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网络 快速处置 创新纠风工作预警机制--江西廉政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4:38:46
构建网络 快速处置 创新纠风工作预警机制 发布日期: 2009-01-09 15:29     编辑: 江西廉政网

刘大水

吉州区地处江西省中部,是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吉安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2乡、3镇、6街道,总人口32.7万人。2007年以来,吉州区按照上级关于建立纠风工作预警机制的要求,结合实际,注重将监督关口前移,探索建立了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预警机制,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 建立纠风工作预警机制的现实动因

多年来,吉州区在纠正部门行业不正之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行业不正之风仍然时有发生,有关人员也因此受到了纪律处分。行业不正之风之所以屡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监督的角度看,一个主要原因是监督尤其是事前监督、提前预防不到位。例如,该区教育系统每年都聘请了一支由在校教师、学生家长组成的义务监督员队伍,但因存在在校教师缺乏内动力、家长有多重顾虑等监督机制上的缺陷,其监督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区纠风办聘请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员又由于不能及时掌握乱收费问题,往往是问题已经发生并给群众利益造成损害后,才向有关部门反映,监督滞后。如何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既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又有效避免有关同志不犯或少犯错误,吉州区探索建立了纠正部门行业不正之风工作预警机制,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建立纠风工作预警机制的探索和实践

纠风工作预警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践中,吉州区通过抓工作宣传、抓网络建设、抓快速处置,逐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纠风工作预警体系,及时将纠风领域发生的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解决在了萌芽状态。

(一)抓工作宣传,为预警机制奠定思想基础

提高思想认识是确保纠风治乱工作取得实效的首要前提。为提高社会各界对抓好纠风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吉州区主要抓了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建立机构,出台方案。成立了以区纪委书记为组长,区政府分管区长任副组长,纠风、监察、物价、财政、审计、工商、教育、卫生、农业、环保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纠风工作预警机制领导小组(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预控中心,中心设在区纠风办。领导小组成员深入乡镇街道、村组及社会各界广泛调研,摸清实情,问计于民。在此基础上,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吉州区纠风工作预警机制方案》。乡镇街道及区属18个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部门也相继成立了纠风预警领导小组,加强对纠风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分管区长与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部门)负责同志,部门负责同志与下属单位、科室负责人,下属单位、科室负责人与干部职工,层层签订了依法行政、规范收费行为的责任书,明确各自在纠风工作中的职责、任务,不断强化依法行政、依规收费的意识。三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围绕落实纠风工作预警机制开好两个会,即全区纠风工作动员会、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系统)纠风工作大会,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强化维护群众利益意识;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纠风工作预警机制,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纠风工作;定期编印《吉州区纠风工作简报》,宣传纠风工作政策,刊登信息,交流经验;结合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巡回宣讲等廉政活动,提高各部门行业的廉政意识、服务意识。四是强化警示,增强实效。每年都要选择3-5个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进行通报;每年都要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对2-3个典型案件公开曝光;每年召开一次全区性的警示教育大会,强化干部职工勤政廉政、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二)抓网络建设,为预警机制畅通投诉渠道

构建监督网络、及时发现问题是有效预防不正之风的关键环节。为了能在第一时间掌握不正之风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吉州区采取广布投诉网,明建“三级网”,暗布“隐形哨”等措施,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区的纠风预警监督网络,确保了纠风预警工作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管,事事有人做。一是广布投诉网。在政府政务信息、政务公开、办事指南等栏目中,在区、乡镇(街道)的便民服务、社区服务、办证服务“三个中心”及其他服务窗口单位的办事大厅、办事手册和一次性告知单中,在农村和社区的村务公开栏、居务公开栏和廉政文化宣传栏中公布纠风举报电话及纠风工作预警机制基本内容,从而使群众能将不正之风问题快捷地向区纠风预控中心投诉举报。二是明建“三级网”。依托区纠风办、乡镇(街道)部门单位纪委(纪检组)、村(社区)党支部三级组织,搭建起一张公开的三级纠风监督网络。在区纠风办设有纠风工作预控中心,组织查办和负责协调、指导基层纪委(纪检组)查办基层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问题,每季度至少到基层纪委(纪检组)就纠风工作进行一次督察和指导;在乡镇(街道)部门单位纪委(纪检组)设有纠风信息收集处理工作站,负责查办职责范围内的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问题;及时收集上报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信息,并负责指导联系辖区内纠风联系点工作;在村委会、居委会设有纠风联系点,负责及时发现、收集、上报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信息。上述三级网络从全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基层干部、企业经理、农村老干部老党员、社区居民中聘请纠风预警监督员548名。三是暗布“隐形哨”。为使监督员解除顾虑,放心大胆履行监督职责,我们在部分行业选聘了“隐形”监督员。如在教育系统,聘请的监督员对学校不公开,由区纠风办会同区教育局纪委组织管理。首先,从全区中小学校各班级中挑选了5500名不同职业和阶层的学生家长,造册建档,组建了一个庞大的学生家长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其次,按照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要求,该区从信息库中选聘了250名学生家长,组成一支“隐形”监督员队伍。再次,定期对监督员进行有关监督业务知识的培训,向他们发放《致监督员的一封信》和监督联系卡,介绍相关政策和规定,明确监督职责、监督方法,与其保持联系。“隐形”监督员不用担心举报后被人发现,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及时快速举报教育乱收费问题。“两网一哨”纠风预警监督网络建立近两年来,快捷收到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投诉举报件230余件,反映意见建议150余条。

(三)抓快速处置,为预警机制取得实效提供保证

群众反映的不正之风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是建立纠风工作预警机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吉州区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建立了联合处置机制。凡是反映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问题主要由预控中心负责协调处理,一旦收到有关问题的反映,立即启动由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建立的联合快速处置机制,根据问题的性质,安排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查处,问题复杂严重的由多个部门联合进行查处。如,在接到反映区林业局存在挪用退耕还林资金问题后,区纠风办、财政局、审计局立即组成联合调查组,迅速查清了该局违规行为,责成该局将挪用的31万多元“退耕还林”资金发放给了退耕农户,并对该局局长进行了责任追究,给予了党纪处分。二是落实了快速处置制度。凡群众反映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轻微问题当天调查处理;一般性问题在五个工作日内调查核实,反馈处理结果,并向事发单位下达整改通知书;较严重的问题在十个工作日内查结和反馈,并追究有关人员的纪律责任。如,接到举报田侯路小学存在书商进校推销图书,教师收受回扣的问题后,预控中心迅速协调,派出调查组进行核查,当即终止了违规行为,责令该校相关教师,及时将已收受的6430元购书回扣,全额退还学生,并对该校校长立案查处,在全区教育系统通报批评。在接到村民关于樟山镇曲沙村村委会将挪用某村小组委托其管理的200万元征地补偿款反映后,区纪委立即派员找该村委会干部谈话,迅速把这一即将发生的严重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出台了相关惩诫规定。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严重的部门单位及相关责任人,涉及违纪违法的,严格按照有关党(政)纪及法律规定进行处理,对相关责任人尤其是负有领导责任的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并实行评先评优“一票否决”。

三、建立纠风工作预警机制的初步成效

近两年,吉州区通过建立纠正部门行业不正之风工作预警机制,取得了“三个明显下降、两个显著加强”的良好效果。即:有关行业不正之风的信访举报明显下降,违纪金额明显下降,违纪案件明显下降;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制度建设显著加强,有关部门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意识显著加强。据统计,今年以来,纠风预控中心收到不正之风问题的投诉举报23 件(次),不足2006年同期的1/4;查处违纪金额26万多元,与2006年同期相比下降86%;查处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立案件3件,与2006年同期相比下降80%。出台了《吉州区关于源头预防部门行业不正之风若干规定》等制度,作出了“三个保障”“四个规范”、“五个禁止”、“六个不准”等系列规定。全区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依法行政、依规收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的意识明显增强。2008年9月,吉州区结合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会同统计部门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接受调查的社会各界代表500人,对该区纠风治乱维护群众利益的满意率达93.7%。(作者系中共吉州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