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调查报告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7:58:59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调查报告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的基本细胞,是民主党派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也是联系广大成员的桥梁和纽带。基层组织建设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重点,只有基层组织建设搞好了,党派整体素质和作用发挥才能得到充分保障。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健康发展,我部联合市各民主党派就这一课题作了认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状况
  1. 基层组织发展概况。目前,三明市共有6个民主党派:民革三明市委会、民盟三明市委会、民建三明市委会、民进三明市委会、农工党三明市委会、九三学社三明市委会。截止2005年6月底,6个民主党派共有成员1273人,其中民革党员107人、民盟盟员480人(三明市区盟员294人、永安市盟员186人)、民建会员223人、民进会员123人、农工党党员196人、九三学社社员144人。6个民主党派共成立了支部59个,其中民盟还成立了永安市委会(县级),民建、民盟、农工党各成立了1个总支。
  2. 基层组织构建的主要模式。可分为四种:一是单位型,即以单位为构建基础,其成员集中于一个单位,如民盟三明学院总支、农工党第一医院支部等;二是行业系统型,即以行业系统为构建基础,其成员分布于行业系统的相关单位,如民盟农林支部、医疗支部,民建金融支部、企业支部等;三是地域型,即以地域为构建基础,其成员分布于一定地域的各个单位,如民建列东支部、城关第一支部、城关第二支部等;四是综合型,即除上述三种类型外的一种综合构建模式,如民建机关支部等。据统计,目前三明市民主党派59个支部(支社)中,单位型14个,占24%;行业系统型18个,占30%;地域型11个,占19%;综合型16个,占27%。
  3. 基层组织活动经费的筹措方式。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党费直接留存在支部;二是市委会从办公经费、调研专项经费中挤出一部分,根据支部成员数,按照一定标准下拨活动费,一般按每年每人30—50元标准下拨。另外,在单位型的基层组织里,还能得到所在单位在物质和活动场所等方面或多或少的支持。
  4. 基层组织作用发挥的基本情况。各基层支部努力克服经费不足、人员不易集中、无固定活动场所等困难,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发挥好应有的作用。一是积极组织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如农工党三明市委会每次下达学习任务后,各支部都要召开组织生活会予以落实,并将学习情况形成材料后,及时上报市委会。最近,各基层支部都积极采取各种学习方式,组织广大成员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二是积极建言献策、献计出力。努力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问题,积极组织参观、考察、调研活动,为参政议政积累和提供一手材料,并以撰写提案、调查报告、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进行建言献策、献计出力。市农工党各支部履行每年向市委会报送提案的任务,仅第三支部近两年就有17份提案被市政协大会立案。市民建金融支部与中共市人行党支部就有关金融支持农业、企业发展等课题进行联合调研,通过调研活动,加强了相互之间的沟通,争取了该行中共党组织对支部活动的大力支持。三是重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格按照组织发展工作的规定和要求,认真做好党员的发展和后备人才的考察、培养和推荐工作。四是明确定位和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和研究自身的职能定位,并努力加强制度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如民建市委会提出了要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自我教育的学校、团结互助的集体、参政议政的桥梁、培养人才的基地,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专门制定了《民建三明市委会基层组织管理制度(试行)》,积极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五是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义诊、科普宣传、文化宣传、赈灾助学等一些社会服务活动。农工党第一支部、第二部、第四支部每年都安排下乡义诊,近年来足迹遍及沙县城区、夏茂,清流林畲、嵩口等地,除了上街下乡为民服务外,还在县市开办卫生讲座,并做了一些扶助乡镇卫生院方面的工作。在赈灾助学方面,近三年来,仅民建各支部就动员会员向社会捐款5万余元,民建城关支部、财贸支部、永安第一支部捐资帮助5名家庭贫困的学生继续完成学业。六是积极开展联谊、慰问等活动。努力创造条件,积极举办一些文体、慰问、聚餐等活动,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农工党三明市委会建立了支部慰问制度,凡成员生病住院,或家庭出现困难、突发事件等,支部及时走访慰问,并向市委会汇报。民建金融支部、财贸支部、企业支部各自组织会员及其家属一同郊游活动,增进家属对民建会的了解和支持。民革各支部每年都要独立组织两次以上联谊活动,加上市委会每年组织的一次大型活动、三个专委会组织的活动,使支部成员每年参与的活动达 6 次以上。
  二、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班子建设问题。一是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党派工作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些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统战理论水平较低,缺乏党派工作经验;有些虽然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都还不错,也很热心党派工作,但参政议政能力相对薄弱,组织协调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本职业务工作与党派工作在时间上的矛盾。由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负责人大都在本职单位担任一定领导职务或业务骨干,自身工作比较忙,抽不出时间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基层组织建设。三是对基层组织班子成员缺乏激励机制。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成员都是兼职,不存在收入、职务升迁等利害关系,基层组织建设搞得如何和基层组织活动开展得怎样,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基层组织主要领导的认知度和热情度,认知度和热情度高,基层组织生活就搞得红红火火、富有成效;认知度和热情度低,基层组织生活就变得松松垮垮、缺乏活力。这就造成了党派与党派基层组织之间、本党派各基层组织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2. 活动经费问题。目前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普遍存在缺乏活动经费、无固定活动场所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活动经费不足的主要原因有:地方财政困难导致了党派整体经费的不足,党派市委会无法对基层组织给予更大的经费支持;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活动经费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文件规定,缺乏直接的财政来源;有些基层组织所在单位未能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
  3.  开展活动存在的问题。一是活动形式单一,相当部分基层组织活动还是沿用老一套的说教、读报纸、以会议落实会议方式,缺乏新意,内容单调、枯燥,没有吸引力。二是基层组织撰写提案和调研报告总是局限于有限的几个人,大部分成员的参政热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了解不全面,无法提出有针对性、有深度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开展活动的制度不健全,缺乏对成员参加活动的有效约束机制。四是由于国企改革,企业员工从原单纯的“单位人”逐渐向“社会人”转化,使许多以企业为挂靠单位的基层组织的成员,因工作变动或去外地寻找就业机会,离开原来企业,以致影响了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五是由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大都在本职单位担任一定领导职务或是业务骨干,自身工作繁忙,难于挤出时间和精力抓基层组织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六是基层组织活动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基层组织活动正常,有活力、有朝气、有作为,能及时完成任务,但有些基层组织活动还不太正常。
  三、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 强化自身建设
  1. 加强班子建设。领导班子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合格的基层组织负责人,是搞好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一要健全选用机制。要参照中共基层组织班子建设的做法,结合各民主党派基层情况,完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班子的选用机制,选用一些“能做”、“愿做”、“会做”的同志进入班子。“能做”就是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工作能力等,“愿做”就是对党派工作有正确的认识,有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有 “责在人先、利居众后”的奉献精神,“会做”就是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民主党派的实际情况结合好,敢于创新、开拓进取。二要加强培养教育。省市级社会主义学院、民主党派上级组织要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培训班、研讨班,对基层领导班子成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统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增强政治责任感,使他们不仅本职工作出色,而且成为党派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优秀党派工作者。三要结合组织发展建立骨干队伍。注意培养年轻有前途的后备干部,为骨干成员铺台阶、搭舞台、压担子,提供锻炼机会,加大培养力度,并适时吸收进入基层领导班子。四要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必须按严格的组织原则办事,领导成员之间要在集体领导的前提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合作,紧密配合。五要正确处理好党派工作与本职工作的关系。要合理安排时间,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基层活动,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
    ⒉ 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实效性、规范性。要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增强基层组织成员之间的交往和团结、上下组织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基层组织各项工作得以健康、有效的开展。可制定《市委会联系支部制度》、《支委会工作条例》、《支部委员岗位职责》、《支部活动制度》、《支部学习制度》、《市委会各支部工作考核制度》等规章制度,把目标责任制引入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中,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
  ⒊ 加强组织发展工作。组织发展工作是民主党派组织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民主党派整体素质的重要基础。基层组织作为组织发展工作的第一线,应严格按照各自党派的组织发展规定,坚持“三为主”方针,把好入口关,处理好数量与质量、发展与巩固、重点与非重点、发展骨干与发展一般的关系,积极吸纳政治素质好、层次高、有代表性的同志加入党派,为基层组织班子队伍建设储备人才。同时要积极主动争取中共基层组织和统战部门的支持、帮助,请他们帮助选贤荐能,做好新党员的考察和培养支部骨干工作。
  (二)强化保障机制
  基层组织活动要正常开展,经费保障是必要的条件。一是建议市财政参照政协委员活动经费的解决办法,结合当地实际,科学测定一个人均标准(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逐年调整人均标准),并按党派成员人数,将活动经费直接拨入各个党派账户上,明确规定为各支部活动专款,市委会不得截留。然后,再由各党派市委会根据各支部成员数确定和下达报销的指标数额,各支部开展活动后,可将开支票据统一拿到市委会审核报销,报销指标有剩余,可转入下个年度使用。二是改变原先由各支部统一收缴党费后直接留用的做法,改为各支部收款后将款项打入市委会账户内,与财政拨给的活动专款捆绑在一起,作为各支部活动经费。三是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要求党派成员所在的单位也要在财力上给予相应支持,帮助解决活动场所、活动车辆等方面的难题。同时,单位型的基层组织所在的单位,要责无旁贷提供一间办公用房给党派支部,供开会、办公和保存文档资料之用。四是建议各有关单位组织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的学习、培训、出差等产生的费用,由组织方直接向相关部门申请解决,以减轻成员所在单位的经济负担。
  (三)强化激励机制
  建立和完善基层组织的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成员的积极性,有利于基层组织生动活泼局面的形成,有利于基层组织健康发展。一是建议党派市委会每年都在基层组织中开展“评优、创先”活动,并在市委会召开年度工作总结会上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二是对基层组织班子成员成绩突出的,在市委会换届选举中,适当考虑进入市委会委员圈子,扩大他们发挥作用的空间。三是制定相关政策,给具备条件的支部骨干予以相当政治和行政待遇,以便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如可将支部主委视同科级(在县级视为股级)政治待遇,作为实职安排的台阶。四是探索并逐渐形成“进出”机制。对事业心不强、年龄偏大、组织协调能力较差的班子成员及时进行调整,让一些德才兼备、年纪较轻、能力较强、热心党派工作的同志进入基层组织的班子队伍,从而始终保持基层组织的正常活动。五是建立工作汇报和考核制度。基层支部的工作,要按照市委会年度工作计划进行安排部署,并要求按季度在市委扩大会作汇报,年终时由市委会进行工作考评。六是采取民主推荐选举领导班子的做法。结合工作需要和各种因素,由市委会制定出推荐各个支部领导班子的具体标准,再由支部成员按照标准,自愿填写民主推荐票,经市委会资格审核确认后,等额选举产生。
  (四)强化作用发挥
  基层组织要重视发挥以下的职能作用:一要发挥好经常性思想教育的“引导”作用。针对民主党派成员大多分散在各个单位,成员之间直接联系机会不多,组织结构松散等特点,基层组织可以在经常性思想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通过以日常活动为载体,结合成员的工作交流、先进事迹和参政议政经验等,开展经常性思想教育活动。健全支部组织生活,努力使组织生活制度化、规范化,使活动形式多样化、内容具体化。二要发挥好上传下达的“传导”作用。党派的政治纲领、目标、任务要靠党派的基层组织向党员群众作宣传、发动、组织和实施,上级组织的决议、决定也要靠基层组织带领党员去贯彻落实,因此基层组织要切实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三要发挥好建言献策、服务发展的“助推”作用。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积极参加有关部门和本党派组织开展的各类调研活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努力建务实之言,献有用之策,助发展之力。四要发挥好密切联系广大成员的“纽带”作用。基层组织要密切联系支部成员,关心成员的工作与生活情况,着力帮助解决各种困难,切实发挥一头联系市委会,一头联系成员的桥梁、纽带作用,注意保护和调动成员的积极性。 五要发挥好反映社情民意的“触角”作用。党派成员生活、工作在基层,有广泛的信息来源,容易听到广大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要切实发挥好参政议政、收集社情民意的“触角”、“感应器”和“传导器”的作用,为党委、政府“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帮解民困”等提供信息参谋服务。
                
  课题指导:王坚英,中共三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参与单位:三明市各民主党派。
  课题组成员:关文良,三明市侨联副主席。
        李永富,中共三明市委统战部宣传联络科科长。
  执     笔:李永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