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对周文王说了些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21:55

姜太公对周文王说了些什么?

(2008-07-12 09:25:39)转载 标签:

文化

分类: 随笔

姜太公对周文王说了些什么?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家喻户晓的俗语。姜太公在渭水边钓鱼,他钓来了一个周文王,钓来了一个施展自己政治才华的机会,那么,他当时对周文王说了些什么,他到底向文王灌输了什么思想,以至文王拜他为师呢?

据《太公兵法》记载,事情的起因是周文王的一次“下访”,正因为这次下访,寻得了一个治国的人才,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他们的谈话是从钓鱼说起的。

文王见太公坐茅以渔,劳而问之,说:“你喜欢钓鱼吗?”面对如此谦和的领导,姜太公明了了文王的意图,于是说:“我听说君子乐于实现自己的抱负,小人乐于完成自己的工作,现在我钓鱼,其道理与此相同,大概不仅仅是单纯的喜欢吧。”姜太公的开场白给文王下了一个钓饵——你想获得成功吗?那就快来跟我学学钓鱼吧!

文王果然有了兴趣。“为什么说这和钓鱼有相似的道理呢?”

太公说:“行政方面,钓有三种掌控:掌握着俸禄厚薄;掌握着生死;掌握着官位。钓是为了求有所得,它的意蕴玄妙,弄清这个道理,就可以通晓天下的大道理。”

对如此专业的阐述,文王自是倾耳聆听,“愿闻其详!”

太公说:“泉源愈深则水流长,水流长则鱼会生存,这是自然之理,树木的根愈深则树木长得高大,树木高大就会生产果实,这也是我们观察到的情状;君子情意相投、志同道合,那么就会事业就容易成功,这也是我们常见到的现象。一般的言语应对,是一种表面现象,如果能说出真情实话,那可是至情之言。今天我讲的都是肺腑之言,直言不讳,你听了不会怪罪我吧?”

太公的话含蓄而有分寸,将鱼钩轻轻扯一扯,文王趣味昂然,当即表示:“凡是仁德的人都能接受正直的劝谏,不至于厌恶肺腑忠言,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呢?”——俺是有道明君,岂是那些嫉贤妒能之人?快快放下心中的顾虑说吧!

太公说:“细小的钩和小鱼饵可以钓到小鱼,适当的钩和适当的鱼饵就会钓到中鱼,要钓到大鱼,就要用粗的钩和大的鱼饵。鱼若吃了鱼饵,就会被钩勾挂住贪吃的嘴。人若食国家之俸禄,就必须要服从君王。所以以钩钓鱼,鱼可以杀了吃,以爵禄用人,人可以为你所用。以家为基础,你就可以取国,以国为基础,你就可以得天下,天下都会被你征服。”

“唉,如果你散漫无心,周围再多的人最后也要离你而去,而那些看上去平淡无奇,不声不响的去实行自己的主张的人,其影响却很深远,这是非常玄妙的!圣人的仁德,常常是施于人而不被人所见。这是一种快乐!圣人所考虑的,总是遵循万物和人性的本原和顺序加以诱导,并以此为准则制定收揽人心的方法。”

文王又问:“照你这么说,应制定什么样的收揽人心的方法,才能使天下归顺呢?”

太公答道:“天下并非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所有人共有的。你若能与天下人共享其乐,则可得天下;你若想独霸天下独得其利,你就要失去天下。天有岁时之变,地有货财之聚集,能和天下人共享共乐者,可称得上仁;仁所及之处,天下人必然归顺。与天下人共忧患,同欢乐,同好恶,可称得上义;义所及之处,必天下人心所向。凡人莫不恶死而乐生,因而救人于死亡,解人于危难,可称得上德。德所及之处,才称得上王道。王道所及之处必是乐土,天下人比归顺。”

这洋洋洒洒的论述,说到了周文王的心坎上,也难得有这样一个高素质的领导能理解,文王再拜曰“太好了,我怎么敢不接受上天的诏命呢?”于是邀请太公上车回城,拜太公为师。

后代叙事,必润饰之,然不失其本真。综上所述,姜太公主要阐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治国必须重视人才。纵观中国历史,凡能够善于发现并倚重人才的帝王将相,必定有所作为,从刘邦“善将将”到曹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无不体现对人才的重视。要选拔获得人才,要不拘一格,同时也如同用香饵钓鱼一样,给人才以创造性的激励机制。

其次,以民为本。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与民同乐”大抵渊源于此。历代统治者,由于时代的局限或利益驱动,往往有始无终,最终抛弃了民本思想而导致覆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切不可嘴上为民,心底纳私,“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要想取天下,必须实行“仁、义、道、德”。

第三,要有大局观念。作为领导者,必须有战略眼光,形成自己行政的道德准则并努力施行之,这样才能以小取大,获得行政的可信度。

检验一国或一地之政,由此可见一斑。时移世易,难改千年不变的真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