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永晨:生态能建设吗?(新京报 2009-4-2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0:32:21
生态能建设吗?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9-4-25 2:35:06 · 来源: 新京报

■ 视点
最近,笔者和生态学家徐凤翔一起,走进了亚马孙森林。今天的亚马孙是一条大江,水量之大,水色之清,让人羡慕不已。我们在亚马孙上游的船上只待了20分钟,就看到两群亚马孙豚,其中包括一群粉色的亚马孙豚。而长江里的白鳍豚作为种群已经不存在了。随后,从空中看到的亚马孙,让笔者眼见为实地明确了一个道理:大江大河与森林植被息息相关。今天的亚马孙两岸,无论是干流还是支流,都是茂密的森林。江水,就像是树海中亮亮的丝带。
徐凤翔很感慨地问大家:生态是人类能建设的吗?像热带雨林的三大特点:层次多、生物多样性多、适应性强,特别体现在根上,气生根(根不是扎在地上,而是飘在空中)、次生根以榕树最为典型。还有热带雨林里的绞杀现象,这些是人类永远也建设不出来的。
生态建设是这些年来保护环境中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但这句话的内含到底是什么?徐凤翔认为,防护林工程、种草种树、造水坝是建设,但生态是系统的、全局的,讲建设不合适。生态可以修复,可以保护,也应该保护。现在,往往把一些工程性的东西也叫生态建设。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不了解生态是什么造成的。
生态关系非常复杂,牵涉天、地、生物。为什么不简单地讲天、地、人?因为生物包括的范围有植物、动物、微生物,也包括人。人只是生物里面动物中的一种。人以前夸大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往往没看到人在生态范畴里的位置在哪儿。事实上,生态是天、地、生物三方面多因素的相互关系。
在亚马孙的一条支流里,我们看到水葫芦在河里自由漂浮,花也是一朵朵、一串串的。笔者说,这里的水葫芦真漂亮,在我们中国就成了外来入侵物种。徐凤翔不同意我的说法。她说自己做学生、做年轻教师时,专门到南京的玄武湖去打水葫芦做饲料。后来提出哪些物种是外来入侵物种,像水葫芦会造成无氧状态,鱼和其他生物无法生存。
但是,这个状态是怎么造成的?是物种本身吗?是物种用入侵的方式来的吗?实际是,物种有一定的适应性。扩展的物种是生命力旺盛的、适应性强的,它在自然条件差的情况下也能生存,而乡土物种却因此受到了破坏。像天然林被砍伐后的裸露地,生命力强的物种就来了,这怎么能怪物种本身?这是我们自身的环境差了、恶化了、水体污染了。
在亚马孙的这片水域中我们还发现,如果河岸两边是垂柳依依,植物茂盛有树荫,水面上就不会有水葫芦的覆盖。而水面裸露的河里,不但有水葫芦,还有其他浮莲性质的物种。徐凤翔说,这就是适者生存,就是生命力旺盛,不旺盛的话,物种能分布到这些地方吗?对我们来说,关键还是要综合治理环境,而不是简单地认为哪些物种是外来入侵,哪些物种是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打个比方,我们治水,就不仅要治水,也要治两岸。
还有一个就是对原始森林的保护。徐凤翔认为,可以说原始社会部落,但不能说原始森林。原始强调的只是过去,而森林应该是原生,因为森林是不断繁衍生息的,像亚马孙就有很多原生林一直在蓬勃生长着。这种观点,应该说也是一家之言。不过,人类对生态的认知和理解,直接关乎着我们是否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关乎着我们的生态文明。
□汪永晨(学者)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zonghe/1044/2009/04-25/008@0235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