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文化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1:53:53

火针疗法 

    一、[概说]

  火针疗法是用火烧红针尖迅速刺入穴位内,给人以一定的热性刺激,然后又快速将针拔出,从而达到祛病、防病目的的一种针刺方法。火针疗法具有针和灸的双重作用,即温热作用。通过火针刺激腧穴,增加人体阳气,激发经气,调节脏腑机能,使经络通、气血行。此外,火针疗法具有祛寒除湿,散结解毒,去腐排脓,生肌敛疮,益肾壮阳,升阳举陷,除麻止痒,熄风定惊等作用。

    二、[基本内容]

    1、按针具粗细分类
   (1)、细火针:细火针直径为0.5毫米,主要用于面部的穴位。由于面部神经、血管比较丰富,痛觉敏感,使用细火针可以减少痛苦。
   (2)、中粗火针:直径大约1.0毫米左右,适应范围比较广泛,除面部穴位及肌肉较薄的部位外,其它的穴位和部位都可用中粗火针施术,包括四肢、躯干、压痛点和病灶四周。
   (3)、粗火针,直径为2.0-2.5毫米,主要用于针刺病灶部位,如窦道、痔漏、瘰疬、痈疽、乳腺炎、腱鞘囊肿、神经性皮炎、各种结节、皮肤肿瘤等。

    2、按针刺方法分类

   (1)、经穴刺法:根据临床症状表现,辨证,辨经,按经取穴,在经络上施火针的方法。通过火针对经穴的刺激,来温通经络、行气活血,从而扶正祛邪,平衡阴阳,调整脏腑功能,多用于治疗内科疾病。
   (2)、痛点刺法:在病灶局部或有关穴位处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点,在痛点上施以火针治疗。中医认为:压痛点是局部经气不通、气血阻滞的反应点。以火针刺激压痛点,可使局部经气畅通、气血运行,而达到止痛的目的,主要用于肌肉、关节病变和各种神经痛。
   (3)、密刺法:是用中粗火针密集地刺激病灶局部的一种火针刺法。密集程度取决于病变的轻重,病情重的密一点,以每针相隔1厘米。密刺疗法以足够的热力,改变局部气血的运行,促进病损纽织的新陈代谢。此法主要适用于增生、角化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
   (4)、围针法:是用火针围绕病灶周围行针刺的一种刺法。进针点多落在病灶与正常组织交界之处。在病灶周围施以火针可以温通经脉,改善局部气血循环,促进组织再生。围刺法主要适用于皮肤科、外科疾患。
   (5)、散刺法:是以火针疏散地刺在病灶的部位上的一种火针针刺法。它具有温阳益气,以改善局部气血运行,从而治麻、止痒、定惊、解痉、止痛。一般每隔1.5厘米刺一针。针具最好选用细火针,以浅刺为宜。

    3、按出针的快与慢分类

  (1)、快针法:是进针后迅速出针的一种针刺方法,是最常用的火针疗法之一。火针疗法主要以快针为主。整个进出针过程只需十分之一秒的时间。因为火针疗法是借助烧红的针体所带的热来刺激穴位或部位,只要针体红,热力足,就可以激发经气,推动气血,温通经络,留针时间长并无多大意义。
  (2)、慢针法:与快针法相反。慢针法有其特殊的用途和适用范围。特点是火针刺入穴位或部位后,在体内停留较短的时间,然后出针。留针时间一般在1-3分钟。主要适用于瘰疬、肿物、囊肿……各种坏死组织和异常增生的一类疾病。

    4、火针的施术

    火针疗法的施术可简单归纳为:揣、爪、绕、刺、退五个字。揣,即是根据病情,沿一定的经络走行进行揣摸,寻找压痛点,“以痛为腧”,在揣的过程中要遵循“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原则;爪,即是以爪甲在所取穴位上按压出痕边,然后用龙胆紫进行标记;烧,即烧热针,亦即加热针体,使之达到治疗所需的温度;刺,即将火针迅速准确刺入所标记的俞穴;退,即拔针,要求速进速出,因留之过久会致筋焦骨伤,造成患者的额外痛苦。

    三、[ 临床应用]

    1、中风

    中脏腑
    A、闭证、取水沟、十二井穴、太冲、丰隆、劳宫。牙关紧闭配颊车、下关、合谷,两手握固,配内关、后溪。用快针法。
    B、脱证:取关元,汗出不止者加足三里、虚阳浮越加肾俞、涌泉。
中经络:取肩太冲,手指拘挛加八邪;语言蹇涩加廉泉;头痛眩晕加风池、太冲。每3日1次,用快针法,可用1号针。

    2、面瘫
    取风池、翳风、鱼腰、合谷。用1号针浅刺快针法。

    3、痹证
    按疼痛部位取穴。如局部取肩髃、肩髎、合谷、外关、后溪;肘部取 曲池、尺泽、外关、合谷;腕部取阳池、外关、阳溪、腕骨;背脊取 水沟、身柱、命门、腰阳关;踝部取申脉、照海、昆仑、解溪;行痹 取肾俞、命门、关元;着痹取足三里、阳陵泉、商丘;热痹取大椎、 曲池。用1号针,行快针法。

    4、郁证
    取穴:内关、太冲、三阴交。如有瘫痪者加相应部位,用1号针快针法。

    5、感冒
  风寒取列缺、合谷、风门、风池。
  风热取鱼际、曲池、大椎、外关。

    6、痢疾
  取合谷、天枢、上巨虚、大肠俞。有热加大椎、曲池。毒痢用十宣以泄热。

    四、[注意事项]

    1、施用火针时,应注意安全,防止火针灼伤患者其它部位或烧伤衣物,加热器不用时要立即切断电源。

    2、过于紧张、饥饿、劳累的患者不宜用火针、体质虚弱的患者应取卧位。

    3、火针针刺应避开血管、肌腱、重要器官。

    4、面部、足部尽量点灸,不针刺,以免留下疤痕。

    5、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火针。

    6、火针治疗的三天内不可洗浴。

    7、针后勤换内衣,针尖处不可用手搔抓防止感染。

    8、火针后,腧穴处皮肤可出现微红、灼热、轻度肿痛、痒等症状,属于正常现象,不用处理,1周内会自行消失。若红肿出现脓点也不要怕,可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腧穴处红肿加重,分泌物增多,可外敷金黄膏。如刺破血管,引起血流不止,可立即用消毒干棉球压迫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