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药企业在苏丹直接投资的五大机会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54:37
中国制药企业在苏丹直接投资的五大机会分析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00~2005年,苏丹经济增长持续稳定,由31795.82亿第纳尔增加到67094.42亿第纳尔,年均增长6.5%。以美元计,则从123.7亿美元增加到275.4亿美元,增长了1.23倍。

    虽然苏丹的经济增长稳定,但其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结构以轻工业和加工、修理业为主,主要有纺织、制糖、制革、制鞋、肥皂、面粉加工、卷烟、罐头、炼油、水泥、塑料、印刷等。而制药业在苏丹还存在很大的空白。因而苏丹大部分药品需要依靠进口来解决,对于外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具有投资潜力的领域。

    未来我国在苏丹投资制药业的机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苏丹政府正致力于改变国家缺医少药现状,其药品政策中明确了今后五年发展总体规划,并将通过招商引资方式从根本上提高国家医疗卫生条件和制药能力。1999年以来,苏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同时在医药卫生方面逐年加大资金投入。目前,苏丹有11家中小规模的西药厂,生产一些常用的西药制剂。据官方统计该国药厂现有产量只能满足苏丹国民需求量的30%~40%,其余靠进口。这样的市场空间和工业基础,对于我国制药企业来说是适合通过兼并收购直接投资的。

    第二,苏丹政府将与外国企业合作建设大型综合制药企业,包括各种药品生产线,规模生产药片、胶囊、糖浆、药面、静脉注射液、药膏、一次性注射器、美容药、草药以及外科手术器械等;兽医药也是苏丹亟待开发的潜力市场;此外,苏丹政府拟寻求外国援助,帮助其建立医药学院、医学实验室和技术培训学院。我国企业可以捉住这一机遇,适时出击。

    第三,苏丹国在历史上即有应用草药治疗的历史,当地有70%的人仍在使用草药进行治疗,但仍采取比较原始的煎煮方法。我国70年代即对该国派遣医疗队,对当地中医药有较好的认识程度,再加上我国良好的中药产业发展基础,我国企业在苏丹直接投资中医药产品将会等到很大的市场空间。

    第四,霍乱在苏丹时有发生。世卫组织说,2006年1月底,耶伊市发现了这次疫情的第一例疑似病例,朱巴市也于2月6日发现第一例疑似病例。几天之后,霍乱疫情得到确认。到3月22日,苏丹霍乱已造成8923人感染,至少238人死亡。尽管两个主要疫区城市耶伊和朱巴的疫情得到了控制,但霍乱已经蔓延到其他地区。

    霍乱主要通过不洁饮用水或饮食传播。卫生状况不良、居住环境拥挤和医疗条件欠缺均容易引发疫情。苏丹南部经历了21年内战,一年多前交战各方才缔结和平协议。这样的国内局面说明苏丹有再度爆发霍乱的潜在威胁。因此,我国企业应该在苏丹生产这样的药品来弥补其市场的空白,降低霍乱给苏丹造成的危害,也增加投资成功的几率。

    第五,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已先后在桑给巴尔、马里、科特迪瓦、肯尼亚、埃及、苏丹等国帮助援建和合资建造药厂,产品主要也是供所在国消费使用。

    其中,上海―苏丹制药厂就是由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直属苏丹联邦卫生部的中央医药供应公司合资建立的制药企业。一期项目为药品分装项目,总投资180万美元,中方占55%股份,苏丹占股份45%。药厂二期项目包括从药品原料生产到压片、胶囊灌装和颗粒包装的三条生产线,生产线全部为国产设备,原料药及包装材料均从国内进口,年生产片剂和胶囊2.5亿粒,粉剂3000万瓶。该厂还将建设第三期工程,筹建静脉注射液厂。

    目前,上海―苏丹制药厂已成为苏丹制药企业中的一流企业,并在药品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国对苏丹的医疗援助历史较长,我国的药品在苏丹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再加上苏丹政府的支持和配合,该厂在苏丹药品销售方面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中国企业具备在苏丹直接投资制药业的实力,在苏丹市场对我国药品的肯定以及政府的支持下,我国制药企业在苏丹市场的竞争力大大提高,而兼并收购是值得企业关注的有效途径。

    (信息来源:中国智囊风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