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振快:清代学者杭世骏犯忌丢官(新京报 2009-6-2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39:59
清代学者杭世骏犯忌丢官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9-6-20 2:19:04 · 来源: 新京报


洪振快  历史学者
史象万千
乾隆八年(1743)春天发生旱灾,皇帝下了一道诏书,说是要百官直言政治弊病。杭世骏是18世纪中国的著名学者,当时正在翰林院任编修一职,这个职位与现在中国社科院的研究员差不多。既然皇上要听真话,杭世骏就认真写了一份报告,名为《时务策》。既是“时务”,就要谈现实政治问题,于是涉及一个敏感话题:各省的“一把手”应该由谁来当的问题。各省的“一把手”是总督或巡抚。杭世骏说,现在各省“一把手”多由满人来担任,汉人没有份,“天下巡抚尚满汉参半,总督则汉人无一焉”。汉人这么多,比满人有才华的所在皆是,朝廷重满轻汉,这有点不公正吧!
杭世骏不知道他说了不该说的话,犯了一个最大的政治忌讳。中国历朝历代都是“家天下”的社会,在关键位置,特别是所谓的“疆臣”———各省督抚这样的封疆大吏,自然是要挑选最可靠的人来充任。而最可靠的人,自然是“自己人”。满人靠武力取得了天下,他自然要把权力交给“自己人”。汉人谁知道还有没有不臣之心,怎么能把重权交给你?这样明摆着的道理,年纪已经46岁的知识精英杭世骏居然看不透,还公开地讲出来,这不是自己找抽吗?
乾隆看了这份报告果然勃然大怒,一方面他辩解说:“国家教养百年,满洲人才辈出,何事不及汉人?”言下之意是,我们满人哪里不如你们汉人?另一方面指斥杭世骏“怀私妄奏”,让刑部给他议罪,准备判个死刑。好在有人求情,最终乾隆放他一马,让他回杭州老家去了。
杭世骏说“总督则汉人无一焉”,当年的实际情况如何呢?乾隆七年,总督职位共为12个(8个地方总督,3个河道总督,1个漕运总督),任职者共13人,其中宗室1人、满族7人、汉军旗4人,而汉人只有孙嘉淦一人。乾隆八年,情况没有改变,而孙嘉淦则在该年九月被革职,所有总督均为旗人(旗籍)。此后数年,保持这种状况。因此,杭世骏的说法不能说完全准确,但基本上是符合事实的。汉人孙嘉淦当年能够任湖广总督一职,可说是一个例外,他是清代的一位名臣。
杭世骏的说法,实际上触碰到了清代政治中的一个原则,那就是权力必须掌握在“自己人”手里。所以,清代的权力安排,地方上,作为“疆臣”的各省督抚多由拥有“旗籍”(包括满洲、汉军、蒙古八旗)的人担任;在中央衙门,主官则分“掌印”和“主稿”。所谓“掌印”,就是掌握着印把子,是各部门的“一把手”;“主稿”,就是起草文件的,相当于“二把手”。比如各部的郎中,相当于现在的司长,当时有“掌印郎中”和“主稿郎中”之称。当然啦,“掌印郎中”是满人,“主稿郎中”是汉人。
汉人通过十年十几年几十年寒窗苦读获得一个职位,但升迁远不如有“旗籍”的人顺利。清代前中期满人还不够庞大的时候,他们只占关键职位,汉人当官一般只能呆在非关键的、油水较少的基层职位。汉人因出色才华和特殊际遇升任高官,也要时刻注意自己不能让满清当权者猜忌。比如曾国藩,在代满人保住了江山之后,知道兵权掌握在自己手上容易招忌,所以自动解除兵权,这才保住名节,成为中兴名臣。
当政的满人作为特殊利益集团,他们自然不愿放弃既得的利益,但是社会的发展不由他们的意志决定。到了清末,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抬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为挽回民心,抑制革命党人,清廷同意进行宪政改革。在社会各界压力之下,宣统三年(1911)三月成立了内阁,但是组阁的13位大臣中有8个是满人,其中5个是皇族,因此这个内阁被称为“皇族内阁”,它使人们对满洲贵族是否愿意放弃既得利益失去了最后的信心,舆论哗然的同时,民心失尽。
八月十九日(公历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枪声打响。九月初八,资政院总裁世续等奏请罢亲贵另组内阁,称“皇族不组织内阁,为君主立宪国惟一之原则”。第二天,上谕颁布,称“内阁不再以亲贵充国务大臣”。十一日,内阁总理奕劻等奏自请罢斥另选贤能组阁,载泽、载洵、溥伦、善耆等亲贵也都奏请开去内阁大臣职务另选贤能以符宪政。然而,这个时候才做出愿意放弃既得利益的表态已经来不及了。武昌起义本来和革命党人组织的其他失败的起义没有两样,完全是在没有想到会成功的情况下取得了成功。十一月十三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杭世骏犯忌丢了官,而大清王朝却因犯了时代潮流之忌寿终正寝。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1108/2009/06-20/008@0219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