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欧见闻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5:51:26

马克思的铜像与柏林墙

 

 

   

今天是我们离开苏黎世到德国考察的日子。由于昨天晚上为《桃源电力报》赶写在巴登的观感,半夜的钟声敲完了才上床。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东电生产部李总已经把早餐准备好了。我们三个人匆匆地吃了饭,在副团长李朝华的催促下,上了奔驰大客,风驰电掣般地赶到苏黎世机场。在办理出关之前,抓紧给家里打电话询问一些情况。据小女波儿说,扩建新机组的初可研审查会已经准备就绪;高主席在北京为吉厂长安排住院的事也已落实,即将返回通化。谢天谢地,一直不放心的两件事总算有了满意的结果。

    八点三十分,飞机抵达柏林。ABB公司柏林总部的经营部经理到机场来迎接我们。他高高的个子,细细的身材,长长的脸,头顶上亮亮的没有头发,显得很有知识。我们就称呼他秃头经理吧。他带领大家参观了汽轮机制造厂,重点看了改造200MW机组的车间。秃头经理让这个厂的公关部主任给我们介绍情况,这位主任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事后了解,他原本是东德电视台的记者,在北京住了三年,东西德合并时,一夜之间他丢掉了饭碗。回国后几经周折,靠会说中国话的本事在ABB任职。

    午饭由汽轮机厂招待,照例是西餐三道菜。第一道是汤和面包,第二道是主莱,最后是冷盘。餐厅的两位服务小姐一高一矮,都很壮实,尤其是那位高个小姐让人印象深刻,一头黄色短发,佩上高高的鼻梁和一双不大的蓝眼睛,旋风式地跑来跑去。从厨房到餐厅,大约需要往返180次,她们完全按照标准程序,统一姿势,为我们这些老外服务。到最后,这位短发壮女人已是气喘如牛,大汗淋漓了。下午,秃头经理领我们游亚历山大广场。为了一览柏林全貌,我们先登上了365米高的电视塔,居高临下看柏林风光,自然是一览无余。据说它在世界排第三位,是东德一直引为骄傲的标志性建筑。

在广场北侧商场的门洞里,有一个青年坐在地上拉二胡.曲子是阿炳的那首《二泉映月》。说实在的,在异乡遇到沦落华人演奏这曲子尤其扣人心弦,深沉而忧伤。我在想是否应该帮帮他。可与我同行的老李说,他刚才与这青年聊过,问他为什么不去打工,那人说打工不如当马路艺人挣得多。真不真实无法考证。这也是柏林的一大奇观,马路和商店屋檐下,确有靠弹琴吹管要小钱的人,不过大多是老者。

傍晚,在名叫中国城大酒楼的餐馆吃中餐。所谓中餐也是西化了的吃法,都是三道莱分餐制,只是没有把米饭放到方盘里。这里的侍者是一男一女两个中国人,他们熟练地为大家安排就餐,没有语言障碍。

走出国门以来,这是第一次直接与在国外工作的华人接触。为了与他们谈谈,我放弃第三道菜,来到了前厅。那位男侍者阿吴是浙江人,投靠亲戚来德国已经六午,一直在这家香港老板的店里打工。今年搞到了所谓的绿卡,准备在这里结婚。他说每年春节都要回国与父母团聚,知道国内电力系统职工的待遇比较好,是人们羡慕的行业。当我含蓄地问其收入如何时,他说挣钱比较容易,开支也很大,特别是住房太贵。打工仔只能几个人合租一套公寓。谈到汽车,他说个人买车很便宜,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选购不同档次的车。因为在西方把是否有车当做个人体面的一项内容。所以,人们借债(分期付款)也要买车。据阿吴说他一年的收入扣去各项开支,买辆中挡车没有问题。

    看来,中餐馆的生意不错。不少外国人也愿意吃中餐,我与这阿吴唠嗑期间,先后进来三伙老外。那位女侍对接待业务好象不熟,不时以手势询问阿吴。后来知道,那女娃是去年来这里做帮工的越南人。   

    柏林的三星级宾馆,看来并不豪华,二人间不及国内同级房间宽敞,只是卫生间的洁具都很讲究。昨天晚饭后。翻译李凡告诉大家,看电视不能选2+3频道,那是收费电视,播的节目大多为世界级电影和三级片,超过五分钟即开始计费,第二天自己到总台交19.9马克。大家听后均感骇然,一因兜里没有马克,二则怕背上看黄片的嫌疑。恰值欧洲足球赛,德国人疯了,我们也跟着疯一把,认认真真地看足球.

    上午,坐汽车跑了三个小时,到原东德电力公司所属的一个电厂参观。这个厂装有500MW机组两台,210MW十二台,总容量为3520MW,是一个坑口电站,两座露天煤矿就在它的北侧。根据德国法律,原东德的发电设备从97年7月1日开始执行欧共体标准。这个厂的十二台210MW机组,今年停六台,明年全部拆除。目前两台500MW机组已经改造完毕,除尘脱硫设备非常先进,副产品是建筑材料,只是投资浩大。改造后完全符合环保要求,并且实施把烟气引到水塔再次脱琉新技术,让我们耳目一新。

    这个厂原来有职工4500人.如今只留了1400人.工作反倒干得很好。据那位东德电视记者解释,主要裁减的是后勤服务系统和各单位的冗员。令人感叹不巳的是这个厂正在扩建两台 800MW机组,施工管理井井有条。主厂房基础已出了零米,工地上没有多少人,看不到象我们那样轰轰烈烈的大战场面。靠近扩建场地的新厂区已经平整完,正在种植草坪。

    晚上,回到宾馆的小餐厅吃西餐。为我们服务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太婆,她很健壮,涂着鲜红的唇膏和指甲油,系着一条黄地红花的大围裙。以高八度的音调说着轻快的德语(因为翻泽李凡听不懂),额头流着汗,在厨房和小餐厅之间飘来飘去,竭尽全力地招待我们二十四位客人。这项工作实在是难为她。我听到临座在低声议论;这老太太如此卖力,可能就是求职太难的缘故若在中国,谁敢象德国这样逼女士干活,真是岂有此理。议论声虽然很低,却引来一番哄笑。

    吃西餐的程式最烦人。三道菜得按部就班地上,刀、叉、匙要一样样地摆。我们二十四个人围着一张长长的条桌。这位柏林老太来来往往于厨房和条桌之间,实在不容易。她需要严格按照女士优先的原则,把第一道莱先分送到五位妇人的面前,之后才轮到我们男士。谁知这碗汤出了差头,几乎人们在尝一口之后,都放下了匙。柏林老太准备往回收汤碗的时候,发现她的美食不合中国人的口味,她很伤心,跑回厨房拿来一根黄瓜,大声说着德语,频繁地抖动着肩膀,比划着,摇着头。那个秃头经理对翻译李凡耳语了几句,我们才弄懂这汤是用黄瓜特制的,是人人爱喝的汤,中国人不喜欢,她很不理解。

是呀,别说东西方人的口味不一样,就是中国人的口味也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差异。看这老太频频跑动又故做生气的样子,我们理解了她的友好情谊,还有她的幽默。

    六月八日是星期天,ABB动力大学的艾娃女士先赴波兰为我们做下一行程的安排,留下麦瑞小姐与秃头经理负责在柏林的活动。

吃完早饭,麦瑞通过译员李凡告诉大家,上午的活动是分组逛商店。因为这里的商家不收外币。所以大家要先到银行把美元换成马克。路边的银行都不大,一个窗口里面只有一男一女,处理业务一律是电脑联网操作。汇率随时在变,一马克相当人民币5.5元。

大家兑换之后,约定了集合地点,便急不可待地到华侨称做裤裆街的地方去购物。走进商店,好家伙!真像进了迷宫,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从几万马克的西装牛仔,到二三百马克的衬衣内裤,都是名码实价。算起来一双鞋、一件夹克衫全是一、两干元。柏林,不是我们购物的地方!从宾馆到裤裆街是秃头经理掏钱为我们搭的出租车,是大奔驰,坐着很舒服,距离也就l0公里,车费是30马克,核人民币165元。

下午,ABB请了一位姓张的中国留学生为我们当向导,重游柏林。奔驰大客载着我们慢慢地来到亚历山大广场。那位导游小姐让大家看柏林大剧院和两侧的教堂,风格虽然不同,但都浑然一体。北侧是洪堡大学,建于1809年,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曾在这里读过书。柏林人称为红楼的市政府大楼,新任市长已经搬进办公。原来的东德国务院正在装修,不知做何用处。另一处共和国宫,外表全用巨型特制玻璃镶嵌而成,是民主德国的议会大厦,也是东德为之骄傲的建筑。据张小姐讲,东西德合并后,当政者认为这一宫殿与广场其他建筑风格不协调,应该拆除,争论不休,至今莫衷一是,不过东德的外交部已经拆掉,正在建着什么,张小姐也说不清楚。    .

    菩提树下大街东端是原东德的马克思,恩格斯广场。绿草如茵,游人如织。在广场一角高大的菩提树下,目前还保留着两位先哲的铜像。我们都偎在马克思的怀里照了像,做为信仰共产主义的人们,仰望那两尊只做为学者身份才幸存下来的铜像,实在是思绪万千。

    勃兰登堡门,曾经作为柏林象征的凯旋门,建于1791年,全部用乳白色花岗岩筑成,门楼上耸立着青铜铸建的胜利神像。它的西侧是帝国大厦,就是苏联红军把红旗插上屋顶宣布希特勒已经灭亡的那个建筑,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装修,只能离得远远的照张像。

    勃兰登堡门前大街的人行道上,有不少小贩在叫买,大都是推销一些手工艺品,还有军刀和二战的遗物。张小姐特别告诫我们要注意罗马尼亚女孩,她们往往在兜售报纸同时,把手伸进你的口袋。

    奔驰汽车在缓缓前进,张小姐插空介绍了一些东德昂纳克执政时的趣闻。不一会儿,我们来到柏林墙遗址。1961年8月民主德国从勃兰登堡门向两翼伸展修建了柏林墙,成为东西柏林的分界线。那是苏美冷战的产物,是一个历史悲剧。三米高一米宽的混凝土大板一块块连起来,把一个城市分割了28年,西柏林被围做了城中之城,靠着三条空中走廊与西德联系。张小姐说,直到1989年11月9日德国统一,才拆除了这堵墙。当时东西德都为统一欢呼,柏林人为拆墙而热泪盈眶。但现在人们都在冷静地思考,东德人在渴望繁荣的同时,尝到了大批失业的苦果;西德则实实在在的感到自己肩上增加了一个包袱。柏林墙遗址做为冷战的历史见证,曾经吸引世界各地的画家在那上面画了好多离奇古怪的画,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关注它。

德国做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虽然从整个欧洲搜罗了大量财富,但最终还是被炸成一片废墟。据张小姐介绍,二战结束后的柏林,仅有40%的房屋可以住人,可见今日德国是经过五十年的奋斗,在一个烂摊子上建成的富国。显而易见,德国人也是战争受害者,所以,他们比较珍视和平,痛恨纳粹。

当今世界,与德国同为战败国的日本,一直不肯忏悔自己。不时祭起原子弹受害国的灵幡,骗取无知的同情,掩盖甚至美化其侵略的历史。殊不知,同盟国在德国投下的炸弹总量,也是摧毁的极限,德国人忏悔战争并痛恨希特勒,而日本人却把战犯当英雄。日德对战争罪行认知的差异,让人不安,似乎日本还不肯放弃往日东亚霸主的辉煌。

    为了让我们全面了解柏林人的生活,秃头经理在席勒剧场请我们看现代歌舞。进剧场之后,发现我们真的来到了一个硕大无比的歌剧院。三十几米高的空间,上下三层座席与舞台溶在一起,立体布景和变幻的灯光音响,把大家带进如醉如梦的境界。这大概就是所谓观众参与意识。开演之后,唱词听不懂,但场景的神奇,道具的变化和演员的精彩表演吸引了大家。剧情好象是一对恋人被神怪所困,一队队漂亮的小精灵帮助恋女逃出魔窖,找到王子的故事。他们把杂技溶进歌舞,技巧还真玄,演员常常在观众席间表演,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尤其令人惊叹的是旋转舞台竟然托出一个大水池,喷泉吐珠,荷花摇曳,十二个女孩在里面表演水上巴蕾,一百名穿泳装的男女舞星,快节奏地边歌边舞,节目达到高潮,全场沸腾.那场景实为罕见。

    出了剧场一股热浪袭来,汗流浃背。大家纷纷评论这场演出.赞叹不已,余兴未尽。当人们听说我已摄了像,都很高兴,希望有机会再看一次。

    晚上在明园餐馆吃中餐。每桌四大盘菜(豆付泡、锅包肉之类)吃得很实惠.一位男侍承认自己是华侨,但一句汉话也不会说,还有一位女侍,是投奔姐夫来柏林读书的,准备在这多呆几年,学生享受优惠待遇,住房很便宜,又可半工半读,可以说是名利双收。听秃头经理说,今天柏林气温34℃,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