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克制自己而恢复社会行为规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51:35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1?”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2斯3语矣!”
【译文】颜渊问关于“仁”的问题。孔子说:“克制自己而恢复社会行为规范就是恢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有一天大家都克制自己而恢复了社会行为规范,天下就归附于仁爱了。要做到与人相互亲爱是由自己内心而发的,那里由别人来做呢?”
颜渊说:“请问实行与人相互亲爱的要领。”孔子说:“不是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事不看,不是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话不听,不是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话不说,不是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事不做。”
颜渊说:“我颜回虽然不敏捷,也要请求使用老师告诉我的这个方法。”
【说明】在《里仁》篇里,孔子多次讲了“仁”和“礼”的关系,里仁就是内在的仁,就是内在的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这个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的关系,要依靠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来维护。换句话说,因为共同的行为规范能使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趋于一致,而在一致的思想和行为上,人与人之间也就很容易相处了。“仁、义、礼、智、信”是孔子学问的中心,孔子一生所宣扬的就是与人相互亲爱的精神。这种与人相互亲爱的精神不仅仅是我爱你,我喜欢你等等;它实质上指的是视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论是什么人,首先要将他当个人看。也就是说,要尊重每一个人,要尊重他的人格。要真正做到人人平等,才能谈得上与人相互亲爱。人是社会的、群体的动物,人只能与人生活在一起才能算是个人。若不能与其他人共处,其也就不是个人了,充其量算是个野人。当然,人类首先都要从为自己出发,最起码要在自己吃饱饭的基础上才能考虑到别人,考虑到国家,考虑到全人类。但在为自己的情况下,还应该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以及全社会、国家的大局。也就是说,在争取自己更好的生存空间的同时,要用智慧,用信誉,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用最佳的行为方式,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这样,人们才能在这个人世生活中得到应该享受的快乐。
因而,对于不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事不做,不看,不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话不说,不听,从自己做起。也就是说,在不利人亦不利己的情况下,或是损人利己的情况下,都不做不看不说不听;那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会容易一些。然而,与人相互亲爱是否人人都能做到呢?显然很难!如果能做到与人相互亲爱,与其他每个人都能相互亲爱,也就没有忧虑了。也就是说,在与每个人都能相互亲爱的情况下,当你出现了任何问题,任何人都会帮助你,能得到所有人的帮助,你还有什么问题呢?没有了问题也就没有了困难。
这实际上牵涉一个心态问题,“克己”就是克制自己,控制自己,就是“学而时习之”中的调节自己。当与别人有利益、利害冲突时,首先调整自己的心态,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不是符合社会行为规范,才选择自己的行动方式方法,以最佳的行为方式,以求达到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这便是孔子的中心思想。
在这里,孔子为什么只提恢复而不提出创新?我们必须要知道当时的在社会背景,春秋时期,周朝还没有完全垮台,仍然是周天子在号令天下,然而由于各诸侯邦国的封建割据,周天子已经失去了正常的权力,各诸侯邦国各自为政,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乃至于陪臣执国命,天下一片混乱。而更混乱的在于人的思想,是因为私有制的畸形发展,使人们的贪欲无限地膨胀。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孔子只能提出“复礼”,恢复周初以来的社会行为规范,而不能创新,因为创新的条件必须是改换了一个朝代之后,使用新建朝代的新的思想路线。比如秦始皇,创造了新的朝代,才能有新的社会行为规范。不要盲目地认为孔子之“复礼”,就是恢复古旧的社会生活形态,是落后,是退步。何况周初周文王制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并不是只为奴隶主贵族阶层而建立的。
——————————————————
【注释】1.目:按次序编排以供查考的图书或篇章的名目之意。
2.事:(shì士) 《管子·君臣上》:“吏啬夫任事,民啬夫任教。”《论语·八佾》:“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国语·鲁语下》:“备承事也。”《荀子·正名》:“不事而自然谓之性。”《韩非子·解老》:“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史记·傅靳蒯成传》:“坐事国人过律。”这里用为使用、役使之意。
3.斯:《书·酒诰》:“有斯明享。”《诗·召南·殷其雷》:“何斯违斯,莫敢或遑?”《诗·豳风·破斧》:“哀我人斯,亦孔之将。”《诗·小雅·斯干》:“秩秩斯干。”《诗·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诗·大雅·思齐》:“誉髦斯士。”《诗·大雅·抑》:“斯言之玷。”《诗·商颂·烈祖》:“嗟嗟烈祖,有秩斯祜。”《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尔雅·释诂》:“斯,此也。”《论语·八佾》:“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礼记·中庸》:“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假借为“此”,用为这、这个、这里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