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来最大矿难 美煤矿爆炸25人亡(新京报 2010-4-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1:43:40

25年来最大矿难 美煤矿爆炸25人亡

2010-04-07    来源:新京报       【共 0 条评论】 【浏览12PV】

事发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疑因井下甲烷过度聚集并遇火星,仍有4人失踪

 联邦煤矿安全和健康委员会将调查这起悲剧,并采取行动,矿工们再也不能因为生计而牺牲生命。

 ——美国劳工部长索利斯

 当地时间5日下午,美国西弗吉尼亚州首府查尔斯顿附近的一处煤矿发生爆炸事故,当时井下有30余名矿工,目前有25人被证实已遇难。这起矿难是美国1984年以来伤亡最严重一起矿难。

 矿车与铁轨摩擦酿大祸?

 发生爆炸事故的煤矿在西弗吉尼亚州首府查尔斯顿不远的罗利县。5日当天下午3点左右,该矿突然发生爆炸,当时有数十名矿工正在300多米的井下作业。至于爆炸的原因,各方普遍认为是矿井内的甲烷气体过度聚集,而运送矿工到井下的矿车和铁轨摩擦产生细微火花,点燃了甲烷。

 爆炸的煤矿隶属于美国梅西能源公司,该公司是美国第四大煤企,在美国中东部地区拥有多家子公司。

 5日晚些时候,救援人员透露,爆炸已经导致25名矿工遇难,另有4人失踪,但他们可能也难幸存。

 3组井下矿工受爆炸波及

 据煤矿安全人员介绍,有3组正在井下作业的矿工受到爆炸波及。第一组有9名矿工,爆炸发生时他们正准备收工出井,有7人被炸死,2人受伤;第二组有18名矿工,他们在比较深的煤层作业,这18个人据信全部遇难。第三组有4名矿工,他们的作业区更深,目前下落不明。

 美国矿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的负责人凯文·斯特里克林说,在爆炸区域附近的井下,有两个可供矿工躲避和休息的救援棚。如果矿工们能在爆炸后不久赶到这里,里面储存的食物、水和空气足够他们生存4天。

 不过他也强调,对这两个救援棚的状况一无所知,它们也很可能被爆炸震塌。斯特里克林说:“眼下看来似乎没有人逃生,形势严峻。”

 矿难死亡人数已大幅下降

 根据美国矿山安全和卫生署的统计,1900年以来,美国有10万矿工死于煤矿爆炸事故,但最近数十年死亡数字大幅度下降。5日发生的矿难成为美国25年来最严重的煤矿爆炸事故。1984年12月19日,在犹他州的奥兰威尔发生了一起死亡27名矿工的煤矿爆炸事故。这起事件引起美国全社会的震动。(张乐)

 ■ 救援

 3架直升机驰援救矿工

 奥巴马致电地方官员,向遇难者表示哀悼

 事故发生后,救援车辆源源不断地开到矿井附近,截至5日晚,至少20辆救护车和3架直升机参与到抢救工作中。西弗吉尼亚州的医疗队也赶往现场。1名受伤较重的矿工被直升机快速运往大医院救治。

 矿工家属也聚集到事发地点焦急地等待消息。附近一家已经关门的教堂也在5日晚间重新开放,为家属和附近居民祈祷提供方便。很多人自发在那里守夜。

 梅西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丹·布兰肯什普当天发表声明,表示将全力以赴寻找和营救失踪人员。不过,由于矿井内的甲烷气体浓度很高,救援工作一度停止。梅西公司表示,这样下井对救援人员也会带来危险。目前许多工人正在试图往井下输送氧气,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小时。

 西弗吉尼亚州州长乔·曼钦中断度假赶回该州处理矿难事故。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天也打电话给乔·曼钦,在哀悼遇难者的同时,承诺联邦政府已准备好提供一切救援。

 美国劳工部长希尔达·索利斯6日也发表声明,承诺立即调查此起事故,“联邦煤矿安全和健康委员会将调查这起悲剧,并采取行动,矿工们再也不能因为生计而牺牲生命。”(张乐)

 ■ 背景

 美专设机构保矿工安全

 虽然美国煤矿很多,但矿难并不多见,这与美国政府和社会保障矿工安全的制度设计有很大关系。

 1968年,西弗吉尼亚州煤矿爆炸事故78人遇难震惊全国。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煤矿健康与安全法》,这部法律被美国矿工联合会称之为历史性法律。1980年该法进行修改,加强了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和操作规范。

 《煤矿健康与安全法》规定,全国所有井下煤矿,每年必须接受联邦机构4次检查,露天煤矿每年接受2次检查。该法还规定,矿工可以直接监督煤矿安全生产,工会则帮助工人在八小时工作制、工资收入、身体保健等方面代表工人与资方谈判。

 除了制定法律,美国政府还在1973年成立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安全监管机构———矿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该管理局在财务上独立于煤矿企业和州政府,可以派遣监督员到州和煤矿监督检查。煤矿安全监督人员工作2年后还要在全国范围内轮岗,以避免权钱交易。

 2006年西弗吉尼亚萨格煤矿发生爆炸事故后,有关煤矿安全的法规又被细化,增加了对煤矿空气质量和作业面情况的检查要求。西弗吉尼亚州还规定,所有矿井须配备无线通讯系统,为矿工安装定位设备,以便发生事故时迅速提供信息。

 (张乐)

http://news.bjnews.com.cn/2010/0407/688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