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章的语言特色浅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3:28:43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14:49 人民网
许多人对鲁迅文章的语言风格简称鲁式文法,不是很理解。李敖先生认为,鲁迅的作品,有一种稀奇古怪的、看起来令你非常不舒服的、甚至不通的句子混在里面,鲁迅的文章写得实在不够好。他说:如果是伟大的文学家,就不应该写出来这么多奇奇怪怪的鲁迅式的中文,并举了好几个例子进行说明。我对李先生的看法是不敢苟同的,专门写了一篇东西《我要拍拍李敖先生的肩膀》,阐述了和李敖先生的不同看法。在这里,我只想和大家谈谈鲁式文法。
鲁迅之所以成为今日的鲁迅,除了伟大的思想性和伟大的革命性,还因为他穷毕生之力,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伟大的文学丰碑。鲁迅的语言风格是独特的,独特到别人难以摸仿的程度。没有扎实的知识做底子,就算是摸仿,也只能是鹦鹉学舌,得其表而难入其里。李先生认为鲁迅的文字风格“是从中国的旧文学出来,就是所谓的包小脚,小脚解开了,可是那骨头里面,还是碎掉了,所以解开了以后呢,还是有那种旧文学的底子,写白话文有的时候不能够脱胎换骨”。鲁迅讽刺过的小脚,现在居然成了“香脖脖”了。想不到我们的李先生对它也情有独钟。用小脚来比喻就一定精彩吗?开什么玩笑?这不是闭着眼睛说瞎话嘛。凡是认真看过鲁迅作品的人都知道,鲁迅的语言不是象毛本《三国演义》式的语言那样文白相间,也不同于我们平常所说的白话文,而是自成一体,别具特色。“在《鲁迅全集》里面,你可以看到这种大量的鲁迅式的风格。”李先生还说,“这种风格我无法解释它,我只能推断说,他是受了那种复杂反复的日本文法、日本语文结构的影响,再加上这种生吞活剥出来的中国的文言文的结构,两个里面混出来的鲁迅的文体”。李先生这样分析鲁迅文章的语言风格,表面上似乎有几分道理,其实并不懂鲁式文法的三味;是李敖版的“门外文谈”或“天方夜谈”,李先生所讲的“中日杂交文体”,其实和鲁迅远远的,俨然是隔山打牛,八杆子打不着。内容和形式的和谐之美,是作文的最高境界。鲁迅追求的,就是此种境界。“文不惊人死不休”虽然不是鲁迅讲的话,但我每读到鲁迅的文字,这种强烈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不请自来。鲁迅要表达的思想,是老成厚重的,用怎样风格的文字去表达才能达成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鲁迅是下了苦功的。我们知道,母语是从小形成的,大约过了十来岁就基本定形了,不管后来孩子学的什么语言,都不能算作是“母语”。鲁迅是去日本留学的时候已是青年人了,语言早已定形,没有必要故意卖弄这种不中不日的文字的玄虚。就算是卖弄,也不是这样卖弄法,只能象那些喝过洋墨水的人卖弄英文一样,在中文的文字里,时不时夹杂一两句英文,插个洋人的标签招人耳目而已。断不会舍简就繁,把文字弄得复杂难读。一九0四年,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曾经给友人蒋抑卮写过一封信,从头至尾都是纯正的文言文,那时鲁迅正在学医,“鲁式文法”还没有形成,我没有看出里面的文法受到一丝日文的影响;也根本谈不上对文言文的“生吞活剥”。
我个人认为,仅从语言形式来看,鲁式文法最大的特征,就是句子的结构上给人一种沉实稳重,张驰有度,语气内敛之感。啊,啦,呀,呢这一类语气轻快的语气助词,以及唉,哼之类感情色彩极浓的叹词,鲁迅绝少用。鲁迅是骂人的高手,不会赤裸裸的去叫骂。有时候,被骂的人往往被骂过好一段时间,才能回过神来,知道自己被骂。象“有本事你娶几个漂亮的女人给我看看啊”“够胆你脱光了衣服让我瞧瞧呀”“就是象你这样的畜生啦”“你才是混蛋呢”这种李先生认为最正统的中文骂法,太直截了当,没有半点美感,无异于泼妇骂街,鲁迅是断然不会用的。伟大的文学家这样骂,就不够伟大了。这样一骂,不够文明礼貌不说,而且也失去了鲁式文法的特征,骂人的力度更是一落千丈。同是上面骂的内容,要是动用鲁式文法去骂,则会变成这样:
有本事你娶几个漂亮的女人给我看看啊诚然,我知道我们的李君在泡女人方面,本领是高强的,娶三五个杨玉环回来做夫人不成问题,遗憾的是,直到现在,我们的李君,似乎还不屑带他那一大群杨玉环们来让我开开眼界,使我至今还是天天看到他拉着他那个老得象松树皮的黄脸婆的手上街买肥猪肉。
够胆你脱光了衣服让我瞧瞧呀老兄胆子之大,卑人是领教过的,一见女人就脱,更是老兄的绝活;但在下认为,老兄的脱功,似乎还没有修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因为上次我和老兄一起到奶牛场参观,你就不敢脱。
就是象你这样的畜生啦李生的好色,未庄人是不曾知道的,我却略有所闻,李生一般是上班的时候带相好的女人到办公室,现场办公,速战速决;未庄有个种猪场,这儿的种猪,据说一到星期天就会跑出去乱搞。李生和公猪刚好相反,每逢星期天,大家总是看到李生和太太手拉手到公园散步……
你才是狗娘养呢-我们未庄,早就流行这样的一个故事:张某某从小是吃母狗奶水长大的,因为与人为善,从未听过有人骂他是“狗娘养的”;李某某从小到大没吃过狗奶,却因为搞张某某的老婆,被张某某撞见,破口大骂为“狗娘养的”。张某某不服,反唇相讥。为了明确“狗娘养的”归属权,两人告到官府,最后岂料那糊涂县官竞判张某某胜诉。
如果把一排排句子看成是一支整齐有序的军队,那么,有时候鲁式文体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用“的”字和“罢”字及分号来“压住阵脚”。分号可以看作是“中军”,“的”“罢”字则是“前锋”或“后卫”。分号的作用不仅仅是划分句子内容的层次,它更象拔河比赛绳子中间那个标记,把上下的文字紧紧地拧成了一股绳,字里行间隐藏着一股无形的力量,逼迫读者不敢小觑这些阵容整齐的文字。至于“的”字和“罢”字,鲁迅更是用得出神入化,令人击节,拍案叫绝。在鲁迅笔下,“的”字和“罢”字,一个简简单单的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其作用被发挥到了极致,使鲁式文体在内容和形式上浑然一体,深沉厚重。譬如骂人罢,李大叔所讲的所谓“正宗中文”,表面上可以一口气下去大半天不停把人家骂得狗血喷头;鲁式文法却喜欢在句子的开头一句的标点符号前面,放上一个“的”字,这就等于是讲话的人在关键环节斯条慢理咽一口唾沫,喝一口荼水再接着骂。给人一种居高临下,镇定自若,不愠不恼,胸有成竹之感。罗索重复,单刀直入,没有深度和广度的骂,象水淋鸭子背,哗的一声就过去了,对方擦点万花油很快就没事;鲁迅笔法集幽默风趣之大成,锦里藏针,能穿肉透骨,沦肌浃髓,让被骂者一辈子恐怕做梦也忘不了。你说,谁的文体更正宗,更高明呢?
有人也许会产主错觉,认为本是一句骂人的话,鲁迅先生却转弯抹角绕圈子讲了大半天,实在是太费事了。此言差矣。我刚才列举的例子,其实是一个经过浓缩了的“简本”,真正的“全本”要比鲁迅的文字繁杂好几倍。比如“你才是狗娘养呢”这句话,不过是我浓缩之后的“简本”,要是叫别的大文豪去写,它的“全本”应该是:“你才是真正狗娘养的!不但老爸老妈是狗娘养的,祖宗十八代都是狗娘养的,连那个刚出生不久正在吃奶的小杂种,也是狗娘养的,全家男男女女,没有一个是好东西!不仅我一个人说你们一家人是狗娘养的,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说你们是狗娘养的!你们家过去是狗娘养的,现在是狗娘养的,将来也肯定是狗娘养的,江山移改,本性难移,狗改不了吃屎,这是老人说的话,不是我自作聪明发明出来的话。就是再过十年百年千年万年,你们都是狗娘养的。不但如此,你家娶回来的媳妇,也肯定是狗娘养的养出来的贱货!狗娘养的养大的母杂种!连嫁出去的女儿,给人家生出来的小畜生,也统统是他妈的百分之百狗娘养的,子子孙孙全他妈的没有一个是好东西!。。。”大家比较一下,就会发现,鲁迅的文章其实是最短小精悍,惜墨如金的,用毛泽东的话说,鲁迅几百字千把字的文章,要是叫党内的一些大秀才去写,那可不得了,起码得几千字上万字,也不一定能把问题讲清楚。到这里,顺便说几句题外话。鲁迅先生为什么没有创作出一部长篇小说?我个人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先生逝世得早;一方面,鲁式文法增加了长篇作品的的创作强度。上面说过,鲁式文法的特点,是结构非常严谨,甚至到了“一字捋断数根须”的地步。你想,有时为了一个字,要“捋”断几根胡子才能推敲停当,一部二三十万字的长篇作品,该要下多大的苦功呢?鲁迅曾动手收集资料,准备创作一部反映红军长征的长篇小说,如果不是天妒其才,天不与寿,鲁迅能多活几年,相信老人家是能够创作出一两部长篇出来的。要写一部长篇,如果单纯是从混稿费的角度,鲁迅早就写了。但要鲁迅去破坏自己已有的作文风格,用平谈如水的语言去写,鲁迅是断然不会去做的,宁缺母滥。鲁迅先生这种难能可贵的创作精神,让我不止一次一次地向老人家脱帽致敬。试想,如果鲁迅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用索然寡味,没有个性特色的文字,勉强创作出三几部平庸的大部头长篇小说出来,鲁迅的文学地位,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沦为二三流作家的水平,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半席之地。能创作出长篇小说的作家可谓多如牛毛,说是车载斗量也不过分。远的不说,设立茅盾文学奖至今,已经评了许多届了,也评出了不少优秀作品。这些作家,应当说是当代创作长篇小说的项尖高手了,但是,读者到底能记住几个作家的名字,又能说出他们创作了什么作品呢?应当说,知名度较高的作家,毕竟是极少数的。这么多“大作家”,跑到那儿去了呢?若干年后,又有多少人会记得他们的名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