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品牌遭遇“全球化”将再引热议——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8:01:23
民族品牌遭遇“全球化”将再引热议 2010年8月13日  来源:美容化妆品网

近期,一则重要讯息在圈中不胫而走:知名护肤品牌“丁家宜”已经被跨国企业科蒂COTY集团收购。
 
  尽管从丁家宜在终端市场运作表现和代理商客户方面没有明显的“被收购”迹象,然而部分业内知情人士已经表示“确有此事”,来自丁家宜品牌母公司——贝侬生化(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的官方消息称“公司与COTY集团洽谈过策略联盟事宜,目前双方尚未展开任何实质合作”。

  未来,丁家宜及贝侬生化旗下其他品牌究竟会完全纳入科蒂COTY集团阵营成为外资背景,还是在资金、团队、渠道资源和利润方面的合作分享尚不得而知,但是,多个民族品牌相继被收购再次引起业界对如何实现“中国创造”战略目标的热议。
 
  丁家宜与科蒂“亲密接触”:前者可能被并购

  7月,丁家宜品牌夏季主推的“美白防晒节——三重好礼奖不停”大型促销活动正在各级KA卖场和化妆品专营店上演,丁家宜男士焕能眼部精华露买赠和抽奖促销也在大卖场中同步举行,全国各省市丁家宜品牌的代理商也正在筹备或正在举行下半年终端订货会,似乎一切都在正轨中运行。
 
  “丁家宜品牌可能已经卖给科蒂COTY集团了!”这则从业内传来的消息瞬间打破了市场的平静。知情者透露,贝侬生化(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从2009年开始就在接触多家外资企业,其中就包括法国科蒂集团,今年双方已经基本达成协议,科蒂集团将收购丁家宜品牌甚至贝侬生化(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目前只剩下最关键的问题没有敲定:价格。
 
  起源于江浙地区小范围的这则讯息,全国大多数化妆品代理商和终端市场似乎了解并不多,因为无论是电视广告播放,还是终端促销活动执行,以及订货会和政策方面,丁家宜品牌均没有表现出“异样”。

  面对市场中“丁家宜品牌被COTY集团收购”的传闻,贝侬生化(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显得很平静,该集团高层答复记者:公司之前与COTY集团有过关于策略联盟事宜的沟通,但是目前双方尚未展开任何实质性的合作,丁家宜品牌依旧属于贝侬生化(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所有,其广告投放、市场推广计划和代理商客户网络没有任何变化。对于未来双方是否会有实质性的合作,该高层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日前,记者通过律师事务所到苏州市工商管理局工商信息查询窗口了解到,从目前最新的贝侬生化(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登记的电子版子信息资料显示(原始资料截止日期为2009年5月份),法人代表依然是庄文阳,并且没有任何股权变更或者重大交易备案信息。

据了解,科蒂集团由Francois Coty于1904年在巴黎创立,在2005年以8亿美元收购了联合利华公司全球尊贵系列(prestige)香水业务之后,科蒂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香水公司,其年度净销售额达40亿美元。目前,科蒂集团旗下的Calvin Klein、Chole等多款香水在百货店及部分精品日化店销售,另外,隶属于科蒂集团的阿迪达斯个人护理系列产品也授权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生产和销售。

  业内人士分析,如果科蒂集团与贝侬生化(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确实存在策略联盟的意向,显然是丁家宜成熟的大众品牌形象、美白保湿系列的领先地位,以及庞大的KA及精品专卖店渠道,对始终游移在中国大众化妆品市场外围的科蒂集团产生了足够的吸引力。

  民族品牌被“全球化”:猜得到开头,猜不中结局

  1995年,第一支丁家宜面容一洗白洗面奶在中国药科大学的实验基地研制成功,第一批3000瓶产品送往广东、南京、武汉三地进行试销,一抢而空。借助“丁家宜面容一洗白”的巨大成功,丁家宜洁面系列产品成为洁面类产品前五名中唯一的民族品牌(2007年AC尼尔森数据)。

  在美白洁面产品获得巨大成功之后,公司推出“导入式美白”的产品概念,同步整合了部分护肤品产品线,形成了美白保湿系列,同时又将美白防晒系列从市场前三甲提升至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
 
  2001年,丁家宜品牌全面从流通渠道转向终端市场,经过3年多的整合周期,丁家宜品牌以点带面从河北走向全国,几乎占据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华润万家、农工商、联华、华联等所有大型连锁KA卖场,以及区域大型连锁超市和屈臣氏个人护理品店,成为为数不多的终端网点“全覆盖”的民族品牌之一。2006年,丁家宜品牌开始推行一乡一镇一客户的“乡镇1+1工程”,深挖乡镇农村零售网点,截至目前为止,全国乡镇和农村零售网点数量近万个。
 
  10多年来,丁家宜品牌年销售均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无论是品牌影响力、产品竞争力还是网点覆盖率,丁家宜都已经成为民族品牌中的翘楚。如此大好局面,为何仍考虑将品牌卖给外资?业内人士很自然地联想到欧莱雅收购小护士、羽西,强生收购大宝,德国拜尔斯道夫收购丝宝日化的案例,并为此再次陷入思考。

  贝侬生化(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董事长庄文阳曾经不止一次地抱怨:民族品牌在终端市场的生存环境太恶劣,始终处于不平等竞争中。他举出某跨国KA卖场为例,跨国品牌进场给予其最好的陈列面,优先安排地堆、特价等促销档期和位置,而类似丁家宜这样的民族品牌即使有足够的知名度,进场不仅要按照25%的扣点进场,各种促销管理费、店庆费、DM广告费都是被收取最多的,而且最关键的堆头促销往往不安排合理档期,即使安排了档期,地堆位置也是在角落或者不显眼的位置,造成无法实现吸引消费者注意并提升销量的目的。

  终端费用高,遭受不平等待遇,生存空间狭小,看不到未来,这也许是包括已经被收购和期待被收购的民族品牌的真实心理状态,也许丁家宜也难以打破“为了持续发展选择被收购”的这一民族品牌生存法则。
 
  虽然,民族品牌被跨国企业并购之后,会获得更多的资金、管理经验、渠道竞争力方面的有力支持,甚至还可能走向海外市场。但是,民族品牌更承载着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使命,于资金、厂房、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等冰冷硬件之外,民族品牌的灵魂属于这个民族,其本身饱含着民众的信任、支持和感情。如果只因暂时的困难,一个经历磨难建立起来的民族品牌就被外资收购最后消失,着实令人扼腕。

  也有言论表示,不能将外资并购“意识形态化”,一次成功的出售或者并购企业,其核心目的都是为了创造价值,由于本土企业对于跨国并购还不熟悉,而这恰恰是中国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进而成长为全球公司的必修课。

  尽管“丁家宜并购”结局并不明朗,但是丁家宜品牌今后走向已经引起关注,民族品牌未来也将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过程中历经重重考验。