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大学中文“阵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49:38
针对沪上4所高校将语文科目“踢”出自主招生考试的“语文门”事件,中文学者集体回应——

捍卫大学中文“阵地”


日期:2010-02-24 作者:徐晶卉 来源:文汇报

 

放眼大学,除了数理化之外,另一门工具学科——英语,近年来迅速崛起,正在侵吞大学语文已日益边缘化的地位。                    
    ■本报记者  徐晶卉
    
    在沪上多所名牌大学今年的自主招生考试中,有4所高校在选拔理科生的试卷中,都不约而同地省去了语文考试。这起“语文门”事件如同踩到了一个地雷。
    
    有学者认为,“语文门”事件关涉的不止是一次大学选拔考试,而是在大学里埋伏已久的“中文危机”的一次集体爆发。
    
    “必须捍卫大学里的中文阵地!”很多知名学者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一桩发生在今年沪上高校自主招生中的“小事”,竟把大学里很多做着精深学问的人文学者给惹怒了!
    
    沪上多所名牌大学今年的自主招生考试于上个月密集举行,而其中有4所高校在选拔理科生的试卷中,都不约而同地省去了语文考试科目。这起“语文门”事件如同踩到了一个地雷。一时间,网络上争论“语文考不考”“语文要不要”的口水仗打得天昏地暗,有人认为“大学不考语文并无不可”,也有人大喊“不考语文是一次高素质的低能行为”。
    
    不久前,位于华东师范大学王元化研究中心的一处会议室里,多位沪上学界的专家、教授们自发举行了一个特殊的“民间”研讨会。“我们无意于批评部分高校自主招生中的做法,但我们必须要反思,我们的语文教育究竟怎么了?”在华师大文学研究所所长胡晓明教授眼里,“语文门”事件关涉的不止是一次大学选拔考试,而是在大学里埋伏已久的“中文危机”的一次集体爆发。
    
    “必须捍卫大学里的中文阵地!”在这次会上,很多知名学者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重理轻文  谁踩了语文的尾巴
    
    大学出现中文危机?若不是此次“语文门”事件上演,很多置身圈外的大学教授还沉迷于“中文热”的幻象中。他们在日常的学术交流中感到,近些年中文在海外很是“风光”,想学中文的国外学者和留学生越来越多。已经有统计显示,2010年底,学习中文的外国人将达到1亿;而目前全球已有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还有50多个国家的260多个机构提出建立孔子学院的申请;中文在社会上的认同度也在不断增加。
    
    “这些都是表面繁荣而已。”包括胡晓明在内的很多中文系教授们,坚信大学里的“中文危机”已经严重到必须引起警觉、采取行动的程度了。
    
    胡晓明不得不拿他的学生们“开刀”:“现在很多大学生根本不用写文章了,因为任何文章网上都有范文,要什么有什么,只要掐头去尾加工一下,一篇体面的文章就诞生了。所以很多学生的写作能力都退化殆尽,堪称语不成句。新技术下的技能衰退,这是很可怕的。”
    
    “有人认为理工科学生语文不好没关系,这样想就大谬了!”为了力挺胡晓明的观点,与会学者、上海师大图书馆名誉馆长曹旭举了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越来越多的家电和高科技电子产品的说明书,读起来晦涩难懂,但其中并没有错别字,也没有句法问题。“这些说明书的作者是谁?不正是那些虽懂技术、但语文没学好的理工科背景的人么?”
    
    事实上,大学里的“重理轻文”由来已久,但此次上演的“语文门”事件还是充当了一根导火索——中文教学被逼到无路可退的境地,中文系的教授们终于忍无可忍。
    
    “我看到网上有很多人在讨论‘语文是否要考试’的问题,许多人认为‘语文是工具,能沟通、能说话就行了,不用考。’光看到这个辩论我就很心痛了。”胡晓明谈到这一点,显得有些激动,他甚至用“阴谋”两字来概括关于“语文是否要考试”的辩论。在他看来,语文是中华民族,用以安身立命的根,这一点丝毫不用去辩论。“这场辩论持续下去,将成为一个大陷阱。这就好比去辩论‘在美国要不要考英文’‘在法国要不要学法语’的问题一样愚蠢。”
    
    甚至有不少学者认为,包括语文在内的文科教育在大学的日益疲软,与“目前高校领导层多为理工科背景出身”有直接关联。“现在在中国各大高校,校长大部分是理科出身,文科泰斗有几个?甚至在初中高中,拥有话语权的也是理科老师,文史哲老师集体失语。这样的机制下,语文能不边缘化么?”一位与会学者指出,这是高校中文理之间的“不公平”。
    
大学中文Vs大学英文,失守的地盘为哪般
    
    撇开“语文门”不谈。放眼大学,除了数理化之外,另一门工具学科——英语近年来迅速崛起,正在侵吞大学语文已日益边缘化的地位。由于同是语言科目,两者之间难免存在比较,失衡愈发“显眼”。
    
    这在学科设置上可见一斑:除了文史哲专业,“大学语文”在越来越多的高校课表上已失去了踪影,大学英语却放在了每个专业的重要位置,甚至连不少大学的中文系也受到波及。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09级学生小王为自己设定的4年大学目标是:大学四、六级英语过关、中级口译过关、争取考过高级口译笔试、考一次雅思、学一门二外、学会计。
    
    把更多的学习时间花在考证和技能学习上,这已经成了大批文科生的学习目标。因为在如今的大学,评价一个学生是否很“牛”,硬标准无非两条:一是专业课学习得如何,二是手里有多少英语和计算机考级证书。由此,许多学生坦言,他们对于语文基本功的练习,已压缩至考前的最后三天,即被理科生形容为“考前疯人院”——疯狂背书。而中文系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大学里的调剂专业大户——分数不够高,就被调剂去读“语文”。
    
    临时抱佛脚的大学语文,被调剂的中文系学生……大学里的中文地盘失守,似乎征兆不少。
    
    华东师大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杨扬,为大学里日益严重的中文危机找到了一项新的“佐证”。他痛心疾首地告诉记者,这几年来,他看着华师大校园边上一家家人文书店都关门了,唯独几家考试书店还开着,里面卖得最好的是大学四、六级英文真题集。而就在一年之前,复旦大学周围的“左岸”等人文书店也“不支倒地”。背后的原因不言自明:支撑着中文学习的大学学子正越来越少。
    
    同是语言学科,为何大学语文和大学英语的境况如此悬殊呢?
    
    “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看,这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作祟,因为学好英文找工作更加容易。”华师大哲学系主任潘德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学里英语学习气氛浓郁、而中文日渐式微,最重要的原因是政策导向。比如出国留学,首先选择外语好的学生,而非母语好的学生,那么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去学外语。“政策就像指挥棒,人都会受制于导向,从而决定自己的所作所为。”
    
    对此,华师大中文系一位教授也表示同意:“如今的大学中文系,能真正沉下心来读书的学生不多了。大三、大四的学生都跑去找工作,英语好能让他们更容易找到饭碗,母语学得如何没人问津。”
    
“翻译腔”问题  凸显大学生母语缺失
    
    高校学生放下大学语文,纷纷去学习英语,这么说来,英语水平应该很高了?
    
    不,事实并非如此。
    
    不妨看看这段英译中:用火箭进行研究已证实了人们早就有过怀疑的大气层的一个中心在距地面约30公里的高空的“高温带”的这种奇怪的事实。
    
    “读下来感觉如何?是否有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华师大应用语言研究所所长潘文国说,这种典型的“翻译腔”在外语专业学生、甚至是整个翻译界都非常普遍。而出现这样的问题,不是英语没学好,而是语文学习出了大问题!
    
    潘文国告诉记者,现在很多“英语学习很刻苦”的大学生,翻译的内容简直令人啼笑皆非。在上海的一次翻译资质考试中,曾有一道汉译英题,要求翻译“富贵不能淫”,有人将这句话翻成了“Berich,but not sexy(富贵,但不能性感)”。去年,媒体更爆出了学者将“蒋介石”翻译成“常凯申”、把孟子翻成“孟菲斯”、把孔夫子翻成“康夫舍斯”的学术笑话,一时造成轰动。
    
    “很多大学生的翻译,根本让人看不下去。”潘德荣曾经找一些懂德语的博士生,翻译哲学家伽达默尔的作品。但他发现,“产出”的译文语言晦涩、故弄玄虚,连这位教授自己都看不懂。“这已不是翻译的问题,学生们把德语的意思都表达出来了,但读者就是看不懂,这是基本的母语思维方式的问题。”
    
    究其根本,“翻译腔”暴露出的,是大学生们的母语缺失。曹旭在接受采访时一针见血地说,母语就是民族母亲的“母乳”,“母乳”里有各种营养,道德、文化、学术等等,语文就是一个平台,在各个时期提供营养品。“现在的大学生,到了大学就不再学语文,母语水平只停留在高中水平,深刻的意境表达不出来,怎么能翻译出优秀的作品?”
    
    作为培养对外汉语教育人才的资深人士,华师大对外汉语学院院长吴勇毅对大学生的母语缺失,显得更加忧心。
    
    “翻译讲究‘信、达、雅’,中文翻成外文,说是翻译,不如说是重写。如果不能追寻到母语本身的文化规律,缺失人文精神,翻译就没有意义。”正如著名诗人余光中所言,“如果译者功力不济,就会困在外文的语法里无力突围”。
    
    让吴勇毅更感忧虑的是,大学里的中文危机,其实不仅是象牙塔里的问题,也将祸患海外的“中文热”。“很多人说语文教育存在‘外热内冷’的危机,在我看来,‘外热’也危机重重,现在中国派出去的师资力量,外语底子很好,汉语底子不好,无法将母语的精髓教授给别人,怎么能保证中文学习者的兴趣长久存在呢?我们首先要维护母语,才能更好地让母语走向世界。”
    
中文学者理性反思语文教育弊端
    
    外语“攻城略地”,语文日渐式微,包括中文学者在内的一批学者都发出“捍卫大学里的中文阵地”的呼吁。
    
    就在2009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头版撰文《汉语,为你欢喜为你忧》,该文提出,“如果没有坚决有效的措施制止英语侵入汉语现象蔓延,若干年后,汉语将变成汉英混杂、不汉不英的语言,汉语将不再是一种独立的完整的传情达意的语言体系。”
    
    继该文引发网络上一场轰轰烈烈的汉语保卫战后,此次的“语文门”事件堪称将校园里中、英语学习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以致于不少网友在网上呼吁“要保护大学语文,废掉大学英语”。
    
    日前,教育部语文新课标负责人巢宗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了这一话题:“我们并不排斥外语,外语要学,而且要学好;但多样性存在的前提是,必须要使主体性有保证。高考自主招生考试形式可以探索,但母语必须在考查范围之内。”
    
    可以看出,在一轮爆发式的焦虑过后,更多的中文学者也更加理性。不少学者开始反思起语文教育自身的问题。
    
    “很多人对语文丧失了兴趣,语文教育是有责任的。”语文新课题标题组成员方智范说,这些年来语文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枯燥。语文能力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抽象思维能力。然而,现在的语文教学用教外语的方式进行着,高度知识化、高度理性化、高度标准化,排除了情感、直觉、兴趣、人文的因素,这些都把“语文”本身榨干了。
    
    “把语文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转嫁到外语上去,这是逃避责任。如何化解中文危机,高校要引起重视。”潘文国由此呼吁:“高校要用好自主招生的权力,要在教育中注重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别让大学沦为技术培训的职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