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透视:信息欺诈缘何频频出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6:07:16
透视:信息欺诈缘何频频出炉
透视中国
BBC中文网中国事务特约撰稿人 江迅


在证券市场,披露虚假信息的处罚成本将加大。日前,《证券法》修订草案二审已毕。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刚刚结束,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桂敏杰在会议期间透露,新修订的《证券法》,将严格信息披露规则,加重违反信息披露法律法规的法律责任。
其实,信息虚假、信息欺诈、信息误导,在今日中国社会又何止证券市场,在人们的生活中也时有所闻,成了不可轻视的社会公害。
如此推算
有报道说: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全国30多省、直辖市、自治区,一年在餐桌上的浪费高达600亿元人民币。这则报道的作者,是根据“普通餐馆一桌饭菜,一般至少会剩下10%,一家餐馆平均每天就要倒掉50公斤剩饭菜”的计算,然后断定陕西一个省,“一天就要浪费5000吨饭菜,今年上半年陕西省餐桌上造成的浪费超过10亿元(人民币)”,最后结论是“全国浪费高达600亿元人民币”。
假定陕西半年直接浪费10亿元是准确可信的,也不能简单推算一年就是20亿元,30多省、市、自治区就是600多亿元。
社会调查作为一门科学,调查的方式方法都有严格的规范,以保证调查数字的科学与准确。东南西北各地情况差异很大,怎么能以陕西作基点,作样板呢?全国的数字,怎能以一个省作标准呢?
另有一则报道:“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环境检测中心披露,中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达11.1万人,因室内空气质量的恶劣,不到5分钟就杀死一人。”
新闻没有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内涵作任何诠释。一般读者都以为是“室内装修污染”,因为是装饰协会披露的。对这条新闻追根寻源,发现有关统计出自10年前的1995年世界银行的一份调查报告,报告还说,“这些人中应该有相当部分是农民”“室内空气污染”原本说的是“室内环境污染”;“室内环境污染”包括室内装修后的污染,也包括炊烟、取暖后产生的烟雾等所有室内空气污染。
还有一则报道﹕记者平均寿命不到46岁。这一新闻源自上海对10家传媒的新闻工作者所作的一次健康调查。结果发现,驾鹤西游的在职职工平均年龄为45.7岁,其中患癌症死亡的比例高达72.7%。“记者平均寿命不到46岁”的新闻,没有说明,或者有意忽略“上海”和“在职死亡”这样的统计基本要素。这完全是两个概念,上海的10家媒体,能否代表全国所有的新闻从业人员,用一个城市的部分媒体死亡者的平均年龄,作为全国同业人员平均寿命指标,明显是一种概念的不良偷换。
再举一则报道﹕15%的爸爸替别人养孩子。北京华大方瑞司法鉴定中心最新统计资料表明,在一年时间里,北京委托专家所作的亲子鉴定,600例检测中,有15%检测结果为排除亲子关系,即北京15%的受试爸爸在替别人养孩子。许多传媒就直指15%的爸爸替别人养孩子了,更有传媒说,中国有3.6亿个家庭,按15%的比例,即中国大陆有5400万个爸爸在替别人抚养孩子。这新闻的冲击力,搅得许多男人忐忑不安。司法鉴定中心披露的600例中,有15%的父亲被戴上“绿帽子”,要求做检测的往往是自认有嫌疑和证据的群体,有“问题”的概率肯定不低,但怎能以此认定北京、认定全国也是15%的爸爸戴“绿帽子”?
如此“弱智”的新闻一传再传:距离毕业还有好几个月,有所大学就统计出“2005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7.4%”;初中学生比大学本科生容易找工作;广州母乳DDT(一种农药)严重超标……
在今日信息崇拜的年代,信息垃圾泛滥,信息欺诈横行,人性缺失严重,近期耸人听闻的消息实在太多。所谓的统计数据,或根据不科学的方法得来,或统计结果被歪曲。这类虚假、欺诈的数据统计作秀,扰乱公众视线,扭曲事实真相,误导消费走向,人为制造紧张。
操纵
按理说,专业的统计方法,要求在公布统计资料和结果时,必定要公布统计的时间、空间范围,被调查对象范围和计算方法。
披露虚假、欺诈的统计数字,正是被商业利益群体所操纵的。一些机构和个人根据自家或客户的需求,在调查、取样、分析时采取特殊手段,作出有利于某一方的统计结论,而后大加炒作,诱导舆论和市场,伤及社会的整体利益。一些行业协会职能异化,每隔一段日子,就在媒体披露为少数人利益所演绎的统计数字,竞争环境无序,媒体管理不严,种种“噱头统计”就滋生了,令人如坠云雾。
以“亲子鉴定”为例,5400万个爸爸替别人抚养孩子,每次鉴定至少1000元人民币,那“亲子鉴定”行业就存在540亿元人民币的潜在市场,多诱人的特大“蛋糕”啊。卖减肥药的商家说大部分人的体形偏胖,卖啤酒的商家说别的啤酒掺了有害物质不能饮用,如此就不难理解,做“亲子鉴定”的商家,为什么会声称“15%爸爸替别人养孩子”了。
2005-09
附记:此文谈信息真实,不属新闻自由范畴,且成文于中国网上新闻禁令之前。
_xyz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透视:信息欺诈缘何频频出炉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透视中国:"世界第一"情结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透视中国:新生代婚恋新潮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透视:春运-中国式劫难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透视:好男人的标准 - 透视:好男人的标准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透视中国 时尚劲吹超短风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透视:一个城市的诚信细节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透视:超越""富""而不""善""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透视:给老人家洗一次脚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冲入中国汽车市场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中国面临巨大政治挑战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中国长城""竞选""新世界七大奇迹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希拉克不满英语愤然退场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变化中的俄罗斯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苗条的法国人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中日:破冰?融冰?如履薄冰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华人电影的外热内冷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分析:美朝热络 中朝趋冷?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分析: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从“中国威胁”到“中国责任”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中国清理煤矿“官股”未见积极回应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中国当局警告豪华饭店会受袭击”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中国证实首批人类禽流感病例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中国官员:富人超生影响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