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专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2:39:09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关鸿羽-我国著名教育专家,曾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主持教育专题节目,深受全国各地观众的欢迎。
其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中国孩子的习惯存在较多问题。关鸿羽就孩子的习惯问题曾考察过20多个国家,他说,与外国孩子的习惯相比,中国孩子的习惯存在较多问题,突出的问题有六个:
一是小霸王,二是小懒虫,三是小馋猫,四是小犟牛,五是小磨蹭,六是小马虎。
第二,培养习惯要掌握关键期。所谓关键期,是指在某一个年龄段会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而错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相应阶段的教育,效率就不高了。
如三岁是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三到五岁是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四到五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青少年期是培养独立性的关键期。在相应的年龄段对孩子施教,可以事半功倍,错过了则可能遗憾终生。
第三,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之以恒。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持之以恒。培养孩子的一个习惯至少要有意识地让其坚持6个星期才能见效。家长在此过程中,要天天督促、天天检查,到第6个星期的时候,才算完成习惯的养成过程。
第四,批评孩子要讲究艺术。现阶段有人提出“ 赏识教育”的口号,宣称“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种观点有点极端。关鸿羽认为,好孩子的行为是学校的教育、社会的影响等综合因素造就的,包括处罚、训练、实践的锻炼等等因素才能培养出好孩子。对此,他主张多赏识、多表扬,但也不能过量。如果过多的、过分的表扬,不仅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会造成孩子骄傲自满、不适应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低等消极影响。“ 一个孩子没有受过批评、遭遇过挫折,很难成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家长们而言,批评不可少,但是要慎用,要讲究艺术。
第五,教育要讲“方法论”。只有知识的教育而没有行为习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知行脱节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施教方法可多种多样,有交换式、爱护式、商讨式等。行为习惯的养成除了日常的训练外,家长以身作则很重要。家长要做到以德育德、以学促学、以趣激趣,以自己的榜样作用来启迪孩子。
第六,家长们要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来培养孩子思想情操。关鸿羽指出,现在社会上对孩子成长的不利因素有很多,家长和学校短期内没有能力去改变这种现状,但是家长可以教育孩子有道德选择能力,使其不受不良因素的干扰。这样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