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民 毕文昌:在新的学历歧视背后(中国青年报 2007-12-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48:10
双城记
在新的学历歧视背后
2007-12-12
梁子民 毕文昌
梁:在唯学历的时代,新的学历歧视会不断被制造出来。这里说的,主要是指有些大学和科研机构,新进人员的时候,不但要看最后学历,还要看原初学历,本科如果不是出自名校,一般不予考虑。如果有一个学生本科是地方非重点院校毕业,最后就是在名校拿到了博士学位,还是不录用。
毕:学历歧视,不是新出现的问题,民国时代就有。改革开放初期,虽然有很多不拘一格用人才的佳话,也不是不讲学历。近几年,学历门槛越来越高,博士之外,又生出审查原始学历的做法,真是令人感慨。这样下去,会不会发生本科非北大、清华免谈的现象,也未可知。这一方面说明现在博士生质量下降,又说明博士生相对过剩,可能会成为社会问题。
梁:唯学历时代的到来,是现代化的伴生物。在许多研究领域,不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无法从事相应的专业工作,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但不开变通的口子,又会对特殊人才造成伤害。如何解决,确实存在两难。
毕:看重原始学历的原因不全在这里。现在,我国每年招收硕士生三十几万,博士也在四万左右。而北大和清华,每年招收本科生分别只有三千名左右,两校加在一起,不上万名。本科考北大、清华的难度,确实不仅远远大于考硕士,而且明显大于考博士。物以稀为贵。考试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机制,考的难度越大,含金量也越大。上世纪80年代,全国一年只招几千名博士,就不会出现博士文凭不顶用,反而要查本科文凭的事。况且,我国最初的一批博士,有人根本就没有本科文凭。葛剑雄博士没念过本科,朱学勤博士也没念过本科。他们都是在自学的基础上,直接考取硕士研究生。
梁:如此看重原始学历,是对应试教育的变相肯定。背后的逻辑是:中国的高考制度是成功的,凡在这个制度中的获胜者,就是优秀的。在这场竞争中不能拔尖,以后再优秀也说明不了问题。一些名牌大学,还流传着博士生不如硕士生,硕士生不如本科生的说法。
毕:在事实和经验层面,这个说法有一定的根据。如果名校的博士比硕士容易考,硕士又比本科生容易考,人们就会更加重视名校的本科生。应试教育虽然有很多弊端,但毕竟是一种相对公平的竞赛机制。好比科举考试,八股文这种形式很糟糕,但它又确是相对公平的。能够在八股文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人,一般来说,还是学问好的居多。至于进士能不能当好官员,是另一回事。
梁:重视原始学历的做法,事实上否定了现行的研究生教育。但是,我们的本科教育就好一些吗?恐怕也不能这么说。进入名校的本科生素质相对较高,但他们在中学所受教育也不是没有问题。我曾做过一次高校新生演讲比赛的评委,感觉很聪明的学生,大部分都被中学教育害了,满口大话和空话,很少真情实感,不讲自己的真实生活感受,而是空洞地歌颂自己根本不了解的历史。如果教育让人养成说假话不脸红,说大话不害羞的习惯,实在是教育的失败。
毕:这已经是另外一个问题。在目前的体制下,不论是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考上普通大学的学生,还是考不上大学的青年,受的是同样的中学教育。刚性的应试教育,大一统的考试制度,还有学生所处的阅读环境和舆论环境,都是导致假大空的原因。我不知道在目前的高考体制下,有多少改变这种现象的可能。原来我想,如果大学阶段能够多一点学术自由,一部分学生或许能够从假大空的语境中走出来。现在越来越失望了。因为现在,不但大学的教育模式在向中学靠拢,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又在向本科靠拢。标准化考试在向更高的教育层次延伸。学术研究的一些基本精神、基本品质,比如要探求未知;要在不疑之处有疑;要言之有物,唯陈言之务去;要瞄准前沿,取法乎上,都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大量的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只有外在的形式规范,没有实质的学术创见。这样的博士生,如果在求职中遭遇闭门羹,不完全是冤枉。
梁: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也不能说这种新的学历歧视就合理吧?
毕:情有可原,于理不合。对此我有两点具体建议:一是博士生的招生规模,应当尽快压缩。目前的规模,超过了我国的科学教育水平和社会实际需要。无论管理部门,还是招生单位,都应当超越部门利益,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否则,博士文凭缺乏含金量,博士毕业生求职难的现象,还会进一步加剧。二是用人单位只看原始学历的做法也不可取。北大中文系考核教师已由流行的数字化管理变成考查代表作。教育科研部门录用新人,也应当首先考查代表作,再辅之以答辩。博士论文也罢,硕士论文也罢,乃至自学成才者的著作也罢,由内行专家按照公正的程序匿名评审,可能是选拔专业人才的较好办法。这才能让那些本科阶段没有考上名校,以后却取得高水平学术成果的人,也获得脱颖而出的机会。
梁子民 毕文昌:在新的学历歧视背后(中国青年报 2007-12-12) 梁子民 毕文昌:图书奢靡之风的背后(中国青年报 2007-8-22) 梁子民 毕文昌:学校的温度(中国青年报 2007-12-26) 梁子民 毕文昌:大学老建筑的保护问题(中国青年报 2007-9-12) 梁子民 毕文昌:星星的启示(中国青年报 2007-12-5) 梁子民 毕文昌:大学老建筑的保护问题(中国青年报 2007-9-12) 梁子民 毕文昌:“延安研究”的新收获(中国青年报 2007-10-17) 梁子民 毕文昌:律师的知名度(中国青年报 2007-1-24) 梁子民 毕文昌:王小波的文学史地位(中国青年报 2007-4-11) 梁子民 毕文昌:尊重不同的选择(中国青年报 2007-7-11) 梁子民 毕文昌:从大学的门票风波说起(中国青年报 2007-7-18) 梁子民 毕文昌:奥运场馆的喜和忧(中国青年报 2007-8-1) 梁子民 毕文昌: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科学家集团”(中国青年报 2007-8-15) 梁子民 毕文昌:市场与学术文化的繁荣(中国青年报 2007-9-26) 梁子民 毕文昌:历史学家的人生价值(中国青年报 2007-10-10) 梁子民 毕文昌:史料应用的道德(中国青年报 2007-11-28) 梁子民 毕文昌:尊重不同的选择(中国青年报 2007-7-11) 梁子民 毕文昌:律师的知名度(中国青年报 2007-1-24) 梁子民 毕文昌:历史学家的人生价值(中国青年报 2007-10-10) 梁子民 毕文昌:调查研究如何返璞归真(中国青年报 2008-11-12) 梁子民 毕文昌:燕京大学能否重现辉煌?(中国青年报 2008-12-24) 梁子民 毕文昌:且说大学教育中学化(中国青年报 2008-12-31) 梁子民 毕文昌:从杂文到时评(中国青年报 2008-12-3) 梁子民 毕文昌:教育原来在清华(中国青年报 2008-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