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兵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7:13:43
公兵法
吕  尚
〈第一篇〉
《太公兵法》曰:致慈爱之心,立威武之战,以卑其众,练其精锐,砥砺其节,以高其气,分为五选。异其旗章,勿使冒乱。坚其行阵,连其什伍,以禁淫非。垒阵之次,车骑之处,勒兵之势,军之法令,赏罚之数,使士赴火蹈刃,陷陈取将,死不旋踵者,多异于之将者也。
将师受命者,将率入、军吏毕入,皆北面再拜稽首,受命天子南面而授之钺,东行西面而揖之,示弗御也。故受命而出,忘其国;即戎,忘其家;枹鼓之声,唯恐不胜,忘其身。〔〈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述此数言,正本之《太公兵法》。又‘太公曰:为将者,受命忘家;当敌忘身。’见〈文选.西征赋〉注所引,盖檃括此文。〕
故必死,必死不如乐死,乐死不如甘死,甘死不如义死,义死不如视死如归,此之谓也。故一人必死,十人弗能待也;十人必死,百人弗能待也;百人必死,千人弗能待也;千人必死,万人弗能待也;万人必死,横行乎天下。(待,当也。‘乎’一本作‘于’。)〔《白虎通义》传曰:一人必死,十人不能待;百人必死,千人不能待;(‘待’,今本作‘当陈立’,《白虎通》疏证疑‘待’为‘得’之伪,非是。)万人必死,横行天下。《武侯正议》引后二语作‘《军谶》’,知确系逸文,《后汉书》邓禹将张宗亦云‘一卒毕力,百人不当;万夫致死,可以横行。’语意本此。〕
令行禁止,王者之师也。
文王曰:‘吾欲用兵,谁可伐?密须氏疑(贰也)于我,可先往伐。’管叔曰:‘不可。其君,天下之明君也。伐之不义。’太公望曰:‘臣闻之,先王伐枉,不伐顺;伐险,不伐易;伐过,不伐不及。’文王曰:‘善。’遂伐密须氏,灭之也。(《吕览》:密须之人,自缚其主而与文王。)
文王将欲伐崇,先宣言曰:‘余闻崇侯虎蔑侮父兄,不敬长老,听狱不中,分财不均。百姓力尽,不得衣食,余将来征之,惟为民。’乃伐崇,令毋杀人,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崇人闻之,因请降。(《左传》:文王闻崇德乱而伐之。军三旬而不降,退修教而复伐之。因垒而降,此即所修之教也。)
武王将伐纣,召太公望而问之曰:‘吾欲不战而知胜,不卜而知吉,使非其人,为之有道乎?’太公对曰:‘有道。王得众人之心,以图不道,则不战而知胜矣。以贤伐不肖,则不卜而知吉矣。彼害之,我利之,虽非吾民,可得而致也。’武王曰:‘善。’乃召周公而问焉,曰:‘天下之图事者,皆以殷为天子、周为诸侯,以诸侯攻天子,胜之有道乎?’周公对曰:‘殷信天子,周信诸侯,则无胜之道矣!何可攻乎!’武王忿然曰:‘女言有说乎?’周公对曰:‘臣闻之:攻礼者为贼,攻义者为残,失其民制为匹夫。王攻其失民者也。何攻天子乎?’(宋戴埴鼠璞引问周公作《六弢》逸文)武王曰:‘善。’乃起众举师与殷战于牧之野,大败殷人。上堂见玉,曰:‘谁之玉也?’曰:‘诸侯之玉。’即取而归之于诸侯,天下闻之,曰:‘武王廉于财矣。’。入室见女,曰:‘谁之女也?’曰:‘诸侯之女。’即取而归之于诸侯,天下闻之,曰:‘武王廉于色矣。’于是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财,金钱以与士民,黜其战车而不乘,弛其甲兵而弗用,纵马华山,放牛桃林,示不复用,天下闻者咸谓武王行义于天下,岂不大哉!〔汉刘向〈说苑.指武〉篇)
〈第二篇〉
武王践阼三日,召士大夫而问焉,曰:‘恶有藏之约,行之行,万世可以为子孙恒者乎?’诸大夫对曰:‘未得闻也。’然后召师尚父而问焉,曰:‘昔皇帝颛顼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见与?’师尚父曰:‘在丹书。王欲闻之,则斋矣。’王斋三日,端冕,师尚父亦端冕,奉书而入,负屏而立;王下堂,南面而立。师尚父曰:‘先王之道,不北面。’王行西折而东面,师尚父西面道书之言曰:‘敬胜怠者强,怠胜敬者亡。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不敬则不正。枉者灭废,敬者万世。(以上丹书之言)
作者: 地狱之凤  2005-5-18 11:34   回复此发言
--------------------------------------------------------------------------------
2 太公兵法
(〈后汉书.光武帝纪〉注引《太公金匮》曰:‘黄帝居人上,惴惴若临深渊。舜居人上,兢兢如履薄冰。禹居人上,栗栗如不满日。敬胜怠则吉,义胜欲则昌。日慎一日,寿终无殃。)
藏之约,行之行,可以为子孙恒者,此言之谓也。且臣闻之,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仁得之,以不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必及其世。’王闻书之言,惕若恐惧,退而为戒书于席之四端,为铭焉于机,为铭焉于鉴,为铭焉于盥盘,为铭焉于楹,为铭焉于杖,为铭焉于带,为铭焉于履屦,为铭焉于觞豆,为铭焉于牖,为铭焉于剑,为铭焉于弓,为铭焉于矛,为铭焉于席。
前左端之铭曰:安乐必敬。前右端之铭曰:无行可悔。后左端之铭曰:一反一侧,亦不可以忘。后右端之铭曰:所监不远,视迩所代。
机之铭曰:皇皇惟敬,口生诟,口戕口。鉴之铭曰:见尔前,虑尔后。盥盘之铭曰: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楹之铭曰:毋曰胡残,其祸将然;毋曰胡害,其祸将大;毋曰胡伤,其祸将长。仗之铭曰:恶乎!危于忿疐。恶乎!失道于嗜欲。恶乎!相忘于富贵。带之铭曰:火灭修容,慎戒必恭,恭则寿。履屦之铭曰:慎之劳,劳则富。觞豆之铭曰:食自杖,食自杖,戒之憍,憍则逃。户之铭曰:夫名难得而易失,无勤弗志,而曰我知之乎?无勤弗及,而曰我杖之乎?扰阻以泥之,若风将至,必先摇摇。虽有圣人,不能为谋也。牖之铭曰:随天之时,以地之财。敬祀皇天,敬以先时。剑之铭曰:带之以为服,动必行德,行德则兴,倍德则崩。弓之铭曰:屈伸之义,废兴之行,无忘自过。矛之铭曰:造矛,造矛,少间弗忍,终身之羞,子一人所闻,以戒后世子孙。〔《大戴礼记》第五十九。宗沂案《六弢》本孔子问礼所得,此当本在西汉《六弢》中,故礼家取之,或在《金匮》。〕
武王问师(《皇览》无)尚父曰:‘五帝之戒(戒同诫),可得闻乎?’师(《皇览》无)尚父曰:‘黄帝之君(《治要》引之,下有‘时’字。)戒曰:吾之居民上也,摇摇恐夕不及朝。(刘邵《皇览》、《治要》‘及’作‘至’。)栗栗恐朝不及夕,兢兢业业,日慎一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玉海》引《太公兵法》下三句,《淮南子》作‘尧戒’,下一句,《韩非子作‘先圣有谚’,以上《艺文类聚》二十三引《金匮》所无。)故为金人三缄(一木作封)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玉海》引《皇览》止此)人也,(《说苑》)戒之哉!戒之哉!(《说苑》叠一句,《艺文》同)无多言,无多事,多言多败,多事多患。(《说苑》‘多言’‘多事’直接,与《家语》小异。一本患作‘害’。)安乐必戒,无行所悔。(程伯敷云:安乐必戒。八句又见武王席铭、楹铭,其实古语,相承不嫌重复。)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何残,其祸将然。(《说苑》多此二语,与楹之铭合,《艺文》引无。)勿谓不(《说苑》作‘莫’)闻,神将(此从《皇览》及《家语》,《说苑》作‘天妖’伺人,荧荧(《艺文》作‘焰焰’不灭,炎炎奈(《艺文》作‘若’)何?涓涓不塞(《说苑》作‘壅’,《艺文》同),终(《说苑》作‘将’)成(《艺文》作为)江河!绵绵不决,将(《艺文》作‘或’)成网罗!青青不伐(《艺文》引作‘豪末不札),将寻斧柯!诚(据《家语》、《说苑》作‘不’)能慎之,福(《说苑》作‘祸’)之根也。曰(《家语》误作‘口’)是何(此从《说苑》、《家语》,《皇览》作‘无’)伤,祸之门也。(〈宋书.傅亮传〉引此二句曰‘古语’,无二‘也’字)强梁者不得其死(此一语《老子》述之),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憎(《说苑》作‘怨’)主人,民怨(《说苑》作‘害’)其上(《说苑》作‘贵’,《左传》引之)。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左传》‘君子不欲多上人’出此)。知众人之不可先也,故后之(《家语》‘后’作‘下’,《老子》‘不为天下先’本此意)。温恭慎德(《说苑》作‘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人莫逾之(《说苑》作‘莫能与之争者’)。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皆惑(《家语》作‘或’,乃古字)之(《说苑》作‘众人惑惑’),我独不徙(《说苑》作‘从’)。内藏我(《家语》作‘乃’)智,不示人技(《说苑》作‘不与人论技’)。我虽尊高,人弗我害(《说苑》作‘人莫害我’)。惟能如此也(《家语》作‘谁能于此’)。江海(《家语》作汉)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说苑》作‘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老子》本之)。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家语》作‘而能下人’非,此从《说苑》、《皇览》。凡《太公金匮》、《老子》、〈史记.伯夷列传〉、〈后汉书.郎顗传〉均同)。戒之哉!戒之哉!(〈说苑.敬慎篇〉、《皇览》‘黄帝金人器铭’及《荀子》皆本太公所述,‘黄帝戒’兼参王肃本〈家语.观周篇〉用考同异。)
作者: 地狱之凤  2005-5-18 11:34   回复此发言
--------------------------------------------------------------------------------
3 太公兵法
〔马总《意林》武王问:‘五帝之戒可得闻乎’太公曰:‘黄帝云予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即括上文。〕
武王问师尚父曰:‘五帝之戒可复得而闻乎?’(《御览》引《太公金匮》)师尚父曰:‘尧之居民上也,(《意林》作‘尧居民上’)振振如临深渊(《治要》作‘川’)。舜之居民上,栗栗如恐不满日(《治要》引有‘日’字)。汤之居民上,翼翼(《治要》作‘战战恐不见旦),翼翼乎(《艺文类聚》多‘乎’字)!惧不敢息(八句,《意林》同,惟少四‘之’字。以上《御览》四百五十九所引)。’武王曰:‘吾拜(杨本作‘并’)殷民居其上也,翼乎!惧不敢息(《治要》所引作‘翼翼,惧不敢怠’)。’尚父曰:‘德盛者守之,以谦威强者守之以恭(此亦《老子》所本)。’武王曰:‘如尚父言。’因是为戒随躬。(《玉海》引刘劭《皇览》述《太公金匮》,杨慎以此为《金匮》铭。)
道自微而生,祸(《艺文类聚》引作‘福’,当从之)自微而成。慎终与始,完如金城〔马总《意林》引《金匮》,按《说苑》言‘福生于微,祸生于忽’,知当作‘福’。〕
武王曰:‘吾欲造起居之诫,随之以身。几之书曰:安无忘危,存无忘亡。熟惟二者,必后无凶。杖之书曰:辅人无苟,扶人无咎(〈崔骃传〉注引《太公金匮》)。其冠铭曰:宠以着首,将身不正,遗为德咎。书履曰:行必虑正,无怀侥幸(二句《意林》亦引)。书剑曰:常以服兵,而行道德,行则福,废则覆。书车曰:自致者急,载人者缓。取欲无度,自致而反。书镜曰:以镜自照,则知吉凶(案此与后文〈朱穆传〉注铭镜同,而有脱误)。门之书曰:敬遇宾客,贵贱无二。户之书曰:出畏之入,惧之。牖之书曰:窥望省,且念所得,思所忘。钥之书曰:昏谨守,深察伪。砚之书曰:石墨相着而黑,邪心谗言,无得污白。书锋曰:忍之须臾,乃全汝躯。书刀曰:刀利硙硙,无为汝开(《文选》注云出《六韬》,《意林》亦引‘锋刀’二铭)。书井曰:原泉滑滑,连旱则绝。取事有常,赋敛有节(《意林》、《御览》引《金匮》)。衣之铭曰:桑蚕苦,女工难得新捐,故后必寒。镜铭曰:以镜自照,见形容;以人自照,知吉凶。觞铭曰:乐极则悲,沉湎致非,社稷为危(〈朱穆传〉注引《阴谋》,蔡邕以为武王践阼,咨于太师,作铭,共十八章。)。无握壑而附邱,无舍本而逐(《兵书》作‘附’,一本作‘治’)末,日中必彗,操刀必割(二句贾谊文引)。执斧必伐,日中不彗,是谓失时;操刀不割,是谓失利(贾子引作‘之期’)。执斧不伐,贼人将来!涓涓不塞,将为(贾子作‘成’)江河!荧荧不救,炎炎奈(贾子作若)何?两叶不去(一本作‘毫毛不拔’),将用(一本作‘寻’)斧柯!为虺弗摧,行将为蛇(《意林》引《六弢》及〈六弢.守土篇〉。此以上全见《兵书》引黄帝巾几铭,杨慎以为《太公兵法》引黄帝。)!绵绵不绝,夐夐奈(今本《周书》作‘蔓蔓若’)何?豪厘(今本作‘末’)不伐,将用斧柯(《周书》)!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将奈之何?〔苏秦引《周书》连上多此三句,或以为出《太公阴符》,见杜牧《孙子》注,王伯厚以为《兵法》。〕
〈第三篇〉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战国策.魏策》任章引《周书》〕得时无失,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越语〉引《周书》〕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史记》萧何引《周书》〕
毋为权首,将受其咎。〔《汉书》引《周书》〕
欲起无先。〔〈史记.楚世家〉引《周书》〕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记.商鞅传〉引《周书》〕
成功之下,不可久处。〔〈史记.蔡泽传〉引《周书》〕
安危在得令,存亡在所用。〔《汉书》主父偃引《周书》〕
必参五伍之。〔《史记》蒙恬引《周书》。宗沂案《说文》‘伍’字下云:‘相参伍也。’谓伍法。‘什’字下云:‘相什保也。’谓什法。〕
作者: 地狱之凤  2005-5-18 11:34   回复此发言
--------------------------------------------------------------------------------
5 太公兵法
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允当则归,知难而退。有德不可敌,逐寇如追逃。〔以上《左传》引《军志》,《传》凡称前志,多属《逸周书》;或史佚,则称《军志》者,必《太公》也。〕
将不仁,则三军不亲;将不勇,则三军不为动。〔《通典》引,《御览》作《吴子》,盖《吴子》所引者。今本〈六弢.奇兵篇〉改‘为动’作‘锐’。〕
右背山陵,前左水泽。〔《史记》引《兵法》与《孙子》不同,杜牧《孙子》注引《太公兵法》:‘军必左水泽,而右邱陵。’盖括司言,知此引《兵法》属《太公》也。此之言背谓后也,与前相对。〕
武王伐殷,兵至牧野。晨举脂烛,推掩不备。〔《论衡》引《太公阴谋》见《艺文类聚》及《御览》三百十六。〕
春为牝陈,弓为前行;夏为方陈,戟为前行;六月为圆陈(《通典》作‘季夏’),矛为前行;秋为牡陈,剑为前行;冬为伏陈,楯为前行。(萧吉《五行大义》引《周书》云此,‘武备’亦依五气也。知出《兵法》。)是谓五陈。〔《通典》连上引,多此一句‘近人采入’,〈逸周书.月令〉逸文。〕
春以长矛在前,夏以大戟在前,秋以弓弩在前,冬以刀楯(《抱朴子》作‘盾’)在前,此行军(《抱朴子》)四时应天之法也。〔《御览》三百三十九引《六弢》分为‘五选’,已见《说苑》所引,知连上,确系《兵法》,又见《抱朴子》。〕
从孤击虚,万(《御览》引作‘高’,误)人无余一,女子当丈夫。(《抱朴子》引《太公兵法》又相传古《遁甲书》引此作《黄石子》,足见《黄石公记》之果出《太公兵法》也。〕风鸣叶(《御览》作‘气’,非)者,贼在十里;鸣条者,百里;摇枝者,四百里;金器自鸣及焦器(《御览》作‘气’,下无‘鸣’字〕鸣者,军疲也;气如惊鹿,败军气也。〔同上。上言风角,下言雪祲。〕
大师吹律合声。商则战胜,军士强。角则军扰多变,失士心。宫则军和,士卒同心。征则将急数怒,失士心。羽则军弱,少威明。〔郑康成〈周礼.春官〉注引《兵书》按隋以前人引《太公兵法》或曰《兵书》,〈正义〉以为武王出兵之书。〕
〈第五篇〉
国不可以从外治,将(《孙子》注作‘君’)不可以从中御。〔《通典》引《太公》,今〈六弢.立将篇〉袭此二语,以为将答君之词,贾林《孙子》注沿其误。〕
神农之教曰:‘虽有石城千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无粟,弗能守也。’〔晁错引。案应劭《风俗通》述《孙子》云:‘金城汤池而无粟者,太公、墨翟弗能守之’,则知此为《太公书》所有。唐.员半千亦引作《军志》,《群书治要》所引〈虎弢〉亦述‘神农之禁’也。〕
国柄借人,则失其威(今本〈六弢.守土篇〉作‘无借人国柄,借人国柄则失其权’。)。渊乎无端,孰知其源(下为‘涓涓不塞’六句)?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取天下者,若逐野鹿,而天下共分其肉(同上引。下五句,今本〈武韬〉袭改之)。
昔柏皇氏、栗陆氏、骊连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此古之王者也。未使民,民化;未赏民,民劝(《北堂书钞》十五引此三句,两‘民’字不重。);此皆古之善为政者也。至于伏羲氏、神农氏,教化(宋本‘化’作‘民’)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御览》七十六引《六弢》,《意林》引后四句作‘太公曰:伏羲、神农,教而不诛’云云。〕
圣人恭天静地,和鬼敬神。〔《意林》〕
文王在岐(《群书治要》引多‘周’字),召太公曰:‘吾地小,奈何?’太公曰:‘天下有粟,贤者食之;天下有民,贤者收之。屈一人下,伸万人上,惟圣人能行之。’〔《文选》注引作‘屈一人之下,伸万人之上,惟圣人能焉。’,《群书治要》引〈武弢〉多赘语,盖依此节而增衍成之也。〕
文王曰:‘君务举贤,不获其功,何也?’太公曰:‘举而不用,是有求贤之名,而无用贤之实也。’文王曰:‘举贤若何?’太公曰:‘按贤察名,选才考能,名实俱得之也。’〔《意林》引《六弢》作六卷,今本《六弢》本之,衍为〈举贤篇〉。〕
作者: 地狱之凤  2005-5-18 11:34   回复此发言
--------------------------------------------------------------------------------
6 太公兵法
文王曰:‘国君失民者,何也?’太公曰:‘不慎所与也?君有六守、三宝。六守者:仁、义、忠、信、勇、谋。三宝者:农、工、商。六守长则君安,三宝完则国昌。〔同上引今本《六弢》衍之为〈六守篇〉。〕
崇侯虎曰:‘今周伯昌怀仁而善谋,冠虽敝,礼加于首;履虽新,法以践地(《意林》引作‘冠虽敝,加于首;履虽新,履于地。’,〈汉书.儒林传〉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贯于足。’师古曰:‘语见太公《六弢》。’,《御览》六百八十四引之同,《意林》多二‘之’字,作‘加之于首’云云。)。可及其未成而图之(《御览》六百九十七引《六弢》)。军中之事,不闻君命(《意林》),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今〈六弢.立将篇〉连上引)。
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令三军,亲其将如父母,攻城则争先登,野战则争先赴。闻金声而怒,闻鼓声而喜。可乎?’太公曰:‘作将,冬日不服裘,夏日不操扇,天雨不张盖幔,出隘塞、过泥涂,将先下步(《意林》、《艺文类聚》引无,作二日字及幔先作必。)。士卒皆定(宾本作‘军皆定次’),将乃就舍;炊者皆饱,将乃敢食(四句《意林》无,《艺文类聚》有,今本‘饱’作‘熟’,‘乃敢’作‘方就’。);军未举火,将不食(今本作‘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士非好死而乐伤,其将知饥寒、劳苦也。〔《意林》引〕
用兵之害,犹豫最大(《吴子》引之)。赴之若惊,用之若狂;当之者破,近之者亡;使如疾雷,不暇掩耳也。〔同上引。按今本〈六弢.军势篇〉文义近古,多见称引,此盖括其一二精语。)
贫穷、忿怒,欲决其志者,名曰必死之士。辩言巧辞,善毁善誉者,名曰间谍飞言之士(同上引。今本〈练士篇》取一置一,杂入赘婿云云,乃秦汉人语也。《意林》所引乃因梁人子钞,惟九差一条,不足据,或参取唐时本也。)。赏如高山,罚如深溪。〔〈文选.王仲宣从军诗〉注引《六弢》。〕
太公谓武王曰:‘夫人皆有性,趋舍不同,喜怒不等。’〔〈文选.卢子谅.赠刘琨诗〉注引。〕
太公谓武王曰:‘圣人兴兵为天下除患去贼,非利之也。故役不再籍(《孙子》引),一举而得。’〔《文选》四十三书注引。〕
武王问太公曰:‘殷已亡其三人,今可伐乎?’太公曰:‘臣闻之:知天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且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史记》引二语);时至不行,反受其殃(《说苑》引四语)。非时而生,是为妄成,故夏条可结,冬冰可释(《艺文类聚》引太公作‘折’),时难得而易失也。’〔《意林》引《太公金匮》云二卷。〕
武王问太公:‘今民吏未安,贤者未定,何以安之?’太公曰:‘不须兵器,可以守国。耒耜是其弓弩,锄杷是其矛戟,簦笠是其兜鍪,镰斧是其攻具。〔《御览》三百十六引《太公金匮》,今本《六弢》本此,衍为〈农器篇〉。〕
武王伐殷,出于河。吕尚为右(《类聚》作‘后’,《御览》无),将以四十七艘舫逾(《类聚》作‘船济’)于河。〔〈文选.王仲宣从军诗〉注引〕
武王东伐,至于河上。雨甚雷疾。周公旦进曰:‘天不佑周矣。意者,吾君德行未备,百姓疾怨邪?故天降吾灾,请还师。’太公曰:‘不可。’武王与周公旦望纣,纣陈引军,止之。太公曰:‘君何不弛也。’周公曰:‘天时不顺,龟燋不兆,占筮不吉,妖而不祥,星变又凶,固且待之,何可驱也(王逸《楚词》注引《六弢》)。’武王问太公曰:‘欲兴兵深谋,进必斩敌,退必克全,其略云何?’太公曰:‘主以礼使将,将以忠受命!国有难,君召将而诏曰:“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避。勿以三军为贵而轻敌,勿以授命为重而苟进,勿以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士为必然,勿以谋简于人,勿以谋后于人。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寒暑必同,敌可胜也。”’〔同上引〈犬弢〉。今本〈龙弢.立将篇〉袭之。〕
作者: 地狱之凤  2005-5-18 11:34   回复此发言
--------------------------------------------------------------------------------
7 太公兵法
周初,武王问太公曰:‘敌人先至,已据便地,形势又强,则如之何?’对曰:‘当示怯弱,设伏佯走,自投死地。敌见之必疾速而赴,扰乱失次,必离故所,□入我(此下有缺文或是叠下一‘伏’字)伏兵,齐起急击,前后冲其两旁。〔《通典》一百五十三〕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御览》引《六弢》〕
容容熙熙,皆为利谋;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同上,引《周书》〕
车骑之将,军马不具,鞍勒不备者,诛。〔《御览》引《六弢》〕
太公誓师,后至者斩。〔《御览》引《桓范要义》,〈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军法:约期而后至者,斩。’当本之太公。〕
太公曰:‘凡兴师、动众、陈兵,天必见其云气,示之以安危,故胜败可逆知也。〔《通典》引〕
武王问太公曰:‘贫富岂有命乎?’(《艺文类聚》引‘成王问太公:贫富岂有命乎?将理不得其意。’)太公曰:‘为之不密,密而不富者,盗在其室。’武王曰:‘何谓盗也?’公曰:‘计之不熟,一盗也。收种不时,二盗也。取妇无能,三盗也。养女太多(谓资赠多),四盗也(《颜氏家训》‘盗’作‘费’)。弃事就酒,五盗也。衣服过度,六盗也。封藏不谨,七盗也。井灶不利,八盗也。举息就礼,九盗也。无事然镫,十盗也。如取之,安得富哉?’武王曰:‘善。’〔《御览》四百八十五引《六弢》,《艺文》节引,《颜氏》同。〕
武王平殷,还,问太公曰:‘今民吏未安,贤者未定,何以安之?’太公曰:‘无故无新,如天如地(《御览》三百二十七引《六弢》)。得殷之财,与殷之民。共之,则商得其贾,农得其田也。一目视则不明,一耳听则不聪,一足步则不行。选贤自代,上下各得其所。’〔同上引。〕
武王问太公曰:‘天下精神甚众,恐后复有试余者也。何以待之?’师尚父曰:‘请树槐于王门内路之石,起面社,筑垣墙,祭以酒脯,食以牺牲,尊之曰社。客有非常,先与之语;客有益者入,无益者距。岁告以水旱,与其风雨泽流,悉行除民所苦。’〔《御览》五百三十二引《太公金匮》〕
武王胜殷,召太公问曰:‘今殷民不安其处,奈何使天下安乎?’太公曰:‘夫民之所利,譬之如冬日之阳,夏日之阴。冬日之从阳,夏日之从阴,不召自来。故生民之道,先定其所利,而民自至。民有三几,不可数动,动之有凶。明赏则不足,不足则民怨生;明罚则民慑畏,民慑畏则变故出;明察则民扰,民扰则不安其处,易以成变。故明王之民不知所好,不知所恶,不知所从,不知所去。使民各安其所生,而天下静矣。乐哉!圣人与天下之人皆安乐也(《艺文类聚》二十引《六弢》此句)。’武王曰:‘为之奈何?’太公曰:‘圣人守无穷之(四字从《艺文类聚》补入)府,用无穷之财,而天下仰之,天下仰之,而天下治矣。神农之禁,春夏之所生,不伤不害,谨修地利,以成万物。无夺民之所利,而农顺其时矣。任贤使能,而官有材,而贤者归之矣。故赏在于成民之生,罚在于使人无罪,是以赏罚施民,而天下化矣(《群书治要》引〈六弢.虎弢〉)。夫杀一人而三军不闻,杀一人而民不知,杀一人而千万人不恐,虽多杀之,其将不重。封一人而三军不悦,爵一人而万人不劝,赏一人而万人不欣,是为赏无功、责无能也。若此,则三军不为使,是失众之纪也。’〔同上引〈武弢〉)
〈第六篇〉
安徐而静,柔节先定,善兴而不争,虚心平志,待物以正。〔今本《六弢》〕
武王问太公曰:‘兵道何如?’太公曰:‘凡兵之道,莫过乎一。一者,能独往独来。黄帝曰:“一者,阶于道,机于神。”用之在于机,显之在于势,成之在于君。故圣王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下文‘今商王知存而不知亡’一段,似后人搀入,故节去之。)。’武王曰:‘两军相遇,彼不可来,此不可往。各设固备,未敢先发。我欲袭之,不得其利。为之奈何?’太公曰:‘外乱而内整。示饥而实饱,内精而外钝。一合一离,一聚一散。阴其谋,密其机,高其垒,伏其锐士。寂若无声,敌不知我所备。欲其西,袭其东。’武王曰:‘敌知我情,通我谋。为之奈何?’太公曰:‘兵胜之术,密察敌人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连上,并今本〈文弢.兵道篇〉〕
作者: 地狱之凤  2005-5-18 11:34   回复此发言
--------------------------------------------------------------------------------
8 太公兵法
天道无殃,不可先倡;人道无灾,不可先谋。
全胜不斗,大兵无创。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
凡谋之道,周密为宝。〔连上,在今本〈武弢〉〕
兵不两胜,亦不两败。兵出逾境,期不十日,不有亡国,必有破军杀将。
疑志不可以应敌。〔孟氏《孙子》注引〕
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故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民悦者,赏之。〔连上,并今本〈龙弢〉〕
武王问太公曰:‘攻伐之道奈何?’太公曰:‘势因于敌家之动,变生于两陈之间,奇正发于无穷之源(孟氏《孙子》注引)。故至事不语,用兵不言。且事之至者,其言不足听也;兵之用也,其状不定见也。倏而往,忽而来,能独专而不制者,兵也。闻则议,见则图,知则困,辩则危。故善战者,不待张军;善除患者,理于未生;善胜敌者,胜于无形。上战无与战,故争胜于白刃之前者,非良将也(曹操《孙子》注引此二句,‘前’作‘先’);设备于已失之后者,非上圣也;智与众同,非国师也(孟氏《孙子》注引);技与众同,非国工也。事莫大于必克,用莫大于玄默(贾林《孙子》注引)。动莫大于不意,谋莫大于不识(孟氏、杜佑《孙子》注引,‘大’孟作‘神’、杜作‘善’)。夫先胜者,先见弱于敌而后战者也,故士(古通事)半而功倍焉。圣人征于天地之动,孰知其纪?循阴阳之道而从其候,当天地盈缩,因以为常。物有死生,因天地之形,故曰:未见形而战,虽众必败。善战者,居之不挠,见胜则起,不胜则止。故曰:无恐惧,无犹豫。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莫过狐疑(四句亦《吴子》引,‘莫过’作‘生于’)。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失利后时,反受其殃。故智者从之而不失,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是以,疾雷不及掩耳(傅子《意林》引此句均作‘不暇’,隋唐作‘及’与此同。),迅雷不及瞑目(杜佑作‘疾电’,陈皞《孙子》注作‘卒电’,‘瞑’陈作‘瞬’。);赴之若惊,用之若狂;当之者破,近之者亡,孰能御之?夫将有所不言而守者,神也;有所不见而视者,明也。故知神明之道者,野无横敌,对无立国。’武王曰:‘善哉!’〔今本〈六弢.军势篇〉〕
夫两陈之间,出甲陈兵,纵(《通典》作‘从’)卒乱行者,所以(《通典》此下有‘多’字)为变也。〔今本〈龙弢〉,《孙子》注‘所以’一作‘欲以’。〕
武王问太公曰:‘律音之声,可以知三军之消息,胜负之决乎?’太公曰:‘深哉!王之问也。夫律管十二,其要有五音:宫、商、角、征、羽,此真正声也,万代不易。五行之神,道之常也。金、木、水、火、土,各以其胜攻也。古者,三皇之世,虚无之情,以制刚强。无有文字,皆由五行。五行之道,天地自然。六甲之分,微妙之神。其法以天清净,无阴云风雨,夜半遣轻骑,往至敌人之垒,去九百步外,遍持律管当耳,大呼惊之。有声应管,其来甚微;角声应管,当以白虎;征声应管,当以玄武;商声应管,当以朱雀;羽声应管,当以勾陈;五管声尽不应者,宫也,当以青龙(原注其声应乎角音之管,是敌陈木神用事矣。当以白虎方位,日时胜之。盖角声属木,白虎属金,以金能克木也。余仿此。)。此五行之符,佐胜之征,成败之机也。’武王曰:‘善哉。’太公曰:‘微妙之音,皆在外候。’武王曰:‘何以知之?’太公曰:‘敌人惊动则听之。闻枹鼓之音者,角也。见火光者,征也。闻金铁矛戟之音者,商也。闻人啸呼之音者,羽也。寂寞无声者,宫也。此五音,声色之符也。’〔今本〈六弢.五音篇〉〕
武王问太公曰:‘吾欲未战先知敌人之强弱,预见胜负之征,为之奈何?’太公曰:‘胜负之征,精神先见。明将察之,其效在人。谨候敌人出入进退,察其动静,言语妖祥,士卒所告。凡三军悦怿,士卒畏法,敬其将命;相喜以破敌,相陈以勇猛,相贤以威武。此强征也。三军数惊,士卒不齐;相恐以敌强,相语以不利。耳目相属,妖言不止,众口相惑;不畏法令,不重其将。此弱征也。三军齐整,陈势以固,深沟高垒,又有大风甚雨之利;三军无故,旌旗前指;金铎之声扬以清,鼙鼓之声宛以鸣。此得神明之助,大胜之征也。行陈不固,旌旗乱而相绕,逆大风甚雨之利,士卒恐惧,气绝而不属;戎马惊奔,兵车折轴;金铎之声下以浊,鼙鼓之声温(湿之误)。此大败之征也。凡攻城围邑,城之气色如死灰,城可屠;城之气出而北,城可克;城之气出而西,城可降;城之气出而南,城不可拔;城之气出而东,城不可攻。城之气出而复入,城主逃北。城之气出而覆我军之上,军必病。城之气出高而无所止,用兵长久。凡攻城围邑,过旬不雷不雨,必亟去之,城必有大辅。此所以知可攻而攻,不可攻而止。’武王曰:‘善哉。’〔今本〈六弢.兵征篇〉〕
作者: 地狱之凤  2005-5-18 11:34   回复此发言
--------------------------------------------------------------------------------
9 太公兵法
刀子之神名曰脱光,箭之神名续长,弩之神名远望。〔《艺文类聚》六十引《太公兵法》〕
〈第七篇〉
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人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故曰:有德之君以所乐乐人,无德之君以所乐乐身。乐人者,其乐长;乐身者,不久而亡。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故曰:误广地者荒,务广得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残灭之政,虽成必败(〈后汉书.光武帝诏〉引《黄石公记》,按〈留侯传〉明云:黄石老人所授乃《太公兵法》,此作《黄石公记》,盖新莽时所易之名也。)。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后汉书.杨伦传〉引之云:黄石所诫。《史记》以为道家之言。〕
臣与主同者亡。〔〈后汉书.袁绍传〉〕
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四句亦见〈袁绍传〉)。故良饵之下有悬鱼,重赏之下有勇夫。〔《艺文类聚》引之,作‘《军谶》’,凡今本《三略》所引《军谶》,多出《黄石公记》中,《御览》三百七,引下二句,作‘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得道者昌,失道者亡。(贾林《孙子》注引《黄石公》,又张豫《孙子》注引作《太公》语,‘道’作‘士’。)动为事机,舒之弥四海,卷之不盈怀。柔而能刚,则其国弥光;弱而能强,则其国弥章,一箪之醪,投之于河,令士众迎饮,三军为其死,战如风发,攻如河决。〔《御览》引《黄石公记》伪《三略》引之作《军谶》。〕
虑若源泉,深不可测(〈文选.关中诗〉注引《黄石公记》叙)。将所以为威者,号令也;战所以全胜者,军正也;士所以轻战者,用兵也。故战如风发,勇如河决,众可望而不可当,可下而不可胜也。〔《御览》二百七十一引《黄石公记》〕
使商人为前兵者,象白虎陈;使羽人为前兵者,象玄武陈;使征人为前兵者,象朱雀陈;使角人为前兵者,象青龙陈,亦曰旬始陈(引同上。此即《说苑》引《兵法》所谓‘分为五选,异其旗章,勿使冒乱’之事。)
彼以直陈来者,我以方陈应之;方来,锐应之;锐来,曲应之;曲来,圆应之;圆来,直应之。直木,方金,锐火,曲水,圆土也。各以能克者应胜之。〔引同上。按《通志略》又有《黄石公五垒之图》。〕
拯救万民的慈悲心
武田信玄是战国时代一位杰出的英雄和知名的武将。据说他和上杉谦信之间进行的川中岛之战,历时十二年,交锋五次,最后以信玄的胜利而告终。
另外,据说夺取了天下的德川家康以及称雄一世的织田信长,也都惧怕信玄,退让三分。德川家康无论作战或者政治方面,很多地方受到信玄的战略、政策的影响。
关于武田的伟大之处,有各种论述,但我觉得有一点应当特别加以强调,即武田曾提出作为大将的条件,"尤为重要的是不忘慈悲心"。当然他在此所说的"慈悲",和佛经中的"慈悲"是两码事。请大家注意:他不仅论述战略和战斗,而且把具有"慈悲心"置于最重要的位置上。
有一本专门叙述武田派军事学的兵书《甲阳兵鉴》。这是江户时期一个叫相良亨的人,根据信亥的家臣所留下的手记编辑而成的。虽然不能说全部内容都是信玄当时的言行实录,但据说它详细记述了信玄的所作所为和精神面貌。《甲阳兵鉴》(《日本思想9》相良亨编,筑摩书房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大凡出色之大将,必须晓畅武道,已勿须赘言。且应精于学问,心地慈悲。其举止端庄,性情温厚,然而一旦动怒,则府中惊骇自不待言,甚而泣儿敛啼,威震一国。……优秀将帅者举止规范,深明大义。深明大义,故能明辨是非。明辨是非,故能胸怀善良。胸怀善良,故而纵然天生相貌粗陋,亦能处事冷静,知人善任,而无怀怨抱恨之心。"
按照他的意思,凡是优秀的大将,不用说应当通晓武略,而且要具有精探的学问,广大的慈悲心。懂得礼仪,平素很温和,可是一旦发怒,不要说他的府中,就是全国也会感到震惊,连哭叫的孩子也得收住哭声。
他还说优秀将领,因为懂得礼仪,所以重视人情义气,由于重人情义气,所以能通情达理,并且因为通情达理,所以才胸怀仁慈之心。正因为如此,外表看起来似乎粗晕俗气,却能冷静地按照手下每个将士的长处加以任用,因而没有一个人对他心怀怨气。就是说信玄所以强调"慈悲之心",是因为他确信只有在宽厚仁慈的大将手下,才能聚集人才,练出精兵。并且只有通晓文经武略,进而具有高尚人格的大将,才能掌握人心,采取有条不紊的行动。
关于信玄如何知人善任,有这样一段故事可以说明:
据说天文14年(一五四五年)五月,堪称武田信玄帐下栋梁的板坦信形,不顾众人反对,轻率地进攻小笠原长时和木曾义高,遭到惨败。他的鲁莽行动,在武田的前线将士中遭到严厉批评,也受到部分人的冷嘲热讽。他本人也决心接受幽禁,承担罪责。可是信玄把信形找来,对他能在战斗中把损失减少到最小限度的本领,加以正面评价,采取了宽宏大量的态度,还安慰他"不要介意周围人的胡言乱语",并且重用如初。深知信形作战勇猛顽强的信玄,没有仅仅因为一次失误就加以责难。
另外,据说信玄在攻下其它国时,总是把当地领主作为盟友对待,不使那里的人民穷困潦倒。
所谓"大将"的慈悲之心,就是如前所述能够注意让所有人各得其所,发挥才能。我觉得信玄作为统帅,能准确无误地了解部下将领情况,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尽管看起来有些可能是琐碎小事。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信玄建立了一支精锐强劲的军队,却没有构筑城堡。他认为即便坚固的城堡仍须要人来保卫,决定的关键是人的团结,士气的高涨。他相信在严明的军纪之下,采取一丝不苟的军事行动,全力破敌,远比构筑城堡重要。而且不要据守城内,应当主动出击,制止外敌于国境,才能使百姓免遭战祸,安居乐业。
信玄还致力于治山治水。甲斐国自古多水灾,尤其甲府盆地受害更甚。建筑在釜无川上的信玄堤,现在仍然保存着。
他采取一种崭新的治水方法,即让两河的水流相撞以削水势,叫作"甲州式削流法",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治水方法记载于史册。信玄倾注心血而完成的治水工程,使甲府盆地历经四百年未受水害。
由此可知,信玄平素即注意爱护百姓,严明纪律,以取得信任。因此甲斐地区的百姓仰慕慈悲的名君信玄,以至每到用餐时,都要口颂"信玄大君"。信玄似乎还有一种主张,即"万事从小处做起,逐渐积累,然后方能成大事。"他是在明辨事理,锐敏洞察的基础上,来掌握"小事可变大事"这条规律的。我觉得信玄的这种生活态度中包含着即便在今天的社会也适用的共同性原理。
调动积极性,因才而用
如何使各种"人才"准确无误地聚集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力,这就要看领导者的器量和因才用人的本领了。在这方面,信玄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伟大人物。
信玄讨厌只是喜欢与自己性格相同的武士,或者只重用凡事能采取与自己相似的态度和行动的人。
信玄曾这样说道:
"为了玩蹴球,要在庭院四角栽植四棵树(樱、柳、枫、松)。先是春天一到,樱花艳美,柳色新绿。不久,春光逝去,樱柳之争结束。于是夏往秋来,它们为即将凋零而悲伤。接着枫叶变红,它在暮雾、秋雨中的姿态,为诗人所歌颂,呈现出多姿多彩。然而一进入冬天,它那艳丽多彩的姿态,便无影无踪了。只有在这时,那永远不变的松绿才显出真正的本色。
世间万事可以说与此同理。只爱一种气质的人,作为一国之主的大名,不能不说是个错误。但是在优秀大将的统领下,臣民团结如一体,却是值得夸赞的事。所谓三乘四等于十二,而三加四等于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们往往喜欢把和自己情投意合者,或者易于使用者置于身边。信玄则认为这种大名是有缺陷的。他的这些话是对位居领导者的重要告戒。诚然,盛开的鲜花固然好,而朴实无华的松绿也别有一番风韵。
至于"三乘四等于十二,三加四等于七",他是以此来比喻:不同性格的人,如能巧妙地组合、搭配在一起,便能发挥出比二者更大的力量。
信玄是怎样做的呢?在他手下,以"武田二十四将"为首,聚集着大批各类人才。例如《甲阳兵鉴》中记载着一个名叫山本勘助的家臣,是个精通兵法的武将,在"武田二十四将"中也是特别出色的人物。
据该书所记:山本勘助是个勇猛智慧的武士,精通攻城陷阵的战法,剑术上是京派的高手,还通晓两军对阵中的战略策略。可是勘助相貌极为丑陋,而且是个独眼,手指和脚指也不灵便。他最初投奔骏河的今川义元帐下,希望得到个官职,然而义元不愿收留。义元由于受到其身体相貌和周围流言蜚语的影响,未能看出勘助这个人材。而信玄却有不同看法,他看到:尽管勘助生长在三河国窪村的农民家庭,出身低微,却能刻苦钻研兵法,虽其貌不扬,却很有名气,因此绝非平庸之辈。于是他把勘助当作宝贝请进府中。
其后,山本勘助果如信玄所料,干得很出色。据说他以"修练武艺"为名,游历诸国,把各地情况逐一汇报给信玄,信玄因而能坐居府中准确掌握各国情报。
是否真有山本勘助其人,一下难以说清。但是《甲阳兵鉴》的记载,旨在强调信玄如何能敏锐透彻地看到人材的本质,并且尊重每人的个性,这是非常清楚的。是优秀领导者,还是昏庸之徒,只要看其如何使用人才,便一目了然了。
武田信玄是善于起用人才的"名手",这一点固然是使武田军团成为无与伦比的强大军队的主要原因,但他同时还竭尽全力去培养肩负接班重任的年轻将士们。
信玄对由那些精明能干的部下的子弟组成的"小姓组",以及身边的年轻武士,都亲自教以当武将应具备的才能、战术等,对他们进行无微不至的熏陶、培养。那些信玄可以自由驱使,积极能干的武将,几乎大部分是由他"亲手"培植起来的。特别是信玄在以讲"夜话"形式和部下闲聊时,很少教训人,总以通俗易懂的比喻,在不知不觉中,教给部下当武将应有之思想、姿态,以及对事物的看法。而侍奉在他左右的年轻武士们,如饥似渴地学习信玄的教诲,把它作为自己成长的精神食粮,这也是不难想象的。所谓培养教育人,最终仍旧表现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当中。几个人谈心,有时无意中流露出的话语,往往会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信玄的父亲信虎在世的时代,有个时萩原的重臣,任常陆长官,被人们尊为"智谋之将",当他接触到幼小的信玄时,一眼看出信玄是个非凡之才。于是他一有机会就给信玄讲战斗故事。久而久之,使信玄很自然地学习到打仗取胜的"关键"所在,从而培养出一棵足智多谋的大将苗子。常陆长官在信玄十四岁时去世,但他给予信玄的影响,可以说是无法估量的。信玄所以重视教育年轻人,恐怕一方面因为他自身有过这种经验,同时,他更想抓住点滴机会,给青年们留下教育子孙后代的训戒吧。
另外,在《信玄全集注释本上卷之六》中,关于"御大将之荣誉"有一段记述。所谓"御大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领导者,关于领导者的荣誉,信玄举出三点:
其一是要有"识别人的眼力",也即要"正确评价人才"。
其二是"管理国家",也即以"政治治国"。其三,要能"取得会战的胜利",也即"战争中的胜利"。既是一员武将,一般都把取得战斗胜利,作为第一条荣誉。而信玄却认为"取得战斗胜利"当然非常重要,但是仅此不够,所以他把"正确评价人才"和"政治治国"放在前边。我以为正是在这种认识中蕴含着信玄作为领导者而具有的深沉与坚强的奥秘。
关于"政治"的重要性,信玄这样说过:
"取得战争胜利固然是一种荣耀,但如果战后的国家政治不佳,全国会立即陷入混乱。因此常言道:'取胜容易,巩固胜利难'"。
的确,战胜敌人非常重要,但如果胜利后,内政出现破绽,民众遭受痛苦,便失去破敌取胜的目的。那才真是"取胜容易,巩固胜利难"呢。虽然所有战争都有个胜负问题,但即便获胜,如果进行的是力不从心的战争,搞得人们精疲力尽,给他们生活和人生带来不良后果,其所得便是相反的效果,因而也就失去胜利的意义。
就是说,领导者还要经常考虑胜利后的问题。在经常思考未来的同时,要倾心运筹为取得胜利,把战争推进到什么程度,以及为使民众得到"喜悦"、"发展"和"满足",要采取哪些办法。
关于人才的评价和起用的重要性,信玄说:"治理好国内,不是大将一人所能完成的事,所以选贤任能至关重要。因而把正确评价人才列为大将的最高荣誉和功劳。"
这是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适用于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以及所有层次的各种"组织"。一个由大量人员构成的组织,靠一个人的力量来维持和发展是不可能的。不广集人才,团结一致,就很难获得繁荣昌盛。
据说信玄还是个真诚倾听下级意见的武将。有关战略战术方面,他绝不武断专行,必定仔细听取各将领的意见,反复磋商研讨,然后才作决定。
而在实施这一决定时,他还要反复演习、训练。确有把握之后,才将该战术实际运用于战场。由于运筹准备,仔细周到,所以他的战术总是能按预想一丝不乱地得到运用,取得成功。
还有,信玄平常很温和,执行纪律却极其严格。例如:他规定违犯军法者,没收俸禄,处以死罪。据说他的这种严厉,形成高度统一的战斗力,也是武田军强大的原因所在。
总之,一旦有事,决不可任意孤行,轻举妄动。要深思熟虑,和大家充分协商研究,最后使大家齐心协力,行动一致,才能取得振奋人心的胜利。
正确无误的人才观
在认识和掌握人才方面,有哪些重要之点需要注意呢?
信玄曾说:"不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误解他人之事有七。"(《甲阳兵鉴注释要本》,甲斐丛书刊行会版)他举出七点容易误解他人本质的错误。在此,就其中三点,谈谈个人看法。
其一是,"常将行动迟缓者误为稳重者"。他是说有人经常把那些磨磨蹭蹭的人,错看成沉着稳健的人。他的话真是一针见血。
譬如有这种情况,其人在发生地震时也不慌不忙。有人便认为此人非常沉着冷静。其实他不过是动作笨拙,准备不及罢了。
沉着和愚缓大相径庭。希望大家在识别时,一定要留心别搞错。
信玄还这样说过:"不加思虑,而喋喋不休者,是谓信口开河,其言终日不止,却无一语有益于朋辈或主君;其所憎恨者,即使优秀武士,亦恶语骂之;对送贿讨好者,备加宠爱,对关系亲近者,虽为非作歹之徒,亦大加赞扬,其原因在于将思想浅薄者,误以为通情达理者。"
信玄把那种说话不加思索的人,称为"耍嘴皮者",他告戒人们绝不可把"耍嘴皮者"视为通情达理的人。
他指出:有人从早讲到晚,却不说一句对同伴或对主君有用的话。这些"耍嘴皮者",只要是他憎恨的人,即便是出色的武士,他也到处说其坏话,相反对送礼讨好自己的人却非常喜欢,如果和自己关系好,即便是坏人,也要加以表彰。
不论哪个时代都有这种人。越是这类人越是能说会道,也善于写文章。社会上的人受其巧言善辩的迷惑,往往认为他们是既有知识,又通晓社会情况的人,而加以信赖。然而他们多半是些缺乏节操、见利眼开,并且以我为中心的人。
像这类"耍嘴皮者",不论他多么聪明伶俐,能言善辩,也决不能信赖。这是信玄的告戒。
信玄还举出另一种容易误识人才的情况,即"尚有信心不坚定之徒,不惜扑风捉影,谎报情况,此乃十足的顽固不化者,然而却易将此类人误为自尊自信、不甘认输、勇武刚强之优秀武士。"
他是说有一种缺乏信念的人,常常讲一些自己根本不知道,胡编乱造的情况,其顽固程度令人吃惊。可是却往往有人把这类人误为信心强、不服输、英勇顽强的杰出武士。
真正有信心的人,知道心地善良、谦虚好学的作风是多么重要。这样的人当上领导者,一定大有前途,成长迅速。相反,没有谦虚态度,顽固地突出个人,固执己见,这种人必然碰壁。并且一遇到不顺,便会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信玄说,真正的刚勇顽强,是要在锤炼武道的同时,钻研学问,培养才能。他自己注意实践,也劝别人照着作。
信玄所说的字字句句,可以说是在本质上深刻抓住人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看法。那么信玄的这一着眼点和深刻性究竟来自何处呢?
我觉得它来自作为将领应具有的"严肃认真"的态度。他手下拥有众多的将士。一旦用错人,布错阵,就会招致全军覆没,使领地内的百姓遭受无限痛苦。因此绝对不允许发生错误——我深深感到就是来自这种严肃态度和责任心。一个认真负责的人,会产生智慧,吸引人才。可以说领导者的资格,决定于有无责任心,而其责任心的大小、强弱,又决定着人格的伟大程度。
贤将以"五成"胜利为上
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这就是人生。社会是变化的,而且连续变化。人心也变化,是瞬息间的变化。自然界也是从冬到春,又从春到夏,一刻不停地发生着变化。自己本身一开始就处于时时刻刻的变化中,从未停息过。
如何对待万事万物均处于变化中的这一现实呢?如何认识情况变化,并抓住胜利时机,采取有效的行动呢?这就需要运用"兵法"了。
信玄关于"胜负"的看法,确实旨深意远。
他论述了数条。其一是对每个胜负都要留有余地的思想。
关于两军会战时的胜败,信玄认为"十成中获六、七成胜者,乃十成之胜。"(《甲阳兵鉴》,矶见正义,服部治则校注,人物往来社版)。也即以十成为标准,取得六、七成的胜利就足够。尤其在大会战的场合,这点更为重要。他并且说:"其原因是,八成胜则危,而九成、十成之胜,则必将酿成我方遭受大败之条件。"(同前书)
他还经常说:战争的胜利以五成为"上",以七成为"中",以十成为"下"。为什么呢?因为五成胜利能鼓舞人进取,七成给人带来麻痹松懈,而十成胜利则会使人产生骄傲。
五成的话,就会想:"虽然输掉一半,但还胜了一半,下次一定加油!"产生一种努力奋进的精神。而如果获取十成胜利,必定产生骄傲之心。听说就是根据这些理由,信玄绝不轻易超越取胜六、七成这条线。(《定本名将言行录(上)》,冈谷繁实著,新人物往来社版)
他和上杉谦信进行的川中岛之战,是从天文二十二年(一五五二)到永禄七年(一五六七),历经12年,打了五个回合。其基本模式是面对进攻的谦信,信玄则采取"善战者不战,善战者不死"的策略,以坚固的防守为背景,步步向前推进。据说上杉谦信斗不过信玄,正是在这一点上。
我也认为他的上述看法旨深意远,其做法从进行现代经济战开始,适用于现代社会所有事物。
另外,据《甲阳兵鉴》记载,在谈到有关兵家胜败的体会时,他曾说:"四十岁以前要尽力取胜,而四十岁以后要设法不败。"
这句话也生动地表现出信玄不计较眼前得失,而着眼于大局的胸怀。就是说他把未来的最后胜利,作为首要问题加以考虑。他觉得只求取眼前胜利没有意义。现在虽很重要,但将来更为重要。为将来取胜,现在怎么办呢?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索中,存在着贤将和庸将、愚将的区别。
四十岁前奋力取胜,四十岁后设法不败——信玄的这条战训,也是源于把未来的胜利作为大目标的思想。以此为基础,千方百计下工夫,踏踏实实保持力量,与此同时,穷追不舍地进行战斗。只有把这种态度贯彻到底,才能有把握登上通向最后的、也是永远的胜利之路。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对胜负怀着"胜不骄,败不馁"的认识是极为重要的。信玄对眼前的胜负一向抱着超然态度。
他胸中深深怀着一个远大目标,这就是保卫甲斐国,让它永远繁荣发展。
例如:他和信浓国村上义清之战,打得很漂亮,连连取胜。武将们认为现在乘胜进攻,必定大获全胜,因而主张进一步穷追猛打。但是作为大将的信玄,却早早偃旗息鼓,率兵回国。武将们不理解信玄的深刻用意。回国后,他的老部下们以为一个月内连打两次胜仗,主将一定会感到心舒神畅。
然而信玄丝毫没有表现出高兴的样子,态度一如往常。
据说稍后,他再次和村上义清交锋。这次却打了败仗。此时,人们担心信玄回到甲府后会不高兴。可是恰恰相反,他仿佛早已忘掉打仗的事,举止悠然,表现出一种漠不关心的样子。并且举行了三天"能乐"会,慰劳将士。他年轻时代的这些珍闻轶事,也大有令人追怀玩味之处,它说明信玄在众多战国武将中是多么杰出的将领。
对于建立了江户幕府"独揽天下大权"的德川家康来说,信玄既是个伟大的竞争对手,又是个"军师"。
家康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失败,是为和信玄争夺霸权,于元龟三年(一五七二)十二月所进行的三方原战斗。兵力上也处于劣势的家康军,彻底输给制订了周密作战计划、以万无一失的姿态展开战斗的武田军。而且据说还有这样一个插曲:德川家康在败退中竟尿了裤子。可见家康那次是被打得落花流水了。
家康领教到信玄那远比传闻要厉害的战略策略,一定惊叹不已。后来,胜海舟甚至这样评价他的兵法:"有规律,有节制,同现在西洋式兵法完全一样。"(《冰川清话》,角川文库版)。可见他的战略战术是很合理的。
打那以后,家康把信玄的军事学变为自己的东西,取得战国时代的胜利,夺取了天下,并为长达二百六十五年的德川幕府统治打下了基础。
有时失败会成为通向下一次胜利的因素。反过来,胜利时又经常蕴育着失败的原因。家康在三方原战斗中败于信玄。
但他由此而学到信玄的兵法,并最终取得巨大胜利,成为掌握天下大权的人。这就是说,他善于把自己的惨败,转变为通向更大胜利的源泉。由此也能看出家康作为一个领导者的宽大度量。
有关培养接班人的告戒
可以说任何一个社会,其消长兴亡均取决于接班人。不,进而可以说先人之伟大与否,将由其后继如何来决定。
武田信玄病死于天正元年(一五七三),享年五十三岁。
继承其位的是四子胜赖。然而由信玄倡导的欲称霸天下的武田世家,不料就在四子胜赖这一代轻易地灭亡了。
由精明细致的信玄建立,被视为铜墙铁壁的武田世家,为何如此简单地灭亡了呢?这是个深刻的历史教训。关于武田世家的灭亡,可以举出很多原因。例如:
"晴信(信玄)临终嘱咐曰:……吾以国托付于你,甚感放心。汝(胜赖)若听吾之所言,吾复何忧?言毕而卒。然胜赖不从其言,竟使国亡。"(《定本名将言行录(上)》,冈本繁实著,新人物往来社版)
信玄临终,把一切托付给胜赖,并说只要你照我的话办,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但当时接班的胜赖已二十七岁,或许由于对个人力量的盲目自信,也许因为急于求取功名,想打一场远胜其父的战争,以夸示天下,因而没有信守父亲的遗言。也不采纳家臣将士的忠谏。
信玄临终时嘱咐道:"吾死后三年,不发丧事。"还要他不进行那种无法取胜的战争。可是信玄之死,不久就传到周围邻国诸将的耳朵里。胜赖还违背其父的遗言,采取了先发制人的策略。
继承武田家的家长是胜赖,但是他和作为战国时代头等武将的极其伟大的父亲信玄相比,其结局暗然失色。
关于胜赖是否为"庸将",看法不一。有人说,他在迅速走向天下统一的时代洪流中,在遇到各种不幸和障碍的情况下,想奋力继承其伟大的父业,他具有这种能力。但是,当初的胜赖似乎没有充分地更为实际地认识到自己与父亲的"差距"。甲斐国的悲剧正是从这儿开始的。换言之,他常常以为在周围人的心目中,自己的形象和父亲一样。并且在尾张国织田信长的心目中情况也如此。
骄傲自大是非常可怕的。人们由于高傲和急躁而走向灭亡。胜赖以为自己作为主君所说的一切,部将们会言听计从,他对此深信不疑。他相信自己伟大,而又有"力量",却不知道社会是多么严酷。而且他对如何保卫和繁荣甲斐国也缺乏认真的思考。
而信玄对如何保卫甲斐国,其关键在何处等问题,经常进行深思熟虑。对战事也很慎重。诸如敌人在想什么,如何掌握和处理现实情况,怎样减轻百姓痛苦等问题,他一年到头都在冥思苦想,研究如何作战。胜赖完全不知道父亲的这种苦心,而急于追求功名,开始作战。这是他小看社会,轻视敌人的结果。他以自己高居继承人之位而傲视一切,却没有认识到自己是多么粗心大意。
对武田家族来说,还有一件不幸的事。即家臣中已无人向胜赖进行诤谏。那些面对错误和危险,敢于劝谏纠正的忠臣已不存在。人人瞅着主君脸色行事,采取敷衍一时,明哲保身,得过且过的态度。当然,这和对听不进忠言的胜赖失去信心也有关系。
而且,胜赖周围的年轻武士们也很软弱,缺乏从战国时代闯过来的那种经验和锻炼。即现在所谓的第二代的脆弱性。
信玄时代那种君臣一体,誓死战斗到底的高涨而热烈的传统精神已不复存在了。
信玄是战国时代杰出的武将之一。然而,他唯独没能摆脱对自己儿子的偏爱。我觉得从这里可以看到任何名将都难于避免人性的悲剧。不过信玄自身总算幸运,没看到这场大失败的结局就离开了人世。
人心背离是国家灭亡的原因
不掌握"潮流变化",便无法打胜仗。不了解"时代发展"也不能取得"胜利"。
造成武田世家没落的关键,在于那次历史上有名的"长篠之战"。
天正三年(一七七五)五月,胜赖率领的武田军正在开往京都途中。可是行军到三河国的长篠,与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的联军遭遇,吃了大败仗。当时,信长使用步枪进行巧妙的攻击,把依靠骑兵和长矛的武田军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这场战斗在历史上极为有名。这一仗可以说是织田军跟随"时代发展",而采取的新战术,击破了武田军那种置身于"潮流变化"之外,因循守旧于传统的旧战法。
有一个与长篠之战有关的值得注意的事实。即胜赖于五月披挂上阵,要求和对方决战。
提起旧历五月,那是农民一年之中最为繁忙、重要的季节。在这个时期搞你争我斗,他们是最忌讳、最怨恨的。信玄对群众的"生活"和"心情"总是给予深入细致的考虑关照,注意不使群众的负担超过可能的限度。而胜赖呢?潮流变化已很清楚,他却不顾农民利益,要求决战。其结果可想而知,对武田军的不满增强,民"心"背离。
武田胜赖在即将进行长篠之战时,于宝饭郡(今之爱知县宝饭郡)附近,打开了丰川水渠的堤坝,把水放入平原。其目的似乎是要攻打奔向长篠的德川军后方。然而大量河水流入田亩,使农民蒙受极大的水灾。同时,据说那河水对东三河的田地来说却非常宝贵,因而那年遭到了旱灾。
再怎么说作战需要,像他这样甚至把农民的生活基础都破坏掉的行为,据说还找不到第二例。当时农民们该是多么的悲痛和愤怒啊!
总之,胜赖不了解民"心"。这在那些不经磨难而登上高位的所谓"有权势者"来说,是常有的现象。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才无法取得最终的"胜利"和"繁荣"。
相反,了解人之"心",通达人情之机微,才是"为将者"应当具备的条件。不了解民心,不能算是真正的领导者。
而且,在长篠之战中,可以说最致命的一点是内部不团结。武田军的强大,归根到底是来自信玄这个人物的伟大和力量。失去信玄后,由年轻的胜赖来补缺代替,这对他来说实在是个过重的担子。而更糟糕的是胜赖急于要攻下长篠城,以显示自己的本领。据说那些信玄时代留下的武将们,见到织田与德川联军的兵力和阵形,坚决主张避免决战。但求胜心切的胜赖却顽固地坚持己见。他拼命想以战争的胜利来平息内部的混乱,然而实在可悲,他的意愿适得其反。很多武将丧命,上下的情谊一下遭到破坏。
可以说信玄始终不渝地爱护将士,保卫国家,进而保护群众。为此,应该撤退时,就会真正拿出勇气撤退。他最终给自己的国家带来伟大的繁荣。与此相反,胜赖却迎来悲惨的灭亡。
事情就是这样,国家或团体由于一个领导者的优与劣,或者繁荣,或者灭亡。肩负这个重任的是领导者。
在错误的领导者领导下的群众是最为不幸的。
曾经在军部权力者那种愚蠢无知的指挥下,尝尽辛酸,并变成牺牲品的日本人的痛苦经历,也是这种例证。绝不能再重复悲惨的过去了。
在长篠遭受惨败之后,胜赖仍不改其"骄傲"和"急躁"的秉性。其结果是人心涣散,家臣背离。
天正十年(一五八二)一月,胜赖的部下木曾义昌私通信长,在内部造反。义昌是胜赖的妹夫,因此是亲戚的反叛。
义昌叛变时,据说胜赖还说:"义昌怎么可能……。"不相信真有此事。他竟如此不了解各部下的思想动态。对义昌采取对策为时已晚,因而扩大了内部的裂痕。
信长已得知胜赖非常凶恶,群众正在其暴政之下呻吟,离他而去者接连出现。许多人已敏感地意识到信长正在走向兴盛,武田正走向衰败,因而不只是背叛,由于对胜赖失去信赖,更加速了曾经驰名天下、坚强牢固的武田军走向灭亡。
从义昌反叛开始,武田家族一蹶不振,迅速灭亡。
无论怎么说,领导者一旦失去人心,就绝不可能再得到兴亡发展。这是超越时代的方程式,不管对何处的组织团体来说,没有比这条规律更为可怕的了。
池田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