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纪事1:架设海珠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21:14
老城纪事1:架设海珠桥(转载)
虾子 收录于2009-07-26 阅读数:
公众公开
■魏民辉
●1933年6月,巴金来广州,海珠桥刚刚建成开通3个多月,巴金说,这是他在中国都市里见过的铁桥中最大的一座。每天,他在桥上经过,这种感受就缩影到散文《海珠桥》里面。
●1938年8月的一天,珠江上的海珠桥上人声鼎沸,各界群众在高呼口号,举行反日大示威。走在队伍前面的,是被人们称为“
国母”的宋庆龄。她神色庄严,领着几千群众,走过钢铁桥梁,预示着艰苦地走向光明的彼岸。海珠桥再次吸引全国人民的目光。
这座连通广州南北的三孔钢梁桥,全长180米,宽18米,中间车马通道12米。未建之前,来往两岸就靠舟楫,一遇风雨,波浪连天,惊恐万状。而一江之隔的河南,商业凋敝,文化落后,难与河北并驾齐驱。光绪年间,已经有人希望架设大桥,并提出利用江岸对开的大礁石———海珠石(后已炸),架设桥柱,再横架桥梁贯通南北。因为没钱,只能搁浅。但仍有人试图筑桥,当然失败。
一、见过世面,决定采用“开合式”铁桥式样
上世纪20年代末,陈济棠治理下的广州百业兴旺,河北车马川流不息,市政当局要员望着滔滔江水的南岸,叹息过后,又萌生建桥愿望。当时广州计划要变成“世界名都”,南北发达,非有铁桥不可。市长林云陔批准这个设想,由市设计委员会筹划。经考察、筹划,桥的位置确定在维新路(今起义路)直达河南厂前街,即南华东路———珠江最狭窄之处,大概200米;而且,维新路在城市中轴线,北连中央公园、市政府、纪念堂等,在此既贯通四周,也加强商务要枢。

这是第一座连接市区珠江两岸的开合式钢结构的跨江大桥,见证了数十年广州的沧桑,而它本身也饱经风雨。
桥的式样讨论中,有两种意见,一是传统的固定大桥;但有人提出,珠江地处冲繁,军舰帆船、轮渡货艇往来如织,固定式的桥梁对维持交通不利,因为桥底距离水面一高,两岸斜坡就拉长,这种格局在闹市之中显得阻滞。热烈的讨论渐渐归于统一,建座能活动的大桥。当时市政府很多人都到过外国视察、留学(孙科时期广州的六个局局长全是真才实学的留学生),见过世面,知道英国1779年在科尔布鲁克建了世界第一座铁桥后,如今世界的桥梁技术已得到很大发展,旋转式、高举式、推动式、开合式的各种活动铁桥都出现了。各抒己见之后,决定采用“开合式”:桥的两端向上展开,用64匹马力的电动机,一展一闭仅用5分钟。为减轻重量,桥面还可以铺木板,洒上沥青。桥上建大桥管理人的住宅,以便随时开启。于是,方案讨论得越来越完善。
民国18年(1929年)春,广州市向社会进行建造铁桥招标,上门应招的三家中,德国公司建筑费开口400万两白银,中国公司开价300万两白银;而美国慎昌洋行最经济———103万两白银。这家美国建筑商,在中国东北等地建设了不少大型项目,信誉度高。自然,工程最终交与他们承建,具体施工的则是马克敦公司,监理是广州工务局。
二、奇怪的事情:发现光绪时曾经试图建桥而未能成功的铁证
当远古的人们小心翼翼走过独木桥时,还不知道什么叫桥墩。后来,建桥的人都知道,建桥首先造桥墩。1929年12月1日开工时,马克敦公司当然照常规先钻探河床。炮口般粗的铁管,从水面垂直钻下,四周用木架支撑,使之不能摇动。再用钻机在管内旋转钻探。经过钻探,出了第一次成果,得知珠江的河床分为三层,上面为浮沙污泥,中间为细沙和黏土的混合,下层为红色硬性的黏土。人们格外注意底层,在水中还看不出名堂,干了后比红沙石更加坚硬,这无疑给广州人带来了好消息,红色黏土可以大大增加桥的承载力。
在珠江,日夜经过不知多少大大小小的船,最高的达8米,桥墩的高度要以此为基础,再加上潮起潮落的因素,以及大桥展开的承受力综合在内。至于桥身,横跨马路的部分也不容忽视,当时汽车格局娇小,更未见双层巴士,维新路口桥下的通道高5米,足可使汽车来往。1949年香港电影《珠江泪》一些镜头就在长堤通道里拍摄的。接着,有人提出,在长堤建一道斜坡,以便让车辆直接上桥。主意虽好,但经考虑,东西之间车辆密集,上斜坡也减少安全程度,最终放弃了。终于,在河南的斜坡为5%,长堤为1.16%,长堤另建人行梯级,人车分流,增加了安全度。
巍峨的海珠桥,全长定为180米,计划桥墩4个,第一和第二,第三和第四之间的距离,各隔70米,桥之中段开合处53米。建桥墩,本来是例行工程,但在珠江,遇到了麻烦。
马克敦的工程技术人员照例测定桥墩的位置。既然要在180米范围筑4个桥墩,根据从近而远的顺序,先测量北岸的桥墩位置。晚上,维新路人迹稀少,人们都进入梦乡。这时,一批人员进入维新路,到人行路面,先用精密钢尺,量一条长70米的直线,这其实是等于两个桥墩的距离。在线的两端,相隔数尺之处各设三角木架一个,悬钢线一条,利用两个吊砣挂在钢线上,将木架左右移动,使钢线与人行道在同一垂直面内,钢线末端各挂重砣一个,再拉直钢线……还要纪录晚上气温、白天气温,测量冷热收缩程度后,知道了广州的白天晚上没太大的差别。
1929年12月1日,到珠江拟定的地点筑铁架,进行打桩。先用钢的长桩打入,围上钢板做围栏,以免江水侵入;抽水,挖泥,将表面浮泥清去。抽着抽着,突然发现下面乱石无数,按原先的测量,这一层应是第二层,还不到硬石层。当然,地理的状况也有例外。整条江布满礁石,横七竖八,高低不平,后来建爱群大厦也为疏通河道炸过一大批。如今碰上沉底的石块,随即布下了炸药,一发令,连续轰隆轰隆声,碎石头冲天而起,炸得粉碎。再调起重机,把坑内剩余的乱石清理到钢板之外。
这时,才发现奇怪的事情,挖下去居然还有水泥的三合土。大家惊呆了,看来前面的石头是人工铺下去的。从怀疑、猜测到证实,仔细分析,断定是光绪时曾经试图建桥而未能成功的铁证。于是,把三合土凿碎才再往下清理。过去只听说有人想建桥,不知道还真的动手了。果然发现下面打了许多木桩,甚至有旧时的桥基。那时的人们,居然也想到用这个地点过江,实在是不谋而合。这回大家真的相信了,一查资料,确定是光绪时所为。可惜那时未有科学论证,也没有资金,失败是自然的了。但可以看出,广州人的先辈,连通河南河北,与今人是如此一致,大任终于落到这一代的肩上。
残余的木桩被人一根根拔起,用水泵抽出浮泥,再用水柱猛冲,冲出的泥土一化验,是实土,按计划在这里打桩。用0.3米的大型四方松木桩,用5吨汽锤打下,汽锤强力地一下一下捶打,一直到木桩不能进入为止。随后,三合土像巨流,倾斜进桩孔,一次,两次,三次……第一个桥墩终于成功了,人们把这消息传遍广州城的大街小巷,引来多少大人小孩白天到现场观看,都盼着珠江铁桥接通那天。毕竟,成功是指日可待了。
三、莫大的喜悦,庆幸找到铺垫法制服珠江
1931年1月底,建第二个桥墩,谁也没有料到出了意外。
按原先的程序,外围的钢板已深入河床之下7厘米,连上面高度共17厘米。到向实土层打桩时,也用7厘米的方桩。这次的汽锤虽然三吨,但有了特别的设计:打下桩头时,桩身有一喷水气管,能将泡在桩头里的水先行吹开(那是气压机喷出的气),汽锤才往下打。桩头没有水浸,打得更稳当。工作时,汽锤上下自如,当、当、当,绝没有水的阻力。气压机对多余的空气装入储存,以备使用。这天,又到了不能再往下打的时刻,该开始倒放三合土了。
黑灰的三合土倾斜而下,倒了3米,围里的水也源源不断地被吸出。突然,不知那里来了一股强大的魔力,有如旋转的气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如同爆炸般的旋转力,把围档里那3米高的三合土的基础,还有木桩百余条,一块儿连根拔起。那雷霆般的魔力,使人们吃惊地瞪着而无能为力,直看着围里的一切,旋转、拧曲,直到被抛出水面。顿时,零散的现场凄风苦雨,周围的人目不转睛,好像看见苍龙怨恨人们打扰它安宁的生活,窜出来发威。
慌乱过后,工程技术人员到场,立即作研究。结论是,水被抽出围后,围内的封闭使浮力大大加强,正如钢铁巨轮,虽然重,也可以被浮力顶出水面。经计算,浮力之大,比全座围档内的全部设施还大百余吨,加上汽轮来往,激起的水力、风力摇荡,地基桩木连带摇动,以致花费了几个月的劳动全部化为乌有。底层的红色硬土,其质与石头无异。桩头用木当然不行,看来要镶上钢嘴。
果然,木桩都安上了钢嘴。机器一开动,卜、卜、卜,巨大的声响向下面捶,捶了很久,仍然没有进入红土的毫厘,加大马力,卜卜卜,钢铁的桩嘴竟然全断裂了。这时才知道,珠江的红色硬土竟然真的如此坚实。
江底的硬土土质结构,能承受多大的压力,一时还难以计算。技术人员再开诸葛亮会,决定换个角度———不钻了,改用“铺垫法”。进行试验时,用角铁组合成一根大铁柱,底部连一块2平方英尺的大铁板,放在硬土上,再加14吨的重量,准备压5天5夜。结果,压了三天,下沉了2.5厘米,以后就岿然不动了。这个结果,给人们带来莫大的喜悦,庆幸找到铺垫法制服珠江。
新的方法启用了,将围内地脚沙石清理干净后,开始下沉一个大铁箱。铁箱里装有5米多厚的三合土,作为地脚,抽水。上次的围档重量不够,这次向粤汉铁路借用了钢轨,加压在围档之上,等于饭碗上放一堆筷子,使其重量大于最高潮时水的浮力。这次,桥墩终于取得了成功。有了两次经验,南岸的桥墩建造得非常顺利。在海珠桥三年多的施工过程中,建四个桥墩占去两年多。
安装桥身当然是顺理成章的,钢材1700吨,全是西门子马丁钢,从外国造好拿到广州装配。铸铁和助力钢筋85吨,用上这些优质钢材,桥的保固期可为30年。架设时,两个桥墩之间的江上,4厘米厚的木板列成一排,每排距离十余尺。上面也横架4厘米厚的木板组成的木排,用螺丝收紧,用斜架木板加以牢固,这就成了建筑托架。人站在上面安装的钢铁部件,每件都编了号,像孩子玩积木一样,逐件对号入座,然后下窝钉。一旦错了就要拆,其烦扰不想自知。毕竟,重的那些大件有十多吨,全靠起重机的长臂。窝钉用空气压力推动铁锤,非常服帖。
雄伟的大桥终于建好时,潮水也日夜为它鼓掌,广州市民包括在珠江那些船家,也欣慰地看着这伟大的作品。桥宽18米,各留3.3米作人行道,桥体可负重20吨的货车,两辆往来。载重量平均每平方英尺100磅,人行路每平方英尺则承受80磅,另加25%作为震动力(注:请数学家折算)。大桥还特别考虑安全因素,设计者周密的设计,使大桥展开时,即使遇80千米时速的暴风,展力也不受影响。大桥每天开启三次,若非指定时间开启,须付10元,军舰等当然免费通行。
当1933年2月15日通车之时,广州城万人空巷,香港、澳门以及海外侨胞都组团回来看羊城千年第一座珠江大铁桥的诞生,胡汉民在桥上题的“海珠桥”三字每个一平方米,熠熠生辉。巴金先生在1938年来广州多次登上海珠桥,写的《海珠桥》一文中说:“我在中国都市里见过的铁桥,这算是最大的一个了。”
广州的河南河北,终于连成了一片。
(后话:在陈济棠的广州空军检阅时,丁纪徐驾机从海珠桥的中孔穿过;抗日战争时,日寇入穗,日机轰炸未中桥梁,但震坏了开合的机械,日本人竟把整副装备拆卸运回日本。)

海珠桥上原建有管理人的住宅,以便大桥随时开启

桥身上“海珠桥”三个大字,为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所书。


海珠桥的开、合设计图,一展一闭仅用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