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纪事:广州“民初”开马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16:05:36

金羊网 2006-01-08 11:25:37

.NoUser { } .Title { FONT-FAMILY: } .SubTitle { FONT-FAMILY: } .IntroTitle { FONT-FAMILY: } .SmallTitle { FONT-FAMILY: } .Author { FONT-FAMILY: } .Source { FONT-FAMILY: } .Abstract { FONT-FAMILY: }

□丁粟

今天广州的马路已是四通八达,高架路、高速公路纵横交错。但人们不应忘记,先辈们为我们这个古老城市的新生,所迈出的大胆而又艰难的那一步。因为直到民国初年,广州的城廓仍如中世纪的一座城市——

“秋城韵晚笛,危榭引清风。远气疑埋剑,惊禽似避弓……”这首叫《秋登广州城南楼》的五言诗,是梁武帝时一位叫“江总”的官所写的。南楼当然属市中心,可他的眼里的广州还是一片田园景色。二千多年里,广州城由小变大,也走过艰难曲折的路。

1

从抗日战争胜利的第一个元旦起,中国实行车马靠右行的规定。这是城市有了马路之后才有的必然动作———

1946年1月1日零时,天色浓黑,微风吹拂,人们早已睡在梦中,突然,广州城的上空响起刺耳的汽笛声,尖锐得像要撕破黑夜带来的梦境。孩子一下惊醒了,惶惑直坐起,本能地以为防空警报,安静的大人却马上劝他们:没事,睡吧,睡吧!孩子似乎意识到什么,又趴下睡了。原来,从抗日战争胜利的第一个元旦起,中国实行车马靠右行的规定,广州市电力处及消防总所,在零时鸣放汽笛5分钟,同时发动全市警察、青年学生,在市区12处马路口担任指导行人工作,事前,他们已在广东省立民众教育馆展览汽车模型,以及挂上汽车靠右行的图画,这都是城市有了马路之后才有的必然动作。如今,一个“甲子”过去了,让我们一起回顾广州初开马路那段不平静的经历吧———

2

当年游广州,到处是闸楼闸口,

晚上就各自关闭,真正是画地为牢———

广州又名羊城,既是城,就会有城墙。古代广州城墙内的面积,大致等于旧越秀区大小,今天考古工作者在北京路挖掘出古代不同时期的街道,在中山四路原儿童公园内发现了南越王公署等古迹,揭示这里自南越国以来的2000多年一直是羊城的核心地带。1907年德国出版的《广东省城内外全图》所注明的OLDCITY(老城)也大致是上述范围。城楼上有炮台,城墙5米厚,总长度为7.5公里,东南西北设有城门,城门有照墙遮蔽,前面设有关卡,守门兵弁居其旁,车马出入只能左右分行。虽然宽畅一些的街道上有马和马车行走,但人们只叫它们做街、里、坊、巷,都用闸楼闸口拦开。如今天最热闹的中山四、五路当年叫惠爱直街,今文明路当年叫文明里,翻开《广州城坊志》一书,都是“西湖街”、“米市街”、“西关”等名,并无“马路”一词。可以想象,当年游广州,到处是闸楼闸口,晚上就各自关闭,真正是画地为牢。“豪商大贾、珍物奇货亦于斯焉萃,往往轮相轧而蹄相摩也。”那时不像今天有完整的施工维修队伍,所以广州城历来都是时好时坏,早就有人哀叹:广州“近世以来,街衢残缺,砖石龃龉;每风雨连绵,则沮洳艰行。国家承平七十余年,未有能修治之者,岂非缺政欤?”到民国初期,这种状况仍然未有改变,广州城廊正如中世纪的一座城市。

3

张之洞倡建长堤,街上的人力车和马车逐渐取代轿子也是从这时候才开始的———

最早提议修筑道路的,是两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是河北人,出生于1837年,是洋务运动后期的首领人物。在浙江、四川等地也管过政务、办过学等。1884年中法战争,张之洞主战,被派来广州。后来因朝廷议和,他只能感到“人微言轻,无术挽救”。他是有抱负的人,在广州建立“三君堂”(纪念虞翻、韩愈、苏轼),开办广东钱局、广雅书院和广雅书局等。

清光绪12年(1886年),张之洞看到广州交通闭塞,车来马往十分不便,建议在天字码头兴筑120丈的堤岸,但是筑堤工程花了17年时间,才完成了100丈,其效率是惊人的低。光绪29年(1903年),32岁的两广总督岑春煊(广西人,1861年~1933年)再度招商兴建长堤,也干了差不多十年,至1912年11月5日竣工。此堤东起川龙口,连接东门外东沙马路,西至西濠口直达黄沙,全长2000多丈。清末广州的另一条马路名叫东沙马路,光绪32年(1906年)3月动工,一年后完成。此路自东较场,经东明寺、牛王庙,到达沙河。长堤与东沙马路可算作广州马路建设之滥觞,街上的人力车和马车逐渐取代轿子也是从这时候才开始的。然而这两条道路都避开了城建马路最大的矛盾———拆城,它们地处沿江或郊外,不用拆城墙便可兴建,但城内不拆城墙是建不成马路的。

4

拆城墙建马路,直到1918年,广州市只有

马路6公里———

无论是政府,抑或市民,都已经感到城墙是个累赘。城区大了,走一段又碰到十米以上的高大城墙,一个小城门口经常堆满人流和排队的车马,如果天寒地冻,刮风下雨,更不厌其烦。所以,建马路就必须先拆掉城墙,是上下一致的呼声。1913年2月,广东首届省议会在大东门的清谘议局旧址召开,120名代表经过一番议论和探讨,通过了拆城墙修马路的决议。可是,那个时候国家动荡,岭南战争频仍,如国家有刺宋(教仁)案的发生,第二次反袁(世凯)斗争等,都引起一阵阵骚乱,加上市政府缺乏资金,只能动用在军阀混战中的残兵败卒,或正在服刑的囚犯去从事拆城墙和修马路,拆拆停停,城墙不断在拆,道路却停滞不前———1918年,广州市只有马路6公里。

谁都知道,修路这类公共事业要有专门机构、专人负责,但是广州没有。所以,到1918年10月22日,广州市政公所在育贤坊禺山关帝庙内(不久政公所迁到惠福路大佛寺内办公,这里办起广州第一个市场———禺山市场,即今文明路禺山市场)成立,才终于有了第一个市政工程管理机构。时任政公所总办的是广东省财政厅长杨永泰,有钱有权,当然顺理成章;协办是省警察厅长魏邦平,坐办是省财政厅官产处主任曹粲三(汝英)、会办是孙科。而建设经费,主要来自变卖旗产,就是满清时霸占的财产。会议还决定建立派出所,以便有些事可以让警察协办,也有个地方管理,方便老百姓。

5

人们知道,北京、西安等古老都市的马路都是笔直大道,为什么广州的又短又弯?

1919年,开始了大规模地拆城墙和修马路,如此兴师动众,麻烦固然不少。广州那时并没有严格的城市建设规划,人员流动也很大,清初尚可喜领兵杀入广州,屠杀了许多人,后来四乡的人又陆续进来,最早是用竹木建房,后来用砖瓦,但基本还是平房,建的位置更是天南地北到处都是。如今拆城墙,首先从易到难,先要拆掉靠城而建的房屋。当然,这也并不容易。人们知道,北京、西安等古老都市的马路都是笔直大道,为什么广州的又短又弯?重要的原因是,广州修路时的计划,被让有权有钱的人所左右,他们都不愿让马路捅崩了自己的“窝”,所以,市政当局在无法协调的情况下,只求通,不求直。

曹汝英当过两广大学的老师,出国到欧美考察多时,心中有了谱。他亲自作出测量和规划后,施工部门首先拆西门口的旧城基,并在城基上修路。沿线被指定拍卖的房子,如限期不迁,警察会前去强拆,有违抗的可以开枪。但习惯势力却难以改变。北洋政府的国务总理梁士诒是广东人,他电告莫荣新、杨永泰等,要求保留“梁千乘侯祠”,于是只好修改路线。拆一德路石室附近城墙时,石室不少房子靠近城墙,教堂神父已把领地内的房子拿去出租,每年收回租金,如大新街,玉子巷等每年就收300多两银子,所以极力反对,令工程被迫停顿。后政府允许教堂在核准地段多建楼房(不限高度),才算达成协议,工程得以继续。当然,有的也出于对文物保护的考虑。开辟文德路时,时任潮梅镇守使的刘志陆写信给魏邦平,要求保留府学东街的刘家祠。要躲避刘家祠,就要改变路线改拆孔庙(今市一宫内)的一部分。此举真是“就得姑来失嫂意”,令时任孔教会长的林泽丰大为紧张,致电北京的广东籍京官,要求杨、魏改路线,还扬言铸杨、魏二人铁像跪在广府学宫(今市一宫)门前示众。发过电报,还散发传单,引起了风波。后经市政公所公开答辩,并向北京的粤籍官绅解释所拆的只是靠近学宫的文昌宫(又名万寿宫),事态始告平息。过去的中华路(解放南路)不能直通珠江,因为有基督教青年会和法国人开的韬美医院挡着,不能拆,只能绕靖海路才出江边。而百姓也在考虑自己的利益,在兴建惠爱路(今中山路)时,市政公所下令五日内拆除西城门及惠爱七约铺户,时各铺户居民“闻斯恶耗,有如晴空下霹雳,种种忧愁情况,莫可名状。”(1919年9月5日广州《国华报》)居民开会,呈诉政府,请求延期拆迁,并未得准。有的市民在西瓜园附近贴出春联:“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拆城明日迁”。可见,由于各种利益的关系,形成巨大的阻力。但是,由于政府果断的决心,虽然也作了妥协,仍然向前推进。修路时,也考虑现代城市的消防需要,对一些路段拓宽处理。

1921年,市政公所改为市政厅,同时设置工务局。1923年10月,市工务局开辟靖远、德兴、同文、永安、荣阳、十三行街时指出,这6条街地当冲要,商务繁盛,5500尺的街内共有800多个商铺,街道狭窄,交通不便,以致易生火患,历年每遭回禄,焚至百数十家,损失甚巨。街道视不同的情况拓展不同的宽度,如靖远街、同文街、德兴街等开辟为12米宽的马路,附近的同兴街、源昌街、晋源横街、永安街、德兴北街等拓阔后的宽度为7米多,正兴街、正兴大街及荣阳大街南段为6米,德兴街中段为5米,荣阳街北段为4米。街道阔了,防火救灾才有一定的保障。曹汝英还学习外国经验,在拆城的时候,留出了数处公园的空地,最大一块就是当今的人民公园。今天的老百姓在那里休息时,不要忘记这些先辈。

经过一段努力,广州城内最早修筑成的马路有永汉路、大德路、德宣路、大南路、文明路、越华路、一德路、泰康路、万福路以及太平、丰宁、长庚路(今人民路)等,广州城有了“马路”的称谓,有了马路与内街之分。7年后,即1928年,广州市共完成马路建设35公里。

6

看风水乘机改路名、成珠茶楼被“破心”要索赔……广州初

开马路故事多———

初步的成功使老百姓看到了曙光,现代城市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好处。有了马路,车多了。早期,广州全市的“出租车”就是200辆人力手拉车,到1915年,马来西亚华侨已经可以在广州兴办“计程汽车”,成为广州最早的出租汽车,市政当局也计划加大马路的投资力度。1929年底,广州市工务所制订道路建设计划,名曰《工务之实施计划》。按此计划,1930年至1932年广州市将兴建96条马路,其中市内61条、郊区35条,马路的总长度增加到114公里,其中市内80公里,郊区34公里。

广州的马路是东西向多而南北线少,如由西门直街(今西门口一带)经陈家祠、西门口到荔湾南约,全长1750米,宽18米多。此路可连东华路而抵东山,是广州东西线最长的一条马路。但广州的地形水道是自北向南,东西向的马路不适应城内水渠的流向,应尽量开辟南北向的马路。最早被推行为试验路的东西、南北向各两条马路,东西向是:积金巷直出南岸河边、天官里至沙河马路。南北向是逢源街直出到仁威庙附近、河南刘王殿以南的马路。由于东西向的马路受阳光直射最多,若铺设沥青路面最易溶坏,故东西向铺设的是水泥路。

除开辟马路之外,广州还有120多条街道要拓宽,各街开拓的宽度也不尽相同,如太平路(今人民路)的状元坊是24尺,长寿路的长寿西街是16尺,永汉南路(今北京路)的东横街是20尺。

又有修马路时乘机改名的,1930年5月,原打铜街与太平街一带马路即将竣工,市民卫汉基向工务局呈报,虽打铜街各商店多以打铜为业,但因该街名冒犯火星,故自清道光年间以后火灾不断,众街坊请求更改街名。结果,定名为光复南路。

除了城内的马路外,还考虑向郊区发展,包括今天的东山竹丝岗、青菜岗(今建设六马路)等。政府在那里开辟新的住宅区,配套上新的马路,吸引人们到“郊外”居住。马路与人行道(时称人行路)的建筑费用,由两旁住户和商铺负责,以平均计算,铺面每尺征费9元,铺内每单位地征费60元。工务局在修筑马路时会编印出版一本《筑路征信录》,内有新马路(街道)的图纸、拆迁报告、工程费用及收支表和各种文件。拆迁费按该铺面价值三分之一发。未持有铺底登记证,但经营5年以上者,赔铺面价值百分之一。1930年,市工务局主持开辟河南二马路,刚好从漱珠岗的成珠茶楼中间穿过,茶楼被“破心横铲”,剩余两角,不值一文。为此,成珠主人梁毅向广州特别市政府告状申诉,要求赔偿5万多元。经市工务局局长程天固报告市政府,最后只赔偿5千元了事。

经过努力,广州终于有了现代城市的大马路。程天固看着新建成的马路,曾兴奋地说:“夫以目之所睹,足之所履,气息之所吸触,出入之所径途,昔之狭隘者,今之坦荡宽平;昔之污垢泥泞者,今则清洁舒适。由今视昔,其良窳相去大有径庭矣。”程氏的感叹与成珠茶楼的损失,都是民国年间广州马路开辟的真实写照。

(侯颖/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