从希尔顿酒店的女继承人到说“夫妻性话”的Dawn and Drew,美国社会的几大主题——政治、宗教、名流和性都在播客上得到了反映。
“我选择做‘土豆’,一来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个人的时代,二来这是一个视觉的时代。”这是王微的基本看法,土豆因此一步跨越到视频播客。两个20岁的女孩拿着一首粤语歌曲对口型,节目结束时说了一句:“罪过,恶俗的技术亵渎了影视。”这个用摄像头拍摄的无聊节目“疯女自娱自乐”3个月里在土豆网被观看了75,000次。“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这是放在土豆页面上的一句话,土豆的标志也设计成了假面舞会上的面具形象。表演欲、自娱自乐、随意、好玩,这些新一代城市“贫”民的文化品质在土豆的社区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顺便说一句,土豆的办公室在一个高大的仓库里,很乱,会议厅建在半空中,办公区旁开设了健身区,甚至还有篮筐。装修时的白墙现在已经到处都是涂鸦,那是在中文网志年会期间,来自各地的Blogger们留下的“得意”作品,在那个滂沱的雨夜……
观点
“播客网不是个电视台,不需要你达到多少多少的收视率,才能上来表演。只要这节目有一个人看,它就有价值。”
怪癖
1.喜欢看天上星星。一看到满天的星星就特别兴奋。曾经在Colorado的大草原,方圆几十里就一人的时候看到满天铺开来的星,真是笼罩四野的感觉。
2.因为在北京待了两年,得的过敏性鼻炎的毛病。
3.每天的最大娱乐,就是纽约时报。
4.喜欢把衣服,洗好的没洗好的,扔得满屋子都是。(好像可以直接当作三级片的预告片)
5.床边一定有一盒的纸巾。
SNS  豆瓣·杨勃
故事
豆瓣的创业故事和豆瓣胡同、星巴克、苹果笔记本相关。北京朝阳门外有胡同名曰豆瓣,所谓胡同,高楼环立,仅留其名而已。近有一家星巴克。2004年10月开始,杨勃每日中午来至此店,拎着一个笔记本,泡三个时辰。笔记本是使用了三年的Powerbook,667Mhz,掉漆,但足以完成豆瓣的大半程序。店员摸透了他的脾气,直接端上一个中杯的今日咖啡,偶尔也会问:还有多久上线?
网站
喜欢读书、观影、听音乐的文艺青年很难不喜欢豆瓣,页面类似Google、Flickr,异常干净、舒服。注册后搜索一本书,点击“看过”,或者“想看”,系统会根据你的口味,自动列出推荐书单,几次之后令人惊奇地准确。原理很简单,你的书单总和其他人有重合之处,系统推荐的正是和你口味相近的其他人读过而你没有读过的书。同时,你也可以根据书的联系来选择其他人加入你的“友邻”,并根据友邻的书单来决定你的下一步阅读。
这就有了点SNS的意思。所谓SNS,即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社会性网络服务),依据所谓“六度分离”理论,在人际社会网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豆瓣与一般SNS网站的不同之处,它不以交友为目的,而是通过别人去“发现”书、电影和音乐。更深刻的理解是,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如何确证自我,是通过发现臭味相投的别人……别人就是你。某位网友在发现豆瓣之后兴奋地写道:“就好像一个左撇子,找到了另一个不用右手的;一个不穿鞋的,找到了另一个光脚的;一个睡懒觉的,找到了另一个不起床的。”
观点
“豆瓣所体现的是‘群体的智慧’,一窝蚂蚁可以做出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每年要出几十万本书,没人可能读完所有的书,但是这里面有很多适合你的书而你自己可能不知道,特别是非畅销书。社会性网络的力量在这儿就体现了出来,你可以通过别人的趣味来发现你的需要。同时,这个趣味越偏,书越是冷门,彼此就越兴奋——Everybody is somebody,每个人都是某个别人。”
怪癖
1.马桶上看书没完没了。
2.看电影嘘观众。
3.出门前满屋子转。在随手乱放东西的这点上,我除了电击疗法,什么都试过了,属于完全的自暴自弃。
4.苹果受虐狂。Powerbook用半年就掉漆,中国找不到别的iChat用户,Email净是乱码;更严重的是,因为不是Windows, 一直红眼别人打CS。但是坚定不移地苹果下去,因为在一个方面好到了极至,你可以容忍它所有的缺点。
5. 过马路不看车。这么说吧,徐家汇最川流不息的那条斑马线上经常领着二、三十个男女老幼冲过三排车头的那个就是我。
WIKI  维基百科·时昭
故事:
2003年,从事石化科研的时昭和另外几个维基人将他们喜爱的wikipedia翻译成维基百科——基于万维网写作的百科全书,这个事件的标志性并不亚于应用数学硕士mountain在wikipedia的中文页面上写作第一个词条。现在的58个中文管理员都是通过社群的信任而当选的,时昭差不多是其中最活跃的一个,从发现的第一天开始,他每天都花费大量时间去编纂词条,参与讨论争议词条的正确表述,还有就是为中文维基的发展殚精竭虑。
网站:
1990年代初源代码开放运动正在演变成今天的内容开放运动。1995年,沃德·坎宁开发了这种“任意人创建,后来者修订”的集体写作技术,并用夏威夷语“wee kee wee kee” (“快点快点”)的缩略语“wiki”来称呼,于是内容开放就像受到催促似的飞速发展。6年后,吉米·威尔士应用这种技术,开拓了一部人人可书写的百科全书wikipedia。今年八月,在卡特里娜飓风肆虐期间,互联网用户利用Google开放的wiki地图,在新奥尔良州的每个位置上描述被洪水袭击的状况,以帮助受灾者安全转移。Wiki作为一种多用途的信息交互技术,正在促成信息时代的民主形式。
至于Wikipedia所代表的知识乌托邦,则呼应着个人英雄时代的知识野心。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凭一己之力完成了一部37卷的百科巨著《自然史》,而Wikipedia的算法意味着,500个维基人大于或等于一个普林尼——而网络上可以有无数个维基人。从 2001年至今,维基百科全书已经拥有120种语言的版本,200多万个词条。当然也不乏争议之声,前大英百科全书主编麦克·亨利就曾将其比作“公共马桶坐垫”,看起来干净,但人们不知道前一个坐在上面的是谁。
在中国,Wikipedia并没有受到类似于blog那样的追捧。因为wikipedia排除个人观点,虽然不能保证客观,但可维持中立,去描述争论而不是参与争论——这样的上网方式也太累了。但即使如此,中文维基上也活跃着一批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中国人,他们希望在这个伟大的计划里,中国人并没有缺席。
观点
“不同学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当他们为同一个条目提供内容的时候,这个条目将可以更多元、更广泛地反映各种观点,这是Wikipedia和传统百科全书的区别。如果金字塔象征着传统知识的权力系统,那么平面网络则是这个多元时代的隐喻。”
怪癖
1.喜欢把全部信用卡随身携带。因为觉得这样才有安全感。
2.冬天喜欢穿军靴,觉得特别Cool。
3.完美主义。在维基上看到涂鸦式的废话就恨得不行。
4.不爱理发。不喜欢有人按着自己脑袋,拿着明晃晃的锋利物体在头上乱晃,感觉像被劫持了。大学时曾经留长发,喜欢长发飘逸的感觉。
5.一睡觉就不愿意起床,一起床就不愿意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