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永晨:金沙江,六年来不离不弃(新京报 2009-6-2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31:40
金沙江,六年来不离不弃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9-6-20 2:19:00 · 来源: 新京报


新京报插图/许英剑
记者手记
这次被暂停的金沙江水电开发,本是一库八级。可在龙头电站虎跳峡还在争议中时,上面的电站已经按有虎跳峡大库容的装机发电机组开工了。那些已经在建的电站,因按大库容建造而多花的钱,谁来买单?对大山的破坏又由谁来负责?
环保部叫停金沙江水电开发,让我疲惫的心有了一丝慰藉。2006年我们发起了中国江河十年行。起因是从2003年起,中国的媒体和民间环保组织认识了贡嘎山中的高山神湖木格措;知道了三江并流中的怒江将要开发十三级梯级电站。这些认知,既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西南景观的独特、峡谷地质的活跃、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民族风情的依存,也让我们看到了就是在这样的景观,这样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已被水电开发的处处让人心痛的伤痕。
仅靠手中的笔就够了吗?
2003年夏天,在我们为都江堰我们的老祖宗2261年前建造的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无坝水利工程呼吁请留下两个月后,四川省政府2003年第16次常务会议上,四川省省长张中伟就说:“省政府对这个事情(都江堰杨柳湖水电站)的意见是一致的,不能上。从6月6日我们到都江堰采访,两个月的时间,我们第一次看到了中国公民社会对江河开发公共决策产生了影响。
2003年7月3日,我们心喜地看到怒江、金沙江、澜沧江三江并流,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可是16天以后,怒江要开发十三级梯级电站的消息就被公之于众。
“虎跳峡告急”、“怒江的两种脸色”、“怒江的选择”一篇篇文章,一个个广播电视节目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我们中国还有那美丽的三江并流,也知道了水电开发对大山中的自然,大山中的文化,大山中的民族的破坏。
2004年2月,我们关注云南三江并流后的6个月后,国家总理温家宝在工程项目书上批示:“对这类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且有环保方面不同意见的大型水电工程,应慎重研究、科学决策。”一个水电工程,还在乎社会的关注,还会受到社会关注的影响,这让中国媒体的从业者和民间环保组织再次看到今天公民社会在我们中国的力量。
2006年底,在我们发起的江河十年行出发前,我们从媒体上再次得到信息,甘孜州政府说木格措水电站不建了,当地要发展绿色经济。一位2003年、2004年都被采访过的当地藏族老乡站在木格措静静的湖水边向我们竖起大姆指:感谢你们为我们留住了我们心中的神湖。
2007年,金沙江阿海水电开发的环评报告在网上公示。我们立刻与专家、学者一起对我们认为的不足之处提出意见和建议。国家环保部一位官员在给我们的来信中说:“感谢发给我你们对项目环评文件的评议意见———这是我见到的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众对一个建设项目方案的最全面的意见。其实,无论你们的意见是否准确,作为公众,你们展示了对于环境的高度关注———我认为是一批知识分子对于环境的良心。当然,这也是《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有关规定赋予你们的合法权利。
我自己去过8次怒江,6次木格措,10多次金沙江、大渡河、岷江及其支流。上世纪80年代我采访时见到过的大自然不见了,取代的是一座座、一条条破碎的大江、大山。
作为记者,我们常常被问到:为什么越位,你们的职业就是公正地报道。为什么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我们的回答是,当你亲眼看到那么美的大自然被摧残、被撕碎时,你不管吗?你的管,仅仅靠手中的笔就够了吗?
江边的沙子有多少我们就会跳多少舞
这次被暂停的金沙江水电开发,本是一库八级。可在龙头电站虎跳峡还在争议中时,上面的电站已经按有虎跳峡大库容的装机发电机组开工了。如果虎跳峡最终没有被批准,没有了长江第一湾那么大的水库库容。那些已经在建的电站,因按大库容建造而多花的钱,谁来买单?对大山的破坏又由谁来负责?
一些称我们为反坝派的人说我们这些记者、民间人士是吃饱了去欣赏风花雪月。不管当地百姓的生活还很贫穷。可是这些年,金沙江中游的农民,让我们看到是改革开放后农民真正的富足。他们说,我们家门口的这条大江,就是给我们金山银山我们也不换。他们以纳西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大自然已经和谐相处了世世代代。而澜沧江漫湾修了水坝的农民却告诉我们:过去我们过得很踏实,现在是油灯就要灭了。
我们曾和一位傈僳族小伙子聊天。他对我们说:外面有人认为我们这儿的自然生态、文化传统都不重要,就是穷。但是我接触的外国游客,他们都特别羡慕我们有这么漂亮的地方,而且还保护得如此完整。可是,作为中国人,我们怎么就不懂得继续保护,珍惜呢?太奇怪了。在怒江我们问过当地人,你们会唱多少歌,他们回答:树上的叶子有多少,我们就会唱多少歌。我们问,你们会跳多少舞?回答,江边的沙子有多少我们就会跳多少舞。听到这些我问自己,我们记者中有多少人能写出这样的比喻。
眼下,怒江的命运是虽然还没有通过环评,但每一条支流都被承包、被开发,被开挖得支离破碎。江边的小沙坝村已经被移民。2008年的江河十年行到那时,我们被一位不肯搬进新村,还住在已经被拆得没水没电的老房子里的妇女拉进屋子。她是要让我们帮她把那满屋子的她自己做的腊肉火腿拍下来。她说农民新村没有院子,人家都说我做的火腿好吃,可是以后再也养不了猪了。我的孙子只能从照片上看看奶奶当年做的腊肉有多好。
2006年,我们曾做过100个住在怒江边的潜在移民调查。我们问他们,你们愿意修水坝吗?他们说:愿意。我们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水坝吗?回答:不知道。我们问:那为什么愿意修呢?回答政府要修的,政府不会对我们不好。我们要顾全大局。
“不用看,签”
从2003年6月,到2009年6月,整整6年了。
就在我们在为新一年的江河十年行做准备时,我先是听到国家的总理再次对怒江水电工程的批示:“此事影响大,应再广泛听取意见、深入论证、慎重决策。金沙江水电开发未批先建,遗留许多问题至今未了,前车可鉴。”我们同时也得知,国家环保部暂停审批金沙江水电开发项目。在得知同行们迅速奔赴了“第一线”的同时,我们又一次发出的声音是:金沙江开发决策须对历史负责———对环保部暂停审批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项目决定的回应。
在我们请多年来和我们一起关注江河的学者看看我们发的呼吁,在呼吁书上签名时,她说:在开会,不用看,签。我想,这样的信任,让人感动,更让我们意识到了身上的责任。6年的时间不长,为了地球上还有自然流淌的江河我们会继续我们做的事,不离不弃。
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河流能继续成为哺育我们人类历史文明的摇篮。
□汪永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1108/2009/06-20/008@0219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