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有本“幸福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59:50

民生年投入占财政七成多 构建“官推民作”社工体系

深圳,市民有本“幸福账”

本报记者 苗苗 胡谋《 人民日报 》( 2010年09月10日   08 版)

  【阅读提示】

  过去5年,深圳每年对民生事业投入占到财政70%以上;今年上半年,市级财政对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占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81%。

  与经济发展同步的,是深圳在社会建设领域的大胆探索和实践。如何让改革成果实现全社会共享?如何让深圳成为一个宜居、和谐的城市?记者以一个的哥、一张证件、一个社区为样本,试图把一把深圳这30年开拓的脉搏。

  

  一个的哥的感受

  【讲述】

  “来深圳14年,最大的感受就是,深圳的路一天天在变宽。”来自河南省漯河市的刘国强,目前是深圳的一名出租车司机。

  “我们现在一家都在深圳生活,女儿上初中二年级。义务教育免费了,上学不花钱,负担轻了不少,以前一年借读费都要两三千元呢!”

  闲下来,刘国强会带着家人到公园走走,“都免费呢!”

  【措施】

  发展源于全社会的创造,成果也理应让社会共享——还利于民的共享精神,体现在深圳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

  共享,来源于思想理念的转变。

  2006年底,深圳提出“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21项细化指标,让深圳的民生发展有了可量化的科学标准;而在刚刚出台的《深圳市创建宜居城市工作方案》中,更是为“民生幸福城市”勾勒了清晰的蓝图:社区出入口300米有公交;出门500米有公共绿地……

  共享,意味着真金白银的投入。

  从医疗到教育,从免费公园到公共图书馆,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提高,背后莫不有一笔“经济账”。

  2009年,深圳市本级民生及公共服务类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75.5%;教育支出高达61.9亿元。

  过去5年,深圳每年对民生事业投入占到财政70%以上;今年上半年,市级财政对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占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81%。

  真金白银的投入,给市民实实在在的回报。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963个,卫生技术人员53778人,床位21399张,医疗卫生水平大幅度提升。全市拥有区级及以上博物馆、纪念馆25个,公共图书馆数量达617个,总藏书量达1495.36万册。

  “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深圳在践行民生目标的路上,从不曾停歇。

  【评说】

  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乐正:“深圳速度”不仅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飞速增长或城市面貌的极大改观,而且表现为人们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显著提高和改善。

  一切从GDP出发,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可能在短期内显现政绩。但从长远来看,如何让市民过得更幸福,如何让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收益惠及更多人,才是一个成熟的、负责任的政府应秉持的理念。

  一张证件的变迁

  【讲述】

  “1992年,我初来深圳,做皮鞋生意。那时候,进入深圳要办边防证。别小看那一张纸,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拿到的!”做墙体材料生意的江苏人顾飞已经来深圳18年了,可说起初来深圳的情景,却记忆犹新。

  “后来不需要边防证就可以自由进出了,但如果没有户口,还要办暂住证。有一定税收的单位才有办暂住证的指标。那几年,暂住证也算是身份的象征了。”

  让顾飞更感欣喜的变化,如今只要暂住证拿1年以上,就可以申请办居住证;有了居住证,就可以享受社保、医保,成了真正的深圳新市民。

  【措施】

  从边防证到暂住证,再到居住证,是深圳社会管理的变迁,也是深圳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外来人口的探索。共建共享,折射出一个城市包容的气度和开放的胸襟。

  共享,意味着制度化的保障。

  养老、医疗、社保……外来人口在深圳的社会保障,有着不断完善的制度支撑。1987年,深圳市就将劳务工纳入了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并且覆盖面不断扩大;2005年,深圳打破户籍的限制,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低缴费、广覆盖、保基本”的劳务工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全民医保”。 

  户籍制度改革上,深圳也从未停下过脚步。今年9月起,外来务工人员入户深圳实行“积分制”,满60分即可申请入户。

  共享,意味着心与心的交融。

  无数外来者在这个城市找到认同,找到“家”的感觉。

  【评说】

  社会学者胡野秋:无论是户籍改革的步步深化,还是社保体系的逐步完善,深圳在不断给予这个城市的建设者最全面的市民待遇,也让外来人口不断地加深着对这个城市的认同感,这是深圳成为一个更有凝聚力、更有发展潜力的城市的不可忽视的纽带。

  尽管深圳在保障外来人口方面采取了很多努力,但不可否认,在社会保障和社会政策领域,户籍和非户籍人口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也是深圳接下来应该继续努力的方向。

  一个社区的创新

  【讲述】

  “我们小区的停车,真的挺成问题。”面对前来反映问题的社区居民,社工何珊珊听得很认真,并不时做着笔记。

  “为了让居民的情况和困难能如实得到反映,每个社区都建立了人大代表接访室。每个月,人大代表都要按时回来接访。这是我做人大代表以来,第一次接访。”何珊珊既是深圳市南山区的一名社工,也是深圳市的人大代表。

  2007年,深圳吹响社工发展推进号角,她首批应征,成为深圳南山区粤海街道的社工。“看到居民的问题能在我们的帮助下得到解决,是我们最满足的时刻。”何珊珊说。

  【措施】

  何珊珊只是深圳1.6万名社工中的一名。2007年3月,深圳取经香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聘请社工进社区。经过3年努力,已初步构建起“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的社工体系。

  这也只是深圳在社会建设方面的一项创新举措。在建设和谐社会、共享发展成果中,深圳以创新意识和专业精神,进行了一系列开创先河的探索。

  共享,意味着彼此的分享和帮助。

  为了消除邻里隔阂,许多社区建立了“爱心驿站”,社区中的企业、居民可以自由捐赠物品,由“爱心驿站”的工作人员分发给社区中确有需要的居民。

  共享,意味着各自的参与和努力。

  孩子下午4点半放学,家长却6点钟才能下班,中间一个半小时,孩子做什么?面对这样的“4点半问题”,“4点半课堂”应运而生。这里的“老师”很特殊,都是社区里的离退休人员或者社区附近大学的学生,他们负责将放学后的学生集中到社区的社区工作站或图书室等固定地点,开展图书阅览、电脑培训或者课后辅导。 

  【评说】

  深圳市委党校教授傅小随:社区建设是社会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单元,对于目前的中国而言,仍然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深圳应该在社会建设中立足自身特点,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和管理形式,让社会建设也能像当初的经济建设一样,从创新和创造中取得实效,迸发生机,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和借鉴。

  完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打破户籍界限,和谐社区建设的创新,都体现着深圳改革发展成果由全社会共享的理念。

  而立之年,深圳并没有一味欢欣庆祝,而是给自己提出了新的目标:

  住房保障、平安、交通优化、便民就医、基础教育提升、户籍政策拓展、街区图书馆、数字电视普及、大气环保和绿道网工程,“十项民生工程”的提出,意味着“幸福深圳”将成为而立之后的深圳新的目标和新的名片。

  “过去30年,我们能够在全国全省的支持下建设一座新兴城市;下一个30年,也一定能着力把社会建设、社会发展搞好,打造一个和谐幸福的共同家园。这也是深圳必须承担的历史重任。”深圳市委书记王荣的一番话,是深圳再起航的崭新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