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波:桥垮墙塌的时代细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4:57:46
2007-08-16 10:22:01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无限杂思之刘洪波专栏
前一些小时,我知道有一座堤溪桥,这也是一座石拱桥,刚刚建成,在拆脚手架的时候垮了,这座准备走汽车的桥,连一个人也没能从它身上走过去,已经压死了不少人。
前些天我知道有一座九江桥,这座桥是钢筋混凝土的跨江大桥,被挖沙船撞上了一个桥墩,垮塌两百米。
前几年我知道有一座彩虹桥,一队武警在上面齐步走,把它给走塌了。那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的拱桥。
前几十年,我很小的时候,知道中国有一座赵州桥。这是一座石拱桥,经历1400年时光、遭逢10次洪灾,8次兵乱,多次地震,依然长虹卧波。
中国古人真担得起李约瑟博士对他们造桥水平的表扬。那个叫李春的工匠,带着一帮古代民工,吭哧吭哧就能造一座桥来见证1000多年的风雨、洪水和地震,真的不可思议。
湖南凤凰县的堤溪桥8月13日刚刚塌下,新华社又报道安徽凤阳塌了城墙。时间却是在凤凰塌桥的前些天,7月19日。从凤阳塌墙到凤凰塌桥,可谓一声赶一声,似乎也不枉凤凰和凤阳这名称上的阴阳搭配。
凤阳倒塌的城墙也是新修。作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的明中都皇故城午门修建工程,刚建成的午门东翼楼南墙全部倒塌,西翼楼南墙情况危急,不得不主动拆除,东西翼楼很可能也要拆掉重建。
不用说,建城墙又是中国的强项。历史上不知有多少威武活剧,都是在城墙上上演,中国的战争多是攻城拔寨,因为在中国只要有城,便要有城墙。甚至可以说,整个中国就是在城墙之中,很多网民踊跃行动,拼来一个“世界新七大奇迹”的荣誉,就属于万里长城。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能修城墙呢?
关于城墙上的历史活剧的描述,往往是多种破坏性办法齐上,灌水啊,挖地道啊,炮轰啊,爆炸啊,还大多要几个月才可以见效。凤阳古城的老城墙,已历经600多年风雨和人为摧残,现在倒好,刚重修起1年就自行垮掉——这次可不像雷峰塔的倒掉:谁也没有去偷砖,谁也没有去挖墙脚。
真是奇了怪了,不就是夯土垒砖的活计么,竟也做不上腔。我坚信,这不是技术问题、能力问题,历史材料可以说明也不是文化问题,那么,除了制度问题还能是什么呢?
必然有人要说,凤阳塌墙、凤凰塌桥,都是细节事件。我承认,要当做细节事件也未尝不可,但要塌多少道墙、塌多少座桥、塌多少栋楼、塌多少眼井,才算是大节或整体事件呢?如果到处都是这些细节,“和谐社会”恐怕连影子都不会有了。建筑要倒掉,矿井要死人,会场要失火,船舶要沉水,药品要做假,吃饭能中毒,做官就贪渎,作吏就凶残,如此等等,每一样都是孤立的,细节上的,每一次都是个别的。要这样看待,管中窥豹,一叶知秋还有什么意思呢?
生活就是一个个细节的日常流动。生活品质也好,“综合国力”也好,不在统计报表之中,而在一个又一个需要面对的具体场景里面。马戛尔尼在短短的行期中,见到了盛世乾隆的一些细节,就知道它是何等虚弱;北洋舰队真是强大,“亚洲第一、世界第八”,但他们会在炮管上晾晒裤子,这种绝非刻意为之的、不经意的细节标示了它的战斗力。
我坚决反对细节决定成败的说法,细节是被决定的。细节反映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组织、一个机构、一个人的品质,这种品质决定了细节,也决定了成败。腐烂的细节,崩塌的细节,映现了辉煌的釉彩、陶醉的神情之后的破败。
一个时代的所有细节,足以描画那个时代的面目。
(作者系杂文家)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shiping/200708160496.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