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期·广州史记篇] 陈氏书院 岭南人工天不如,果然造绝在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59:42
2005-12-13 09:54:02   来源:南方都市报

在陈家祠,外国游人的身影似乎比中国人更多一些,
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印证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规律。
记者手记
中国的祠堂文化
祠堂文化是中国一种年代久远的民间文化。清人赵翼从名称上考证了祠堂的由来,道出其本质是一种宗庙,宗庙在古代中国社会生活中一直有很大的影响,它不仅有敬祖的意义,而且是宗族教化的一大手段。
到清代,宗族的根基更加深固,祠堂更成为供奉祖先神位、操办宗族事务的场所和代表其宗族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标志,可分为宗祠、家祠和合族祠。
社会学家研究认为,合族祠是以扩大的社会关系来弥补疏远的血亲关系,从而使同姓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存在。因此,在整个陈氏书院的建设及后来的祭祀活动中,始终以同姓的社会名流为号召或主祭人,这实际上不仅是一种宗族的荣耀感,而且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流行价值观。因为在这种宽泛的同姓合体中,根本不可能找出一个大宗的长老为大家接受,因此在社会系统中的经营就替代了这一角色,也就是说当宗法结构不是一个小的机制而是整个社会之合的需要时,以血缘关系确立权威的功能就被淡化,这时候宗族执行和认同的是社会的标准及价值。
陈家祠作为广东最大姓氏——陈姓的最大的合族祠,汇集了广东70多县的陈姓族人。其功能也由祭祀、处理宗族事务等发展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场所,例如为陈姓子弟来广州参加科举提供复习和落脚之地,方便来广州处理诉讼、缴纳赋税的陈姓族人休息,使原来非常神圣、受族人尊敬的祠堂更具有实用功能。
如今,祠堂早已没有祭祀的原始功能,不少著名的祠堂已是开放给游人的旅游场所。
大事记
1667年 5月,荷兰国王遣使奉献。7月,玄烨亲政,时年14岁。鳌拜杀辅政大臣苏克萨哈。
1668年 3月,废除宫门喊冤的旧例,命有冤抑者径向登闻鼓院告理。订例:嗣后,非贡期,禁止外国对华贸易。6月,严禁赌博。12月,治理历法南怀仁劾告钦天监副吴明烜造历谬误。
1669年 3月,以南怀仁推历准确,授为钦天监副。5月,将鳌拜革职、拘禁。8月,禁止各省建立天主教堂及传教。
1673年 3月,平南王尚可喜请归老辽东,许之,并命其子尚之信与之一同离开广东。于是,“撤藩”事起。7月,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先后请撤藩,皆许之。11月,吴三桂起兵,以明年为周王元年,杀云南巡抚。12月,命停撤平南、靖南二藩。
谭伯牛
遗址辞典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历时近7年,是当时广东省七十二县陈姓宗亲合资兴建的合族祠,至今111年。1959年被辟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1988年,国务院公布陈氏书院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入选新“羊城八景”。
建祠背景
冠名书院,实为祠堂
陈氏书院为何又称陈家祠?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黄淼章解释,陈氏书院冠名书院,实为祠堂。为什么不敢名正言顺地称陈家祠,主要是与当时朝廷禁止祠堂的历史背景有关。
清代建宗祠之风兴盛,尤其在广东及南方的一些省份,宗族传统本来就盛,从一户人的宗祠到同族人的家祠,再到多个县同族人集资修建的同族祠,祠堂拢聚的同族范围越来越大,这引起了朝廷的恐慌。出于稳定政权的考虑,清政府对壮大的合族祠采取压制政策,乾隆、道光年间,广州的很多合族祠被拆。光绪年间,清朝对合族祠的管制稍微宽松,因此广东陈姓族人捐资兴建合族祠,但为了合法化生存,只好冠以书院之名。
这段历史,史书中多有记载。冼宝干修《岭南冼氏》族谱记载:“乾隆三十七年,巡抚张彭祖以城内合族祠类多把持讼事,挟众抗官,奏请一律焚毁。于是各宗祠纷改书院。”陈际清的《白云、粤秀二山合志》也记载:“乾隆间有合族祠之禁,多易其名为书院、为试馆。”
而实际上,陈氏书院建成后的功能一直是用以祭祀祖先的祠堂,从未在此教授学问,因此书院之实为名不符实的。与书院仅有一点关系的是,曾经有人想找有学问的人在此教授陈氏子弟,但这只是个愿望,终未成行。除祭祀外,陈氏书院还可作为广东全省陈姓人氏来广东参加科举、诉讼、缴纳赋税时的落脚之地,类似今天办事处的部分功能。
建祠始末
集广东72县陈氏家族人力财力智力而成
关于陈氏书院筹建的历史,因史料在抗战期间散失,后来不得详知。近年,中山大学鲍炜教授在新会县景堂图书馆寻到一份《陈氏族谱》,这段历史才得以清楚。黄淼章对此也颇有研究,并著述还原当年的情景。
广东72县陈氏家族合建
因有“天下李,广东陈”之说,陈姓在清代依然是广东最大的姓氏。为体现广东第一大姓和望族的地位,陈姓的乡绅名流——陈昌朝、陈宗询、曾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的著名外交官吴川、陈兰彬等48人在广州组成了建祠公所,联名向全省各地的陈姓宗族发出信函,邀请各地陈姓族人派人到广州商讨修建陈氏书院,筹集资金。其中,《陈氏书院章程》明确,陈家祠就是联合各地陈姓族人的合族祠,并有“增设内试寓,以便各房赴考”的功能。另外还决定“延品学优长老师在本书院讲学课文。凡我祠子孙果系聪明敏捷、材学有成、无力求学者,准入书院课读,由书院酌助膏火”。但这一愿望后来未实现。
由《陈氏书院章程》可了解到,陈家祠的董事职位可以用金钱购买,以获得神龛正座主位作为回报。牌位的摆放位置与捐款数目挂钩,各地陈姓族人只要交纳一定款项,就可将自己的祖先牌位放入陈家祠内供奉。由于牌位认购踊跃,连海外陈姓华侨也响应慷慨解囊,筹建资金很快就筹集起来,并由专人管理。由后来楹联上的“72县”、供奉的1万多个牌位可见,当时认捐人数之多。
银子堆砌的岭南经典建筑
由购置田产到选置材料,可见陈氏族人对这个合族祠是不惜花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大手笔力求最好最精美。光绪十四年(1888)7月,以陈颖川、陈世堂的名义用银元21691元3毫8仙整购买了位于西门口外恩龙里、荔枝湾福水堂等总面积约36600平方米的地产,作为陈家祠的建筑用地和出租田地。
祠堂的建筑设计聘请的是当时岭南最好的建筑大师黎巨川,并把整体工程承包给他的瑞昌店。工程于光绪十三年开始清理场地和定格局,十六年正式破土动工。
黎巨川后来在回忆建造过程时感慨万千:陈家祠是不怕花钱的,整个工程集中了全省的名工巧匠和营造商号进行,木材是从东南亚、南洋、海南岛进购的直径80厘米、高达10余米的坤甸木等珍贵木材;陶瓷瓦脊装饰采用佛山石湾知名的陶瓷瓦脊店号文如璧等;灰塑装饰则由番禺“灰批状元”靳耀生等提供;砖雕装饰工程由当时久富盛名的番禺艺人黄南山等负责;铁铸装饰由佛山名工负责;壁画装饰由佛山以善书画著称的艺人杨瑞石负责,凡是各种建筑手艺,只要是好的、绝的,一律不拒。
光绪十八年(1892),当中轴线工程即将完工时,陈氏家族中的一位儒生陈伯陶在殿试中高中探花,并封为翰林院编修。陈氏族人以为建祠风水有灵,进而发动更广泛的筹款捐资。光绪二十年(1894),这座耗时7年、凝聚着劳动人民智慧的精美建筑陈氏书院完工交付使用,并成为岭南建筑的经典之作。

陈家祠是集岭南历代建筑艺术之大成的典型代表,以“七绝”著称。

陈家祠的11条陶塑脊饰,是广东现存最大型、最华丽的清代传统建筑装饰。
建筑艺术
“七绝”集岭南建筑艺术之大成
陈家祠是集岭南历代建筑艺术之大成的典型代表,以三雕(石雕、砖雕、木雕)、二塑(陶塑、灰塑)和铜铁铸、绘画装饰艺术著称,俗称陈家祠“七绝”。
砖雕 陈家祠的砖雕数量多、规模大、做工细,代表了广东清代砖雕的最高水平。广东砖雕是选用上等青砖,根据图案所需逐块雕琢,然后按部位拼接,镶嵌于墙上而成的。主要用于装饰门楣、墀头和檐墙等。其平面多以各种线条处理,线条密集苍劲、纤细均匀,垂直如线,雕工精湛,故有“挂线砖雕”之称。
石雕 陈家祠的石雕主要采用花岗岩石材,纹饰繁复,造型秀丽。它融合了圆雕、浮雕、镂雕、阴刻等技法,经艺人精心锤打雕刻,厚重的石雕承重物件变得轻巧典雅,更显示出南方石雕精巧秀气的风格特点。
木雕 其建筑内部,几乎所有的构件均以雕工精美的木雕为装饰。这些木雕用料庞大优质,雕工精细考究,内容包罗万象,图案繁缛富丽。其中十六扇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双面镂雕屏门挡,被誉为“民间艺人运用木头和钢刀雕就的历史故事长廊”。
陶塑 陈家祠的11条陶塑脊饰,是广东现存最大型、最华丽的清代传统建筑装饰。它的脊饰根据人们仰视角度的需要,采用夸张而求大效果的造型手法,用陶泥塑造,经上釉和高温烧制后,再搬上屋顶安装而成。内容多以传统粤剧戏曲场面为主。
灰塑 灰塑是广东传统建筑特有的室外装饰艺术,一般装饰在屋脊、门廊、山墙等部位。陈家祠灰塑总长度达2500米,总面积约2448平方米,造型夸张有趣,色彩大红大绿,图案多为中国民间故事。其规模之大、塑艺之精、题材之广,居岭南建筑首位。
铁铸 在清代建筑中,以铁铸作为庭院装饰是极少见的,而陈家祠的连廊铁柱和月台十六块铁铸双面通花栏板,更是我国古代庭院建筑装饰艺术之杰作。双面通花铁铸栏板镶嵌在花岗岩石镂雕栏杆中,利用铁、石鲜明的色彩对比和铁铸通透立体的造型,产生出画卷般的艺术效果。
彩绘 陈家祠彩绘艺术主要体现在大门门神和东西厢房的壁画上。彩绘两尊门神各高达4米,艺人运用工笔重彩技法,用艳丽但和谐的色彩突出表现了守门大将威武镇邪的神采。东西厢房的壁画以文人雅士为题材,恰好与厢房作为陈姓子弟温书攻读场所的使用功能相匹配。
近代变迁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后,陈家祠在相当长时间都作为教育用地,并且校长职位多为陈姓族人,这仿佛弥补了早期办学功能的缺憾。
1905年,陈氏书院改为陈氏实业学堂。到陈济堂统治广州时(1928-1932),又改为广东体育专科学校,待广东体专迁址大沙头后,这里又开办文范学院。日本投降后,又开办聚贤中学,一直到1951年停办。
1957年,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把陈家祠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59年把陈家祠辟为广东民间工艺馆。1988年,陈氏书院由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布局
陈家祠被誉为百粤冠祠,国内外建筑、考古人士给予非常高的评价。德、英、日等国的建筑专著中,便盛赞陈家祠为中国南方建筑艺术的典范。1959年,郭沫若写诗称颂:“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
整座建筑坐北朝南,主体建筑面宽和纵深均为80米。其建筑布局遵循传统礼制规范,又具有明显功利性和实用性。平面以中轴线建筑为主,遵循中国传统建筑“前门、中堂、后寝”和“五路三进”的对称形制,门前有开阔的广场,设有前、西、东、后四个院落,由19座硬山式单体建筑组成,之间以庭院、长廊相连,青云巷,对称严谨,虚实相间,极富层次,四通八达。建筑中心是高达20余米的中进主殿“聚贤堂”。
黄淼章介绍说,陈家祠布局看似传统,但寓意深远。整座建筑前低后高,中间有青云巷,站在巷中抬头仰望,所看到的山墙上装饰的一只巨大的口衔花篮展翅飞翔的蝙蝠灰塑,代表着富贵和祝福。又如,把为防火而设立的青云巷也设计成南北贯通,层次递进的巷道,意为层层递进,寓含了希望陈氏子弟通过青云巷能平步青云,考中功名,步步高升,光宗耀祖。
专家论道
广东陈姓颖川来,春秋两季有“颁胙”
采访对象: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黄淼章
记者:历史上有“天下李,广东陈”之说,那么广东的陈姓是如何而来的?
黄淼章:陈姓的发源地在妫满的封地陈国,即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而广东的陈姓,除潮汕地区的多从闽南迁来外,珠江三角洲大多数陈氏是南宋时期从岭北迁至南雄珠玑巷,然后再分布到广东各省地的。陈氏在广东繁衍壮大,逐渐形成广东最大的姓氏。广东的陈氏大多数是颖川陈氏分支,因此也以颖川为堂号。
记者:目前发现有关陈家祠堂的资料有多少?
黄淼章:1958年在陈氏书院旧制筹备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时,搜集整理陈氏书院历史资料的工作就开始了。但因大部分资料流失于民间,因此搜集整理工作存在很大难度。但近几年有不少珍惜资料收获,先后有《广东省各县建造陈氏书院》、《议建陈氏书院章程》、《陈氏书院记》、《正座西第叁龛》排位图被发现,这些对研究和了解陈氏书院筹建、祭祀等历史情况都至关重要。此外,还在陈氏书院内发掘出土了陈氏书院“税界”碑和旗杆夹等文物。但这些资料尚不完善,还有待于进一步发现新的历史资料。
记者:陈氏书院的主要功能是祭祀,那已发现的资料中有无记载每年春秋两季的场景?什么时候开始这里就不再祭祀了?
黄淼章:关于陈氏书院祭祀的情况,目前还没有在史料中发现对之的相关记载和图片,所以还不清楚当年祭祀的情况。只知道每次祭祀都设专人备办祭品,并有“颁胙”,即乡间所说的“太公分猪肉”。而其最后一次祭祀的时间应该是在上世纪30年代日军侵战广州前,因为日军侵占广州后,曾有日军在陈氏书院驻扎,解放后,这里办起了学校,更不可能有祭祀活动。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黄淼章介绍,
陈家祠的石鼓是目前广东最大的。
建筑故事
石鼓
古代,住宅、祠堂门前的石鼓大小、造型是非常讲究和严格的,与人的地位、官职有关。据说,在陈家祠建筑工程进行两年后,族人陈伯陶科举考中探花,清政府特赐殊荣,允许陈氏家族在宗祠前立巨型石鼓,以示彰表。陈家祠门口的石鼓高达2.55米,是目前广东已发现的最大的石鼓。
大门
陈家祠大门每扇高6.7米,宽2.5米,当时曾想每扇都用一块完整的木板做成。为此,设计师黎巨川找到一位木材商,这位木材商说他可在海南岛找到符合要求的木材,索银200两,黎巨川要求该木材商交200两银作为保证金,如能如期运回则给他400两银。结果,那木材商伐下大树后,困于运不下山,损失了200两银子的保证金。而陈家祠大门最后只好采取三拼方法做成。
历史争议
72县之谜
学术界现在基本认同陈氏书院是由广东72县陈姓族人合资兴建一说,主要依据是书院内保存完好的一副传世楹联中的“七十二县宗盟共守”推而定之。但在没有更详尽的原始资料被发现前,这一说法一直存有争议。与之矛盾的首先是书院内的另一副楹联:“九百年派 英州故土常怀绳祖武;七十县宗联穗石德星再聚蔚人文。”这当中的“七十县”又如何解释呢?
黄淼章认为,两副楹联之所以出现矛盾之处,原因可能在于,楹联有对仗工整之需,像“七十二县”对的是“四千余年”,“七十县”对的是“九百年”,因此只以概数表示当时参与兴建的县份数额,而并非详指。而在主楹联中出现的“七十二”,含义则更广。
“七十二”首先隐含了宋代“义门陈氏”分析迁居七十二郡之事。陈氏先祖满公的七十四世裔孙陈旺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举家由庐山圣峰迁居江西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艾草坪永乡村,其子孙以孝道治家,同庐而居,历三朝三百三十多年,发展到三千九百余口,唐昭宗、南唐李升、宋太祖等多次“诏旌其门”,立为义门。但至宋仁宗八年(1063),宋仁宗担心陈氏人口过于集中,而把陈氏人口分迁到七十二郡,并赐亲笔对联“庄分七十二郡,人间第一;义聚三千九百口,天下无双。”所以,陈氏书院楹联中的“七十二县”有泛指天下所有陈姓族人之意。
其次,在祠堂、书院的楹联中用“七十二”也是根据古代易学象数之因。而作为书院,取“七十二”也与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之数吻合,寓意陈氏子孙学有所成,人才辈出。而且,“七十二”也在中国是个吉祥数字,代表最多之意。
此外,由今天幸存的陈氏书院《正座西第叁龛》排位图可统计出,在书院竣工前一年的1893年冬,参与捐资兴建陈氏书院的共有71县。而在此后到1894年书院竣工前,还继续有其他县份的捐资者。并且,还发现有广西柳州的两位陈姓族人也捐资购买牌位。由此可见,目前所普遍认为的陈氏书院为广东七十二县陈姓宗亲合资兴建的说法尚不准确,而是超出了这个数字。但究竟有多少县份参与兴建,在没有更确切的资料发现前,这还是一个谜。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马羽飞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邹 卫
责任编辑:杨拂玄 何洁
[第50期·广州史记篇] 陈氏书院 岭南人工天不如,果然造绝在世界 [第02期·广州史记篇]南越建国 十万秦军入百越 不辞长作岭南人 [第02期·广州史记篇]南越建国 十万秦军入百越 不辞长作岭南人 [第01期广州史记篇]广州建城 负山险,阻南海,岭南始风流 [第26期·广州史记篇]海幢寺 扰攘百年溺红尘,终是佛世界 [第47期·广州史记篇] 余荫山房 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 [第44期·广州史记篇] 清代广州善堂 扶危济困,积善成德传后世 [第78期·广州史记篇] 旧时脂粉地 风月无边陈塘夜 烟花散尽浮华天 [第34期·广州史记篇] 邝露 诗书琴韵成绝响 一生失意抱琴终 [第15期·广州史记篇]六榕寺 从来菩提本无树 哪见六榕掩六尘 [第55期·广州史记篇] 三元里抗英 气慑鲸鲵斗英寇 义维桑梓换安宁 [第12期·广州史记篇]荔枝湾 荔红渺邈,苒苒物华休 [第41期·广州史记篇] 十八甫 昔日历经传奇 今日繁华依旧 [第40期·广州史记篇] 明末清初学问僧 避世不出世,出家成大家 [第03期·广州史记篇]伏波桥与吕嘉 竹桥渡汉将,南越亡其国 [第37期·广州史记篇] 屈大均 用无悔刻永世忠诚的碑 [第80期·广州史记篇] 广州古代的造船与航海 扬帆天地阔,船行两大洋 [第97期·广州旧闻篇] 文澜书院:以公益而兴,因公益而亡 [第59期·广州史记篇] 清粤海关 一口通商成天子南库,两度战火失财富大门 [第64期·广州史记篇] 梁发 南洋踏遍不停口 为教灵魂学圣篇 [第77期·广州史记篇] 旧时火灾、水灾 水火肆虐西关 方知人间冷暖 [第58期·广州史记篇] 沙面租界 迭经风雨的洗刷,今如珍藏的名画 [第46期·广州史记篇] 纯阳观 一个人的天象台和一个城市的天空 [第62期·广州史记篇] 知名学者梁廷枏 写南越史写美国史,学会握手仍要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