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散记1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7:11:47

泰山半日游

 

早晨6.30分,王可伟先生的司机小周来到宾馆,为今天的旅行做准备。说起来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这位小周师傅的办事能力很强,言谈举止,彬彬有礼,忙而不乱。早餐桌上,小周告诉我,电力部高严部长来山东检查工作,省局有个重要会议,王可伟先生必须参加,所以委托他陪同我们游泰山。

宾馆的门前,停着一台新“蓝箭”,这是关内各省最高档的旅行车。我们与司机上车以后,发现车的后座上坐了一位腼腆的中学生。周师傅介绍说,这是他的儿子,在班级是数学尖子,参加市里奥林匹克大奖赛得过名次,但就是不愿意说话。为了增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他想过很多办法。这次上泰山,就是想让他跟着爷爷奶奶开开眼界,培养他学语文的积极性。这孩子有一副圆圆的脸庞,眉宇间透着秀气,鼻子上架着近视眼镜,后面是一双充满稚气的眼睛。

汽车在104国道上疾驶。公路两旁的田地里一片旱象。通往村屯的土道上,不时有机动车驶过,扬起长长的烟尘。路边的房屋和院落都罩了一层灰,看起来这一方好久没有下雨了。周师傅说,昨天晚上他一气看完了我送给他的那本小册子《旅欧见闻》。他是个很健谈的人,对德国餐厅那个风趣的老小姐、波兰的警察与小偷,还有日内瓦联合国总部的会议厅,都感兴趣,并提出了一些细节,让我再作些介绍。他的儿子听得很认真,不时地跟着大家笑一笑,只是不说话。

周师傅开车不但快而且稳,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跑完80公里的路程,到了泰安。这是一座历史悠久并被重新包装了的城市。宽阔的马路,高耸的楼房,一座座疗养院,还有参错其间的花坛绿地,照比十年前我来这里的时候,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汽车离开市区,沿着盘山路上山。一路上轿车、面包车、大客车一辆接着一辆,排成了长龙。在路过龙潭水库的时候,碰到一群登山归来的人,他们疲惫地拄着手杖,摇摇晃晃地走着。看样子是看完日出,步行下山的第一支队伍。

九时整,我们的汽车开到中天门停车场。稍稍休息之后,就排队乘上缆车,向南天门进发。所谓高空缆车就是一个挂在缆绳上的吊罐,里面坐满了人。缆车在滑动前行的时候,微微地随风摆动。站在我旁边的一位女青年很害怕,紧紧地依偎着她的男友,不住地问:“能不能掉下去?”我从眩窗向下望,俯瞰群山,只见峰峦起伏、叠嶂连绵。突然,远方一阵浓雾袭来,我们立时置身于云里雾中,觉得天地间一片苍茫,疑幻似真,扑朔迷离,惊心动魄。在浓雾飞过以后,一片阳光倾泻而下,缆车也快到南天门了。

下了缆车,我们跟着人群向山上攀登。这里的山路很宽,全用条石铺成。周师傅的孩子充当起摄影师,不时地为大家拍照。一位高个子老道,鹤发童颜,红光满面,身上飘逸的道袍,衬托出不同凡人的仙风道骨。他按着S形路线,在人群中穿插,健步如飞,转眼之间赶到前面去了。还有两位小脚老太太,背着香袋,走一步鞠一躬,看样子是到前面庙里烧香还愿的。那个虔诚劲儿实在是让人感动。

泰山上的碧霞祠里,游客如云,香烟缭绕,里面供奉着泰山之王——碧霞元君,民间称作泰山奶奶。据周师傅说,泰山奶奶的香火非常灵验,不论是谁有了灾难和疾病,只要上山来诚心地向她祷告一声,都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在我们前面有一男一女,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女的已经跪在蒲团上,正在扯那个男的。不知是因为害羞,还是什么原因,男的死活不跪。出了碧霞祠,大家开始猜测这二人的关系。有的说是热恋中的一对情侣,要在泰山奶奶面前山盟海誓。有的反对说,那个男人敢拒不下跪,说明他们已经结了婚,可能是想要求个儿子。还有的说,这是给丈母娘祈求保佑,姑爷子表现不够积极。真是各抒己见,不一而是。

登上一个平台,来到号称“天街”的地方。这里自古就有街市,如今展示在面前的也是一番繁华。一家家饭店,一排排卖纪念品的摊床,还有旅馆和出租棉大衣的店铺。人来人往,热热闹闹。在一片叫卖声中,间杂着人们侃价的声音,只是很少成交。

在周师傅父子俩的搀扶下,我们顺利地登上了玉皇顶。这时,太阳已经老高了。遥看东方,云海茫茫。站在山顶,好像置身于天际,真有飘飘如仙的感觉。难怪孔老夫子会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叹啊。我们依次看了秦始皇的无字碑、玉皇阁、孔庙、丈人峰、舍身岩、还有唐太宗的《纪泰山铭》。

为了赶时间,我们匆匆奔向南天门,准备搭乘缆车。谁知我老伴游兴未尽,提出由南天门徒步下山的建议,立即得到了那位中学生的支持。我说:“你们听没听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可是吃过苦头的”。为了让他们心服口服,我们来到南天门的下山口。

站在这里往下看,真是让人惊心动魄。那路好像一架天梯,又像顶天立地的一幅挂画,飘在山崖上。登山的人群,蚂蚁似地排着队,在慢十八盘,快十八盘上蠕动,这情景让我想起了十年前,在绵绵细雨中登泰山的那次经历。

记得那是电力部举办的厂长培训班搞社会调查,我和龙井电厂的王春日厂长分在一个组。大家为了照顾我们,安排上山下山都乘缆车。可是,我们偏要跟着队伍走,想要完整地看看碑刻和沿途的秀丽景色。就在徒步下山的过程中,这路让我们吃尽了苦头,真是亲身体会了“上山容易下山难”的道理。

所谓紧十八盘的山路,几乎就是90度的登天云梯,台阶高阶面窄,每上一步都需要费很大的力气。上山时,只要不回头不往两边看,一般不会胆战心惊。但是,下山就不同了,只能是背靠着天梯,一步一步往下挪,两条腿软软的,魂不附体,因为下面就是万丈深渊。由于是冒雨登山,所以时而有片片雨云从脚下飘过,山风撕扯着衣襟,蒙蒙细雨淋在身上,与冷汗交融在一起。好像一步不慎就会跌到地狱里。到了慢十八盘,情况好了一些,只是因为台阶的高差太大,两条腿已经被“触”得疼痛难忍、酥软如泥了。我和王春日厂长互相搀扶着,冒雨浏览沿途的景色。风雨中的云步桥、经石峪、壶天阁、五大夫松等景点,自然别有一种韵味。我们踏着脚下的绿草山花,看着前后冒雨行进的人群,这不就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吗?

我们赶到中天门的时候,考察队的其他队员已经等候多时了。在雨中等人的心情,可想而知,埋怨之声不绝于耳。乘车返回宾馆,我们两个老头一连七天腿疼得不敢挪步。通过那次实践,我扎实地记住了“上泰山容易,下泰山难”这条古训。

我将那段经历说完以后,真的把大家吓住了。就连吵嚷最欢的周家少爷,眼睛也是长长的,不再说啥了。大家远远地看了一阵山景,重新返回缆车站,等候下一班缆车。

快到中午了,大家乘着缆车回到中天门,先找了一家干净的饭店休息,一边喝着茶,一边回味“泰山半日游”的所见所闻。周师傅的儿子,现在已经与我们混熟了。他在爸爸的鼓励下,红着脸跟我说:“宋爷爷,你说什么是‘封禅’?谁是第一个登上泰山的人?”我看着他那一双聪慧中透着渴求的眼睛,不忍心扫他的兴致,于是搜肠刮肚般地为他讲解了一番。按照古代礼制,受天命而为帝王的人,只有在天下大治的太平盛世,并有天降嘉禾、凤凰、麒麟等吉兆祥瑞的佐证,才有资格登泰山举行封禅礼。所谓“封”,就是在泰山顶上封土为坛以祭天;“禅“就是在泰山下的一个叫梁父山的地方祭地。二者合起来即是历代帝王梦寐以求的“封禅”大典。

据《史记》的《封禅书》里记载的传说,古时候封禅的帝王有七十二位。诸如无怀氏、神农氏、炎帝、黄帝、尧、舜、禹,以至秦始皇与汉武帝。都是建成伟业的旷世君王。我们在玉皇顶看到的那块无字碑,就是秦始皇封禅时(公元前219年)留下来的。如果摈弃虚无缥缈的传说,再将僧人道士、猎户樵夫等平民百姓排除在外,那么登泰山的第一人,应该是儒家学说的奠基人孔老夫子。因为他比秦始皇登山早了300年。

吃过午饭以后,我们到几家玉器店里看看,竟意外地发现了一块非常精美的泰山石。这是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晶莹似玉,碧绿如水”,色彩圆润,线条流畅,是一幅天然形成的浓彩淡墨的山水画。标价是一千三百元。经过大家反复侃价,最后女老板同意按四百元成交。我狠了狠心,买下了这块神奇的泰山石。

东岳泰山,古名“岱宗”、“岱山”,春秋时期开始更名称作泰山。它与湖南的衡山、陕西的华山、山西的恒山和河南的嵩山,合称五岳。泰山山势雄伟,巍峨险峻,群峰争奇。摩崖石刻,丘壑林泉,飞瀑松涛,比比皆是。被誉为五岳之首。是我国第一个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接纳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地方。

这次游泰山,因为是旧地重游,感受更深一层,好像读了一部历史书,收获确实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