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民 毕文昌:好习惯回来了(中国青年报 2007-6-2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6:10:20
双城记 好习惯回来了 2007-06-29 梁子民 毕文昌     

    梁:社会进步是累积的,是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吴宓上世纪40年代和何炳棣谈话就表达过一个意思,他认为中国近世以来的改革,一般规律是“左胜右败”,但历史常常证明失败的一面更有远见。这些年中国高校的改革,很为人关注,不过大家偏重制度变革,有时候对一些细节变化会感觉不到,其实细节的变化才是真正变化。

    毕:最近听说葛剑雄先生出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我以为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虽然葛剑雄先生的职务变化,有相当多的个人因素,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一个私人事件转化成公共事件,至少在分析这个变化时要保持信息完全对称。葛先生无疑到了退休的年龄,他不离职,对单位的后来者肯定有影响。葛先生的退休年龄,因为他的职务关系,肯定和一般的教授不同,如果他在政协有任职,在通行的退休制度中是会有一些优势的。我们早说过,在中国高校中,解决人文学科教授的退休问题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从职业角度讲,现在青年就业如此艰难,教授退休年龄后延,无疑会加大这方面的压力。再说,中国高校不流行以社会声望评价教授的习惯,一旦所有人文学科的教授退休年龄后延,在实际工作中是很难操作的。但人文学科有特殊性,特别是历史学家,学术成熟和退休年龄间有一个同时到来的现象。一个好学者过早退出职业化的学术研究领域,至少对职业体系来说是有大影响的。

    梁:现代社会的一个矛盾是健康条件变好而退休年龄提前,在大学中这个矛盾以后可能会更突出。干部制度不能搞终身制,但终身教授东西方都有。因为干部随时都可以有,但教授不可能说有就有,至少在严格的意义上是这样,混职称者另当别论。

    毕:像葛剑雄先生这样的学者,如果我是复旦大学的负责人,我是无论如何不会让他离开复旦大学的。因为他的社会声望很高,这个声望由专业而来,但不是所有的专业学者都能有他那样的社会影响。说俗一点,以对一个大学的广告效应而言,一个葛先生创造的影响不是用广告费可以计算的。

    梁:现在葛先生从他原来所在的专业部门退出了,但复旦比较高明,让他出任图书馆馆长。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个闲职,其实,这个职务在中国传统学术习惯中是声望的象征,具体工作并不重要。传统社会里地方上的图书馆馆长,必由当地负有声望的学者来做。这个传统的消失只是近几十年的事。在中国老大学中,图书馆馆长一职也是以学术声望为重,专业要求次之。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起来后,其实有相当的专业性,但在中国学术传统中,凡与学术相关的事业,习惯上要由学者来负责。所以复旦让葛先生做图书馆馆长,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其他高校如果爱护自己学校中有声望的学者,也可以向复旦学习,对学者来说,不要过分强调他们的退休年龄。与权力相关的职位才需要周期性转换,教授可作为特殊情况处理。

    毕:学术传统中,有些好习惯还是要慢慢恢复起来。现在有一些名牌大学越过学历约束,从社会上吸引人才,这都是进步的表现。其实我们平静下来会发现,中国大学近来多受人批评,主要是过度行政化。其实一个专业领域的人才,系主任一眼就能看出,何必加大成本来选择呢?中国学术传统中,凡自学成才者,从经验和事实判断,通常都有过人之处,钱穆、梁漱溟、罗尔纲、沈从文等等均如此。凡自学成才者,至少能保证对专业的兴趣,这是学术界的常识。

    梁:中国老大学中人文学科的聘人习惯,从来都有制度约束,也不是不重学历,这点上我们稍有中国高等教育的常识就可以明白,因为这是管理的常态。但中国学术的好习惯中,也确实有英雄不问出处的经验。顾颉刚找钱穆的时候,顾是正牌北大出身,胡适帮助罗尔纲、沈从文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出身,他是中西学历学位全有。这些人首先是有高尚的学术品质,然后才是学术眼光。

    毕:现在高校的习惯是越有学历的人越看重学历。其实真有本事的人,对高校在人一生教育中的真正作用会始终保持清醒。没有学历的人看重学历,无论从经历还是心理分析,多少还有一些道理,因为自己没有嘛。如果一个真正有高学历的人,还把学历太当回事,就有些不可思议了。

梁子民 毕文昌:好习惯回来了(中国青年报 2007-6-29) 梁子民 毕文昌:好习惯回来了(中国青年报 2007-6-29) 梁子民 毕文昌:社会进步不能忽视细节(中国青年报 2007-6-13) 梁子民 毕文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拿出成果,再向国家伸手(中国青年报 2007-6-6) 梁子民/毕文昌:中国当代作家为何如此不谦虚(中国青年报 2007-1-10) 梁子民 毕文昌:律师的知名度(中国青年报 2007-1-24) 梁子民 毕文昌:保护环境与公共政策(中国青年报 2007-3-21) 梁子民 毕文昌:王小波的文学史地位(中国青年报 2007-4-11) 梁子民/毕文昌:纪念西南联大七十周年(中国青年报 2007-10-31) 梁子民 毕文昌:谁和谁接轨(中国青年报 2007-5-30) 梁子民 毕文昌:尊重不同的选择(中国青年报 2007-7-11) 梁子民 毕文昌:从大学的门票风波说起(中国青年报 2007-7-18) 梁子民 毕文昌:学校的温度(中国青年报 2007-12-26) 梁子民 毕文昌:在新的学历歧视背后(中国青年报 2007-12-12) 梁子民 毕文昌:奥运场馆的喜和忧(中国青年报 2007-8-1) 梁子民 毕文昌:校训为何雷同?(中国青年报 2007-8-8) 梁子民 毕文昌: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科学家集团”(中国青年报 2007-8-15) 梁子民 毕文昌:图书奢靡之风的背后(中国青年报 2007-8-22) 梁子民 毕文昌:生态危机与东方智慧(中国青年报 2007-9-5) 梁子民 毕文昌:大学老建筑的保护问题(中国青年报 2007-9-12) 梁子民 毕文昌:市场与学术文化的繁荣(中国青年报 2007-9-26) 梁子民 毕文昌:历史学家的人生价值(中国青年报 2007-10-10) 梁子民 毕文昌:“延安研究”的新收获(中国青年报 2007-10-17) 梁子民 毕文昌:削减官车与生态文明(中国青年报 200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