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可能已经停滞,由于楼市的原因(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31:42
第三篇:沉默的羔羊——一代人贫穷/蜗居的记忆
本来不想用“沉默的羔羊”作为标题的,因为容易误解,阅读的人很容易联想到,羔羊是弱者的代表,再加上又是沉默的,更让人以为另有所指——误会是这个国家中的“沉默的大多数”。其实看完全文,你就会明白,恰恰相反,准确的表达应该是“尖叫的羔羊”。实际上,在同名电影里,“尖叫的羔羊”才是活在提到边缘、任人宰割的弱者。只是为了照顾到习惯,继续沿用这个标题。
准确来说应该是“尖叫的羔羊—— 一代人贫穷/蜗居的记忆”
电影中,朱迪福斯特饰演的见习女特工,幼年时,父亲去世后的一段日子,寄住在办牧场的姨母家里,因为在一个清晨听到了羔羊惨遭杀害的尖叫而逃走,在孤儿院度过童年的余下时光。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那个羔羊惨叫的噩梦也一直萦绕在她左右。。。
因为不想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女特工后来经过奋斗,完成了学业并选择了警察这一匡扶正义的职业。女主角这一人生经历的心理动机,即使连她本人都不曾觉察,只有电影中的精神病医生汉尼拔看透——一切都是因为不想在梦中听到待宰的羔羊的尖叫声或者为了The Silence of the Lambs,然后可以安然入睡。
相比我们这一代人,我们的父辈们经历的贫穷的记忆是深刻的,所以才有了一代人抓住历史机遇,摆脱贫穷命运的奋斗历程,我们看到改革开放的30年,正是一代人财富积累和爆炸式增长的30年。其中的原动力就来自于,当年贫穷的记忆。
在过上富裕的生活后,这些已经逃“待宰的羔羊”的命运的人们是如何看待今天的富足的呢?我想,无论如何,这些人的梦中仍然会出现“尖叫的羔羊”,当年的贫穷烙下的记忆,依然会在梦中萦回。然而醒来后,不同的人就有了不同的方式来对待今天的生活了。我们看到,面对仍然有一部分正经历这些先富起来的人们当年的贫穷的生活的人时,有人视财如命——冷漠面对他人的疾苦;有人慷慨解囊——无私回报社会;有人纵情豪奢。。。等等。
为什么有着相同的贫穷记忆的人们,在自己逃离那段痛苦后,表现出的却是如此地截然不同呢?
这背后的原因只能解释为,面对被拉去屠宰场的羔羊发出的尖叫声,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态度:有人漠然面对,即使自己也有可能面对同样的命运,也是逆来顺受——大部分没有在过去30年努力赚取财富的人们就是这样的;有人奋起反抗,不甘于贫穷延续,抓住机遇,经过自身的努力或者巧取豪夺别人的财富后摆脱了贫穷。
问题是,为什么在摆脱了贫穷并走上富裕的人群中,却有着截然不同地对待财富的态度呢?
这让我不得不联想到电影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野牛比尔。
野牛比尔的童年经历也是悲惨的,饱受虐待,但这些记忆塑造出的却是与女警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事实就是这样——相同的人生经历有可能塑造出完全不同的心路历程。和女警选择匡扶正义不同的是,野牛比尔期待的是“改变”,不断地要让自己变成一个女性。为什么?因为在他的人生经历中,虐待他的继母才是他心目中的偶像——尽管他自己毫无觉察。因此只有让自己变成像继母那样有权威,他的“内心的小孩”才能得到安全感,所以演变成了他不断寻找猎物让自己变性的过程。
请不要误会我写这些文字的目的是为了痛斥那些不帮助或者冷漠对待穷人的人。从心理学的角度,这种理想主义的念头是可笑的,因为这些行为的背后是有着强大的潜意识来支撑的,不是靠呼吁或强制能够改变的。在此,只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揭示这一现象而已,决没有别的“崇高”的意图在里面。
接下来我想说的是,不同的人生经历如果落在有着相对比较大的影响力的人的身上,那就不是简单的发生电影中警察和变态狂那样的事件了,而是可能会改变历史的进程了。
所以我们看到一些看似不可思议却完全可以从心理学上得到解释的现象——奴隶主的儿子华盛顿并不迷恋最高权力,主动放弃连任,前无古人地开创没有国王统治也能正常运转的合众国。出身富有家庭的格瓦拉的终身理想是为解放贫穷的人们而战斗到死。
在中国,落魄文人洪秀全通过造反起家,在定都天京后,和他的战友们过的却是一群流氓无产者得意后的纵情豪奢、末日狂欢般的生活。而贵族出身的赵匡胤在建立宋朝后定下“不杀文人”的规矩,从而使得宋朝成为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知识分子的黄金时期——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个就出自宋朝。
历史上的例子还有,贫苦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更加狭隘暴虐。而李渊李世明父子开创的李唐盛世中,女人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国家也表现出空前的包容性。
曾经受伤的记忆,演绎的却是不同的人生路径以及对于外界的不同的行为方式。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小孩”,我们都试图照看好内心的小孩,而在一个受到伤害的内心深处,有人试图通过角色的转换来实现不让自己免于受到伤害;而一个不曾被虐待的心灵,反而并不会追求施虐的快感。更有博爱之心的人往往并不是从受压迫的阶层中走来,恰恰相反,是那些曾经心灵受到更多关爱的人们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车轮.....陈水扁由台湾之子演变成“台湾之耻”就是最好的诠释。
所以有着贫穷记忆的人在掌权后对于与他曾经同一处境的人们来说,有时并不一定会带来福音。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曾经有着贫穷记忆的一代人富裕后,对目前仍然身处其记忆中的那段经历的人们表现出的并不是同情和关爱,而是傲慢和冷漠。
同样的,曾经蜗居过的人们在自己有能力安居广厦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却是如何通过房子疯狂敛财,而不顾制造更多的房奴。曾经蜗居的人们,在半夜噩梦醒来时,并不必然会反思“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就是人的心灵的力量。
无从觉察的记忆,强迫着人们的行为。
心灵——不可捉摸。
第四篇:因为别人的年龄,我们潮起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