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平:保卫老南京(新京报 2009-6-1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26:36
保卫老南京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9-6-13 1:59:34 · 来源: 新京报

一周博客
博主:吴晓平 http://blog.dsqq.cn/html/79/70079-136734.html
昨天一个下午,经历了警车开道的“殊荣”,又参与了吵架式的“与市领导”对话,情绪大起大落,至今也未能平静下来。
事情要从命悬一线的老城南拆迁说起:南京号称六朝故都、十朝都会,实际上,现在南京城的老房子,以内桥为界,以北大都为民国建筑,以南才有部分明清老建筑。这些年,我在我的节目里一再呼吁决策者手下留情,不要螺丝壳里做道场,最好学学苏州,把老城区整个儿保留下来,另辟新城区。一个多月前,南京29位读书人联名上书:《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告急》,我也忝列其中。昨天市里组织我们现场去看,且听听我们的意见。
警车开道,我们先来到南捕厅,先看了九十九间半旁边的熙南里,一片仿古新建筑像镶着满口假牙的老奶奶,述说现代建设者的滑稽政绩。然后进入南捕厅拆迁区,断壁残垣,作协副主席薛冰一下激动起来,指着拆了一片片的房子说,上次这里的老房还是好好的。现在隔一间拆一间,剩下的老房失去支撑,摇摇欲坠,你们叫我们看什么?
他指着规划局和城建局的领导鼻子大骂。我很奇怪,薛冰在我印象中是个温文尔雅的学者,多讲两句话都害羞的人,今天怎么激动成这个样子?
看完蒋百万故居,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状元酒楼,沙发地毯,新茶麦克风,我们坐下来开会。读书人坐一边,副市长带着部委办局坐另一边。规划局长介绍完市里总体构思后,秦淮和白下两个副区长分别就信里提到几处文物拆建进行了解释,接着便是“听专家发言”了。
还是薛冰开了头炮。接着全国人大代表陶思炎、南大教授、南师大教授一个个相继发言。虽说是文人,讲话却毫不客气。出于记者的职业习惯,我原来不打算发言。记者就是记录人家话的人。中途出门小解,忽然发现几家报纸的记者在门口探头探脑,便问,你们怎么不进去?记者委屈地说,老吴,他们把我们撵出来了!
我脑门一热,脸涨得通红,咬咬牙回到会场,手一举,要求发言。我说我今天本来不打算说话的,因为我还有一点小小的自知之明,我不算专家。只是因为我工作的关系,专家们让我签了个名。但我现在想讲话了,很短,只有几句话。我的发言就叫“一个感谢和三个不满意”———一个感谢是市领导今天在百忙中能坐下来认真听听我们的意见了,还接我们去现场看,并且警车开道,老吴是第一次享受这种“殊荣”,诚惶诚恐,且希望下次不再享受这种待遇。
首先不满意今天这样的“坐法”,专家排排坐吃果果坐一边,副市长率领部委办局齐刷刷坐另一边,两军对垒似的,中间隔这么大距离,好像楚河汉界,一个个脸还挂多长!其实不要忘记了,我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来的。我自小生活在城南,也就像我们刚才视察的那样环境里生活了几十年。城南老百姓太需要改善居住环境了。但是政府绝不能借百姓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乱拆老房,而应该学苏州,疏散老房子里的原住民,保留老城南的肌理和有价值的老建筑,千万不可一拆了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们现在是家长,手握南京城的生杀大权,但家长一定要听听家庭成员的意见。
第二个不满意是对白下区的。拆迁动作较大的白下区,不认真听取专家对南捕厅的意见,还一再说自己投入多少多少钱,解决了百姓多少多少困难,好像今天来不是听取意见回去改进,相反要我们送你一面锦旗才好?!南京假古董太多了,熙南里就是典型一例,现在还要在南捕厅盖别墅,符合不符合国家政策?对得起对不起城南老百姓?
第三个不满意,刚才是哪个下令把记者撵出去的?我不管是哪个下的令,我希望你们赶快收回成命。讨论自己城市建设,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不让记者报道?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1108/2009/06-13/008@0159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