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谁动了你的文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1 01:09:13

鲁迅:谁动了你的文章?

 

张业松

今天我们如何谈鲁迅?一个概念,将其当成中国现代文化的遗产。遗产和遗志

过去从留下的志向谈起,但其主观性太强。更客观地看待,中性化看待。

遗产:主观性的内涵排除,今天没有谁需要把鲁迅奉为楷模,或完美典范,灌输性地教给大家。今天鲁迅在我们教育中的存在相当大地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历史本身的惰性(?)和延续性造成的局面,这样的局面落实到每个个人身上,要客观化、遗产化、中性化地看待

遗产的批判性继承,关键词:遗产,批判性地对待的前提,鲁迅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东西?

1、  鲁迅的立场:活在世上做事的基本出发点。是对鲁迅的最重要因素,鲁迅遗产中今天最值得思考的东西。概括:概括为中国主体性。鲁迅在历史环境的大变局中开始写作,他一生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做中国人。他是一个留过洋,开过眼界的人,知道地球上的人如何做地球人,他回头面对这样的问题:如何做中国人。对中国本体性在哪里的核心关注;文章展现的方面:

1)对外文化的抵抗性:通过对外文化的抵抗,重塑中国的主体性。日本学者的研究:日本的现代化也是在与西方的遭遇和交涉中成长起来。“脱亚入欧”的主流思想,许多日本思想家看到了这样的主流思路给东亚带来的大问题:太平洋战争、抗日战争等。他们希望反省,他们找到的最好思想资源是鲁迅。他们看到了硬骨头的精神,中国脊梁的精神。硬骨头精神:哪怕再穷,地位再低,你还要做中国人。鲁迅立场上的本土性对外的表现

2)对内批判:对中国文化的批判。鲁迅批判中国文化时,我们要想到“爱之深,恨之切”。他一生的核心

2、  思想独立性:鲁迅一生各种势力都在威胁他,但他只是他自己。他的独立承担和自主判断;展现在大的文化背景下,他是思想独立的坚持;个人思想的独立自主性

3、  文学独创性:鲁迅的文字,他留下了现代中国文化最具独创性的一部分。他的文章给我们带来独特的美感,独特的体会。永远不会混同于那些白开水文字,以传统文学为基础。热爱魏晋文章,深爱嵇康。集中:《野草》,文学上的个性集中和形象化体现

4、  哲学上的自我怀疑和警醒:尼采的超人思想:自信,我要得到真理,要来世上传道。鲁迅曾说,他30年代初将自己小说选入新文学大系,狂人日记学习了果戈里和尼采

不如尼采的超然和渺茫,但又有果戈里的忧愤深广

文章:不是就事论事地批评的某个现象,而是从根本上为了中国主体性的建立而存在

尼采有绝对自信,但狂人一直在怀疑自己

自身主体性:自身的,不能剥夺的经验:身为中国人一定有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自觉到

将其当成遗产继承和批判的最重要4个方面

 

 

王德峰:从研究真理的角度出发

1、万万想不到,中国的文化精神和历史居然能产生鲁迅这样彻底的、好不流行的解剖的态度的人。我国民族文化土壤的生气。

寻找鲁迅在中国历史上的先兆:曹雪芹

2、曹雪芹之后有鲁迅

曹雪芹:红楼梦对中国社会的批判和反思的彻底是空前的。一部红楼梦以文学的形象揭示了中国文化背景性的命运。曹雪芹是中国的尼采。对中国文化的思想采取了彻底否定的态度,中国文化的道家儒家法家都不能救中国,只有一条出路:佛门。

3、鲁迅是中国的遗产。鲁迅在何种意义上是中国人的遗产?

遗产不是简单的给予。如果说他是遗产,他只要当时所面对的根本病症和中国文化的悲剧性命运一天没有扭转和疗治,鲁迅这个遗产在今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是他的继承者。他不是考古的遗迹,而是有生命力的存在

民族魂:中国主体性的基本立场是鲁迅

和尼采的相似:小时对基督教的恪守,最后从西方文化的阵营中杀出,对整个基督教传统和柏拉图主义的毫不留情的批判。只有爱得深,才会对本民族的根本病症看得深切

年轻人如何用汉语解说当代思想?现代汉语的成就

鲁迅是狂者和狷者,反抗和斗争,不忠厚,不温良,常人难以接受

重要意义:此等人物战斗和批判的基础,“无物之阵”

历史上罕见和难得的人格。对民族的意义,知识分子只有和中国社会保持距离才能批判和战斗,而这正是中国士大夫最缺乏的

将个人的品德个性和他的作品在中国近代史史上发挥的作用区分开来。

作者和作品不可分离,分离了作品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

不能用作者的生平和他的创作的历史材料解释他的作品意义

作家是作品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通道。——海德格尔

鲁迅承认他没找到出路:连贫苦百姓都找不到出路

尼采颠覆了西方整个哲学传统,是无出路状态的最后完成者。他是绝望的,要反抗。

作品:学习其彻底的解剖和批判的力量和洞察力,这是他最大的意义

鲁迅的思想缺陷:对中国文化精神上的根本否定:战斗所迫

对他的作品的批判态度,这是支持他的态度,因为他的文章就一直在批判

 

 

黄玉峰

鲁迅的痕迹:毛泽东风格

现在对鲁迅的理解

精神底色:1919年离开绍兴,从此再未回去过。

有谁从小康坠入困顿么?我以为在这其中,可以看到世人的真面目。人之初,性本恶。

鲁迅小时受欺负,受欺负后的复仇心理,缠绕他一辈子,报复心理:我一个都不宽恕!这是他的精神底色

民族魂:不同意。他有傲气但无傲骨,《两地书》中对其他人多有贬低,体现其流氓气的特质,“破脚骨”

偏离了传统文化的主流,没有选择孔孟之道而选了魏晋清谈;没有选择雨果托尔斯泰而选择了果戈里尼采的思想

一个最好的正面典型,其自身一切是应该都值得批判和质疑的

斗争问题:斗争的本质和内涵

中国教育:经过多次历史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