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唐风·鸨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34:38

 

《诗·唐风·鸨羽》

 

肃肃12羽,集于苞34王事靡56,不能蓺7稷黍。父母何怙8?悠悠苍天!曷9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10。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11。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译文】胆小谨慎的鸨鸟,会集于那柞树丛。王爷差事没停息,使我不能种植粮,我的父母有何依仗?悠悠在上苍天啊,何时才能有归所。

胆小谨慎的鸨鸟,会集于那棘树丛。王爷差事没停息,使我不能种植粮,我父母有何食物?悠悠在上苍天啊,何时才能有尽头。

胆小谨慎的鸨鸟,会集于那桑树丛。王爷差事没有停息,使我不能种植粮,我父母有何可尝?悠悠在上的苍天啊,何时才能有正常。

【说明】这是一首叙事的山歌,描述了普通老百姓为王事服役的情景。鸨鸟不善于飞行,只善于行走,无后趾,故栖树不稳,但鸨鸟们却被逼迫站在丛树枝上,这象征着农夫们只善于种植,而不善于做其它事。但是,王爷的差事却没有停息的时候,这使得农夫们不能在田野里种植粮食,而且使得他们的父母也乏人养育。他们只有抬头问苍天,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有尽头。《周易》中有个《无妄》卦,周文王用六个爻,代表了六个时间段:初九爻为惊蛰,是春耕大忙季节,所以称为“无妄往”。六二爻时值谷雨,为春耕后的小休时期,因此“利有攸往”,可到集市上相互交换生活中的必需品。六三爻为小满时期。九四爻为芒种。九五爻为小暑。上九爻为立秋,万物成熟,宜收割贮藏,故曰“无妄行”。这就是周文王在当时的施政方针。依据这个施政方针,小邦周才逐渐繁荣富强起来。这说明了古时人们顺天时,抓农耕的情状。并力图规范人民的行为,要人们象万物一样率性而行,顺应天时;不妄为,不妄行,以农业生产为重,方为吉祥。因此,在这始发的春雷震响时,如果人们的行为不正,不抓春耕种植生产,而去征伐打仗,而去营建宫室城堡,则会有灾祸。有如冬雷、夏雷,或是秋雷乱震一阵,则就不正常了,违背了天命。因此,无妄行,不利于有攸往。若是想有所前往,会怎么样呢?那么上天就不会保佑了。即使有所前往,也是不会有什么意义的,最终会招来灾祸。所以,该行则行,不该行时就不要有所行为,才能有所得。

所以,不论是国家也好,不论是个人也好,凡有所行动,就一定要看清时势,才能获得成功。若不依照形势而行,其后果必然是失败的。只有“对时”,才能“育万物”,才能保障人民的生活。因此《无妄》卦诸爻所强调的“无妄往、行”,“利有攸往”等,便具有了很重要的时间意义。而在周文王以后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王爷们为了自己的私利、自己的享受,不顾农时,因而也导致了自己的灭亡。

——————————————————

【注释】1.肃:《书·泰誓上》:“肃将天威,大勋未集。”《诗·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诗·大雅·思齐》:“肃肃在庙。”《左传·文公十八年》:“忠肃共懿。”《国语·周语》:“宽肃宣惠。”《国语·楚语》:“又能齐肃衷正。”《训文》:“肃,持事振敬也。”这里用为畏惧、恭敬之意。

2.鸨:(bǎo保)鸟名。头小颈长。鸨科中型和大型狩猎鸟类,与鹤形目的鹤和秧鸡有亲缘关系,比雁略大,背上有黄褐色和黑色斑纹,不善于飞,而善于走。

3.苞:《书·禹贡》:“草木渐苞。”《诗·曹风·下泉》:“冽彼下泉,浸彼苞稂。”《诗·小雅·斯干》:“如竹苞也,如松茂矣。”《诗·大雅·行苇》:“方苞方体。”《诗·大雅·常武》:“如江如汉,如山之苞。”《诗·商颂·长发》:“苞有三蘖,莫遂莫达。”《尔雅·释诂》:“苞,丰也。”这里用为草木丛生之意。

4.栩:(xǔ许)亦称“杼”。即柞木。《诗·陈风·东门之枌》:“东门之枌,宛丘之栩。”《诗·小雅·四牡》:“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

5.靡:《书·咸有一德》:“天难谌,命靡常。”《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靡所与同。”《诗·小雅·四牡》:“王事靡盬,我心伤悲。”《诗·大雅·皇矣》:“比于文王,其德靡悔。”《诗·鲁颂·泮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诗·商颂·玄鸟》:“武王靡不胜。”《荀子·儒效》:“乡也,胥靡之人,俄而治天下之大器举在此。”《战国策·秦策》:“靡不有初。”《尔雅》:“靡,无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靡不毕现。”这里用为没有之意。

6.盬:(gǔ古)通“苦”。《诗·小雅·四牡》:“王事靡盬,我心伤悲。”《诗·小雅·采薇》:“王事靡盬,不遑启处。”这里用为止息之意。

7.蓺:(yi艺)古同“艺”。《书·禹贡》:“淮、沂其乂,蒙、羽其艺。”《诗·齐风·南山》:“艺麻之如何?衡从其亩。”《诗·大雅·生民》:“以就口食,蓺之荏菽。”《管子·五辅》:“制坛宅,修树艺,劝士民。”《左传·昭公十六年》:“艺山林也。”《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说文》:“艺,种也。”这里用为种植之意。

8.怙:(hù互)《书·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书·康诰》:“惟时怙冒,闻于上帝。”《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左传·宣公十五年》:“怙其俊才。”《韩非子·亡征》:“恃交援而简近邻,怙强大之救而侮所迫之国者,可亡也。”《说文》:“怙,恃也。”这里用为依仗、凭借之意。

9.曷:(he和)《易·损·辞》:“损,有孚,元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书·盘庚上》:“汝曷弗告朕。”孔传:“曷,何也。”孔颖达疏:“曷何同音,故曷为何也。”《诗·召南·何彼襛矣》:“曷不肃雝?王姬之车。”《诗·邶风·雄雉》:“道之云远,曷云能来?”《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诗·唐风·有杕之杜》:“中心好之,曷饮食之?”《诗·小雅·四月》:“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能穀?”《说文·曰部》:“曷,何也。”这里用为代词,相当于“何”,表示疑问之意。

10.棘:一种落叶乔木,有刺。果实较枣小,味酸,种子、果皮、根可入药。《诗·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棘。”《淮南子·兵略》:“伐棘枣以为矜。”《说文》:“棘,小枣丛生者。”这里用为酸枣树之意。

11.桑: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书·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儒林外史》:“造福桑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