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期·广州史记篇] 屈大均 用无悔刻永世忠诚的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36:00
2005-11-22 11:11:26   来源:南方都市报

斯人已逝,惟有这座思贤亭寄托着后人对屈大均这位先贤的景仰与哀思。
记者手记
斯人虽逝,风范犹存
记得中学历史课本中就有许多文字记载是摘录自《广东新语》,提到其作者屈大均,用了三个“大”字来概括——大诗人、大学者、大思想家,于是脑海里对其留下“知识分子中佼佼者”的印象。的确,在查找资料过程中,仅仅通过屈大均传世之作的惊人数量,便能看出他在学术界的显著成就,八册的《屈大均文集》垒在一起都有半人多高,而且各种刻本、复刻本在收藏家手中的依然很多,这还是历经多次文字狱以及战乱、“文革”后的幸存作品,可见,真正有价值的著作决不是暴力可以禁绝的。
也许与他本人艰苦的生活经历有关,无论在诗赋还是在历史类著作中,屈大均都用自己的笔写下了许多反映织女、船工、农夫、渔民等下层劳动人民艰苦生活的内容。出于对普通民众的同情,屈大均对民生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屈氏著作《广东新语》记者还未能完整拜读,但简单翻阅就能发现他在相当一部分章节中,比如在食语、货语、器语、舟语、木语等部分,都讲述了许多生产知识和生产实践,无不体现这位爱国知识分子接近民众,体察民生的襟怀。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在对岭南文化的研究和探讨中,许多学者都将屈大均这个历史人物作为个案来研究,他的社会生活、思想主张、道德观念、文化建树及其历史影响等各方面,都曾有专家学者从不同层次、不同视角进行过深入挖掘,可见屈大均本人学识之渊博,眼界之深远。相信屈大均留给我们的宝贵历史文化财富在每个时代都有他的现实意义,他的高风亮节将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真是“斯人虽逝,风范犹存”。

人物简介
屈大均(公元1630年-公元1696年),广东番禺人,字翁山(这个字号,他自称是在二十岁时梦登一座名为翁山的高峰后所得),初名邵龙。出生于明清鼎革之际,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著名诗人、学者,被称为明末清初诗坛“岭南三大家”之第一人。早年参加反清的武装斗争,后奔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联络同道,屡次计谋义举。晚年隐居沙亭故里,以笔墨为利刃,著书立说,终身不仕清廷。
人物列传
少年 历民族危难,保大伦于乱世
屈大均自幼就是远近闻名的天才儿童,读书还非常用功,十四岁便能执笔成文,和同乡人结成西园诗社。十六岁就学于陈邦彦门下,在越秀山麓苦读,除了诗、书、易等六经外,还涉猎兵法、剑术、天文地理、诸子百家,和老师陈邦彦的儿子陈恭尹互相切磋,相长相成,为他后来治学奠定了扎实的根基。
1646年清军攻陷广州,屈大均的父亲对年仅十七岁的儿子晓以大义,告诫他要洁身自持,保持大伦于乱世。第二年,十八岁的屈大均便怀抱报国捐躯之志参加了他的老师陈邦彦发动的抗清军事斗争,起兵高明,约陈子状于南海,张家玉于东莞,互成犄角。可惜兵败事穷,陈邦彦不幸被俘,被杀害于广州,暴尸旷野,屈大均挺身而出,冒死收敛老师的遗骸,具殓盛葬,传为一段佳话。
青壮年 积极投身反清复明斗争
不久,清将李成栋反正于广州,南明永历帝由广西赴肇庆,屈大均闻讯非常高兴,即刻赶往肇庆呈上《中兴六大典书》,经大学士王化澄引荐,准备在朝任职,后因父亲病危,只好辞归。此后,反清复明的斗争一度处于低潮。
顺治七年(1650年),清兵再次攻陷广州,为逃避迫害,当时不过二十多岁的屈大均在番禺圆岗乡雷峰海云寺(该寺早已废弃)削发为僧,法名今种,字一灵,号骚余,并将自己的居所命名为“死庵”,以示誓死不臣服清廷之意。1652年以后,屈大均以化缘为名开始云游四海,奔走吴越、幽燕、齐鲁、荆楚、秦晋大地,结交志士仁人,如顾炎武、李因笃、毛奇龄等。三十岁时,还曾遣人联络抗清名将郑成功,准备以舟师沿海路进攻南京。屈大均积极串联四方志士,投身军旅,可惜后来因事败露而被清廷追捕,被迫浪迹江湖,数年后回到家乡隐居并蓄发还俗。
1673年,吴三桂自云南率部反清,当年四十四岁的屈大均即由粤北入湖南投军。吴三桂认为屈是可用之材便委以重任,受他以广西按察司副司职务,监督孙延龄部属。但是后来没多久,事态发展表明吴三桂的复明是假,自立为帝是真,大事不可为,屈只好托病辞去监军职务,返回故里。
晚年 避世隐居潜心著述
在屈大均的后半生,随着清王朝统治的逐渐稳定,昔日的反清志士们有的死难殉国,有的变节入仕清廷,屈大均也面临多次出山为官的机会,但他却一一推辞。他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著书立说之中,追忆过去的战斗和奔波岁月,为那些反清复明的亡友们立传作诗。
他撰写《皇明四朝成仁录》为明末清初的抗清志士歌功颂德,在明末的遗民中引起较大的反响,也为后人留下极为珍贵的精神遗产。为了使汉族文化得以流传和保存,他还对广东文献、方物、掌故进行收集编纂,编成《广东文集》、《广东文选》,并著述《广东新语》,记述广东的天文、地理、矿藏、草木、动物、文化、民族、习俗等方面的资料,被认为是一部史料价值非常高的广东地情书。

屈大均诗作手迹。

屈大均诗作扇面。
多元成就
翁山派诗作享誉海内外
屈大均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其中以诗的成就最高。据朱希祖先生《屈大均(翁山)著述考》一文考证,屈氏著作在经过雍正、乾隆年间三次严令禁毁之后,可考知的屈氏著述仍不下三十多种,在屈大均生前已刊行的诗集有《道援堂集》、《翁山诗外》、词集《骚屑》;去世后不久又刊行了新编《屈翁山诗集》及《岭南三大家诗选》等。
虽然抗清复明、弘扬民族节气始终是屈氏诗文的主旋律,但其诗文中充满着关注社会、体恤民生的情愫。康熙年间,名士周炳曾为《翁山诗选》作序,称其诗能为各阶层人士(上至“当世士大夫”,下至“遐方僻壤,小生俗儒”)欣赏与夸赞,誉享海内,这也正是“翁山派”享誉后世的真实写照。有的学者指出,屈大均的诗文以爱国诗人屈原为楷模,效法注重民生的诗圣杜甫,但又自铸伟辞,开辟出自成一家的“翁山诗派”,形成词语璀璨瑰丽、情感沉烈恢宏、意象雄奇的独特风范,将文采美、性感美与理性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他的文采美发自情感美,而情感美又遵循着理性美,这种完美的结合,使得他的诗文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
近代史学先驱
屈大均的史学造诣也极高,贡献很大。他的《皇明四朝成仁录》记载了崇祯、弘光、隆武、永历四朝死节之士的事迹,成为研究南明史所必备的珍贵资料。
屈大均的另一部代表作《广东新语》记录了广东的天文地理、经济风物、人物风俗,它集各史志之所长,记述详实,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成为传世之作,历来评价极高,当代学者誉之为“广东大百科”。更具开创性的是,屈大均树立了以社会经济生活为中心的经世致用史学,并且“以诗为史”,在从封建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的过渡中起着先驱的作用。
积极推动岭南商品经济发展
屈大均主张为人不尚虚华,为学不尚空谈,做事讲求实用,这一思想尤其表现在他注重国计民生,关心社会经济生活方面。屈大均身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前沿的广东,作为思想家,他比同时代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挣脱传统的束缚,以博大开放的胸襟欢迎并赞赏这场巨大的变革,他高度肯定了岭南发达的商品经济,赞美粤人的商品意识,描绘发财致富的动人景象。
他的代表作之一《广东新语》,虽然不是一本专门的科学技术论著,但有学者统计其涉及科技问题的篇幅占了全书的68%,有十万字是属于农业方面的内容,还有2/3是有关国计民生方面的记载,全面地反映了明末清初广东的经济发展概貌。有些学者还专门探讨了屈大均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认为他注重科学实践,侧重综合研究和哲学概括,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屈大均站在时代的前列,为岭南商品经济呐喊助威,发挥了思想先驱的作用。这些都表明了中国传统观念在近代的转变已经在屈大均身上逐渐产生了,作为岭南社会率先走向近代化的一位思想先驱,屈大均对后人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地理记忆
莘汀村 前世今生的命运线索
屈氏大宗祠
按图索骥找到番禺化龙镇莘汀村之后,很快也就看到了坐落在村口的屈大均的宗祠——屈氏大宗祠,大门没有全开,仅留有一人多高的门廊供平时出入。记者去到的那天正是莘汀村一年一度的敬老日,几位老人悠闲地在此听戏说戏,一旁的走廊里还有村民正在加紧准备晚上的菜肴。走进偌大的宗祠,一股霉烂阴潮的味道扑鼻而来,祠堂中楹摆放着不少杂物,中楹和后楹的原貌大致可辨,但都显得十分破败了,有好几处需要用木架支撑,并贴着“危险勿近”的警示,后院也是杂草丛生,一派凄凉景象。
据了解,屈氏大宗祠始建年代不详,但在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期间,文物专家黎显衡、陈登贵等到场视察认为按建筑材料分析,屈氏大宗祠始建年代应为明代。祠为三楹两天井式,全座建筑宽34.36米,长53.18米,合计建筑面积1827.26平方米。据《广东新语》记载,宗祠的右侧合道山房原是屈大均读书的地方,如今早已被毁。
据村委工作人员介绍,民国时期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大均曾一度将屈氏大宗祠作为翁山纪念学校,学校右后耳房曾设翁山纪念馆,馆内曾展出翁山当僧人时的红鱼、青磬、文房四宝及珍贵诗词手迹,这些文物直到1957年还在,后来这里的老师走后文物也丢失了。之后,这个纪念馆还做过化龙镇德仁生产队的生产资料保管室,六十年代因白蚁患而拆毁。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最近文物部门已经多次派人来宗祠考察,在明年屈大均逝世310周年之前,屈氏大宗祠应该会得到比较好的修复。
屈大均墓
屈大均墓显然比屈氏大宗祠要维护得好,它就坐落在离莘汀村两三公里的新造镇思贤村,整个墓区背倚青山,面朝沃野,左眺珠江。据当地人说,早前这里和屈氏大宗祠是可以遥遥相望的,现在是因高大树木挡住了视线。
远远看去,整个屈大均墓成一个“凸”字形,正中约一米高的青石碑上刻着“明屈翁山先生墓”,下署“民国十八年己巳仲冬番禺县长陈樾题”。墓表竖立在坟后右侧,碑文为书法家吴道撰书。其父屈澹清、其母黄太君墓在屈大均墓左右上方,其子、媳之墓在左下方。工作人员介绍说,1985年广州市和番禺县人民政府为缅怀先贤,发扬屈大均的爱国主义精神,拨款修葺墓区,并在墓地右侧兴建“思贤亭”一座,现在屈大均墓被列为广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番禺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春雨纷纷的时节,敬慕屈大均者纷至沓来,平时幽静的小山村也会在那个时候变得热闹起来。
专家评论
民主精神令著作流芳后世
受访专家:王贵忱,著名的古钱币学者、古文献学者、金石学学者,精鉴赏,富收藏,善书法,著述宏富,耗费多年心血主持编写了《屈大均文集》八册,为研究屈大均留下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
记者:您在整体出版《屈大均文集》过程中一定遇到过很多困难吧?
王贵忱:屈大均的著作在雍正、乾隆年间因为大兴文字狱而数次遭禁毁,到了乾隆四十一年他的著作更是被列为“全毁书目”,所以他一生著述具体的数量早已无从考证了,只能首先从他的传世之作入手。我们原则上是要保持翁山生前手定本专集编例,原刊本主要是使用中山图书馆所藏善本,但还有很多参校本分散在民间私藏家手中,有的在广州、香港,有的来源于美国屈氏后裔,有些相同的遗作却有不同的版本出现,征集确实需要不少时间,仅仅是一篇遗文当时就找了好几年。此外,屈大均著作涉猎非常广泛,相当于广东的百科全书,请专家和组织编辑力量也比较困难。不过,屈大均的著作有一个特点,尽管清王朝专制残暴,但是越禁越多,禁而不止,历代都有被翻刻。
记者:感觉屈大均是一个全才,自然和社会百科没有他不知道的。
王贵忱:屈大均不仅是一个天资聪颖的人,而且后天非常勤奋,读书时研习经史百家、天文地理、剑术等,青年时期又云游四海,结交了顾炎武等一批著名学者,这样的经历都有助于开拓他的思想和学术视野,但是最终使他成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学问家的,还是离不开他丰富的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特别是在农业方面,他平时就会留心记录下点滴发现,又非常注重科学实践,所述内容至今依然值得发掘和研究,再加上屈大均文采飞扬,现在读起来还是那么生动。
记者:您如何看待屈大均忽僧忽儒的经历?
王贵忱:在屈大均的思想观念中,传统儒家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即使是削发为僧也是作为一位政治和尚,他深受儒家“华夷之辨”的影响,视清朝为异族,既不肯臣服,又无力反抗,于是就利用僧人的身份,以语言文字来保存和宣传华夏文化,同时自己也要逃世避祸,留待日后伺机再起。在屈大均身上,忠孝终究是难以释怀的情结,即便是遁入空门,也不可能完全释怀。
记者:屈大均的反清革命是不是也有他的时代局限性?
王贵忱: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他的历史局限性,屈大均的诗文某种程度上说没有摆脱封建正统观念和孤臣孽子的愚忠意识,但是他用了更多的笔墨更猛烈地抨击了统治者残害百姓的暴行,体现了他对社会的关注、对民生的体恤,这些都具有警世、醒世的意义,民主性是令到他的作品流芳后世的真正原因。
记者:我看到很多学者研究岭南文化时都选择屈大均这个历史人物作为个案,这是什么原因?
王贵忱:屈大均的成就是多元化的,比如他的《广东新语》,影响深远、实用性至今都很强;他的《皇明四朝成仁录》、《翁山文外》保存史料非常丰富;他的诗词,是“未出梅关名已香”,享誉大江南北。屈大均所弘扬的岭南文化已经成为发展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历史基础,而他思想中的创造性、前瞻性在当前依然具有不少的参考价值。屈大均逝世已经300多年了,但是今天在研究广东历史甚至国史的时候,屈大均本人的社会经历以及他的传世之作,依然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利于我们走向文化研究的新起点。屈大均不仅是岭南的一流学者,而且是中国的一流学者。

位于番禺莘汀村的屈氏大宗祠。
生活点滴
平生多磨难
屈大均的一生时逢乱世,他在长期的颠沛流离中饱受生活的折磨,同时又屡遭丧妻失子之痛,其妻王华姜和黎氏相继辞世后,屈大均写了:“美人相别久,清夜寐难安……有儿在文葆,孩笑向谁亲?”的诗句。屈大均有子女十多人,而夭折的就有五人。
作为知识分子的屈大均既饱受生活的折磨,又亲身体会到亡国之痛,这使他更加贴近民众,在诗文中也阐发了对民众的同情。
最早记录十三行
屈大均的《广州竹枝词》其中一首为:“洋船挣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不但地方色彩强烈,又是关于广州十三行的最早文字记录,至今仍是治史工作者研究十三行起源变革的主要史实依据。“以诗正史”,屈大均在这方面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
字里行间誓为明人
晚年,屈大均隐居乡间发奋著书,以笔为剑继续进行着反清的抗争。事实上“广东”一词是明代才出现,屈大均为言志而弃传统的“岭南”称谓不用,采用了“广东”做书名,先后有《广东文集》、《广东文选》、《广东新语》等。
他抚育成人的八个子女,均以“明”字命名,如明洪、明治等,都表达了他誓为明人的爱国情怀。
文字狱中毁书无数
屈大均的各种反清行为自然触犯了统治者的大忌,无论在他生前还是死后,清廷都把他的著作列为“全毁书目”,销毁极多。在他去世七八十年以后,清代文字狱再起,乾隆三十九年,以屈大均“托名胜国,妄肆狂狺,其人实不足取,其书亦不可复存”为理由,将其所有著述书版一概焚毁,还要发棺戮尸,因没有找到坟墓而作罢,但竟将收藏其书的两个不识字的孙子“从宽”处斩。

屈大均墓位于离莘汀村两三公里处新造
镇思贤村,被列为番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诗作选录
《壬戊清明作》
朝作轻云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消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摘自《翁山诗外》卷十五
《秋夕别岑公》
一片他乡月,秋光亦苦辛。
每从风雨后,来照别离人。
——摘自《翁山诗外》卷十四
本版撰文/摄影(包括资料翻拍):
本报记者 张琦
责任编辑:杨拂玄 何洁
[第37期·广州史记篇] 屈大均 用无悔刻永世忠诚的碑 [第80期·广州史记篇] 广州古代的造船与航海 扬帆天地阔,船行两大洋 [第44期·广州史记篇] 清代广州善堂 扶危济困,积善成德传后世 [第58期·广州史记篇] 沙面租界 迭经风雨的洗刷,今如珍藏的名画 [第46期·广州史记篇] 纯阳观 一个人的天象台和一个城市的天空 [第34期·广州史记篇] 邝露 诗书琴韵成绝响 一生失意抱琴终 [第15期·广州史记篇]六榕寺 从来菩提本无树 哪见六榕掩六尘 [第02期·广州史记篇]南越建国 十万秦军入百越 不辞长作岭南人 [第55期·广州史记篇] 三元里抗英 气慑鲸鲵斗英寇 义维桑梓换安宁 [第47期·广州史记篇] 余荫山房 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 [第12期·广州史记篇]荔枝湾 荔红渺邈,苒苒物华休 [第41期·广州史记篇] 十八甫 昔日历经传奇 今日繁华依旧 [第26期·广州史记篇]海幢寺 扰攘百年溺红尘,终是佛世界 [第40期·广州史记篇] 明末清初学问僧 避世不出世,出家成大家 [第02期·广州史记篇]南越建国 十万秦军入百越 不辞长作岭南人 [第03期·广州史记篇]伏波桥与吕嘉 竹桥渡汉将,南越亡其国 [第01期广州史记篇]广州建城 负山险,阻南海,岭南始风流 [第59期·广州史记篇] 清粤海关 一口通商成天子南库,两度战火失财富大门 [第64期·广州史记篇] 梁发 南洋踏遍不停口 为教灵魂学圣篇 [第78期·广州史记篇] 旧时脂粉地 风月无边陈塘夜 烟花散尽浮华天 [第77期·广州史记篇] 旧时火灾、水灾 水火肆虐西关 方知人间冷暖 [第62期·广州史记篇] 知名学者梁廷枏 写南越史写美国史,学会握手仍要作揖 [第08期·广州史记篇]南海神庙与“波罗”丝路起点扶胥港 百国千帆来扶胥 碧海万里不扬波 [第23期·广州史记篇]五仙观 人间自觉无闲地,城里谁知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