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民 毕文昌:社会进步不能忽视细节(中国青年报 2007-6-1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23:59
双城记
社会进步不能忽视细节
2007-06-13
梁子民 毕文昌
梁:这几年中国社会的进步,国人有目共睹。比如高考、社会保障、打工者子女上学以及户籍制度改革等等,都让人产生希望。还有国家应对社会突发事件时所采取的理性和宽容态度,也让国人看到了国家进步的曙光。不过社会进步,除了大的方面,有些细节也还要注意,因为一个国家的真正进步,只有让人们在生活细节中感觉到才是真实的。在这方面,我以为我们今后的路还很长,需要做的事还很多。
毕:前一段,因为工作变动,需要办理一些相关的手续,真是不办不知道,一办吓一跳。在生活细节中,我们还可以感觉到很多现在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比如,我们现在的干部调动表格,我看至少30年没有变过,而这30年中国社会的变革已非常明显。可以设想,30年前设计的一个表格,在今天会遇到什么样的尴尬。比如现在的干部调动表中还有“籍贯”一栏,这很让人为难,也不符合实际。中国社会曾经存在过的各种表格,原来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掌握社会成员的所有私人情况,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对于管理者来说,可能多少还有些逻辑上的合理性。但现在再要求一个只有三四十岁甚至更年轻的社会成员来确认自己的籍贯,既没有实际意义,也显得非常荒唐。因为只有在不流动的社会中,籍贯才有意义。科举时代,社会成员虽可流动,但科举要考虑各行政区间人才的平衡,所以有“本籍”与“寄籍”的问题。今天要求一个社会成员在基本的个人信息方面提供“籍贯”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为管理上的方便,填“出生地”即可。而事实上,在一般的社会管理中,现代社会成员是何处的人并不重要。
梁:我过去也遇到过此类问题。比如干部调动表格中一般还会有“文革”中表现如何。且不论一个国家的政治事件应不应该对个人的升迁发生影响,即使强调这个事件对个人的影响,也要符合实际。“文革”发生在40年前,如果以当时一个成年人18岁来判断,至少对于今天58岁以下的人,这个说明基本没有意义。而在一般工作单位中,58岁以上的人,多数已退出了一线,这个说明显得多余。
毕:还有“社会关系”一栏,我以为也需要符合实际。早年要求说明个人的社会关系,有特殊的政治需要,而在今天这样的社会中,至少对于绝大多数社会职业来说,说明此点已没有必要。今天60岁以下的社会成员,基本是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人,他们的社会关系除极少数外,已没有什么区别。并且,这个年龄以下的人,在他们的婚育年龄阶段,中国已完全实行了计划生育,一个人一般只有一个孩子。总而言之,这些人的社会关系已经非常简单。原来设计“社会关系”的考虑,是因为国家政治变迁时,从旧时代过来的人可能会存在复杂的情况,而今天还延续这个惯性早已没有意义。
梁: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细节,其实早已和真实生活脱节。现实生活中存在这样的情况,我以为主要是一个工作习惯的问题。我在一个文化单位工作,我经常会发现我们这里早已去世的社会名流,可是类似于政协一类的机关,还常常会把相关文件按这些名字寄过来,可见使用的是一个几十年都不变的名单,很少有人观察这个名单的变化情况。
毕:我感觉,经过改革开放这几十年的过程,整个社会生活与改革开放前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的社会现象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30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我们相关部门的工作也要相应发生变化,至少我们现在可以设计一种新的干部调动表格,既简单方便也符合实际生活。
梁:我甚至觉得现在使用“干部”一词,也早已不符合实际。“干部”一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特别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条件下,它有特定的含义。我建议在中国的文官制度建立前,党政机关使用“公务员”,事业单位使用“职员”,私营单位使用“雇员”,这样较为符合实际情形。除特殊职业外,一般工作单位也没必要再要求社会成员说明个人私生活的详细情况。
毕:一个成熟和稳定的社会,其行政习惯应该是简单和单纯的,公务员和职员越来越成为固定的职业,意识形态的影响越来越弱,管理以效率为重要评价标准,也就是西方人经常提到的“最好的政府就是最好的行政”。
梁子民 毕文昌:社会进步不能忽视细节(中国青年报 2007-6-13) 梁子民 毕文昌:好习惯回来了(中国青年报 2007-6-29) 梁子民 毕文昌:好习惯回来了(中国青年报 2007-6-29) 梁子民 毕文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拿出成果,再向国家伸手(中国青年报 2007-6-6) 梁子民 毕文昌:社会应当鼓励青年做大事(中国青年报 2008-2-13) 梁子民/毕文昌:中国当代作家为何如此不谦虚(中国青年报 2007-1-10) 梁子民 毕文昌:律师的知名度(中国青年报 2007-1-24) 梁子民 毕文昌:保护环境与公共政策(中国青年报 2007-3-21) 梁子民 毕文昌:王小波的文学史地位(中国青年报 2007-4-11) 梁子民/毕文昌:纪念西南联大七十周年(中国青年报 2007-10-31) 梁子民 毕文昌:谁和谁接轨(中国青年报 2007-5-30) 梁子民 毕文昌:尊重不同的选择(中国青年报 2007-7-11) 梁子民 毕文昌:从大学的门票风波说起(中国青年报 2007-7-18) 梁子民 毕文昌:学校的温度(中国青年报 2007-12-26) 梁子民 毕文昌:在新的学历歧视背后(中国青年报 2007-12-12) 梁子民 毕文昌:奥运场馆的喜和忧(中国青年报 2007-8-1) 梁子民 毕文昌:校训为何雷同?(中国青年报 2007-8-8) 梁子民 毕文昌: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科学家集团”(中国青年报 2007-8-15) 梁子民 毕文昌:图书奢靡之风的背后(中国青年报 2007-8-22) 梁子民 毕文昌:生态危机与东方智慧(中国青年报 2007-9-5) 梁子民 毕文昌:大学老建筑的保护问题(中国青年报 2007-9-12) 梁子民 毕文昌:市场与学术文化的繁荣(中国青年报 2007-9-26) 梁子民 毕文昌:历史学家的人生价值(中国青年报 2007-10-10) 梁子民 毕文昌:“延安研究”的新收获(中国青年报 2007-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